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錯題一定不是目的,所以不能為了完成這個任務而去整理,那么怎樣的錯題是需要整理的呢?通常而言,需要孩子自己去整理的內容有兩類,一是平時作業(yè)中因為確實不會而錯的題目,二是在考試中無論是不是粗心造成的所有錯誤。
整理錯題,要準備一個很好的本子,按照學科、時間進行編號,比如“小學五年級上學期語文錯題集”,準備好本子以后,就要將錯題抄錄下來,先將題目抄下來,然后將自己當時為什么做錯的真正原因用紅筆寫上去,最后把正確的答案和步驟清楚地寫出來。要求是當日錯當日整理,一個星期一次小結,一個月一次中結,一個學期一次總結。
怎樣總結實際上就是怎樣利用的問題,無論是小總結還是大總結,實質上都是不斷超越錯誤的過程,也是整理錯題的根本目的。
一星期一小結的具體方法是:首先將每天記錄下來的錯題瀏覽一遍,在“完全弄懂保證以后不會錯”的題目前打上一個“×”,在“不完全明白以后有可能再錯”的題目前打上一個“?”,在“不知道為什么錯一直沒有弄懂”的題目前打上一個“△”。
一個月一中結的具體方法是:首先把每個星期總結出來的“?”級題目想辦法徹底解決弄懂,自己不行的話,一定要請教老師把它“消滅掉”,不能客氣。而把“△”級題目再行抄錄下來,如果一點新的發(fā)現(xiàn)都沒有,就將它升級為“☆”級題目,如果已經覺得可以“消滅掉”了,就將它降級為“?”,下一個月中結時爭取把它“消滅掉”并降級為“×”。
一學期一總結的具體方法是:通常是在期末考試前15天完成,首先把一個月一中結中的“☆”級題目整理出來,不惜一切代價把它“消滅掉”,然后再將星期小結和月中結中的“?”級、“△”級,不管有沒有“消滅掉”,不僅全部從頭思考一遍,想想當時自己是如何“消滅掉”它的,從中找到大約l5%~20%數(shù)量的好題用筆再做一遍。最后把一學期一總結的成果抄錄到另外一個“錯題精華本”上去,每學期一個“錯題精華本”,這個“精華本”一般不需一個學科一本,只要進行分類即可,最后,小學總共是12本,初中是6本,高中也是6本,如果養(yǎng)成了這個習慣,那么復習就會變得很容易了,除了看課本,把知識串起來,就是看自己整理的“錯題成果”了,而且,這樣的好習慣如果可以一直延續(xù)到高考,那樣高考就變得很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