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塔寺廟會(4)

我心中的四合院 作者:劉蓮麗


從白塔前面向東橫穿過去,是一條南北的路,直通白塔寺東大門。在這條路的最北頭有個高坡,上面有三間坐北朝南的房子,那紅漆的窗子和房門,在整個廟會上,是最顯眼的地方。每次我去逛廟會的時候,那三間房子的屋門都是敞開的,里面總有幾個穿著長袍馬褂的男人坐著說話。因為那里不賣東西,所以我也不能涉足,因此總覺得那個房間很神秘。問過父親,父親說:“可能是看病的,也可能是相面或看風(fēng)水的?!蹦侨g房子就這樣一直很神秘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沿著這條路一直往南走,有一家賣估衣的,真是好看,每次我來到這里,都會很長時間地駐足“聽”賣。那是一處背依僧房擺的地攤,攤位架起半尺高的臺子,一般有兩個伙計,穿著干凈的長袍,手腕處挽出白色內(nèi)衣袖口,千層底布鞋,白襪子,綁著褲腳,他們是白塔寺里賣東西的中間最漂亮瀟灑的。他們的攤位上堆著一大堆半新的舊衣服,賣時伙計要拎起一件衣服當(dāng)眾抖開,同時唱著這件衣服的好處,吐字清晰,嗓音洪亮,唱完以后把這件衣服放在旁邊,拿起另一件接著唱,中間不帶打嗑巴的。當(dāng)把這一堆衣服唱完,堆成一堆的時候,另一位伙計就會上來,再把衣服一件件重拎起來,重唱重賣。我對他們佩服得不得了,但也時常為他們擔(dān)心:要是臨時編不出唱詞來可怎么辦?長大以后聽侯寶林先生的相聲《賣估衣》,說他們唱著贊揚一條被里:“禁鋪又禁蓋,禁拉又禁拽,禁蹬又禁踹,禁洗又禁曬”,不禁拍案叫絕,可見侯先生的相聲是多么有生活。

廟會的這條路上除了賣衣服的,還有許多賣其他東西的,比如賣各色風(fēng)箏的、點痦子的、算卦的,賣泥人兔兒爺、臉譜面具、寶刀銀槍的,當(dāng)然都是玩具,但那是我和弟弟最要賴著不走的地方。我要買面具,弟弟要買銀槍,最后母親只給弟弟買了一根孫悟空的金箍棒,弟弟倒是很高興,可我卻因為沒買到面具,回家以后就用水彩在弟弟妹妹和自己的臉上畫起臉譜來,畫得紅綠猙獰,在院子里大叫亂跑。南屋二姨看了笑嘻嘻說:“蓮還真不錯呢,畫臉譜也是門藝術(shù)呀?!蔽衣犃耍芍鴪A圓的眼睛,吃驚于原來我還會門藝術(shù)。

這條路快到出門處,是賣絹花、絨花的。那時過年,凡是女人,不管大人小孩,頭上都興戴朵絨花或絹花,每年過年母親都要買一些,有的送人,有的留著自家戴。記得有一年過年時我挑了一朵粉色的絹花,春節(jié)美美地戴了許多天。

出了白塔寺的大門往左一拐,有一條寬寬的路,那里每天上午都會擠得水泄不通,是貨真價實的白塔寺“金融市場”。人們穿著長袍馬褂在那里走來走去,嘴里用低低的聲音說著:“買兩塊,賣兩塊!買兩塊,賣兩塊!”市場上就形成了很強的氣場,流動著活躍而低沉的“嗡嗡”聲。這里是買賣銀元的地方,值錢的是“袁大頭”,銀元上有一個袁世凱的大頭像。鑒別真假的辦法是用兩手的食指分別托著兩塊銀元,輕輕一碰,如果發(fā)出“嗡——”的一聲長音,就是真的?;蚴怯媚粗负褪持篙p輕捏住銀元的圓心,沖著銀元的邊緣吹一口氣,再立即把銀元拿到耳邊聽,如果聽到了“嗡——”的顫動長音,也是真的。市場上銀元的價錢瞬息萬變,沒人用嘴來談價錢,談價錢都是在袖筒里用手指來完成的。雙方瞇著眼睛勾一會兒手就成交了。我隨南屋二姨去過那里一次, 南屋二姨買了兩塊銀元,但沒和他們勾手。我覺得那里不好玩,南屋二姨就帶我去白塔寺里給我買了個金魚的大風(fēng)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