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讀中要理清知識間的邏輯關系,提出知識的脈絡,列出知識的結構提綱,使知識條理化。③領悟基本?!盎尽笔窍到y(tǒng)知識的根據和出發(fā)點,是理解和運用知識過程中大量重復運用的東西,是知識結構的核心內容。領悟基本就是發(fā)現基本內容并理解基本內容和一般內容之間的關系。不過要注意,“基本”不是別人告訴就能理解的,而是經過自己大腦的深思熟慮后對知識本質的領悟。知道“基本”和悟到“基本”是兩回事。當你悟出什么是“基本”內容時,你就理解了知識的本質,你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就達到了更高境界。經過反復的閱讀后,你掌握了書本知識的結構,領悟了知識中的基本,熟練了運用知識的技能,你對書的感覺將是:主要內容越來越少,書變得越來越薄。
養(yǎng)成孩子慢慢看書習慣的基本要求:
第一,培養(yǎng)與訓練注意力。注意力是意志的表現,同時又是一個大門,如果沒有它,所有文字與信息都無法真正進入孩子的心靈。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借助一些好的方法練習,其中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眼球訓練法。就是拿一個不大的物體(如紐扣、鉆戒等),細心觀察一分鐘至一分半鐘,然后收起物體,讓孩子用筆將物體的特征描述出來,應盡可能加以詳細描述。然后把物體拿出來細看一遍,如果有錯,應盡可能反復幾次以后,逐漸轉到更復雜的物體(如時鐘、臺燈、名畫),必須把描述與原物加以對照,力爭做到描寫精微、細致,在對名畫做練習時,應通過形象思維激發(fā)孩子的感情,由感受上升到興致。
第二,掌握好速度,形成知識分布圖。慢慢看的速度基本上要求在每分鐘100字以內,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在重點的信息分布進行反復咀嚼。具體要求,在大腦中將知識與信息串起來,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平面的知識重點分布圖,然后,再往下讀,在讀完計劃內的任務時,逐漸在大腦中形成一個立體的知識重點分布圖。
4.整理錯題的習慣
許多的學習方法專家都會強調這個習慣,因為學習就是爭取正確的過程,而在孩子求知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很多的錯誤,如果形成了整理錯題的習慣,那么錯過了的就會變成經驗,這種經驗會為孩子下一步追求正確提供可貴的學習資源。
是的,整理錯題就是整理學習資源,但關鍵是要讓這種東西變成一種持續(xù)有效的習慣,可能就有些難度了。
作為父母,首先要搞清楚整理錯題的要求,哪些錯題是需要整理的?怎樣整理?怎樣利用錯題集?怎樣進行階段性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