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金融經濟瘋狂崇拜的鼓動下,金融危機最終成為貪婪與不負責任的墓志銘。
未釋放的危機會否再來
如果我們把金融危機比作一場暴風雪,人們自然要問,有沒有一種天氣預報可以準確預言金融危機的提前來臨,從而讓人們出門的時候可以穿厚一點?
自2008年以來,世界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肆虐全球。諸多金融機構紛紛破產清盤,銀行股票暴跌;美國、歐洲、日本等發(fā)達經濟體,經濟下滑創(chuàng)歷史新高。有經濟學家表示,2009年將是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的一年,更有人大膽預測,第二輪金融危機即將到來。沒有比聽到“雪上加霜”更令人擔憂的,第一輪金融危機還在余震,已經有人發(fā)出第二波金融危機的報警,如果真的發(fā)生連續(xù)的泡沫破裂,人們承受不了,世界也承受不了。
2009年年初,有關會發(fā)生第二次經濟危機的聲音不絕于耳。當然,并不是每次經濟危機背后都會留下一個長長的尾巴。一波經濟危機過后,第二波經濟危機蔓延而來也是需要條件的。
嘉賓朱民:導致可能發(fā)生第二次經濟危機的因素有以下幾個。第一個是有毒資產在惡化,而且超過資本金;第二個是實體經濟衰退,反過來沖擊銀行的資產質量,進一步削弱銀行的資本金和財務實力;第三個是房地產價格,因為這次危機所有的開端都是從房地產開始。
有毒資產不僅是導致金融危機的毒瘤,也是引發(fā)金融危機后遺癥的毒瘤,如果不根除這些有毒資產,第二次危機的爆發(fā)也不是沒有可能。
嘉賓朱民:有很多次級貸款引起的次貸衍生品,我們稱為有毒資產,現(xiàn)在包括英格蘭銀行估計(2009年2月)有2?5億~2?8億美元需要核銷,全世界核了1?25萬億美元左右,現(xiàn)在有1?6萬億美元需要核銷。核了1?25萬億美元就搞得雞飛狗跳,如果再核會怎么樣?現(xiàn)在的措施包括美國政府提的,要出5000億美元的方案購買有毒資產很困難,除非美國政府真的下決心。
如果金融系統(tǒng)的有毒資產不解決,金融機構就會萎縮。銀行再萎縮,怎么向企業(yè)融資呢?這個是最大的問題。而影響實體經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實體經濟得不到銀行貸款的支持。
如果美國的有毒資產最終無法由政府埋單,將會對美國經濟形成嚴重影響。
嘉賓朱民:如果不能解決銀行系統(tǒng)的問題,實體經濟首先會受到影響。第一個是受到銀行融資的影響,第二個更重要的就是信心影響。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像花旗銀行這么大的銀行,也在急劇縮水。整個規(guī)模發(fā)生巨大變化,大家都很擔心,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羊群效應。即如果有一個人出現(xiàn)恐慌,所有人都會恐慌,災難不斷放大,并變得不可收拾。這次是全世界的羊群效應,隨著全球化傳媒透明度的提高,人人都很緊張,企業(yè)不投資,企業(yè)不再擴大生產,居民不再消費,開始節(jié)約,經濟活動減少,從而對整個經濟產生很大影響。
而且,美國的房地產市場也在往下走,導致美國的房地產價格萎縮。它的萎縮有可能導致不良貸款率進一步增加。
2009年9月,距離金融危機全面爆發(fā)已有一年之久。一方面,經濟復蘇成為各國經濟決策的焦點,而全球經濟也出現(xiàn)了復蘇的跡象。另一方面,人們擔憂未釋放的危機有可能卷土重來,導致經濟復蘇的嫩芽變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