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
云雀是最典型的田野里的鳥兒,是莊稼人的珍禽,她總是殷勤地伴隨著他們。在艱辛的犁溝中間,到處都有她的足跡。她給他們鼓勁、加油,為他們歌唱希望。希望,這是我們高盧人的古老名言,正因為如此,大家把這種平凡的鳥兒尊為“國鳥”。她的羽毛并不美麗,然而天性勇敢,充滿歡樂。
大自然似乎有些虧待云雀。她的腳爪長得使她不適合在林間棲息,她只好就地筑巢,與野兔為鄰,田溝是她的穹廬。當(dāng)她孵化幼雛時要度過多少動蕩不安、充滿風(fēng)險的日子??!無數(shù)的煩憂,無數(shù)的忐忑不安!一片淺淺的草皮怎么能為這位母親掩藏起她的小寶貝兒,抵擋住狗、鳶和鷹隼的窺伺呢。她匆忙地把小鳥孵化出來,又匆忙地把顫顫抖抖的幼雛撫養(yǎng)長大。誰能想到這不幸的鳥兒和她那憂郁的野兔鄰居有著同樣的悲愴呢!
此物多愁結(jié),驚懼噬其心
——拉·封丹
然而由于她生性樂觀、善忘,或者你要愿意,也可以說她輕率,總之充滿了法蘭西式的樂天精神,于是相反的情況發(fā)生了:一旦脫離險境,“國鳥”又重新獲得靜謐,又像從前那樣歌唱,顯示出無法抑制的喜悅。更令人驚奇的是:她多災(zāi)多難的動蕩生活、那無數(shù)殘酷的苦難并沒有使她的心變得麻木無情;她仍然那樣快活、善良、合群,滿懷信心,她具有這些稀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堪稱鳥類中友愛的模范;云雀像燕子一樣,必要時還會哺育自己的小姐妹們呢。
有兩樣?xùn)|西支持并鼓舞著她,那就是陽光和愛情。一年之中她有半年在戀愛。每年有兩三回,她得承擔(dān)起做母親的多災(zāi)多難的幸福,忍受著無數(shù)風(fēng)險去盡那份哺育的辛勞。在沒有愛情的時候,她擁有陽光,陽光令她興奮。只要有一抹陽光,她就會引吭高歌。
她是白天的女兒。每當(dāng)晨曦降臨,茜紅微微染上天邊,太陽即將升起的時候,她就像箭一樣從田溝里直沖出去,在天空中高唱起歡悅的頌歌。這是一首神圣的詩篇,像黎明一樣清新,像童心一樣純潔、快樂!這嘹亮而有力的聲音正是收獲的信號。“走吧,”父親說,“你們沒聽見云雀在召喚嗎?”云雀跟隨著他們,不停地給他們鼓勵;到了炎熱的中午,為他們驅(qū)趕蟲蚋,連連催他們進入夢鄉(xiāng)。她把流泉般的柔和曲調(diào)傾瀉在少女側(cè)過的蒙眬欲睡的頭上。
- 在羅馬人征服高盧以前,高盧人把云雀作為民族徽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