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論語》對生活的啟示

別客氣,我的朋友

傅佩榮《論語》心得 作者:傅佩榮


  子路的志向偏重外王事功,愿意把自己的“車馬衣裘”與朋友共用,用壞了也毫無遺憾(《公冶長〉,原文是: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在物質(zhì)生活日漸豐裕的今天,大家會覺得子路沒有什么了不起,頂多是夠義氣的哥們而已。

  然而,以個人有限的交游來說,卻不曾遇見一個完整的子路典型,頂多只遇見“半個子路”。我曾借朋友的車來開,由于不諳舊車的性能與操作方式,一天下來就拋錨了。結(jié)果呢?朋友歸朋友,用壞了車,還是有些“遺憾”的。這是“敝之而有憾”。當(dāng)然,換了是我的車被朋友開壞了,也許我也只能做到半個子路吧!

  讀到《論語》的另一段記載,才發(fā)現(xiàn)子路果然說話算話??鬃釉f:“衣敝缊(yùn)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子罕》)

  首先要問的是:子路為何穿著破舊的棉袍?因?yàn)樗姘岩路杞o朋友穿,穿壞了不僅沒有遺憾,自己照樣穿在身上,毫不在乎。這一幕令人省思??鬃诱f:“穿著破舊的棉袍,與穿著名貴皮草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會覺得自己難堪的,恐怕就是子路吧!”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diǎn)素心?!懡B珩所謂“皮草”,是指貂皮大衣之類的昂貴服飾。人靠衣裝,氣派架勢自然不同。我在年輕時,也曾穿過“彎腰牌”的外套,就是在路邊攤上彎腰買到的廉價品。當(dāng)時朋友中已經(jīng)有人穿著“蘭克斯”名牌西裝了。每次聚會時,我都自覺寒傖,有些不好意思。相形之下,我又是半個子路而已。

  由此可見,子路的境界有二:一是財物與朋友共享;二是深具自信,不因窮困而自卑。第一境界對今人來說,較為容易。但是,往往我們看到:越富裕的人越小器,越窮困的人越大方。或許,小器正所以致富,而大方正所以常貧吧。子路的榜樣還有一點(diǎn)值得爭議的,就是:“朋友”的判準(zhǔn)何在?若是真正的朋友,我當(dāng)然財物共享,毫無怨言;若是泛泛之交呢?其次,子路的自信由何而來?由他的儒家立場。儒家講求的是人格價值,而非俗世功名。人格為本,功名則須時機(jī)條件配合。子路的“外王”志趣太強(qiáng),以致常常受到孔子的訓(xùn)誨,如“由也晦”(《先進(jìn)》),“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暴虎馮(píng)河,死而無悔”(《述而》),“不得其死然”(《先進(jìn)》)??鬃酉M嘧⒁鈨?nèi)在修養(yǎng)的工夫,正是因材施教。如果我們覺得孔子與顏淵的境界太高,不易學(xué)成,那么不妨先以子路為師,從半個子路變成一個子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