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棺材戲法”

回聲泉之旅 作者:[英] 奧利維婭·萊恩 著,何雨珈 譯


第二章 “棺材戲法”

幾個月前,我還在英格蘭,剛剛開始對酗酒問題的思考,準備更深入地探究。我首先確定,不管要開始什么樣的旅程,起點都必須是美國東54街的一個旅館的房間,從百老匯步行過去也就是十分鐘。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世界那么大,干嗎非得選這個地方作為起點呢?可能是那里發(fā)生的一些故事,戳中了我的內(nèi)心,仿佛命中注定。

1983年2月25日下半夜,田納西·威廉斯在旅館房間里溘然長逝。旅館名叫愛麗舍,小巧、舒適,位于百老匯劇院區(qū)的外沿。七十一歲的田納西,總是一副被愁云慘霧籠罩的樣子,瘦瘦的,有一點點營養(yǎng)不良。他是“癮君子”,依賴毒品和酒精,有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恐慌,甚至到達精神錯亂的邊緣。驗尸官的報告中說,他是被眼藥水那鈴鐺形狀的塑料瓶蓋給噎死的。一般他在滴眼藥水的時候,都習(xí)慣把瓶蓋放在舌頭上,或者壓在舌頭下面。小時候,他被人用棍子戳中了一只眼睛。到二十幾歲的時候,那段遭遇變成覆蓋在左眼瞳仁上的一層灰灰的白內(nèi)障。雖然最終消除了,但那只眼睛的視力再也沒好起來。眼藥水成了他隨身攜帶的藥物。反正他無論旅行到哪里,都隨身帶著很多很多藥。

第二天,《紐約時報》刊登了一則訃聞,把他譽為“尤金·奧尼爾之后最重要的美國劇作家”。訃聞里列出了他的三部普利策獲獎作品,《欲望號街車》《熱鐵皮屋頂上的貓》《巫山風(fēng)雨夜》,并評價說:“他用深切的同情與頗具內(nèi)涵的幽默,來描寫我們這個社會的邊緣人。盡管他的形象總顯得有些暴力,但他是謳歌人心的詩人?!?/p>

后來,經(jīng)過一些化學(xué)檢測之后,市里的衛(wèi)生部部長艾略特·格羅斯博士修改了最初的驗尸報告,補充說,威廉斯去世的時候,體內(nèi)有巴比妥類藥物。又過了很久,他的一些朋友和熟人表示,說他“噎死”,只是為了掩蓋事實真相,免得媒體去刺探并曝光田納西對藥物和酒精的各種依賴。官方的死亡原因仍然是“窒息”。

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他所期盼的死亡。他曾寫過天馬行空,相當晦澀的回憶錄,里面寫道他想死在一張婚床上,身邊圍繞著一群農(nóng)夫,他們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但又洋溢著甜蜜。他們顫抖著伸出手,手上拿著小酒杯,里面裝著紅葡萄酒或白葡萄酒。他希望這一幕發(fā)生在西西里,他曾在那里度過了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如果實在不能在那里,他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在他新奧爾良杜梅因街的家中那張黃銅架大床上。天闊云低,云層仿佛就在頭頂上翻卷。

一個人,在從一個地方前往另一個地方的途中,就這樣死去,這死亡的地點和方式也實在太突然了。然而,這件事情也著實很有戲劇效果,一個永遠在路上的男人,他的一生結(jié)束在旅館房間里,周圍全是藥瓶和紙張,床頭柜上的兩瓶紅酒都打開著。我們在好好活著的時候突然死去,沒有順序,毫無預(yù)兆。而他的死亡方式卻意外地有了非常怪誕的感覺,死亡地點恰恰是流浪生活的一種表現(xiàn)。這話說來也許好笑,但這個死亡地點大概是他一生中最確定的事情之一了。

他在紐約有多處居所,但從不長住。曾有幾年,他住在東58街的一間公寓里,和他的伴侶弗蘭克·梅羅同居。弗蘭克有一張憂傷的長臉,周身散發(fā)著氣定神閑的魅力。弗蘭克是田納西的“護衛(wèi)”,是他的“從屬”,1963年死于肺癌,令威廉斯陷入被他稱為“大醉時代”中最糟糕的一段日子。后來,他在曼哈頓廣場租了一間公寓,那片居民區(qū)是專門為行為藝術(shù)家設(shè)計的。他是被那里的游泳池吸引過去的,但那里夜夜笙歌、日日狂歡的氣氛并不適合他。租約還沒到期,他就基本上不回去了,一直住在愛麗舍旅館的一個套房里。

這個旅館位置不錯,離各大劇院都很近。但到他去世的時候,百老匯已有三年沒見過田納西的作品被搬上舞臺了。他最后的一部公演的作品是《夏日旅館衣裝》(Clothes for a Summer Hotel),用有些混亂的語言,重現(xiàn)了澤爾達和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艱難的婚姻生活?!皼]有成長,沒有改變,沒有生命的流動,令我們摸不著頭腦?!蔽譅柼亍た茽栐凇都~約時報》上發(fā)表劇評,后面還用相當挑釁的語氣,暗示這部劇作的失敗是作者故意的,“《夏日旅館衣裝》是田納西·威廉斯刻意為之的沉默?!?/p>

這不算是評論家給他的最糟糕的惡語。1969年,《生活》雜志就曾稱他為“白矮星”,諷刺說:“我們?nèi)匀荒芙邮盏剿雮鬟_的東西,但很顯然那一切都來自時代的灰燼。”想象一下,他在受到如此刻薄的諷刺之后,仍然要寫劇作,更別說又堅持了十四年,每天早上都坐在打字機前,盡管毒品與酒精已經(jīng)摧殘了他的身體,盡管孤苦無依,盡管健康狀況越來越糟糕,也還是筆耕不輟?!罢媸怯⒂聼o畏”,最了解他的導(dǎo)演艾麗婭·卡贊如是說:“這個詞來總結(jié)田納西的一生,真是最恰切不過?!?/p>

這種巨大的勇氣,這種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在1981年他接受《巴黎評論》的采訪中可以窺見一二。采訪的后半部分是在愛麗舍旅館的房間里進行的。他談?wù)摿俗约旱膭∽?、他所認識的人,還略微提及了酒在他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盡管略有那么一點兒不誠實:

奧尼爾就曾經(jīng)受酒精之苦,大多數(shù)作家都是如此。美國作家?guī)缀醵加行锞频拿?,因為寫作的時候精神是完全緊繃的,非常耗費心力,這一點盡人皆知。年輕的時候一切都不要緊,到了一定年齡,就需要來點精神支持,酒精就能提供這種支持?,F(xiàn)在我必須有節(jié)制地飲酒了!你看看我的肝上有多少斑點!

“盡人皆知”“來點精神支持”“有節(jié)制地飲酒”,采訪的人很仔細地觀察他,覺得他“很累”,因為他倆前一晚是在一個叫“暢飲”的酒吧里度過的,里面“裝潢比較俗艷,客人好多都是男妓和他們的雇主”。是啊,田納西的確英勇無畏,但要說起一生的經(jīng)歷,他本人的話倒并不一定可靠。

現(xiàn)在的愛麗舍我已經(jīng)住不起了。但一個在康泰納仕集團工作的朋友設(shè)法幫我搞到了個房間。大堂里掛著枝形吊燈,那頭的墻上有人畫了一座花園,三維立體的畫法,十分逼真,看上去略有些意大利風(fēng)情:檸檬樹,黑白瓷磚和兩旁種著黃楊樹籬的藍色小路,越來越窄,蜿蜒到長滿樹林的山丘。登記入住的時候,我問田納西住過的那個套房在幾樓。我本想某個早晨偷偷溜過去,要是遇到好心的清潔工,說不定能讓我進去看一眼。但那套能看到日落的套房早就不存在了。前臺的小伙子壯壯的,長著一副能打冰球的好身板,他的話讓我吃了一驚:“我們把那個套房隔斷成好幾個房間了,去去晦氣?!?/p>

人們總有各種奇奇怪怪的迷信。田納西很喜愛的姐姐露絲·威廉斯,二十八歲時接受了腦前額葉切除術(shù),卻比所有的至親都活得長。她不承認“死亡”這件事情的存在。但有一次,至少她的弟弟在《回憶錄》中記述了她的話,說亡者隨著昨夜的雨一起來到人間。他對她說話一貫柔聲細語,輕輕問她,是不是說亡者的聲音。然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復(fù)。

我并不相信鬼魂,但我對不存在的東西很感興趣。他的故居已經(jīng)不存在這個事實甚至讓我有些高興。我開始思考,也許酗酒是一種從這個世界消失的辦法,或者,至少能讓你進入一個只屬于自己的世界。大家也許看到田納西踉踉蹌蹌地經(jīng)過走廊,酩酊大醉,十分失態(tài)。你也許會認為此事會給他留下相當糟糕的記憶,再也不好意思去觸碰。然而,我選中的這個開始旅程的地方,實際上已經(jīng)不存在了,成了地圖上的一塊空白,這仿佛是個自然而合理的開始。我又看了一眼那個三維立體的花園。那條路仿佛就是我要走的路,不知延伸到哪里,只要走進那幽藍的筆觸,也許在那貌似的虛空之中,藝術(shù)家將為你打開新的大門。

· · ·

田納西·威廉斯曾在《玻璃動物園》中寫過,兩地之間最長的距離就是時間。我一直在試圖查找他初到紐約的時間。從他的書信來看,八九不離十是在1928年的夏天。那時候他十七歲,還是一個害羞內(nèi)斂的大男孩。也是這趟旅程,讓他喝了人生中的第一杯酒。那時候的他還叫“湯姆”,還和他的家人一起住在令人討厭的圣路易斯。

發(fā)出赴紐約之邀的是他親愛的外祖父沃爾特·迪肯牧師,他讓孫子來此參加一個旅行團,團員都是富有冒險精神的教友。旅行團將會乘坐“白星航運公司”的輪船,從紐約到南安普敦,接著前往法國、德國、瑞士和意大利。過去英國的貴族子女就有這樣的“壯游”,在遍游歐洲大陸的過程中接受旅行教育。外祖父這個,算是比較民主的二十世紀“壯游”。

旅行一開始,他們先下榻中央車站旁邊的巴爾的摩酒店,住了四天,大吃大喝,縱情享樂。八年前,澤爾達和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就是在這兒度的蜜月。田納西這幾天寫的家書里,雖然語氣故作成熟,但喜悅之情也是溢于言表,他提到和一個富翁吃飯,后者住的套房有七個房間。他得意揚揚地炫耀和富翁坐同一桌,還說1921年威爾士親王也在同一個房間里住過。

登船以后的生活更是花天酒地。午夜,他們乘坐的“荷馬”號起航了。很久以后,田納西回憶說那是一次盛大的起航,樂隊吹奏著銅管樂器,天空中飛舞著五彩的紙片,54號碼頭上人頭攢動。第二天,他喝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杯酒,綠幽幽的薄荷甜酒,之后遭遇了嚴重的暈船反應(yīng)。

這種全新的成人世界的享樂倒還沒完全吸引年輕的田納西,他在寫給母親的家書中說外祖父經(jīng)常喝酒,但他自己還是覺得姜汁汽水和可口可樂之類的飲料比較好喝。田納西覺得自己無法像別人一樣完全享受這船上的美好生活。然而,過了六天,在羅尚博酒店,他的語氣就變了,家書的字里行間全是欣喜若狂。他說自己剛剛喝下了一大杯法國香檳,感覺真是飄飄欲仙。因為是在巴黎的最后一夜,所以大家過度放縱也無可厚非。而且法國香檳是他最喜愛的飲料。他并未在信里寫到后來在《回憶錄》中坦誠的內(nèi)容。在巴黎的大道上,一種恐懼感突如其來,他說這是思考的過程。在這長達幾個星期的旅行途中,這種恐懼變得越來越強烈和緊迫,讓他覺得自己快要瘋狂了。后來,他把這次經(jīng)歷稱為“我年輕時候最可怕的危機,幾乎讓我變成了一個精神病”。

這不是田納西第一次被焦慮感所困,卻是到那時為止最嚴重的一次。他一直是個聰穎、敏銳的孩子,家庭的流離更是讓他敏感多愁。他的雙親相識于1906年,第二年就結(jié)了婚。那時的愛德維納·威廉斯還是個美麗、健談,走到哪里都很受歡迎的年輕女子,從小就夢想著走上舞臺,施展才華。她的丈夫,科尼利厄斯·柯芬·威廉斯則是個常常出差的推銷員,賣男裝,后來也賣男鞋。工作之余他喜歡打撲克、喝大酒,幾乎所有習(xí)慣仿佛都表明他天生就不適合家庭婚姻生活。

婚后夫妻倆住在一起,但1909年,愛德維納懷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回到娘家,和娘家人輾轉(zhuǎn)于密西西比州和田納西州。田納西是兩年后出生的,1911年3月26日,復(fù)活節(jié)前的那個星期日。這孩子從小就很專注,對周遭的世界很警惕。南方很適合他。姐姐露絲是他的好玩伴。很久以后,他說盡管很少見到父親,那仍然是一段“無憂無慮的天真歲月”。孩提時代的田納西活潑好動,敦實強健,但一年級時他得了白喉,被迫輟學(xué)。接下來一年的大部分時間,他都獨自躺在床上,拿著一沓撲克,表演著自己想象出來的場景。等他終于回歸校園,已經(jīng)像變了一個人,溫柔又文弱。

1918年,南方田園牧歌般的生活戛然而止??颇崂蛩贡惶嵘健皣H鞋業(yè)公司”的管理職位,想在圣路易斯安居。這是他第一次和孩子們長期相處。長子長女相當不受他的待見,但他很喜歡戴金,戴金是他們定居圣路易斯幾個月后誕生的小兒子。盡管威廉斯一家已經(jīng)團聚,南方母親娘家人那種四處遷居的生活仍然沒有停止。到田納西十五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跟隨家人輾轉(zhuǎn)居住過十六處不同的居所。不過,一直到一家人到了圣路易斯,他才意識到自己家是多么貧窮。他們租住的公寓都很狹小。他后來回憶道,墻的顏色是臟臟的芥末黃,還有些像干掉的血跡。就是在這些骯臟而逼仄的空間里,父母之間破裂的感情殘酷地暴露出來,而姐姐露絲的精神狀況急劇惡化,走上無法回頭的崩潰之路。

“家里的日子實在糟糕,糟糕透頂,”數(shù)十年以后,戴金寫信給為田納西作傳的唐納德·斯波托,“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后期,父母經(jīng)常當著我們的面爭吵,兩人都十分好斗,絕不退讓。父親喝得酩酊大醉才回家……然后大發(fā)雷霆……兩人一番惡言相向,最后總是以母親暈倒告終?!崩w細優(yōu)雅且被精神疾病所困的露絲覺得父母之間的爭吵越來越讓她震驚而不知所措,而田納西也總是苦澀地回憶,因為自己喜歡書本和電影,父親說他不像個男人,諷刺他是“南希小姐”。成年以后,他說父親是個“可怕的男人”。

十幾歲的田納西體弱多病,敏感羞澀,只要跟別人對視,就會不由自主地臉紅。如此說來,第一次出國旅行,就遭遇令他身體麻痹的焦慮,這也就不算是意料之外了。但就在那艘“荷馬”號上,還發(fā)生了其他事情,一次令人不安的巧遇大概也是引起他焦慮的原因之一。在船上時,田納西花了很多時間與一位舞蹈老師跳華爾茲。那是個二十七歲的年輕女子。田納西后來在《回憶錄》中講起那段時光,說那時自己是個很不錯的舞者,和這名女子在舞池里整天不停旋轉(zhuǎn)。后來,舞蹈老師的朋友,名字相當有巴洛克風(fēng)格的“德沃上校”對田納西的性取向做了一番評論,被他無意中聽到,盡管很久以后他才完全明白話中的深意,但那時候已經(jīng)足夠令他無比困擾了。那個男人說:“你知道他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對吧?”而舞蹈老師的回復(fù)是:“才十七歲,應(yīng)該還不能確定吧。”

他們的“壯游”從巴黎來到威尼斯,再到米蘭和蒙特勒。田納西一路寫的家書依然情緒高昂,描述旅途中看到的群山、城堡和他暢游過的水域。信中只字未提他的恐懼,然而到了萊茵河,他已經(jīng)很確定自己瘋了。他后來解釋說,之所以恐懼,是因為認識到“思考的過程,是人類生命中太過復(fù)雜的未解之謎,令人膽寒”。在科隆的一座教堂里,一切到達了臨界點。他跪了下來,開始祈禱。其他團友都離開了。外面的光線透過多彩的教堂花窗傾瀉進來。接著不可思議的事情發(fā)生了。他全身有種奇異的感覺,仿佛一只手在觸碰自己。“在觸碰的那一瞬間,我的恐懼就升起來,離開了我的內(nèi)心,像一片輕盈的雪花。盡管之前就像一塊能砸碎頭骨的鐵塊懸在我頭上。”他是個虔誠的教徒,始終相信那時是基督的手觸碰了他。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他都非常快樂,無憂無慮。接著,在阿姆斯特丹,恐懼又找上門來。這次他幾乎立刻就把這恐懼給攆走了。他寫了一首詩,詩的主題是:個人只是人群中的一分子,而人群中的每個人都是同樣復(fù)雜豐富的。詩歌本身只能算是打油詩(“我聽到他們的笑和他們的嘆息/我看著他們豐富多彩的眼睛”),但這段經(jīng)歷對他而言至關(guān)重要。在《回憶錄》中,他寫了這段經(jīng)歷,也寫到他認識到自己是人群中一分子的重要性,這并不僅僅關(guān)乎他的自身幸福,更能幫助他達到一種身心的平衡。他說他意識到,蕓蕓眾生都有自己的需要,面臨不同的問題,宣泄不一樣的情感,他自己并不特別,只是其中的一分子。

這樣的洞見大有裨益。田納西在此后的一生中都會遭遇恐懼的困擾。很多他用來自我治療和舒緩身心的方法其實都是“以毒攻毒”,其中就有酗酒。然而,在阿姆斯特丹找到的這個以“向外看”來化解焦慮的辦法,不僅僅將他從瘋狂的深淵挽救回來,還讓他意識到同情的重要,而“同情”正是劇作家的“基本道德”。

· · ·

愛麗舍的第一夜,我?guī)缀鯊匾刮疵撸紶柣璩烈魂?,總夢到一只貓,皮毛中全是鮮紅的覆盆子。第二天早上,我赴了兩個于我而言可謂“前無古人”的約會。第一個是去見一名心理醫(yī)生,第二個是去參加一次戒酒互助會。我攔下的出租車的司機也是初來乍到,我們糊里糊涂地摸索出一條路,來到第十大道58街的圣盧克—羅斯福醫(yī)院。成癮研究所在第九層,通過幾條走廊,仿佛在蝸牛的殼里旋轉(zhuǎn)。等工作人員終于帶我走進所長的辦公室時,我已經(jīng)完全暈頭轉(zhuǎn)向了。我以為自己已經(jīng)深入到大樓的內(nèi)部,看到窗戶都稍微嚇了一跳。架子上的書本是按書皮顏色擺放的,從薰衣草色到紫羅蘭色,從寶石綠到翠綠色。一切井井有條,堪稱收納整理的典范。

過去,成癮研究院還叫“史密瑟斯酒精治療與培訓(xùn)中心”。約翰·契弗和杜魯門·卡波特就曾來這里戒酒,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只有契弗成功告別了過去。那時候,還是1975年的春天,這個中心位于東93街第56號?!斑@里宏偉壯麗,絲毫不寒磣?!弊栽副卉浗饋斫渚频倪^程中,契弗曾在一封信里寫道,“這里的住客是四十二個有毒癮或有臨床酒癮的人?!彼氖矣延性p騙犯、芭蕾舞者、水手和一家德國熟食店的店主。那家店開得不成功,店主也常常說夢話,張口就問:“有人招待您嗎?有人接您的單嗎?”在這里的二十八個日夜,契弗總是精神緊張,情緒沮喪(畢竟他是如此與眾不同的一個美國人),常常大聲抱怨。但最終,這里幫他戒除了酒癮,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救了他的命。

一個如此聰明睿智的人怎么會來到這種地方?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一小杯伏特加或威士忌會對人體起什么樣的作用。酒精,又叫乙醇,既能讓人醉倒,又能抑制中樞神經(jīng),對大腦的影響非常復(fù)雜。簡單來說,神經(jīng)系統(tǒng)依靠神經(jīng)遞質(zhì)來向全身傳遞信息,而酒精則通過干涉神經(jīng)遞質(zhì)活動來起作用。其影響可以分為兩類。酒精通過多巴胺和血清素來激活控制愉悅心情的神經(jīng)通路。用心理學(xué)的術(shù)語來說,這種作用叫作“正強化”(積極強化),也就是不斷吸收能引起愉悅感覺的物質(zhì)。

但酒精還有個作用是“負強化”(消極強化)。大腦中的神經(jīng)遞質(zhì)分為兩類:抑制性遞質(zhì)和興奮性遞質(zhì)。抑制性遞質(zhì)會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而興奮性遞質(zhì)則起到刺激的作用。酒精被攝入之后,會和一種叫作氨基丁酸的抑制性遞質(zhì)的受體[9]相互作用,模仿其影響。作用的結(jié)果就是起到鎮(zhèn)靜作用,減少大腦的活動。除此之外,大腦中有種興奮性遞質(zhì)叫作天門冬氨酸(主要興奮性遞質(zhì)谷氨酸的一種),而酒精會阻礙這種遞質(zhì)的受體,讓其活動減少。雖然過程和原理不同,但作用也是減少大腦所受的刺激。

這些鎮(zhèn)靜的作用讓酒精能有效緩解緊張和焦慮。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都是讓酒鬼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原因。但在上癮的過程中,占主導(dǎo)作用的一般是消極強化。在《熱鐵皮屋頂上的貓》中,布里克就曾說過,那種平靜的感覺只有喝酒喝到一定程度,血液里的酒精濃度含量正確之后,才能得到。

當意識到酒精可以緩解焦慮之后,那些敏感多愁的人就會很快把它作為舒緩壓力的最佳選擇。約翰·契弗在一封信里寫了早期的一個“喝酒試驗”,沉醉之情溢于言表。那是在他比較恐懼的一個社交場合,發(fā)現(xiàn)酒精可以有效地舒緩他緊繃的神經(jīng)?!斑@種場合,我通常十分羞澀,心中恐懼不已,”他寫道,“于是我買了一瓶杜松子酒,一口氣喝下半瓶。大家侃侃而談,彬彬有禮,聰慧敏捷,我也一樣?!痹凇痘貞涗洝分?,田納西·威廉斯也是一樣,他說,喝下一些白葡萄酒以后,好像全身的血都換了,所有的焦慮和緊張暫時都消失了,周遭似乎都變成了一個美夢。

但也只是“暫時”。問題在于,時間一久,大腦就開始適應(yīng)酒精的存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根據(jù)酒精的影響做出一些補救。于是興奮性遞質(zhì)的產(chǎn)生就會增加,這樣才能保證正常的活動。這種神經(jīng)適應(yīng)的過程就會導(dǎo)致上癮,最終,喝酒的人不得不繼續(xù)喝酒,才能保證身體機能正常運轉(zhuǎn)。

在最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簡稱為DSM-IV-TR)中,酒精依賴被歸類為一種物質(zhì)依賴形式,“物質(zhì)依賴”的定義如下:

適應(yīng)不良地應(yīng)用某種物質(zhì)以致臨床上明顯的痛苦或煩惱等功能缺損,表現(xiàn)為下列3項及以上,出現(xiàn)于一年中的任何時候:

(1)耐受性,定義為以下二者任意一個:

①需要明顯增加劑量才能達到中毒或所需效應(yīng);

②繼續(xù)使用同一劑量,效應(yīng)會明顯減低。

(2)退縮性,表現(xiàn)為以下二者任意一個:

①有特征性的該物質(zhì)戒斷癥狀(參閱某種物質(zhì)的戒斷標準A與B);

②用同一(或近似)物質(zhì),能緩解或避免戒斷癥狀。

(3)該物質(zhì)往往被攝入較大劑量,或在應(yīng)該使用的時期之外做更長時期的應(yīng)用。

(4)長期以來有戒掉或控制使用該藥的欲望,或曾有失敗的經(jīng)歷。

(5)花了不少時間才能獲得該物質(zhì)(例如,多次請醫(yī)生開處方或長途奔波跋涉),應(yīng)用該物質(zhì)(例如連續(xù)不斷地吸煙),或從其效應(yīng)下恢復(fù)過來。

(6)由于應(yīng)用該物質(zhì),放棄或減少了不少重要的社交、職業(yè)或娛樂活動。

(7)盡管意識到不少持久的或反復(fù)發(fā)生的軀體或生理問題,都是該物質(zhì)引起或加重的后果,但仍繼續(xù)應(yīng)用它(例如,盡管認識到可卡因會誘發(fā)抑郁,仍應(yīng)用可卡因;盡管認識到飲酒會使胃潰瘍惡化,仍繼續(xù)飲酒)。[10]

酒精上癮的力量越來越強,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酗酒者生理上和社交上的自我。對他們生活的破壞,實在是顯而易見。要么丟了工作,和愛人、親朋關(guān)系惡化,說不定還會導(dǎo)致意外、逮捕和受傷;要么對自己越來越不負責(zé)任,完全喪失了自理能力。長期酗酒可能導(dǎo)致的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胃炎、胃潰瘍、高血壓、心臟病、陽痿、不孕不育、各種癌癥、越來越易感染、失眠以及由于對大腦造成損傷導(dǎo)致的記憶力衰退和性格轉(zhuǎn)變。1935年,一位研究酒精上癮的早期狀況的專家在《美國精神病學(xué)期刊》中寫道:“觀察嚴重酒精上癮所得到的印象十分令人震驚且揮之不去,在這種單一有毒介質(zhì)的作用下,可能出現(xiàn)的癥狀幾乎是無限的?!?/p>

然而,也不是所有喝酒的人都會染上酗酒的毛病。這種全世界無處不在的病癥成因復(fù)雜,比如遺傳因素、童年經(jīng)歷和社會影響,等等。2011年,在題為《童年壓力在酒精和毒品依賴形成中起到的作用》的文章中,長期潛心于相關(guān)領(lǐng)域研究的作者瑪麗-安·伊諾克寫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