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化石形成的過程!因為大家都很喜歡恐龍,所以我想大家對恐龍化石也許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能夠完全了解化石產(chǎn)生過程的同學(xué),應(yīng)該還是不多的。
我曾經(jīng)問過一個孩子是否知道恐龍化石是如何形成的?他回答我說,因為恐龍的骨骼和糞便都十分堅硬,所以才形成了堅硬的化石。
在恐龍的化石中,我們看不到恐龍的骨骼和糞便。原來,埋著恐龍以及其他生物的骨骼、糞便和它們生活遺跡的地方,逐漸被其他的礦物質(zhì)滲入并代替,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堅硬的石頭,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化石!
動物和植物死去以后,大部分都會立即腐爛掉。泥土中的昆蟲和真菌,會將這些死去的動物和植物完全分解掉。只有在特別的地方,經(jīng)歷了特別事件的動物和植物的遺體或痕跡,才能夠成為化石,保存至今。
如果死去的動物和植物想變成化石,首先的條件是它們必須被吃進其他動物的體內(nèi),或者在死后立刻就被埋進泥土里。之后它們的遺體或遺跡上方,立刻沉積了新的沉積物,并且受到了這些沉積物的重壓。即使這些遺體或遺跡被新的沉積物壓在下面,它們身體比較柔軟的地方也會逐漸地消失。
其次是掩埋這些動植物遺體或遺跡的地方,會迅速被附近的水淹沒。只有這樣,在陸地上生活的生物死后,它的遺體或遺跡才能變成化石。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很難變成化石。因為不是所有掩埋它們遺體或遺跡的地方都能迅速被水淹沒。
每一天都會有很多新的物質(zhì)不斷地沉積到江河湖海的底部,逐漸形成了一層又一層的沉積物。經(jīng)過長久的沉積,新的沉積物不斷聚集,沉積巖逐漸變得堅硬,就連空氣和水也無法將其破壞,一直被保存到今天。
另外,即使在沉積巖中,也存在著各種細菌。因此,動物的肌肉會被完全分解干凈,而骨骼、甲殼、莖和葉等存在的時間會較長。但是經(jīng)過漫長時間的演變之后,即使再堅硬的骨骼、甲殼、莖和葉也會被完全分解掉。分解后出現(xiàn)的空間,會被沉積物中的各種礦物質(zhì)分子逐漸填補,并聚集在一起。在陸地的沉積物中,有鎂、鈣、鈉、鉀等各種礦物質(zhì),它們還能夠溶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