桑中1
[先秦]
《詩經(jīng)·鄘風(fēng)》
爰采唐矣?沬之鄉(xiāng)矣2。
云誰之思?美孟姜矣3。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
送我乎淇之上矣4。
爰采麥矣?沬之北矣。
云誰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官,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東矣5。
云誰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官,
送我乎淇之上矣。
——注釋——
1 此詩的男子一邊勞動,一邊歌詠他和情人的幽會。全詩三章,詩意相同,反復(fù)抒發(fā)他對情人的思念,反復(fù)贊美情人情意深長。聲律嚴(yán)整而又有變化,讀來特別動聽,大大增強(qiáng)了作品的感染力。
2 爰:疑問代詞,于何,在何處。唐:即蒙菜,一名菟絲,種子可供藥用。沬(mèi):衛(wèi)國城邑名,即《尚書·周書·酒誥》中的“沬邦”(一作妹邦),今河南淇縣北有妹鄉(xiāng),即其地?!皼i之鄉(xiāng)”猶言沬那個(gè)地方。
3 云:語助詞。誰之思:即思誰。孟姜:宋代朱熹說,“孟”是排行中最年長的,“姜”是齊女(齊國國君姓姜,故以“孟姜”稱齊君之長女,也用以通稱貴族婦女),詩中用來言其人為貴族。第二章的“弋(yì)”《春秋》也寫作“姒”,為杞國之女,是夏后氏的后裔,也是貴族。第三章的“庸”未聽說,疑也是貴族。(見《詩集傳》)范處義說:“鄘”本庸姓之國,則“庸”亦為貴族。(見《詩補(bǔ)傳》)按:孟姜、孟弋、孟庸實(shí)際即指一人,就是借指詩中男子的情人,舉貴族女子為喻,是為了把她說得很尊貴。
4 桑中:桑林之中。要:通“邀”。上宮:指樓。清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上宮’,《孟子》‘館于上宮’,趙岐注:‘樓也’。謂期于桑中,要于桑中之樓上也?!敝祆湔J(rèn)為是沬鄉(xiāng)的小地名。淇:衛(wèi)國水名,即今河南北部的淇水。
5 葑(fēng):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