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朋友能經(jīng)受時間的考驗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陳毅元帥寫過一首詩,是描述松柏的: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孔子的這一句感嘆,也用了詩一樣的語言。
“歲寒”,就是到了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小寒、大寒,是一年當中天氣最冷的時候。此時,我們才能夠知道松柏比別的樹凋零晚得多,依然挺立在風雪中。
此處也有爭議。有人說,松柏根本就不凋,所以應該說是“松柏之不凋也”。也有人解釋說,松柏不是不凋,而是長出新葉替換舊葉。比如松樹,地上凋落了很多舊葉,但枝干上依然滿覆著松針,只是看起來像不凋一樣。
但大家還是習慣念成“知松柏之后凋”,應該是把松柏的凋謝時間和其他植物比較,從而突出松柏頑強堅韌、不畏嚴寒的品格。
這句話如同“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真金不怕火煉”這些俗語,說的是不到關(guān)鍵時刻,我們很難知道誰才是經(jīng)得住考驗的。
這句話很有畫面感。你可以想象一幅古畫:孔子身著長袍,站在一棵松樹下,身旁跟著幾個學生。周圍是光禿禿的一片,唯獨這棵松樹依舊郁郁蔥蔥。這時,孔子緩緩地感嘆道:“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也許有這樣的含義:大家跟我周游列國,輾轉(zhuǎn)顛沛至此。漫長的時間過去,到最后能夠剩下的就是你們幾個人了。這代表著孔子對學生的肯定,也可能代表著孔子對自己信念的堅持。
總之,這句話成為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化。時間長久,經(jīng)歷考驗,我們才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