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谷歌公司而言,其并沒有蘋果公司那么具體的運營流程和模式,很多人形容谷歌公司是“圍城式”的運營戰(zhàn)略,谷歌先是對一個領域進行認定,看看它是不是有利可圖。如果是,就把它變成一個數字沙漠,讓別人無法在這里扎根。這種對谷歌公司瘋狂開發(fā)新產品的比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谷歌公司近年來的運營戰(zhàn)略。
谷歌的核心業(yè)務:搜索引擎
眾所周知,無論是專門提供全面信息內容搜索服務的網站,如百度、谷歌、中國搜索,還是提供垂直信息內容搜索服務的網站,如網易搜索、搜索等,關鍵詞搜索是其最基本的服務方式,也是服務提供商盈利的主要來源之一。
谷歌的做法是,客戶注冊后,其廣告信息將免費在搜索結果頁面左側上方或右側以“贊助商鏈接”字樣出現(xiàn)。只有當這些廣告條目被點擊并鏈接到指定網站時,客戶才需要為此支付廣告費。而當一個關鍵詞的搜索結果中,與之相關的廣告條目超過一條以上,排名先后就在所難免。谷歌的排名由價格和質量兩個因素的乘積決定。價格取決于廣告信息的點擊率,點擊越多,價格積分越高。質量因素由廣告文字的相關性、關鍵詞效果的歷史記錄、目標網頁的質量等等通過超鏈分析技術而決定。與百度關鍵詞競拍,因出價高而排名在先的方式不同,谷歌排名結果盡管也與廣告費高低有關,但它更是自然運算形成的而非人工干預的結果。
谷歌的輔助業(yè)務:軟件開發(fā)
谷歌所從事的是一種全新的競爭。其他企業(yè)采用的商業(yè)模式就像是在國際象棋中謀求將對手一軍,比如微軟對付網景和Intuit的手段。而谷歌所采用的戰(zhàn)術更像是中國的圍棋,是一種圈地運動。當然多虧了互聯(lián)網,這一戰(zhàn)術才能得以開展。程序員們先是推出各種各樣的新產品,然后靜觀消費者使用這些產品。Twitter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發(fā)展壯大的——靠著用戶的評論和轉帖。
對于同類產品來說,要想在競爭中取勝,最重要的就是對質量的把握了。其實,并非出現(xiàn)什么毛病就會影響某個網絡品牌的價值,而是他們自己對瑕疵的處理方式。一方面,谷歌自2009年初以來關掉了九項服務;另一方面,他的移動操作系統(tǒng)Android已經成為了僅次于諾基亞的全球第二大平臺,而且除了智能手機,也即將在平板電腦領域與蘋果的iOS一決高下。對于谷歌的免費系統(tǒng)Android,那些動作較慢或規(guī)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因為沒有可以用來抵消免費產品造成損失的大量產品系列,根本就不可能在谷歌的沙漠中立足。
與此同時,谷歌還經常對未曾涉及的領域或者競爭對手的領域進行探索。而這些項目陣亡或者鎩羽而歸的風險,都在谷歌的考慮之中。
當然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面臨一個同樣的危險,那就是偏離了原來的軌跡。谷歌必須把重心放在不斷改進搜索引擎上。如果其他動作過多,從長遠來看會導致精力過于分散。“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谷歌總裁施密特才會在今年的4月4日將自己的位子讓給兩位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拉里·佩奇(Larry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