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酬諸公見過

王維詩選譯(修訂版) 作者:鄧安生 等譯注


酬諸公見過[1]

此詩大約作于王維丁母憂后,所以說“哀此孤生”。四言詩至漢魏作者漸少,作品多質(zhì)木呆板,而王維這首詩卻可以算是比較成功的作品,有的地方受了嵇康、陶淵明詩的影響。詩的開頭寫作者孤獨(dú)的隱居生活,詩中說到作者躬耕南畝,其中“晨往東皋,草露未晞。暮看煙火,負(fù)擔(dān)來歸”,以四言體寫農(nóng)家生活,韻味不減陶淵明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寫景細(xì)膩傳神、優(yōu)美如畫。這首詩采用三句一換韻的方式,并以平仄韻交錯(cuò)使用,造成了音律上的回環(huán)之美。寫朋友游賞用平聲韻,顯出輕快的節(jié)奏;寫朋友離去后的情景則用仄聲韻,表現(xiàn)心情的抑郁沉重,聲韻的使用也充分地為詩的內(nèi)容服務(wù),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譚元春在《唐詩歸》中評(píng)此詩說:“四言詩字字欲學(xué)三百篇,便遠(yuǎn)于三百篇矣,右丞以自己性情留之,味長而氣永?!钡莱隽送蹙S這首詩的特色。

嗟余未喪[2],哀此孤生。屏居藍(lán)田,薄地躬耕。歲晏輸稅[3],以奉粢盛[4]。晨往東皋,草露未晞[5]。暮看煙火,負(fù)擔(dān)來歸。我聞?dòng)锌停銙咔G扉[6]。簞食伊何[7],副瓜[8]。仰廁群賢[9],皤然一老[10]。愧無莞簟[11],班荊席蒿[12]。泛泛登陂[13],折彼荷花。凈觀素鮪[14],俯映白沙。山鳥群飛,日隱輕霞。登車上馬,倏忽雨散[15]。雀噪荒村,雞鳴空館。還復(fù)幽獨(dú),重欷累嘆[16]。

【翻譯】

嘆息我還茍活著,

悲哀這孤獨(dú)余生。

隱居在這藍(lán)田山,

薄田自己來耕種。

年底繳納完賦稅,

供上五谷祭祖宗。

清晨去東原垅畝,

草上夜露還未干。

黃昏看見炊煙起,

挑著擔(dān)子把家歸。

聽說將有客人來,

趕忙盡力掃柴門。

竹籃裝著啥瓜果?

剖開新瓜打鮮棗。

夾雜處在群賢中,

鬢發(fā)斑白我已老。

慚愧沒有草竹席,

鋪開荊條墊稻草。

蕩起輕舟泛陂池,

采折下那紅蓮花。

靜靜觀看白鮪魚,

俯身影映在白沙。

山鳥成群結(jié)伴飛,

夕陽隱入淡晚震。

朋友紛紛登車馬,

傾如云消和雨散。

鳥雀聲喧鬧荒村,

雞啼寂寞悲空館。

又陷入幽靜孤獨(dú),

止不住欷歔長嘆。


注釋

[1] 見過:來拜訪,探望。題下原注:“時(shí)官未出,在輞川莊。”

[2] 未喪:指母死而自己孤居茍活。據(jù)《舊唐書·王維傳》載:王維妻子死后不再續(xù)娶,獨(dú)身生活三十多年。又丁母憂,無父曰孤,無母曰哀,有時(shí)不分。

[3] 歲晏:年底。晏:晚。

[4] 粢盛(zī chénɡ資成):盛在祭器里的谷物。此指用祭父母。

[5] 晞(xī希):曬干。

[6] 足:足足地,徹底地。

[7] 簞(dān單):竹制的容器。

[8] 副(pì辟):剖開。(ɡuā瓜):撲打。

[9] 仰廁:謙詞,仰望、廁身,皆恭敬貌。

[10] 皤(pó婆)然:發(fā)白貌。

[11] 莞(ɡuǎn綰):植物名,俗名“席子草”,此指莞草編制的席子。?。╠iàn墊):竹席。

[12] 班荊:鋪墊開荊條。席蒿(ɡǎo稿):以蒿草為席。蒿:同“稿”,稻麥之類的秸稈。

[13] 陂(bēi杯):池澤。

[14] 凈:心無雜念。素鮪(wěi委):白色的鮪魚。

[15] 倏(shū書)忽:轉(zhuǎn)眼間。雨散:像雨點(diǎn)一樣分散開。謝脁《和劉中書繪入琵琶峽望積布磯詩》:“朋僚多雨散”。

[16] 欷(xī希):嘆息。累:重復(fù)、屢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