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省文化界”的理論視點(3)

外省筆記:20世紀河南文學 作者:梁鴻


在“外省”這一概念的使用上,還應該注意到,王富仁所謂的“外省文化界”主要是指“京海文化界”之外的各個文化區(qū)域,這就是說,上海和北京一起被劃入“中心文化圈”之內。在20世紀中國,上海的文化位置和文化意義幾乎和北京相等,它們以不同的文學走向形成,代表著中國文學的基本潮流。就文化空間而言,上海因為空間的特殊優(yōu)勢,以其物質的強大繁榮和對現(xiàn)代文明的超前、深度接納而成為百年來中國最活躍、最富于闡釋意味的地方,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最具現(xiàn)代性意味的藝術、生活和文學;北京則以精神的復雜度,傳統(tǒng)思想和現(xiàn)代思想的交鋒、知識信息的豐富以及對知識分子的吸引力而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心文化界”,兩者在文化上的含納量是相同的。另外,上海、北京既是新文化活動的策源地,也是跨國知識分子活動的中心和新文化雜志的根據(jù)地(當時的重要文人都在兩地頻繁活動),其他文化區(qū)域在前兩者的思想指導下才開始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論,這自然就形成了“中心”和“外省”的差別。還有一點也應該作為“外省”視角的自覺理論意識,在以“外省”為考察20世紀河南文學生成的起點時,河南只是中國諸多外省中的一個,河南文學也只是中國外省文學中的一個支流,并不能代表其他省份的文化、文學形態(tài)。不同“外省”之間的文化形態(tài)和文學狀況并不相同。王富仁先生的“外省文化界”包含了除北京、上海之外的中國諸省和重要城市,這就意味著,它的空間范圍非常大。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地域特征和政府政策導向的不同,“外省”之間會有很大的區(qū)別,尤其是在北方諸省和南方諸省之間。比如,同屬于“外省”,河南和廣東在同一歷史階段,在中國文化空間中的位置差異極大,文學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據(jù)此,可以探討出非常深層的問題。這從另一個側面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空間與有意義的論題,也體現(xiàn)了“外省”這一理論視角極大的可操作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