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是否真做了這個夢我們不可知,抑或是善于編寓言神話的莊子編造的又一個能用來極生動地講道理的故事。夢中的莊子是恍恍然的,夢中醒來的莊子是“蘧蘧然”的。李頤曰:蘧蘧,有形貌,林希逸曰:蘧蘧,僵直之貌,成玄英曰:蘧蘧,驚動之貌,陳壽昌曰:蘧蘧,覺貌。很抱歉我又懷著極度謹慎之心在這里羅列了先人們的一連串解釋,其實我想說明的是,不論故事中夢時、醒時的莊子有著如何的狀貌和神情,總之寫下這段話、這個故事時的莊子,是想用這個故事給自己的這篇《齊物論》做個生動有趣的結(jié)尾,是想再次如前所論的那般告訴人們“齊物”、“物化”的道理,僅此而已,而絕對與人的自我認識無關(guān)。
也許人們總是不自覺地有些是古非今。說起自己人生的體悟,總不自覺地想搬出古人的話來論證。以為這樣才會讓自己的話更加有說服力。不知道此為看書人惹出的習慣,還是寫書人寫出的習慣,總之是人們普遍的心理。這樣也沒什么不好,只要用的例子是恰當?shù)???墒侨绻趥}促之間舉例失誤,而看書的人中恰好有絕大多數(shù)是第一次看到這個例子,那這個例子就被錯誤地敷衍成了另一個杜撰的故事。有多少歷史是在這樣的引用中被曲解和誤傳的啊!
就像這個莊周夢蝶的故事,只讀了于教授莊周夢蝶版本的人們,不就把這個故事敷衍成了一個莊周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莊周還是蝴蝶,就像人們認不清楚自己內(nèi)心”的故事了嗎?
但愿人們別忘了要在《莊子》典籍中去追尋莊子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