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喬伊斯也擁有許多堅定而有力的維護者,是他們使喬伊斯最終登頂文學(xué)巔峰: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T.S. Eliot)寫過一篇極具影響力的評論,稱贊《尤利西斯》具有“如科學(xué)發(fā)現(xiàn)般的重要性”;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不知疲倦地推廣此書;威廉·巴特勒·葉芝(W. B. Yeats)寫道,在《尤利西斯》中,喬伊斯“憑借其敘事強度,超越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任何一位小說家”(盡管喬伊斯之后坦言自己沒能使這本書盡善盡美)。喬伊斯本人也不遺余力地制造機會讓世人接受自己的作品。他幫助朋友斯圖爾特·吉爾伯特(Stuart Gilbert) 完成并出版了《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James Joyce’s ‘Ulysses’) (1930),這本書成了研究喬伊斯現(xiàn)代史詩中的“荷馬風(fēng)格”的奠基之作?!队壤魉埂樊?dāng)時被多國列為禁書,因而這部研究作品也給那些無緣得見《尤利西斯》的讀者一個了解其部分內(nèi)容的機會。喬伊斯建議另一位朋友弗蘭克·巴德根(Frank Budgen)以他們在蘇黎世進(jìn)行的多次談話為基礎(chǔ),寫一本關(guān)于《尤利西斯》的書,1934年出版的《詹姆斯·喬伊斯和〈尤利西斯〉的創(chuàng)作》(James Joyce and the Making of ‘Ulysses’)由此誕生。喬伊斯對關(guān)于自己的傳記作品也產(chǎn)生了興趣,他發(fā)起了對自己生平的研究,赫伯特·戈爾曼(Herbert Gorman)的《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就出版于1939年。同樣,為了給《芬尼根的守靈夜》的出版鋪平道路,他策劃了一系列圍繞該書的話題文章,并集結(jié)成書——Our Exagmination round His Factifcation for Incamination of Work in Progress。這本書包括12篇文章,于1929年面世,比《芬尼根的守靈夜》的出版早了足足10年。在這12篇文章中,歷經(jīng)時間的考驗流傳至今的一篇出自喬伊斯的一位仰慕者——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