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
用木為粗格,中設(shè)細(xì)條三眼[1],眼方二寸,不可過大。窗下填板尺許,佛樓禪室,間用菱花及象眼[2]者。窗忌用六,或二或三或四,隨宜用之。室高,上可用橫窗一扇,下用低檻承之。俱釘明瓦[3],或以紙糊,不可用絳素紗[4]及梅花簟[5]。冬月欲承日,制大眼風(fēng)窗;眼徑尺許,中以線經(jīng)其上,庶紙不為風(fēng)雪所破,其制亦雅,然僅可用之小齋丈室。漆用金漆[6],或朱、黑二色,雕花、彩漆[7],俱不可用。
[1]眼:小窗格。
[2]菱花及象眼:菱形和象眼狀(三角形)的圖案花紋。
[3]明瓦:古代多以蠣殼磨成半透明狀薄片,鑲嵌窗格用以透光,又稱蠡窗。至今江南園林建筑中仍在使用。
[4]絳素紗:絳紅色的縐紗。
[5]梅花?。╠iàn):編織有梅花紋理的細(xì)竹席。簟,竹席。
[6]金漆:用貼金或泥金等法做地子,上面罩透明漆。以光明瑩徹為巧,濃淡、點暈為拙。
[7]雕花、彩漆:雕花,在灰漆胎子上面涂上多道漆,積累到一定厚度,用刀剔出花紋。彩漆,在光素的漆地上用各種色漆畫出花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