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樂
凍云黯淡天氣[1],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2]。度萬壑千巖,越溪深處[3]。怒濤漸息,樵風(fēng)乍起[4],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翩翩過南浦[5]。
望中酒旆閃閃[6],一簇?zé)煷?,?shù)行霜樹。殘日下,漁人鳴榔歸去[7]。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語。到此因念,繡閣輕拋,浪萍難駐[8]。嘆后約、丁寧竟何據(jù)[9]?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凝淚眼、杳杳神京路[10]。斷鴻聲遠(yuǎn)長天暮[11]。
注釋
[1]凍云:下雨或下雪前所凝聚的陰云。
[2]江渚:水中陸地。
[3]越溪:若耶溪,在今會稽若耶山下。相傳西施曾浣紗于此,故又名浣紗溪。
[4]樵風(fēng):順風(fēng)。據(jù)孔靈符《會稽記》載:東漢鄭弘入山砍柴,拾得一遺箭,歸還其主人。對方詢問他的愿望,鄭弘識得對方是神人,就說:“?;既粢d薪為難,愿旦南風(fēng),暮北風(fēng)?!焙髞砉蝗缭?。后稱若耶溪山風(fēng)為“鄭公風(fēng)”或“樵風(fēng)”。
[5]畫(yì易):船頭繪有鳥圖案的船。翩翩:輕快的樣子。南浦:這里泛指水邊。
[6]酒旆(pèi佩):酒旗。
[7]鳴榔:漁人捕魚時用長木敲打船舷,使魚受驚而入網(wǎng)。
[8]浪萍:波浪上的浮萍,喻旅人的行蹤漂泊無定。
[9]丁寧:即叮嚀,囑咐。
[10]杳杳:深遠(yuǎn)的樣子,沒有蹤影。神京:京城。
[11]斷鴻:失群的孤雁。
輯評
清·許昂霄《詞綜偶評》:“《夜半樂》第一疊言道途所經(jīng),第二疊言目中所見,第三疊乃言去國離鄉(xiāng)之感。‘到此因念,繡閣輕拋’二句,接上一片?!?/p>
清·陳銳《袌碧齋詞話》:“柳詞夜半樂云:‘怒濤漸息,樵風(fēng)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翩翩過南浦?!朔N長調(diào),不能不有此大開大闔之筆?!?/p>
點評
《夜半樂》描寫羈旅漂泊的所歷所見和自身的凄苦心境。詞分三片。第一片寫途中的經(jīng)歷。起筆寫天氣之惡劣,襯托心情的壓抑。而后詞筆一轉(zhuǎn),忽又出現(xiàn)“越溪深處”的清幽景象。詞人難得遇見“怒濤漸息,樵風(fēng)乍起”的好時候,仿佛要借瀏覽沿途風(fēng)光來排遣愁苦意緒。于是,畫面逐漸走向歡鬧:“商旅相呼”,畫船往來,熙熙攘攘。第二片寫途中之所見。先勾勒遠(yuǎn)景:“酒旆閃閃,一簇?zé)煷澹瑪?shù)行霜樹”;再涂抹近景:漁人鳴榔、游女浣紗、敗荷零落。第三片寫去國離鄉(xiāng)的感嘆。詞人見此種種景物,不但沒有擺脫愁苦的纏繞,反而觸景生情,牽引出更多的感傷意緒:他初念拋家漂泊,與“繡閣”輕言離別,以至眼前“浪萍難駐”;他繼嘆“后約”無憑,“丁寧”落空,情感無所寄托;他終恨“離懷”慘淡,“歸期”遙遠(yuǎn),歲暮而滯留他鄉(xiāng)。結(jié)尾又緣情入景,以景結(ji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