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術”聽起來很玄,事實上,就是通過心理暗示之類的手段,讓受術者將意識全部集中在一個點上,由此進入恍惚狀態(tài),通俗一點說是被“忽悠”得“找不著北”了。這個狀態(tài)下,人就可以對催眠者發(fā)出的信息俯首帖耳,言聽計從。
韓國有個電影,叫《霜花店》,寫的是一場同性愛情。英俊的皇帝愛上自己的美男侍衛(wèi),為此甚至放棄子嗣,為求得美男留在自己身邊,最終竟然許下把江山相讓的諾言……這種情形在熱戀中很常見,被對方的某一點吸引乃至目不斜視,忽略、寬容其他問題,由此產(chǎn)生的愛情大多具有催眠效果,往往是沖動渾噩,不能理喻的。
市場上有一種“無糖糕點”,是專門賣給糖尿病人的,其中用的是不會導致胰島分泌、血糖升高的木糖醇,或者其他甜味劑。這種糕點的出現(xiàn)似乎使糖尿病的無味人生陡然生輝,他們終于可以和常人一樣享受大快朵頤了。事實上,“無糖糕點”也是一種對無知糖尿病人的“催眠”。被強調的“無糖”概念,使他們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不含糖”這個概念上,由此忽略了糕點本身的其他問題。
事實上,對于糖尿病人來說,他們需要忌口的不止是糖,還包括任何可以使熱量增加的食物,“無糖糕點”中豐富的淀粉和油脂就在此列。淀粉在人體內經(jīng)過消化吸收也可以分解成糖,一份100克的“無糖糕點”,含碳水化合物49.8克,產(chǎn)熱能233千卡,相當于50克糖,也就是說,吃進去了二兩“無糖糕點”,也就等于吃進了50克的糖。
至于其中的油脂,過食肯定會使能量過盛,當這種過盛的能量不能被徹底代謝出去時,人就會變胖,而脂肪的增加直接加重“胰島素抵抗”。所謂“胰島素抵抗”就是身體不再聽令于胰島素,血糖不能受胰島素控制而繼續(xù)升高,這種情況在胖子身上最多見,這使他們已經(jīng)處于強弩之末的胰島,只能繼續(xù)加班工作,直至徹底喪失功能。
粉絲對偶像的迷戀,就是集體處于一種被催眠狀態(tài),他們被偶像的模樣或者歌喉吸引。這種迷戀是沒有理智的,乃至產(chǎn)生像要睡著了一樣的渾噩效果,從而無視美貌、聲音之外的一切弱點、缺陷,甚至可以無中生有,指白為黑,由美化發(fā)展到神化。魔術使用的也是這種原理,表演者一般會突出一個細節(jié),以便把觀賞者的注意力全部吸引過去,在這個細節(jié)之外做的手腳,觀眾往往視而不見,就像僅僅把眼睛盯在偶像長處上,盯在“無糖”二字上的人們一樣,是可以錯愛或者誤食的。
九九歸醫(yī):糖尿病人什么都可以吃
糖尿病人其實什么都可以吃,只要你控制了食物的總能量。
能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所以,不單單是不吃糖、不吃主食,烹調油、堅果、肉蛋奶等都要控制才行。
反過來也一樣,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fā)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糖尿病患者甚至連蔗糖都可以吃,那還有什么是絕對禁忌呢?
此外,那些對正常人來說比較健康的營養(yǎng)原則,一般也適用于糖尿病患者。比如中國營養(yǎng)學會發(fā)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正常人蔗糖提供的熱量不超過總熱量的10%,同樣的建議出現(xiàn)在《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中,糖尿病患者由蔗糖提供的熱量不超過總熱量的10%。
在控制食物總量的前提下,還要保持碳水化合物(主食)占50%~60%、脂肪20%~30%和蛋白質15%~20%之間合適的比例關系,而不是簡單地“不吃某種食物”“多吃哪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