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查案,要用多少的心?(3)

什么人需要什么人:林奕華的心之偵探學(xué) 作者:非常林奕華


福爾摩斯:你也知道我是福爾摩斯,沒有選擇,你是華生,但你有選擇。

華生:我有什么選擇?我還不是一個普通人?

福爾摩斯:你再普通,也有雙重的身份,你還有一個名字,叫柯南·道爾。

福爾摩斯這個角色,是作者柯南·道爾創(chuàng)作出來的,而從福爾摩斯小說問世以來,有人從寫作視角,也有人從身世的角度,去闡釋為什么柯南·道爾把自己放在“華生”的位置,而不是把自己寫成“福爾摩斯”。但是,奕華他把自己的心拿出來,跟創(chuàng)作交心,所得到的新問題(他得到的一向不會是答案),便是“為什么一個普通人會想找到一個不普通的人,來讓自己覺得自己普通?”這就是這出戲的副標(biāo)“什么人需要什么人”最核心的詮釋。

我們可以更深一點去探問林奕華與他的作品之間的關(guān)系,既然覺得他不普通,而他又想要普通,這中間的“矛盾”到底有多大的力量,把他推離了原來的“想”,而有了不同“凡想”,以至于二十五年,五十六部作品,幾乎一年兩部,成為一個高產(chǎn)的創(chuàng)作人?

我想,這也可以用戲末的對話來說明。

創(chuàng)作人一直與對于自我的種種缺憾打交道,回看“非常林奕華”的作品,幾乎每一出戲都指向了現(xiàn)代人的焦慮、不安、痛苦、不快樂,且,大多數(shù)都是“無解”的。有人就會說,不給答案,是對觀眾的“殘忍”??墒?,對于一個創(chuàng)作人來說,正是因為現(xiàn)代人所相信的、已知的答案,沒有解決他們的焦慮、不安、痛苦、不快樂,所以,才必須去問“為什么”,不是嗎?

那一個問為什么的普通人,又為什么會變成不普通的人呢?是不是因為,大多數(shù)的普通人,只是想要有一個答案,就讓自己變得不普通,以至于擁有這樣想法的人,都是普通人呢?而這不就是華生與福爾摩斯的關(guān)系嗎?既是如此,《心之偵探》這出戲,不也是可以作為“非常林奕華”二十五年來的一個“創(chuàng)作哲學(xué)的導(dǎo)讀”(恰好是“生命三部曲·第二部·哲學(xué)家”),而奕華的戲里內(nèi)含幾個重要的哲學(xué)議題是:

1.為什么我們不問為什么?

2.為什么我們認(rèn)為別人來幫我們成為的別人叫作“自己”?

3.為什么我們因為害怕失去而不想改變,卻在原狀中一直失去?

4.為什么一個沒有自己的人,無法跟另一個人在一起?

這些問題,讓追尋快樂變成了一件很不快樂的事情,讓強調(diào)成功的社會變成容不下失敗的社會,讓享受幸福變成需要忍受別人幸福的困境。可是,我們?nèi)耘f在這些事情上面焦慮、躁動,一直無法平靜下來。

和奕華相處的這兩三年,我也覺得他一直很難平靜下來,因為他問了許多核心的問題,所以他離問題的核心很近??墒?,大眾也因這樣,始終是繞在他的“外圍”,與他保持距離,寧可當(dāng)他的“圓周”,不愿進到他的“圓心”。原因是,真的太累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