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奧巴馬的身世和成長經(jīng)歷(23)

奧巴馬和米歇爾:一個理想的婚姻公式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安德森


他收到了遠遠不止一封回信。就在有些挑剔的激進組織還在考慮是否聘用他的時候,他卻轉而決定接受了一份帶薪的工作——在一家“商務國際公司”擔任研究助理,這家小出版公司主要負責追蹤報道一些跨國公司的活動(幾年后,這家公司被英國的《經(jīng)濟學家》集團收購)。

巴拉克在后來的回憶錄中說,商務國際是個業(yè)界領先的咨詢公司,為了盡快融入環(huán)境,他總是西裝革履,夾著一個公文包。然而和他一起共事的人卻不這樣認為。“這像是個壓榨工人的作坊?!彼囊晃煌碌ぁぐ⒛匪固乩剩―anArmstrong)說,“我們當時當然更希望自己能成為跨國公司高薪的咨詢顧問,不過我們也很享受那種生活,可以十點鐘穿著牛仔服去上班,偶爾和同事調笑一下,加班晚的話就開個聚會,習慣了拿著低薪干重活……巴拉克從不打領帶,更別說正裝了。從來沒人這么做過?!焙驮S多巴拉克的其他同事一樣,阿姆斯特朗也覺得他“冷漠,而且寡言少語,總是和同事保持距離”。比爾·米拉爾(BillMillar)是一位幾乎每天都在巴拉克旁邊辦公的同事,有著金融學學位和華爾街工作經(jīng)驗,他補充說:“我覺得他總是很傲慢,愛擺架子;當你試圖向他解釋什么的時候,他頂多只翻翻眼皮。這些給我印象深刻?!北M管如此,幾個月之內,巴拉克就被提升為金融評論員,為公司最主要的發(fā)行物之一《國際商務貨幣報告》撰寫文章。他同時負責編輯公司的全球參考咨詢刊物《對外金融實施》;公司還給他加了薪。(但公司并未給他指派私人秘書,巴拉克后來也證實了這一點。“關于巴拉克有個秘書的說法,真是挺可笑的,”阿姆斯特朗回憶說,“只有公司總裁才有秘書。”)正是由于商務國際的這種非正式環(huán)境,它曾被一位前高層管理人員戲稱為“帶煙灰缸的高中”。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年僅22歲的巴拉克成了公司管理層唯一的黑人。而他在公司里所見到的其他非洲裔美國人,不是秘書就是前臺,要不然就是收發(fā)員或保安——這些人對整個公司的運轉也許不可或缺,但卻很少有機會能改變自己的境遇。

巴拉克對自己的管理層職位還是有些在意的,但這不足以抵消他那小小的“負罪感”——秘書室的女職員和其他的黑人員工都為他的成功打下了根基。不管他喜不喜歡手頭這份工作,至少在那時他下定決心,不讓大家失望。

就這樣,巴拉克一直在他的公司電腦前忙碌,直到有一天他再次接到一通來自非洲的電話。電話是他同父異母的姐姐奧瑪(Auma)——老巴拉克第一任妻子的大女兒打來的,在她的抽泣聲中,他得知了另外一則噩耗。他們同父異母的弟弟大衛(wèi)——老巴拉克第三任妻子露絲·尼德桑(RuthNidesand)的長子,在摩托車事故中喪生。

巴拉克和大衛(wèi)從未謀面,但兄弟的突然去世,再次喚醒了他那個通過組織社團來“贖罪”的念頭。巴拉克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為他新的事業(yè)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然后從商務國際辭職了。

接下來的三個月,他主持了紐約城市學院哈林區(qū)分校的一個研究項目——拉爾夫·納德(RalphNader)的紐約公眾興趣調研小組。他很快發(fā)現(xiàn),學生們——包括少數(shù)民族的學生,更傾向于安于現(xiàn)狀而不是考慮去抗議和爭取?!霸诿绹覀€美差,擁有豐厚的薪水和充裕的物質條件——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彼嬖V同事,“但你能為此責怪他們嗎?”當然,巴拉克自己早已將這些置之度外了,1985年夏末,他幾乎破產了。就在這時,他恰巧在一本名叫《社團招聘》的出版物上看到一個職位:在芝加哥某地做社區(qū)組織培訓生。巴拉克立即給他們投去了簡歷。沒過一周,他就成功地在上東區(qū)列克星敦大道的一家咖啡店里,和這個廣告的刊登者——杰里·克爾曼(JerryKellman)對面而坐了。

這則廣告可說是克爾曼最后的救命稻草??藸柭祲涯?,身材矮胖,但看上去疲憊得像是剛剛工作了一個通宵。從20世紀60年代的學生反戰(zhàn)運動開始,克爾曼領導了一個接一個的社會抗議活動,在此期間,他成功地樹立了自己的威信,被稱作中西部地區(qū)最高效的社團組織者。

而此時,克爾曼正面臨著最嚴峻的挑戰(zhàn)。芝加哥制造業(yè)職位銳減,使得城區(qū)的很多工人階級變成一無所有的失業(yè)者。鑒于工會的效力喪失殆盡,克爾曼試圖爭取讓芝加哥勢力強大的黑人教堂站到工人一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