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憶江南(三首)

唐宋詞鑒賞課 作者:蔡義江 著


憶江南(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譯文

江南真是好啊,風景是從前就熟悉的:太陽出來,江邊的花紅得勝過火焰,春天到來,江水綠得如藍草一般。怎能不回憶江南呢?

江南真值得回憶啊,最值得回憶的是杭州。在天竺寺里尋找月中落下來的桂子,在郡治的虛白亭上躺在枕上也能看那江潮過來。什么時候能再重游舊地呢?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什么時候可以再次相逢呢?

注釋

①諳:熟悉。②藍:藍草,制成的染料叫靛青。③“山寺”句:傳說每年中秋后常有月中桂子落于杭州天竺寺。白居易《留題天竺靈隱兩寺》詩自注:“天竺嘗有月中桂子落?!雹堋翱ねぁ本洌禾茣r杭州府治在鳳凰山右,內(nèi)有虛白亭,能望見江潮。白居易《郡亭》詩:“況有虛白亭,坐見海門山。潮來一憑檻,賓至一開筵。” ⑤一指竹葉青酒,唐代人多以“春”來命名酒。⑥指蘇地的美女。娃,古時指美女。⑦早晚:何時。

賞析

白居易六十三四歲時閑居洛陽,懷念十年前出任杭州、蘇州刺史的生活,作《憶江南》三首:“最憶是杭州”,“其次是吳宮”。

第一首寫江南春色,是兼蘇、杭兩地而言的。在富于江南地方特色的畫面上,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澤,訴諸人以視覺,給人們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詞的聲調(diào)舒徐悠揚,流露出贊嘆不已的韻味。第二首寫杭州秋色,選取了杭州兩個秋日勝景:天竺寺的中秋月和錢塘江的八月潮,一個清幽,一個壯美。第三首寫到蘇州的吳宮,但主要卻是寫歌伎和詞人自己。詞中說月中游寺,亭上觀潮,吳宮憶伎似乎只點到題目,未作發(fā)揮,但作者已墜入無窮的回味之中,讀者也不禁神往,被觸動詩思游興,進入想象中的優(yōu)美境界了。

此詞又有《江南好》《望江南》《夢江南》等名。

白居易(772—846)

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祖上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鄭。家境貧困。少年時避亂江南。唐貞元十六年(800)進士,任翰林學士、左拾遺。遷東宮贊善大夫,因上表緝兇,執(zhí)政惡其僭越言事,貶江州司馬,后歷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頗著政績。一度為知制誥。以刑部尚書致仕。與元稹一起提倡新樂府,所作《長恨歌》《琵琶行》傳誦不衰。詩主平易通俗,作品影響國內(nèi)外。有《白氏長慶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