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一、愛情

彌蓋朗琪羅傳 作者:羅曼·羅蘭 譯者:傅雷


在這顆殘破的心中,當(dāng)一切生機全被剝奪之后,一種新生命開始了,春天重又開了鮮艷的花朵,愛情底火焰燃燒得更鮮明。但這愛情幾乎全沒有自私與肉感的成分。這是對于加伐麗麗底美貌底神秘的崇拜。這是對于維多利亞·高龍納底虔敬的友誼,——兩顆靈魂在神明的境域中的溝通。這是對于他的無父底侄兒們底慈愛,和對于孤苦煢獨的人們底憐憫。

彌蓋朗琪羅對于加伐麗麗(Tommaso dei Cavalieri)底愛情確是為一般普通的思想——不論是質(zhì)直的或無恥的——所不能了解的。即在文藝復(fù)興末期底意大利,它亦引起種種難堪的傳說;諷刺家拉萊汀(L'Ar6tin 1492-1557)甚至把這件事作種種污辱的諷喻。但是拉萊汀般底誹謗——(這是永遠有的)——決不能加諸彌蓋朗琪羅。“那些人把他們自己污濁的心地來造成一個他們的彌蓋朗琪羅。”

沒有一顆靈魂比彌蓋朗珙羅底更純潔口沒有一個人對于愛情底觀念有那么虔敬。

Condivi曾說:

“我時常聽見彌蓋朗琪羅談起愛情:在場的人都說他的言論全然是柏拉圖式的。為我,我不知道柏拉圖底主張;但在我和他那么長久那么親密的交誼中,我在他口中只聽到最可尊敬的言語,可以抑滅青年人底強烈的欲火的言語。”

可是這柏拉圖式的理想并無文學(xué)意味也無冷酷的氣象:彌蓋朗琪羅對于一切美的事物,總是狂熱地沉溺的,他之于柏拉圖式的愛的理想亦是如此。他自己知道這點,故他有一天在謝絕他的友人Giannotti底邀請時說:

“當(dāng)我看見一個具有若干才能或思想的人,或一個為人所不為言人所不言的人時,我不禁要熱戀他,我可以全身付托給他,以至我不再是屬于我的了。……你們大家都是那么富有天稟,如果我接受你們的邀請,我將失掉我的自由;你們中每個人都將分割我的一部分。即是跳舞與彈琴的人,如果他們擅長他們的藝術(shù),我亦可聽?wèi){他們把我擺布!你們的作伴,不特不能使我休息,振作,鎮(zhèn)靜,反將使我的靈魂隨風(fēng)飄零;以至幾天之后,我可以不知道死在哪個世界上。”

思想言語聲音底美既然如此誘惑他,肉體底美麗將更如何使他依戀呢!

“美貌底力量于我是怎樣的刺激??!”

“世間更無同等的歡樂了!”

對于這個美妙的外形底大創(chuàng)造家,——同時又是有信仰的人——一個美的軀體是神明般的,是蒙著肉底外衣的神底顯示。好似摩西之于“熱烈的叢樹”—般(譯者按《舊約》記摩西于熱烈的叢樹中見到神底顯靈),他只顫抖著走近它。他所崇拜的對象于他真是一個偶像,如他自己所說的。他在她的足前匍匐膜拜;而一個偉人自愿的屈服即是高貴的加伐麗麗也受不了,更何況美貌底偶像往往具有極庸俗的靈魂,如波琪沃(Febo di Poggio)呢!但彌蓋朗琪羅什么也看不見……他真正什么也看不見么?——他是什么也不愿看見;他要在他的心中把已經(jīng)勾就輪廓的偶像雕塑完成。

他最早的理想的愛人,他最早的生動的美夢,是一五二二年時代底貝里尼(Gherardo Perini)。一五三三年他又戀著波琪沃;一五四四年,戀著勃拉琪(CecchinO dei Bra-cci)。因此,他對于加伐麗麗的友誼并非是專一的,但確是持久而達到狂熱的境界的,不獨這位朋友底美姿值得他那么顛倒,即是他的德性底高尚也值得他如此尊重。

伐薩利曾言:“他愛加伐麗麗甚于一切別的朋友。這是一個生在羅馬的中產(chǎn)者,年紀(jì)很輕,熱愛藝術(shù);彌蓋朗琪羅為他作過一個肖像,——是彌氏一生唯一的畫像;因為他痛恨描畫生人,除非這人是美麗無比的時候。”

伐爾琪( Varchi)又說:“我在羅馬遇到加伐麗麗先生時,他不獨是具有無與倫比的美貌,而且舉止談吐亦是溫文爾雅,思想出眾,行動高尚,的確值得人家底愛慕,尤其是當(dāng)人們認(rèn)識他更透徹的時候。”

彌蓋朗琪羅于一五三二年秋在羅馬遇見他。他寫給他的第一一封信,充滿了熱情的訴白,加伐麗麗底復(fù)信亦是十分尊嚴(yán):

 

“我收到你的來信,使我十分快慰,尤其因為它是出我意外的緣故;我說:出我意外,因為我不相信值得象你這樣的人寫信給我。至于你稱贊我的話,和你對于我的工作表示極為欽佩的話,我可回答你:我的為人與工作,決不能令一個舉世無雙的天才如你一般的人——我說舉世無雙,因為我不信你之外更有第二個——對一個啟蒙時代的青年說出那樣的話??墒俏乙嗖幌嘈拍銓ξ艺f謊。我相信,是的,我確信你對于我的感情,確是象你那樣一個藝術(shù)的化身者,對于一切獻身藝術(shù)愛藝術(shù)的人們所必然地感到的。我是這些人中底一個,而在愛藝術(shù)這一點上,我確是不讓任何人。我回報你的盛情,我應(yīng)允你:我從未如愛你一般的愛過別人,我從沒有如希冀你的友誼一般希冀別人……我請你在我可以為你效勞的時候驅(qū)使我,我永遠為你馳驅(qū)。

你的忠誠的Thomaso Cavalieri”

 

加伐麗麗似乎永遠保持著這感動的但是謹(jǐn)慎的語氣。他直到彌蓋朗琪羅臨終的時候一直對他是忠誠的,他并且在場送終。彌蓋朗琪羅也永遠信任他;他是被認(rèn)為唯一的影響彌蓋朗琪羅的人,他亦利用了這信心與影響為彌氏底幸福與偉大服役。是他使彌蓋朗琪羅決定完成圣比哀爾大寺穹窿底木雕模型。是他為我們保留下彌蓋朗琪羅為穹窿構(gòu)造所裝的圖樣,是他努力把它實現(xiàn)。而且亦是他,在彌蓋朗琪羅死后,依著他亡友底意志監(jiān)督工程底實施。

但彌蓋朗琪羅對他的友誼無異是愛情底瘋狂。他寫給他無數(shù)的激動的信。他是俯伏在泥塵里向偶像申訴。他稱他“一個有力的天才,……一件靈跡,……時代底光明”;他哀求他“不要輕蔑他,因為他不能和他相比,沒有人可和他對等。”他把他的現(xiàn)在與未來一齊贈給他;他更說:

“這于我是一件無窮的痛苦:我不能把我的已往也贈與你以使我能服侍你更長久,因為未來是短促的:我太老了……。我相信沒有東西可以毀壞我們的友誼,雖然我出言僭越;因為我還在你之下。……我可以忘記你的名字如忘記我藉以生存的食糧一般;是的,我比較更能忘記毫無樂趣地支持我肉體的食糧,而不能忘記支持我靈魂與肉體的你的名字,……它使我感到那樣甘美甜蜜,以至我在想起你的時間內(nèi),我不感到痛苦,也不畏懼死。——我的靈魂完全處在我把它給予的人底手中……如我必得要停止思念他,我信我立刻會死。”

他贈給加伐麗麗最精美的禮物:

“可驚的素描,以紅黑鉛筆畫的頭像,他在教他學(xué)習(xí)素描的用意中繪成的。其次,他送給他一座《被宙斯底翅翼舉起的Ganymede》,一座《Tityos》和其他不少最完美的作品。”

他也寄贈他十四行詩,有時是極美的,往往是暗晦的,其中的一部分,不久便在文學(xué)專體中有人背誦了,全個意大利都吟詠著。人家說下面一首是“十六世紀(jì)意大利最美的抒情詩”:

“由你的慧眼,我看到為我的盲目不能看到的光明。你的足助我擔(dān)荷重負(fù),為我疲痿的足所不能支撐的。由你的精神,我感到往天上飛升。我的意志全包括在你的意志中。我的思想在你的心中形成,我的言語在你喘息中吐露。孤獨的時候,我如月亮一般,只有在太陽照射它時才能見到。”

另外一首更著名的十四行詩,是頌贊完美的友誼的最美的歌辭:

“如果兩個愛人中間存在著貞潔的愛情,高超的虔敬,同等的運命,如果殘酷的運命打擊一個時也同時打擊別個,如果一種精神一種意志統(tǒng)治著兩顆心,如果兩個肉體上的一顆靈魂成為永恒,把兩個以同一翅翼挾帶上天,如果愛神在一枝箭上同時射中了兩個人底心,如果大家相愛,如果大家不自愛,如果兩人希冀他們的快樂與幸福得有同樣的終局,如果千萬的愛情不能及到他們的愛情底百分之一,那么一個怨恨的動作會不會永遠割裂了他們的關(guān)連?”

這自己底遺忘,這把自己底全生命融入愛人底全生命的熱情,并不永遠清明寧靜的。憂郁重又變成主宰;而被愛情控制著的靈魂,在呻吟著掙扎;

“我哭,我燃燒,我磨難自己,我的心痛苦死了……”

他又和加伐麗麗說:“你把我生底歡樂帶走了。”

對于這些過于熱烈的詩,“溫和的被愛的主”,加伐麗麗卻報以冷靜的安定的感情。這種友誼底夸張使他暗中難堪。彌蓋朗琪羅求他寬?。?/p>

“我親愛的主,你不要為我的愛情憤怒,這愛情完全是奉獻給你最好的德性的;因為一個人底精神應(yīng)當(dāng)愛慕別個人底精神。我所愿欲的,我在你美麗的姿容上所獲得的,絕非常人所能了解的。誰要懂得它應(yīng)當(dāng)先認(rèn)識死。”

當(dāng)然,這愛美的熱情只有誠實的分兒??墒沁@熱烈的惶亂而貞潔的愛情底對象,全不露出癲狂與不安的情態(tài)。

在這些心力交瘁的年月之后,——絕望地努力要否定他的生命底虛無而重創(chuàng)出他渴求的愛,——幸而有一個女人底淡泊的感情來撫慰他,她了解這孤獨地迷失在世界上的老孩子,在這苦悶欲死的心魂中,她重新灌注入若干平和,信心,理智,和凄涼地接受生與死的準(zhǔn)備。

一五三三與一五三四年間,彌蓋朗琪羅對于加伐麗麗的友誼達到了頂點。一五三五年,他開始認(rèn)識維多利亞·高龍納。

她生于一四九二年。她的父親叫做法勃里查·高龍納,是巴里阿諾地方底諸侯,太里阿哥查親王。她的母親,阿嚴(yán)斯·特·蒙德番爾脫洛,便是于皮諾親王底女兒。她的門第是意大利最高貴的門第中之一,亦是受著文藝復(fù)興精神底熏沐最深切的一族。十七歲時,她嫁給貝斯加拉侯爵,大將軍法朗昔斯各·特·阿伐羅。她愛他;他卻不愛她。她是不美的。人們在小型浮雕像上所看到的她的面貌是男性的,意志堅強的,嚴(yán)峻的:額角很高,鼻子很長很直,上唇較短,下唇微向前突,嘴巴緊閉。認(rèn)識她而為她作傳的Filo-nico Alicarnasseo雖然措辭婉約,但口氣中也露出她是丑陋的:“當(dāng)她嫁給貝斯加拉侯爵的時候,她正努力在發(fā)展她的思想;因為她沒有美貌,她修養(yǎng)文學(xué),以獲得這不朽的美不象會消逝的其他的美一樣。”——她是對于靈智的事物抱有熱情的女子。在一首十四行中,她說“粗俗的感官,不能形成一種和諧以產(chǎn)生高貴心靈底純潔的愛,他們決不能引起她的快樂與痛苦……鮮明的火焰,把我的心升化到那么崇高,以至卑下的思想會使它難堪。”——實在她在任何方面也不配受那豪放而縱欲的貝斯加拉底愛的;然而,愛底盲目竟要她愛他,為他痛苦。

她的丈夫在他自己的家里就欺騙她,鬧得全個拿波利都知道,她為此感到殘酷的痛苦。可是,當(dāng)他在一五二五年死去時,她亦并不覺得安慰。她遁入宗教,賦詩自遣。她度著修道院生活,先在羅馬,繼在拿波利,但她早先并沒完全脫離社會的意思:她的尋求孤獨只是要完全沉浸入她的愛底回憶中,為她在詩中歌詠的。她和意大利底一切大作家Sadolet, Bembo,Castiglione等都有來往,Castiglione把他的著作Cortegiano付托給她,Arioste在他的Orlando中稱頌她。一五三○年,她的十四行詩流傳于整個意大利,在當(dāng)時女作家中獲得一個唯一的光榮的地位。隱在Ischia荒島上,她在和諧的海中不絕地歌唱她的蛻變的愛情。

但自一五三四年起,宗教把她完全征服了?;脚f教底改革問題,在避免教派分裂的范圍內(nèi)加以澄清的運動把她鼓動了。我們不知她曾否在拿波利認(rèn)識Juan de Valdes;但她確被西阿納Bernardino Ochino底宣道所激動;她是Pietro Carnesecchi, Giberti, Sadolet, Reginald Pole和改革派中最偉大的Gaspare Contarini主教們底朋友;這Contarini主教曾想和新教徒們建立一種適當(dāng)?shù)耐讌f(xié),曾經(jīng)寫出這些強有力的句子:

“基督底法律是自由底法律……凡以一個人底意志為準(zhǔn)繩的政府不能稱之為政府;因為它在原質(zhì)上便傾向于惡而且受著無數(shù)情欲底播弄。不!一切主宰是理智底主宰。他的目的在以正當(dāng)?shù)耐緩揭I(lǐng)一切服從他的人到達他們正當(dāng)?shù)哪康模盒腋?。教皇底?quán)威也是一種理智底權(quán)威。一個教皇應(yīng)該知道他的權(quán)威是施用于自由人的。他不應(yīng)該依了他的意念而指揮,或禁止,或豁免,但應(yīng)該只依了理智底規(guī)律,神明的命令,愛底原則而行事。”

維多利亞,是聯(lián)合著全意大利最精純的意識的這一組理想主義中的一員。她和Renée de Ferrare與Margueritede Navarre們通信;以后變成新教徒的Pier Paolo Verge-rio稱她為“一道真理底光”。——但當(dāng)殘忍的Caraffa所主持的反改革運動開始時,她墮入可怕的懷疑中去了。她是,如彌蓋朗琪羅一樣,一顆熱烈而又怯弱的靈魂;她需要信仰,她不能抗拒教會底權(quán)威。“她持齋,絕食,苦修,以至她筋骨之外只包裹著一層皮。”她的朋友,波爾(Pole)主教教她抑制她的智慧底驕傲,因了神而忘掉她自己底存在;這樣她才稍稍重新覓得平和。她用了犧牲的精神做這一切……然而她還不止?fàn)奚约海∷€犧牲和她一起的朋友,她犧牲Ochino, 把他的文字送到羅馬底裁判異教徒機關(guān)中去;如彌蓋朗琪羅一般,這偉大的心靈為恐懼所震破了。她把她良心底責(zé)備掩藏在一種絕望的神秘主義中:

“你看到我處在愚昧底混沌中,迷失在錯誤底陷陣?yán)?,肉體永遠勞動著要尋覓休息,靈魂永遠騷亂著找求平和。神要我知道我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要我知道一切只在基督身上。”

她要求死,如要求一種解放。——一五四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她死了。

在她受著Valdes與Ochino底神秘主義熏染最深的時代,她認(rèn)識彌蓋朗琪羅。這女子,悲哀的,煩悶的,永遠需要有人作她的依傍,同時也永遠需要一個比她更弱更不幸的人,使她可以在他身上發(fā)泄她心中洋溢著的母愛。她在彌蓋朗琪羅前面掩藏著她的惶亂。外表很寧靜,拘謹(jǐn),她把自己所要求之于他人的平和,傳遞給彌蓋朗琪羅。他們的友誼,始于一五三五年,到了一五三八年,漸趨親密,可完全建筑在神底領(lǐng)域內(nèi)。維多利亞四十六歲:他六十三歲。她住在羅馬圣·西凡斯德羅修院中,在冰幾屋山崗之下。彌蓋朗琪羅住在加伐羅崗附近。每逢星期日,他們在加伐羅崗底圣·西凡斯德羅教堂中聚會。修士巴里蒂(AmbrogioCaterino Politi)誦讀《圣保爾福音》,他們共同討論著。葡萄牙畫家Frangois de Hollande, 在他的四部繪畫隨錄中,曾把這些情景留下真切的回憶。在他的記載中,嚴(yán)肅而又溫柔的友誼描寫得非常動人。

Frangois de Hollande第一次到圣·西凡斯德羅教堂中去時,他看見貝斯加拉侯爵夫人和幾個朋友在那里諦聽誦讀圣書。彌蓋朗琪羅并不在場。當(dāng)圣書讀畢之后,可愛的夫人微笑著向外國畫家說道:

——Frangois de Hollande一定更愛聽彌蓋朗琪羅底談話。

Frangois被這句話中傷了,答道:

——怎么,夫人,你以為我只有繪畫方面底感覺嗎?

——不要這樣多心,法朗昔斯各先生,——多洛曼(Lattanzio Tolomei)說,——侯爵夫人底意思正是深信畫家對于一切都感覺靈敏。我們意大利人多么敬重繪畫!但她說這句話也許是要使你聽彌蓋朗琪羅談話時格外覺得快樂。

Francois道歉了。侯爵夫人和一個仆人說:

——到彌蓋朗琪羅那邊去,告訴他說我和多洛曼先生在宗教儀式完畢后留在這教堂里,非常涼快;如果他愿耗費若干時間,將使我們十分快慰……但,——她又說,因為她熟知彌蓋朗琪羅底野性,——不要和他說西班牙人Fran-Gois de Hollande也在這里。

在等待仆人回來的時候,他們談著用何種方法把彌蓋朗琪羅于他不知不覺中引上繪畫底談話;因為如果他發(fā)覺了他們的用意,他會立刻拒絕繼續(xù)談話。

“那時靜默了一會。有人叩門了。我們大家都恐怕大師不來,既然仆人回來得那么快。但彌蓋朗琪羅那天正在往圣·西凡斯德羅的路上來,一面和他的學(xué)生于皮諾在談?wù)軐W(xué)。我們的仆人在路上遇到了他把他引來了,這時候便是他站在門口。侯爵夫人站起來和他立談了長久,以后才請他坐在她和多洛曼之間。”

FranCois de Hollande坐在他旁邊;但彌蓋朗琪羅一些也不注意他,——這使他大為不快;Frangois憤憤地說:

“真是,要不使人看見的最可靠的方法,便是直站在這個人底面前。”

彌蓋朗琪羅驚訝起來,望著他,立刻向他道歉,用著謙恭的態(tài)度:

“——寬恕我,法朗昔斯各先生,我沒有注意到你,因為我一直望著侯爵夫人口”

“侯爵夫人,稍稍停了一下,用一種美妙的藝術(shù),開始和他談著種種事情;談話非常婉轉(zhuǎn)幽密,一些也不涉及繪畫。竟可說一個人圍攻一座防守嚴(yán)固的城,圍攻的時候頗為艱難,同時又是用了巧妙的藝術(shù)手腕;彌蓋朗琪羅仿似一個被圍的人,孔武有力,提防得很周密,到處設(shè)了守壘,吊橋,陷坑。但是侯爵夫人終于把他戰(zhàn)敗了。實在,沒有人能夠抵抗她。”

“——那么,——她說,——應(yīng)得承認(rèn)當(dāng)我們用同樣的武器,即策略去攻襲彌蓋朗琪羅時,我們永遠是失敗的。多洛曼先生,假若要他開不得口,而讓我們來說最后一句話,那么,我們應(yīng)當(dāng)和他談訟案,教皇底敕令,或者……繪畫。”

這巧妙的轉(zhuǎn)紐把談鋒轉(zhuǎn)到藝術(shù)底領(lǐng)土中去了。維多利亞用很虔誠的態(tài)度去激動彌蓋朗琪羅,他居然自告奮勇地開始討論虔敬問題了。

“——我不大敢向你作這么大的要求,——侯爵夫人答道,——雖然我知道你在一切方面都聽從抑強扶弱的救主底教導(dǎo)……因此,認(rèn)識你的人尊重彌蓋朗琪羅底為人更甚于他的作品,不比那般不認(rèn)識你的人稱頌?zāi)愕淖钊醯牟糠?,即你雙手作出的作品。但我亦稱譽你屢次置身場外,避免我們的無聊的談話,你并不專畫那些向你請求的王公卿相達官貴人,而幾乎把你的一生全獻給一件偉大的作品。”

彌蓋朗琪羅對于這些恭維的話,謙虛地遜謝,乘機表示他厭惡那些多言的人與有閑的人,——諸侯或教皇——自以為可把他們的地位壓倒一個藝術(shù)家,不知盡他的一生還不及完成他的功業(yè)。

接著,談話又轉(zhuǎn)到藝術(shù)底最崇高的題材方面去了,侯爵夫人以含有宗教嚴(yán)肅性底態(tài)度討論著。為她,和為彌蓋朗琪羅一樣,一件藝術(shù)品無異是信心底表現(xiàn)。

“——好的畫,——彌蓋朗琪羅說,——迫近神而和神結(jié)合……它只是神底完美底抄本,神底畫筆底陰影,神底音樂,神底旋律……因此,一個畫家成為偉大與巧妙的大師還是不夠。我想他的生活應(yīng)當(dāng)是純潔的,神圣的,使神明底精神得以統(tǒng)治他的思想……”

這樣,他們在圣·西凡斯德羅教堂里,在莊嚴(yán)寧靜的會話中消磨日子,有時候,朋友們更愛到花園里去,如Fran-gois de Hollande所描寫的:“坐在石凳上,旁邊是噴泉,上面是桂樹底蔭蔽,墻上都是碧綠的蔓藤,”在那里他們憑眺羅馬,全城展開在他們的腳下。

可惜這些美妙的談話并不能繼續(xù)長久。貝斯加拉侯爵夫人所經(jīng)受的宗教苦悶把這些談話突然止了。一五四一年,她離開羅馬,去幽閉在奧爾維多,繼而是維丹勃地方底修院中去。

“但她時常離開維丹勃回到羅馬來,只是為要訪問彌蓋朗琪羅。他為她的神明的心地所感動了,她使他的精神獲得安慰。他收到她的許多信,都充滿著一種圣潔的溫柔的愛情,完全象這樣一個高貴的心魂所能寫的。”

“依了她的意念,他做了一個裸體的基督像,離開了十字架,如果沒有兩個天使扶掖會倒下地去的樣子。圣母坐在十字架下面哭泣著;張開著手臂,舉向著天。——為了對于維多利亞的愛情,彌蓋朗琪羅也畫了一個十字架上底基督像,不是死的,但是活著,面向他的在天之父喊著‘ElilEli’肉體并不顯得癱瘓的樣子;它痙攣著在最后的痛苦中掙扎。”

現(xiàn)藏法國盧佛官與英國不列顛博物館的兩張《復(fù)活像》,也許亦是受著維多利亞影響的作品。——在盧佛的那張,力士式的基督奮激地推開墓穴底石板,他的雙腿還在泥土中,仰著首,舉著臂,他在熱情底激動中追向著天,這情景令人回想起《奴隸像》?;氐缴褡赃吶ィ‰x開這世界,這為他不屑一顧的惶亂的人群!終于,終于,擺脫了這無味的人生!“——不列顛博物館中的那張素描比較更寧靜,基督已經(jīng)出了墳?zāi)梗核膱詫嵉能|干在天空翱翔;手臂交叉著,頭往后仰著,眼睛緊閉如在出神,他如日光般的上升到光明中去。”

這樣地,維多利亞為彌蓋朗琪羅在藝術(shù)上重新打開信仰底門戶。更進一步,她鼓勵起彌蓋朗琪羅底天才,為對于加伐麗麗的愛情所激醒的。她不獨使彌蓋朗琪羅在他對于宗教的暗晦的感覺中獲得不少指示;她尤其給他一個榜樣,在詩歌中唱出宗教的熱情。維多利亞底《靈智的十四行詩》便是他們初期友誼中的作品。她一面寫,一面寄給她的朋友。

他在這些詩中感到一種安慰,一種溫柔,一種新生命。他給她唱和的一首十四行表示他對她的感激:

“幸福的精靈,以熱烈的愛情,把我垂死的衰老的心保留著生命,而在你的財富與歡樂之中,在那么多的高貴的靈魂中,只抬舉我一個,——以前你是那樣地顯現(xiàn)在我眼前,此刻你又這樣地顯現(xiàn)在我心底,為的要安慰我。……因此,受到了你慈悲的思念,你想起在憂患中掙扎的我,我為你寫這幾行來感謝你。如果說我給你的可憐的繪畫已足為你賜與我的美麗與生動的創(chuàng)造底答報,那將是僭越與羞恥了。”

一五四四年夏,維多利亞重新回到羅馬,居住在圣安娜修院中,一直到死。彌蓋朗琪羅去看她。她熱情地想念他,她想使他的生活變得舒服些有趣味些,她暗地里送他若干小禮物。但這猜疑的老人,“不愿收受任何人底禮物”,甚至他最愛的人們亦不能使他破例,他拒絕了她的饋贈。

她死了,他看著她死了。他說下面的幾句,足以表明他們貞潔的愛情保守拘謹(jǐn)?shù)饺绾纬潭龋?/p>

“我看著她死,而我沒有吻她的額與臉如我吻她的手一樣,言念及此,真是哀痛欲絕!”

“維多利亞之死,——據(jù)Condivi說,——使他癡呆了很久;他仿佛失去了一切知覺。”

“她為我實在是一件極大的財寶,以后他悲哀地說。死奪去了我的一個好友。”

他為她底死寫了兩首十四行詩。一首是完全感染柏拉圖式思想的,表示他的狂亂的理想主義,仿如一個給閃電照耀著的黑夜。彌蓋朗琪羅把維多利亞比做二個神明的雕塑家底錘子,從物質(zhì)上斫煉出崇高的思想:

“我的粗笨的錘子,把堅硬的巖石有時斫成一個形象,有時斫成另一個形象,這是由手執(zhí)握著,指揮著的,錘子從手那里受到動作,它被一種不相干的力驅(qū)使著。但神明的錘子,卻是以它唯一的力量,在天國中創(chuàng)造它自己的美和別的一切底美。沒有一柄別的錘子能夠不用錘子而自行創(chuàng)造的;只有這一柄使其他的一切賦有生氣。因為錘子舉得高,故錘擊的力量愈強。所以,如果神明的錘手能夠助我,他定能引我的作品到達美滿的結(jié)果。迄今為止,在地上,只有他一個。”

別一首十四行是更溫柔,宣示愛情對于死的勝利:

“當(dāng)那個曾使我屢屢愁嘆的她離棄了世界,離棄了她自己,在我眼中消滅了的時候,‘自然’覺得羞恥,而一切見過她的人哭泣。——但死啊,你今日且慢得意,以為你把太陽熄滅了!因為愛情是戰(zhàn)勝了,愛情使她在地下,在天上,在圣者旁邊再生了。可惡的死以為把她德性底回聲掩蔽了,以為把她靈魂底美抑滅了。她的詩文的表示正是相反:它們把她照耀得更光明;死后,她竟征服了天國。”

在這嚴(yán)肅而寧靜的友誼中,彌蓋朗琪羅完成了他最后的繪畫與雕塑底大作:《最后之審判》,巴里納教堂壁畫,與——《于勒二世陵墓》

當(dāng)彌蓋朗琪羅于一五三四年離開翡冷翠住在羅馬的時候,他想,因了克萊芒七世之死擺脫了一切工作,他終于能安安靜靜完成于勒二世底陵墓了,以后,他良心上的重負(fù)卸掉之后,可以安靜地終了他的殘生。但他才到羅馬,又給他的新主人把他牽系住了。

“保爾三世召喚他,要他供奉他。……彌蓋朗琪羅拒絕了,說他不能這樣做;因為他以契約的關(guān)系,受著于爾朋大公底拘束,除非他把于勒二世底陵墓完成之后。于是教皂怒道:‘三十年以來我懷有這個愿望;而我現(xiàn)在成了教皇,反不能滿足我的愿望么?我將撕掉那契約,無論如何,我要你侍奉我。’”

彌蓋朗琪羅又想逃亡了。

“他想隱遁到日那附近的一所修院中去,那里的阿萊里亞主教是他的朋友,也是于勒二世底朋友。他或能在那邊方便地做完他的作品。他亦想起避到于爾朋地方,那是一個安靜的居處,亦是于勒二世底故鄉(xiāng);他想當(dāng)?shù)氐娜嘶蚰芤驊涯钣诶罩识埔曀?。他已派了一個人去,到那里買一所房子。”

但,正當(dāng)決定的時候,意志又沒有了;他顧慮他的行動底后果,他以永遠的幻夢,永遠破滅的幻夢來欺騙自己:他妥協(xié)了。他重新被人牽系著,繼續(xù)擔(dān)負(fù)著繁重的工作,直到終局。

一五三五年九月一日,保爾三世底一道敕令,任命他為圣比哀爾底建筑繪畫雕塑總監(jiān)。自四月起,彌蓋朗珙羅已接受《最后之審判》底工作。自一五三六年四月至一五四一年十一月止,即在維多利亞逗留羅馬的時期內(nèi),他完全經(jīng)營著這件事業(yè)。即在這件工作底過程中,在一五三九年,老人從臺架上墮下,腿部受了重傷,“又是痛楚又是憤怒,他不愿給任何醫(yī)生診治。”他瞧不起醫(yī)生,當(dāng)他知道他的家族冒昧為他延醫(yī)的時候,他在信札中表示一種可笑的惶慮。

“幸而他墮下之后,他的朋友,翡冷翠底Baccio Rontini是一個極有頭腦的醫(yī)生,又是對于彌蓋朗琪羅十分忠誠的,他哀憐他,有一天去叩他的屋門。沒有人接應(yīng),他上樓,挨著房間去尋,一直尋到了彌蓋朗琪羅睡著的那間。彌氏看見他來,大為失望。但Baccio再也不愿走了,直到把他醫(yī)愈之后才離開他。”

象從前于勒二世一樣,保爾三世來看他作畫,參加意見。他的司禮長賽斯那伴隨著他,教皇征詢他對于作品的意見。據(jù)伐薩利說,這是一個非常迂執(zhí)的人,宣稱在這樣莊嚴(yán)的一個場所,表現(xiàn)那么多的猥褻的裸體是大不敬;這是,他說,配裝飾浴室或旅店的繪畫。彌蓋朗琪羅憤慨之余,待賽斯那走后,憑了記憶把他的肖像畫在圖中;他把他放在地獄中,畫成判官Minos底形象,在惡魔群中給毒蛇纏住了腿。賽斯那到教皇前面去訴說。保爾三世和他開玩笑地說:“如果彌蓋朗琪羅把你放在監(jiān)獄中,我還可設(shè)法救你出來,但他把你放在地獄里,那是我無能為力了;在地獄里是毫無挽救的了。”

可是對于彌蓋朗琪羅底繪畫認(rèn)為猥褻的不止賽斯那一人。意大利正在提倡貞潔運動;且那時距梵羅納士因為作了Cene chez Simon一畫而被人向異教法庭控告的時節(jié)也不遠了。不少人士大聲疾呼說是有妨風(fēng)化。叫囂最厲害的要算是拉萊汀了。這個淫書作家想給貞潔的彌蓋朗琪羅以一頓整飭端方的教訓(xùn)。他寫給他一封無恥的信。他責(zé)備他“表現(xiàn)使一個娼家也要害羞的東西”,他又向異教法庭控告他大不敬的罪名;“因為,他說,破壞別人底信心較之自己底不信仰犯罪尤重。”他請求教皇毀滅這幅壁畫。他在控訴狀中說他是路德派的異教徒;末了更說他偷盜于勒二世的錢。這封信把彌蓋朗琪羅靈魂中最深刻的部分——他的虔敬,他的友誼,他的愛惜榮譽的情操——都污辱了,對于這一封信,彌蓋朗珙羅讀的時候不禁報以輕蔑的微笑,可也不禁憤懣地痛哭,他置之不答。無疑地他仿佛如想起某些敵人般的想:“他不值得去打擊他們,因為對于他們的勝利是無足重輕的。”——而當(dāng)拉萊汀與賽斯那兩人對于《最后之審判》底見解漸漸占得地位時,他也毫不設(shè)法答復(fù),也不設(shè)法阻止他們。他什么也不說,當(dāng)他的作品被視為“路德派的穢物”的時候。他什么也不說,當(dāng)保爾四世要把他的壁畫除下的時候。他什么也不說,當(dāng)達尼哀·特·伏爾丹受了教皇之命來把他的英雄們穿上褲子的時候。——人家詢問他的意見。他怒氣全無地回答,譏諷與憐憫的情緒交混著:“告訴教皇,說這是一件小事情,容易整頓的。只要圣下也愿意把世界整頓一下:整頓一幅畫是不必費多大心力的。”——他知道他是在怎樣一種熱烈的信仰中完成這件作品的,在和維多利亞·高龍納底宗教談話底感應(yīng),在這顆潔白無瑕的靈魂底掩護下。他會感到恥辱要去向那些污濁的猜度與下流的心靈辯白他在裸體人物上所寄托的英雄思想。

當(dāng)西施庭底壁畫完成時,彌蓋朗琪羅以為他終于能夠完成于勒二世底紀(jì)念物了。但不知足的教皇還逼著七十歲的老人作巴里納教堂底壁畫。他還能動手做預(yù)定的于勒二世墓上的幾個雕像已是僥幸的事了。他和于勒二世底承繼人,簽訂第五張亦是最后一張的契約。根據(jù)了這張契約,他交付出已經(jīng)完工的雕像,出資雇用兩個雕塑家了結(jié)陵墓:這樣,他永遠卸掉了他的一切責(zé)任了。

他的苦難還沒有完呢,于勒二世底后人不斷地向他要求償還他們以前他收受的錢。教皇令人告訴他不要去想這些事情,專心干那巴里納教堂底壁畫。他答道:

“但是我們是用腦子不是用手作畫的?。〔幌氲阶陨淼娜耸遣恢獦s辱的;所以只要我心上有何事故,我便作不出好東西……我一生被這陵墓連系著;我為了要在雷翁十世與克萊芒七世之前爭得了結(jié)此事以至把我的青春葬送了;我的太認(rèn)真的良心把我毀滅無余。我的命運要我如此!我看到不少的人每年進款達二三千金幣之巨;而我,受盡了艱苦,終于是窮困。人家還要當(dāng)我是竊賊!……在人前,——(我不說在神前,)——我自以為是一個誠實之士,我從未欺騙過他人……我不是一個竊賊,我是一個翡冷翠底紳士,出身高貴……當(dāng)我必得要在那些混蛋前面自衛(wèi)時,我變成瘋了!……”

為應(yīng)付他的敵人起見,他把《行動生活》與《冥想生活》二像親手完工了。雖然契約上并不要他這么做。

一五四五年正月,于勒二世底陵墓終于在San Pietroin Vincoli寺落成了。原定的美妙的計劃在此存留了什么?——《摩西像》原定只是一座陪襯的像,在此卻成為中心的雕像。一個偉大計劃底速寫!

至少,這是完了。彌蓋朗琪羅在他一生的惡夢中解放了出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