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好夸言“無后主義”,但他從來沒有說過“無妻主義”或獨身主義。這一點是很值得注意的。換句話說,胡適的“無后主義”不是以“無妻主義”作為先決條件。即使他跟江冬秀成婚,也是因為這樁婚事是母親替他做主的,他不忍違背。就像他對韋蓮司所說的:“我有一個很好、很好的母親,我的一切都是她賜予的。”②新婚之后他在信中告訴他的叔叔兼摯友胡祥木:“吾之就此婚事,全為吾母起見,故從不曾挑剔為難(若不為此,吾決不就此婚,此意但可為足下道,不足為外人言也)。”但我們還是不能輕信他在這封信里接著所說的話:“今既婚矣,吾力求遷就,以博吾母歡心。吾所以極力表示閨房之愛者,亦正欲令吾母歡喜耳。”這封信寫于1918年5月2日。然而,在寫這封信之前的一個半月以前,也就是3月17日,他有一封以胡適的風(fēng)格來說,相當(dāng)纏綿的信給江冬秀:
你為何不寫信與我了?我心里很怪你,快點多寫幾封信寄來吧!今夜是三月十七夜,是我們結(jié)婚的第四個滿月之期,你記得么?我不知道你此時心中想什么?你知道我此時心中想的是什么?
我昨夜到四點多鐘始睡,今天八點鐘起來,故疲倦了,要去睡了。窗外的月亮正照著我,可惜你不在這里
胡適在新婚燕爾之后,只身北上,留下新婚的嬌娘在家鄉(xiāng)上莊。依依不舍的他,寫過好幾首胡適體的艷詩給江冬秀。比如《新婚雜詩》第五首:
十幾年的相思剛才完結(jié),
沒滿月的夫妻又匆匆分別。
昨夜燈前絮語,全不管天上月圓月缺。
今宵別后,便覺得這窗前明月,
格外清圓,格外親切!
你該笑我,飽嘗了作客情懷,別離滋味,
還逃不了這個時節(jié)!
又如他在北上旅途中寫的《生查子》:
前度月來時,你我初相遇。相對說相思,私祝常相聚。
今夜月重來,照我荒洲渡。中夜睡醒時,獨覓船家語。
換句話說,不管后來胡適跟江冬秀的關(guān)系如何,不管他后來一生中有著諸多的“星星”與“月亮”,江冬秀曾經(jīng)是他“燈前絮語”、“相對說相思”、“中夜睡醒時”、“窗外的月亮正照著我,可惜你不在這里”的相思的對象。
胡適有他的愛欲,而且有他恣縱愛欲的高招。然而,這跟他的“無后主義”是不相沖突的。愛欲與生殖無關(guān),后者只是“無心栽柳柳成陰”的意外。從這個角度來說,胡適的思想是相當(dāng)現(xiàn)代的。他在生了祖望以后所寫的《我的兒子》,把這個“無后主義”并不需要摒除愛欲的思想表達(dá)得再清楚不過了:
我實在不要兒子,
兒子自己來了。
“無后主義”的招牌,
于今掛不起來了!
譬如樹上開花,
花落偶然結(jié)果,
那果便是你,
那樹便是我。
樹本無心結(jié)子,
我也無恩于你。
但是你既來了,
我不能不養(yǎng)你教你,
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wù),
并不是待你的恩誼,
將來你長大時,
莫忘了我怎樣教訓(xùn)兒子:
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
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