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代畫家》第二版序(3)

近代畫家 作者:(英)約翰·羅斯金


善良而深思的理查德?胡克說得好:“在最優(yōu)秀、最聰明的人活著時,整個世界都桀驁不馴,時時與他作對,好奇地緊緊盯著他們的缺點和不足,而在他們死后,卻對他們的美德大唱贊歌。因此,很多本應該得到的尊敬,但卻因倡議者不愿宣稱自己是崇古之人而失去支持。究其原因,卻原來是當今這個世界聽不得我們比古人更聰明。”因此,凡是堅持當代人比古代人更優(yōu)秀的人,必然會遭到各個階級的反對。慷慨的人之所以反對,是因為他們找不出理由指責歷史上的顯貴;嫉妒的人之所以反對,是因為他們不愿聽到針對活人的贊歌;聰明的人之所以反對,是因為他們寧愿聽取歷朝歷代的觀點,而不愿意聽取當代的觀點;愚蠢的人之所以反對,是因為他們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盡管大多數(shù)人都不輕易犯險,逆潮流而動,但是的確有少數(shù)人,他們通常為了給自己的作品辯解,而螳臂當車,其唯一的收獲就是被鄙視,真是活該。在對可交流的技術類東西的發(fā)展和保護施加影響的過程中,也不要后悔這一點。對古人的尊敬盡管有時候使我們看不清目標,但卻是對藝術的拯救。盡管它使畫家的自由減少了,但卻增加了畫家的力量;假如說它有時會妨礙發(fā)明創(chuàng)新的話,也可能會成為一種保護,使得畫家不必擔心后果莫測,從而大膽嘗試。藝術的整個體系和學科,是多少代經(jīng)驗的集體結晶,倘若沒有歷史權威的坐鎮(zhèn),早就被時尚一掃而盡,或者消失在炫目的新奇當中;若干世紀積累起來的知識,偉人們離世前才發(fā)現(xiàn)的原則,也許會被狂熱的黨派推翻,被一時的無禮拋棄。

在普遍應用過程中,對從前作品的優(yōu)點進行論證不僅有用,而且公正。古代的絕大多數(shù)作品不僅的確比當代作品壯觀千百倍,而且必須如此,因為4000年積聚下來的最優(yōu)秀的作品當然不是哪一代人所能夠媲美的。不過有一點必須時刻牢記,那就是在這些作品中,很多作品絕不可能達到抽象的完美,全部達到抽象的完美更是絕無可能。必須記?。河行〇|西無疑需要我們?nèi)ダ^續(xù)發(fā)展或完成,任何時代都和過往的時代一樣,其產(chǎn)生一流天才的機會都是均等的,這樣的天才一旦出現(xiàn),在經(jīng)驗和榜樣的幫助下,他很可能會選擇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成就一番史無前例的豐功偉業(y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