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畫與真(2)

畫與真:楊飛云與中國古典寫實主義 作者:高全喜


因此,畫與真的問題也就是通過繪畫的特殊處理方式而把一種原本是自然的東西提升到一種美的真實的東西,無論那些原本的東西是自然的物體,還是主觀的情緒,它們本身并不就是真實的,或者說它們的真實只是一種物理學或生理學上的真實,而不是藝術上的真實,后者只有通過古典藝術形式的提升才可能達到。

上面這番論述聽起來非常復雜,其實舉一個例子就簡單明了了。例如,我們隨時都能看到地上的一片小草或天空的一朵云彩,這些自然的事物只是一種物理上的存在,很難說它們自身就一定具有美的意義,只有畫家把它們畫成了畫面上的形象,才可以說它們具有藝術的真實,是一種美的存在,或一種對于人來說具有著真實性的藝術品。所謂畫與真的關系,顯然不是畫面與那個自然事物的關系,而是畫家通過畫面把那個自然事物描繪成一種美的藝術形象的關系,所謂真實際上指的便是通過藝術把原本自然的物體賦予了一種藝術的生命。再例如,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有時憤怒,有時喜悅,有時憂慮,但是這些情緒只是一些生理學上的情感,其本身也不存在所謂審美的價值,只有藝術家們通過某些形象化了的處理,把這些原本生理上的情緒,提升為一種藝術化了的情操,才因此使它們具有了美的意義。在此藝術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像現(xiàn)代派藝術那樣,只是赤裸裸地把這些情緒宣泄出來,這并不能使它們就成為美的真實。由此可見,無論是客觀的物體,還是主觀的情緒,在它們成為藝術表現(xiàn)對象的時候,都面臨著一個藝術的提升問題,而古典主義正是強調(diào)藝術形式和藝術精神在這個提升中的作用,它不認為不加選擇、不加處理地直接模仿或反映就是藝術,所謂畫與真實際上是一種藝術的提升關系。

上述所言只是理論家的一番邏輯,對于畫家來說并不需要搞得很清楚,讓我們來看一下楊飛云的作品,就會感到他在這個問題上是如何遵循古典主義的原則的。他的作品依照現(xiàn)實主義或現(xiàn)代派的觀點來看,明顯地缺乏真實性,它們沒有反映現(xiàn)實主義的題材,也沒有表現(xiàn)畫家主觀的自我,而是對著模特畫出來的,他們認為古典主義畫派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真實性。古典主義果真缺乏真實性嗎?究竟何為真實呢?在此,古典主義與他們有著本質(zhì)性不同的觀點,古典主義的繪畫從來就不排斥真實性,而且把真實視為一個主要的特性。但是,古典主義所理解的真實不是前面所說的那種直接存在的事情,而是美的真實,是一種體現(xiàn)著社會、物體與人的實在本質(zhì)的那種莊嚴的真實。在古典主義畫家看來,無論物體還是人體,最真實的東西并不是原本那種“物質(zhì)的”關系,而是經(jīng)由調(diào)整和提升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人和物都篩除掉了一些次要的、瑣碎的和外在的東西,只把最真實的東西保留下來,這就是藝術的真實。

楊飛云說他畫畫時眼中的人體,其神情、舉止、姿態(tài),它們與周邊的事物的關系,以及在這種關系中所反映出來的各種微妙的變化和某種令人感動的氣息,這些都是最為真實的東西,它們的真實在于樸素、簡潔、單純和明亮,在于透過這些物像形式表現(xiàn)出人性中的某種永恒性的東西。為此,他并不特意去反映所謂的社會重大題材,也不刻意表露自己的主觀情緒,而是把這一切都隱藏起來或放在幕后,他直接關注的是一些最簡單而又豐富的畫面,他認為這些畫面是真實的和美好的。事物的真實和美好往往在于人們所忽略的狀態(tài)之中,因此,楊飛云在創(chuàng)作中留心捕捉和挖掘那些微妙的但又深刻的人性中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