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游士蘇秦:無立場的人格

中國士人 作者:何立明


三、游士蘇秦:無立場的人格

游士,從事游說活動的人?!肮傩蟹ǎ瑒t浮氓趨于耕農(nóng),而游士危于戰(zhàn)陳?!?《韓非子》)“戰(zhàn)國之游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于說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宋·曾鞏《戰(zhàn)國策目錄序》)

單獨地看,戰(zhàn)國縱橫家的風采,策士蘇秦是一座高峰。歷史地看,蘇秦僅是中國士人漫長興衰史上的一個故事拐點。批評地看,蘇秦沒有政治信仰,沒有人格立場,只有爵祿利益。誰能實現(xiàn)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就站在誰的一邊。這是開放社會中,無根使然。

1.開放通道中的無根游士

蘇秦(前347~前284),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人。早年“東事師于齊,而習之于鬼谷先生”,是著名縱橫家鬼谷子王詡的徒弟。蘇秦后來能夠做成一個揚名當時和聲傳后世的游士,除了師承,也有戰(zhàn)國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原因?!妒酚洝份d,蘇秦早年“出游數(shù)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chǎn)業(yè),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這說明了蘇秦從小好學,外出拜師,以游仕為志向,屢敗屢戰(zhàn)。蘇秦家居王畿都城,信息發(fā)達,人身自由,交通方便行走;先干謁周王室,次敗走秦國,最后游在燕國官爵加身,說明爭戰(zhàn)中的諸侯有用士的需要。他自己妻妾相伴,父兄治家,是個調理和順的大家族。另外,家里治有產(chǎn)業(yè)、兼行工商,打下扎實經(jīng)濟根基。出門游說,能帶走家里“黃金百斤”,足見家道殷實。

蘇秦家道殷實,卻出身卑微,“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位于社會下層。他雖出生王畿,卻無現(xiàn)成出仕之路。戰(zhàn)國是一個血緣等級向社會層級轉變的時期,等級依然存在。蘇秦家有余錢,卻不是貴族;有閑暇供其讀書,卻無現(xiàn)成官爵。春秋子承父業(yè),官職是嚴格的世襲制。王室高官顯職,卿士大夫子子孫孫占據(jù)。蘇秦出生卑微但上升的心思已經(jīng)喚醒,王畿之外的諸侯國招賢納士,社會通道大開,為下層社會有志之士改變等級和地位提供了機會。蘇秦要實現(xiàn)一己抱負,只有“負書擔橐”、游說人主。寒門士子出人頭地,一要靠讀書吃得苦中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二要聰明,將“太公陰符之謀”、“簡練以為揣摩”,審時度勢去運用。三要有辯論口才,縱橫卑闔,有過人的辯難之術,懂得如何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沽售自己。如此才得召見,“見說于華屋之下”,獲得施展的平臺。否則,“十上而說不行”,“去秦而歸”,被兄弟嫂妹妻妾奚落之。

總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游士之學風大變。

2.用游說換來卿相之尊

失去貴族家族護佑的士人,或起自底層的窮寒士人,不能借助世代累積的力量為自己謀求政治、經(jīng)濟利益,惟有以讀書、游說打動人主,以身投靠王權,拿智慧或軍功做敲門磚。游士的思維高度靈敏,剖析事理的能力極強,駕馭語言的藝術達到出神入化之境,往往所向披靡,戰(zhàn)無不勝。這是刻苦訓練的結果。據(jù)記載,蘇秦和張儀當時拜辨術大師鬼谷子為師,鬼谷子授課一段時間后,要測試蘇張二人學習效果。于是在地上掘了一個大坑,命二人跳入坑中,呵令:“說令我泣,出則而可分人君之地?!碧K秦竭其才智,令鬼谷子泣下沾襟,而張儀不如蘇秦。由此可知蘇秦思維多捷、文辭多巧、口才多伶俐、情感多投入。依此,蘇秦拿知識做資源,點子做商品,辨術為工具,市之而沽官爵。先是秦穆王,后是趙王,在敵對的秦趙之間來回跑,誰需要就投身給誰。這才是真游士。由此可見,蘇秦這個人沒有立場,更沒有主義。

史書記載,蘇秦“智有過人者”,“其術長于權變”。他本來無政治理念,只有爵祿功利,目的只是為了“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的。因為功利性和非原則性,在敵對的兩國來回跑,“始將連橫”,又“約縱散橫”?!妒酚洝分赋觯骸疤K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其術長于權變。而蘇秦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諱學其術?!?sup>可見建立在花言巧語之上的利益是靠不住的,六國最終還是被西秦一一吞并,說明權謀機變也只能維持一時,強大的實力加上正義的立場,才是固國安邦之本。

3.士志于道轉向士人謀權

春秋到戰(zhàn)國,道術兩分。術原本是道的表現(xiàn),道是術的目的。但士人謀的是(權)術,權變之術,誰給好處就為誰獻技。士人志于術,不再志于道。道術不再統(tǒng)一,士人們各有自取,各執(zhí)己端。這就像原本是完整一個人,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各器官,卻各施行自己的派場,專注自己的用途,誰也不包容全體、不出自道義。原本混沌之初道術合一的關系,因“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百家往而不反”,因天下分道揚鑣而分崩離析了,這就是“道術將為天下裂”。

“道術將為天下裂”的時代,游士不執(zhí)著于道義,而是依靠權變修身立名。蘇秦騰達時,有人毀謗蘇秦,說蘇秦是個左右搖擺、出賣國家、反復無常的臣子,將要引起亂子。蘇秦反而對燕王說:“臣之不信,王之福也?!?sup>說自己的“不忠”,正是大王的福氣。蘇秦講了一個故事“臣聞客有遠為吏而其妻私于人者”,類比說理,勸服燕王。說有一個人在很遠的地方作官,妻子和別人私通,丈夫快要回來時,那人憂慮起來。妻子勸那人說不要擔心,我已經(jīng)作了毒酒等著他呢。三天后丈夫回了,妻子讓侍妾端來毒酒給他喝。侍妾想告訴主人酒中有毒,又怕主母被趕走;不告訴他又怕酒毒死了主父。于是,權變出現(xiàn)了。她假裝跌倒,把酒潑在地上。主人大發(fā)雷霆打她五十竹板。下來后侍妾很委屈,道:“妾一僵而覆酒,上存主父,下存主母,然而不免于笞,惡在乎忠信之無罪也夫?”我跌倒?jié)姷舳揪瓶梢陨媳V鞲福卤V髂?,這樣用心掩飾還挨了打,難道老老實實讓主父喝下毒酒就無罪嗎?蘇秦吁道:“臣之過,不幸而類是乎!”燕王聽了,馬上“復就故官,益厚遇之”。蘇秦出身于民間,卻能聯(lián)合六國。他的才智有超過一般人的地方,但“道”的標桿在他的頭頂岌岌可危。學者顧頡剛對以蘇秦為代表的戰(zhàn)國游士之氣息,白衣取公卿之作派,感到十分惋惜,曾作文說:

寧越不務農(nóng),蘇秦不務工商,而惟以讀書為專業(yè),揣摩為手腕,取尊榮為目標,由此等人出,其名曰士,與昔人同;其事在口舌,與昔人異……以與春秋之士較,畫然自成一格局,是可以士風之丕變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