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

有話要說——序跋和致辭(湯一介集) 作者:湯一介 著


自序

本卷包含兩個部分:一是為我自己和他人寫的序跋;二是在一些會議上的致辭。

為自己將出版的書所寫的序,有的較長,有的較短。例如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湯一介卷》,我主要是交代自1947年至1997年這五十年間的寫作過程和思考的問題?!对诜怯蟹菬o之間》的“自序和結(jié)語”主要是想說明:我是一個愛玄想的人,有些“玄想”我把它寫下來,如果我寫下來的那些“玄想”有意義,那么它就是“非無”(不是沒有意義);如果它沒有意義,那么它就是“非有”(沒有什么意義)了??墒俏彝⒉恢牢覍懗龅摹靶搿庇幸饬x還是沒有意義,那么我的“玄想”只能是“在非有非無之間”了。我和樂黛云共同撰寫的《同行在未名湖畔的兩只小鳥》的“自序”是我寫的,樂黛云作了一點潤色,這本“隨筆”只想把我們的生活感受真實地寫下來?!拔疵系膬芍恍▲B,是普普通通、飛不高也飛不遠的一對。他們喜歡自由,卻常常身陷牢籠;他們向往逍遙,但總有俗事纏身!”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是真實的生活。在大半個世紀中,我常常問自己:我的一生中能真的有個“自我”嗎?能真的認識“自我”嗎?在一生中能真的不失去“自我”嗎?能真的不能認識“自我”嗎?我的回答是:“不能”和“不能說不能”?!安荒堋笔恰胺怯小?,“不能說不能”是“非無”或“非非有”。因此,我常常想,很可能人都生活“在非有非無之間”。此后,我為《昔不至今》這本由錢文忠?guī)臀揖幍臅鴮戇^一篇短序,有我的人生感受:已過去的是已經(jīng)過去了,它已不是今天,我們必須放下過去,抓住“當下”,這容易嗎?可能又是一個“在非有非無之間”了。

我為他人寫的序,大都是同行中外學者和我的學生。為他人寫“序”,就得先看看他寫的書稿,這對我增加知識很有幫助,例如讀張耀南的《張東蓀知識論研究》,他認為張東蓀哲學否定中國哲學有本體論哲學,這使我考慮到“魏晉玄學”是否為一種不同于西方本體論的本體之學。讀冷德熙的《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使我考慮到,中國的“神話”也許頗有特色,往往把歷史人物神話化,如周文王、孔子等,也把神話人物歷史化,如黃帝、伏羲等,這樣構(gòu)成了中國神話系統(tǒng)的重要部分。同時也讓我考慮到,緯書從其基本傾向上看也許可以說它包含著儒家的神話密碼,這或有待我們解開這一儒家的神話密碼。雷立柏(一位奧地利學者,他曾是我的博士生,現(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寫了一套《畫說經(jīng)典》,他用圖像加文字寫出中外文化的異同,很有意思。我為他這本書寫了一篇相當長的序,討論了中外文化中的“差異中的同”和“相同中的異”。特別是有的學者花了十幾年的功夫?qū)懥艘徊繒?,我讀之后深感他的用功之勤,論述嚴謹,如王永祥的《董仲舒文集校釋》,使我改變了在“文化大革命”前對董仲舒思想的偏見,受益良多。我認為,為他人寫“序”是一種學習,是對學術的尊重,因此應該認真對待,不能敷衍了事。這幾十年我大約為他人寫過近百篇的序,由于本卷字數(shù)的限制,選擇了其中五十余篇編入此卷。

近三十年來,由于工作關系和我研究興趣的日益廣泛,認識的中外學者越來越多,因而免不了要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參加會議對思想交流、擴大知識面、了解當前學界所關注的問題,都是非常有益??墒?,每次會議都要求發(fā)表講演或為會議作一簡短的“致辭”。對于講演,只要是在我研究的范圍之內(nèi),我往往要認真作準備,寫出發(fā)言稿,先寄給會議的組織者。例如:參加1999年北京大學主辦的紀念五四運動八十周年會議,我認真準備了一篇關于協(xié)調(diào)文化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的“和而不同”問題的論文,受到與會者歡迎,在我講完后其他幾位學者的講演都提到“和而不同”對文化發(fā)展的意義。在1989年夏威夷召開的“第六屆東西哲學家會議”上,我作為主題發(fā)言者之一,講的是中國哲學的內(nèi)在超越問題,提出“中國哲學”的儒、釋、道三家都是以“內(nèi)在超越”為特征的哲學,這點或與“西方哲學”更注意以“外在超越”有所不同。至于“致辭”,則不能很長,必須短而精練,明確提出該次會議應該注意的重要問題。例如《世紀之交談精神與信仰》是20世紀末在香港城市大學召開的一次圓桌會議上的發(fā)言,我深感在人類進入新千年之際,應出現(xiàn)對大家來說振奮人心的喜悅的事,但相反,卻發(fā)生了許多使人沮喪的事件,如2001年的“9·11”事件,接著是西方世界對伊拉克的戰(zhàn)爭,而中國的社會風氣日下,亂象叢生。在“清華國學院成立大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我的致辭主要是想把陳寅恪先生講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加以解說;在獲“北京大學哲學系終身成就獎”的致辭中提出,希望能把蔡元培“學術自由,兼容并包”作為北京大學的“校訓”。我總想,要在致辭中說點比較有意義的話,不要說那些歌功頌德的陳辭老調(diào)。我對一些官員的講話真感無奈,老想著他們?yōu)槭裁床徽f點讓人能聽下去的話呢。看來,教條主義、官僚主義、本本主義必須反對。

湯一介

2012年11月26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