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為平川式寺院建筑代表,環(huán)繞的經(jīng)堂、佛殿和院落,錯落排列,明顯區(qū)別漢式寺院。但主殿金頂,表明早就接受漢式傳統(tǒng)建筑風格。峨眉、武當金頂,與其酷似。主殿二三層檐下木雕伏獸和人面獅身,則為尼泊爾和印度藝術風韻。大昭寺融合藏漢與印度建筑元素,形成西藏寺院建筑的獨特個性。
9世紀,吐蕃國王赤熱巴堅狂熱佛教,命每七戶供養(yǎng)一僧,官員要向僧人施禮,僧人無須回禮。僧人劇增,百姓不堪重負,政府收入銳減,引發(fā)統(tǒng)治集團內(nèi)訌。他被胞弟達瑪·烏東贊及大臣毒死在布達拉宮。隨即,發(fā)動西藏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禁佛運動,許多佛像、經(jīng)卷與寺院被毀,大小昭寺強行改成屠宰場。至達瑪·烏東贊遇刺身亡,吐蕃王朝也隨之土崩瓦解,自此,西藏一度陷入戰(zhàn)亂分裂。
13世紀,蒙古族鐵騎在成吉思汗率領下入藏,此后西藏歸入元朝版圖。生活在日喀則西南仲曲河谷的農(nóng)奴主貢卻杰布,自稱吐蕃貴族后裔,開創(chuàng)藏傳佛教分支薩迦派。傳至第四代薩班·貢嘎堅贊,與成吉思汗聯(lián)盟,其侄大寶法王八思巴,竭力維護蒙藏族群關系,一笑泯恩仇。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兵臨西夏,甘、青藏區(qū)紛紛并入大汗版圖。成吉思汗致信薩迦派領袖,尊崇喇嘛教,望入蒙古傳教。西藏各派暫息紛爭,派山南和拉薩兩名代表趕往柴達木拜見一代天驕。1229年,成吉思汗兒子窩闊臺繼位,將甘青和原西夏領土封給兒子闊端。1239年,闊端命大將多達納波入藏,當他看到武力很難征服時,建議薩迦派大師薩班·貢嘎堅贊到武威和闊端見面,以謀佛教控制西藏。不知為何,給薩班寫信后,過了七年,他才攜年幼侄子八思巴趕至武威。不巧,闊端一年前回蒙古出席推舉可汗大會了。次年,闊端才回武威,重疾染身,生命垂危。薩班憑神奇醫(yī)術挽救了他。闊端感激,二人議妥西藏歸順蒙元事宜。薩班審時度勢,給西藏各地勢力發(fā)出公開信,說明歸順乃大勢所趨,任何首鼠兩端的僥幸都將徒勞。1260年,忽必烈繼位,封八思巴為國師,賜玉印。其創(chuàng)立的八思巴文,成為元朝國家語言文字之一。元在西藏建立驛站、軍站,屯駐中央軍,設各級管理機構(gòu),任免地方官,實施法律與歷法。元遷都北京,任命八思巴為掌管全國宗教和西藏事務的總制院( 政宣院 )。八年后,八思巴因思鄉(xiāng)情切,重返西藏。僅元代,中央政府就四次派兵入藏,為薩迦政權(quán)鏟除敵對勢力,維護穩(wěn)定。
15世紀初,藏傳佛教格魯派開山始祖宗喀巴來到拉薩,修葺大昭寺,使之成為西藏最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之一。對后世影響最大的弟子,為根敦珠和克珠杰。前為一世達賴喇嘛,后為一世班禪額爾德尼。1642年,五世達賴阿旺洛桑嘉措,在蒙古和碩特部首領固始可汗武力幫助下,統(tǒng)一西藏,建立甘丹坡章政權(quán),再修布達拉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