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戀愛是一件小題大做的事

一個人生活 作者:谷川俊太郎 著


戀愛是一件小題大做的事

最初的時候我被孕育于母親的子宮里。我的身體和母親的身體是融為一體的。這種愉快舒適的感覺,想必至今也難以磨滅,依然作為一種潛意識,潛藏在我的身體里。我雖然脫離了母親的子宮,擁有了自己的身體,但是這副軀體卻時常想回歸母親的子宮。我就這樣跟母親撒嬌。

母親在作為人的同時,也意味著自然本身。當我看著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的平緩溫柔的山丘時,當我踏入散發(fā)著魚腥味的海水里時,當皮膚的毛孔感受著微風舔舐時,當我用赤裸的腳踝攪動泥沙時,我感受到一種欲壑難填的憧憬和渴望,以及混雜著敬畏與親近的古怪情緒,在為之愉快的同時也為之痛苦不堪。

我已無法分辨,想同母親融為一體的欲望,以及想融入自然的欲望,這兩者之間的區(qū)別。

但是,逐漸地,相對于長生不滅的自然,母親更多地作為終將死去的人類擋在我面前。母親教給我人類社會的風俗習慣,企圖讓我融入一個與自然秩序不同的人類社會秩序中去。我反抗過,排斥過,最終還是接受了。正如我的身體從母親的子宮中剝離開來一樣,我的心也與母親的心漸行漸遠。于是我開始尋找能代替母親的人。

所謂戀愛,不過是我的身體與另一個人的身體的邂逅。與自然不同,人類不是空有一副軀體,因此,當談到軀體的時候,我們自然無法忽視寄宿于體內(nèi)的心靈和靈魂,但是,說到底身體和心靈原本只是語言上加以區(qū)別的概念,其實是一個東西。然而,雖然每一個人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心靈,是人類所特有的,但是支配著心靈同時也受心靈支配的人人都有的身體,卻是屬于超越人類的自然的東西??梢哉f,人類正是在這種矛盾中生活著的。

心靈與身體的這種充滿矛盾的關(guān)系,是人與自然的矛盾關(guān)系的產(chǎn)物。如果說在矛盾中尋求和諧的訴求是兩者共同的特點的話,那么戀愛在作為人與人之間的糾葛的同時,也可以說是人與自然斗爭的一種形式。這種境況下的和平是多么來之不易,想必每個人都心知肚明。

所謂戀愛,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和他人產(chǎn)生糾葛,而在當事人和對方的背后,都隱藏著超越了人類的自然。戀愛中的人,總能從對方的身后感受到某種超越對方的東西。那種神秘存在的深邃感覺,會讓人變得盲目。但是,在這種盲目狀態(tài)下,人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事物。世界會在嶄新的聯(lián)系下涅槃重生。自然,你可以看到一種和散文相比更加符合詩歌意蘊的新氣象。

從母親的身體中剝離開來的我的身體和心靈,究竟是從何時起,覺察到除母親之外的另一個人的身體和心靈的呢?莫名的欲望,一方面讓我將目光轉(zhuǎn)向《世界美術(shù)全集》上登載的大理石裸體雕像照片,以及幼時與玩伴玩過的醫(yī)生扮演游戲,另一方面,又讓我對小學時同年級的一個女孩兒念念不忘,那張臉不是別的任何人,就單單是這個女孩兒。戀愛雖然得益于性,但同時又企圖超越性。

渴望與宇宙融為一體是人類整個肉體與心靈最深處的欲望,戀愛是不是這種欲望的體現(xiàn)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從肉體的欲望直接導向了宗教這種現(xiàn)象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議之事了。我在那張讓我迷醉的臉上所看到的東西,或許就可以稱之為“詩”。不管在我發(fā)現(xiàn)那副容顏與心靈時而相似時而不似這個過程,到底花費了多么漫長的時光。

目光邂逅容顏,肉體邂逅肉體,心靈邂逅心靈。所謂邂逅,用語言形容的話,可能會被認為有三種形式,其實只有一種。雖然現(xiàn)實生活中只有肉體是可以伸手觸摸感知的,但是擁有語言之力的人的心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描繪出很多這個世界所沒有的東西。人能夠以他人的肉體和心靈為媒介,超越自己的死亡,愛上這個宇宙。不管多么高雅的戀愛心理的背后,都隱藏著無比原始粗獷的自然,這一點,我們不可遺忘。

在我最初的愛情詩歌中,有這樣的句子:“……我呼喚著心中的人兒/世界回頭一眼/隨即我從這個塵世消失不見?!睈矍檩^之其他人際關(guān)系,更加揭示出人的利己主義,同時,也超越個體,將人導向一個有著無限可能的世界。那種喜悅和無依無靠,正是愛情的滋味。人們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并且窮盡想象,將之付諸語言。

一個人的肉體和心靈,離開了另一個人的肉體和心靈,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有很多人無法忍受這種麻煩,選擇逃至荒野,隱居在寺廟,幸運的是,他們的這種付出并不具有使人類滅絕的強大破壞力。

戀愛雖然是件小題大做的事,但是誰都沒有嘲笑它的資格。

(作品社:《戀歌1》序,1985.10)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