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戚氏

宋詞三百首 作者:[清] 上彊村民 編,吳兆基 譯


戚氏

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

檻菊蕭疏,

井梧零亂,惹殘煙。

凄然,望江關(guān)[1],

飛云黯淡夕陽閑。

當(dāng)時(shí)宋玉悲感,

向此臨水與登山。

遠(yuǎn)道迢遞,行人凄楚,

倦聽隴水潺湲。

正蟬吟敗葉,

蛩響衰草[2],

相應(yīng)喧喧[3]

孤館度日如年,

風(fēng)露漸變,

悄悄至更闌。

長天凈,絳河清淺[4],

皓月嬋娟[5],思綿綿。

夜永對景,

那堪屈指,暗想從前。

未名未祿,

綺陌紅樓[6],

往往經(jīng)歲遷延[7]

帝里風(fēng)光好,當(dāng)年少日,

暮宴朝歡。

況有狂朋怪侶,

遇當(dāng)歌對酒競留連。

別來迅景如梭[8],

舊游似夢,

煙水程何限[9]?

念利名、憔悴長縈絆,

追往事、空慘愁顏。

漏箭移[10],稍覺輕寒,

漸嗚咽、畫角數(shù)聲殘。

對閑窗畔[11],停燈向曉,

抱影無眠。

晚秋的涼天上細(xì)雨灑在庭院

欄桿里面的菊花稀疏而零落

天井梧桐黃葉零亂殘霧如煙

四周一片凄然遠(yuǎn)望江海關(guān)山

飛云暗淡一輪夕陽斜掛天邊

追思當(dāng)年此刻宋玉多情悲感

曾經(jīng)俯臨秋水而又仰登青山

迢迢千里路途遙遠(yuǎn)游子凄楚

厭煩聆聽那隴水的水聲潺潺

秋蟬正在殘敗的葉叢悲聲吟

蟋蟀在枯萎的草叢里低鳴叫

秋蟲兒此叫彼應(yīng)地鬧鬧喧喧

孤孤單單羈旅驛館度日如年

只覺得秋風(fēng)寒露漸漸地變冷

愁心憂悶熬到三更夜色深沉

天空明凈無云銀河晶瑩清淺

一輪皓月明媚嬌艷思緒綿綿

漫漫的長夜面對如此的情景

哪忍心屈指計(jì)算暗回想從前

沒有功名更是不能享受利祿

流連繁華街巷和那紅樓妓館

往往是一年又一年浪跡遷延

京都風(fēng)光美好正當(dāng)青春年少

整天整天不停宴飲尋歡作樂

況還有狂放怪誕的朋友侶伴

遇上離歌醉酒場面競相流連

離別以來光陰如梭飛速流逝

昔日游樂情景今像春夜夢幻

前路是煙波無際何處是邊岸

利祿功名長久糾纏讓我憔悴

追懷往事空自白白愁容慘淡

滴漏箭頭移動(dòng)稍感天氣微寒

漸漸傳來畫角悲鳴空中蕩旋

寂寞窗邊熄滅寒燈等待天亮

獨(dú)自抱著孤影未能再次成眠

【賞析】

本篇抒寫羈旅愁情,感傷失意不遇的身世。本詞可看作柳永的自傳,它幾乎概括了作者一生的思想和生活狀況。王灼《碧雞漫志》引前人語云:“《離騷》寂寞千載后,《戚氏》凄涼一曲終?!绷涝~中多以宋玉自況,繼承宋玉悲秋的余緒,抒寫他“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感慨,本詞頗具代表性。全詞篇幅宏闊而針線細(xì)密,先寫凄清的秋緒,次寫整夜的幽思,最后歸結(jié)到厭倦于追逐名利的官場生活這一主旨上。


【注釋】

[1] 江關(guān):江河關(guān)山。

[2] 蛩(qióng):蟋蟀。

[3] 喧喧:喧鬧聲。

[4] 絳河:銀河。

[5] 嬋娟:月色明媚的樣子。

[6] 綺陌紅樓:綺陌,本指繁華的街道或風(fēng)景美麗的郊野道路,這里指花街柳巷。紅樓,泛指華美的樓房,此處指歌樓妓館。

[7] 遷延:徜徉流連,逍遙自在。

[8] 迅景:飛速而過的光陰。

[9] 煙水程:指水上的路程。

[10] 漏箭:古代計(jì)時(shí)器漏壺上的箭形指示浮標(biāo),刻節(jié)文,隨水浮沉以計(jì)時(shí)。這里借指光陰。

[11] 窗:這里指清冷寂寞的窗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