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4日,重繪上述兩幅地圖之外,托爾金又提供了四幅《霍比特人》的插畫給艾倫與昂溫出版社。他說,他重新繪制了“‘家庭手稿’中的一兩幅業(yè)余插畫,認為它們也許可以充當(dāng)環(huán)襯、卷首插畫或者其他什么”。這四幅圖是《黑森林》、《精靈王的大門》(TheElvenking’sGate)、《長湖鎮(zhèn)》(LakeTown)和《前大門》(TheFrontGate)?!拔艺J為,大體上,”他寫道,“這些插畫如果能更精美些,倒可以(為整本書)增色不少。但是眼下看來這不太可能,無論如何,它們并非特別出色,技巧或許也不合時宜。”恰恰相反,他的出版商對這些插畫愛不釋手,即刻決定制版預(yù)備印刷,不過運用了淡墨的《黑森林》需要單獨用網(wǎng)點法印刷,而所有橫向插畫(在上述四幅中,即除了《前大門》外的全部插畫)如果不想被大幅壓縮尺寸,就只能調(diào)整為與書脊平行。
1月17日,托爾金寄給艾倫與昂溫出版社另外六幅插畫——《小丘:小河對岸的霍比屯》(TheHill:HobbitonacrosstheWater)、《食人妖》(TheTrolls)、《翻山小道》(TheMountain-path)、《迷霧山脈,鷹巢西望半獸人大門所見》(TheMistyMountainsLookingWestfromtheEyrietowardsGoblinGate)、《貝奧恩的大廳》(Beorn’sHall)和《袋底洞的大廳,比·巴金斯先生居所》(TheHallatBag-End,ResidenceofB.BagginsEsquire)?!八鼈冿@然乏善可陳,”他再次以典型的自我批判的語氣寫道,“更何況,其中的某些還會給翻版帶來麻煩?!彼f,他之所以提供這些插畫,是因為之前的作品在主題上過于偏重故事的后半部分了。他希望將《小丘》作為第一幅插畫,《袋底洞的大廳》作為最后一幅,以“安逸的生活”貫穿始終——也就是說,從故事開始時“許多年前的一個早晨,那時世界一片寧靜安詳”,回到最后一章比爾博舒適的家里。
不過,在艾倫與昂溫出版社的預(yù)算中,并沒有包含插畫的費用,他們也不敢給《霍比特人》這本童書定一個過高的價格。托爾金寄出第一批插畫時,蘇珊·達格納爾解釋說:“它們太迷人了,我們愛不釋手,盡管從成本上考慮這么做完全不合適。而當(dāng)您寄來第二批插畫,我們的感受也如出一轍!”但是,適當(dāng)?shù)墓?jié)儉還是必要的。盡管托爾金希望,能將《黑森林》作為前環(huán)襯,《瑟羅爾的地圖》插入正文,并將如尼秘文亦即“月亮文字”(moonletters)的鏡像印在紙張背面,這樣,在舉起地圖迎光查看的時候(正如第三章中埃爾隆德的做法),秘文就會正確地顯示出來。但艾倫與昂溫出版社最終決定,《瑟羅爾的地圖》和《大荒野地圖》這兩幅雙色地圖應(yīng)該用更經(jīng)濟的方式印刷(單面印刷),并且將其作為環(huán)襯,而非插入正文或制作拉頁。結(jié)果,《瑟羅爾的地圖》的如尼“秘”文被印在了正面,以空心字體來暗示其短暫的顯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