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篇 談厄運
幸運的好處固然該令人向往,但厄運的好處則會令人驚嘆,這是塞內(nèi)加仿斯多葛派風格發(fā)表的一則高論。毋庸置疑,如果奇跡就是超乎尋常,那它們多半都是在厄運中產(chǎn)生。塞內(nèi)加還有句更高明的至理名言(此言出自一名異教徒之口實在是高明),曰:同時具有人之脆弱和神之超凡,那才算是真正的偉大。這話要是寫成詩或許更妙,惟其詩中可允許更多的神之超凡,而且詩人們也的確始終忙于對其進行描寫;因為這種超凡實則古代詩人在那部奇妙的傳奇中所想象的東西,古人的想象似乎并不乏深邃,而且與當今基督徒的情況頗有幾分相似,如當赫拉克勒斯去解救(象征人性的)普羅米修斯之時,他曾憑借一個陶甕渡過大海,
而這不啻是對基督徒堅韌不拔的精神之生動描繪,因基督徒是駕脆弱的血肉之舟去橫渡塵世之汪洋。一般說來,出自幸運之德行乃節(jié)制,出自厄運之德行乃堅韌,依道德標準而論,后者是更為高尚的美德。幸運乃《舊約》所言之神恩,厄運則是《新約》所言之福分
,后者帶來上帝更浩蕩的恩澤并傳遞上帝更昭然的啟示。但甚至在你聆聽《舊約》中大衛(wèi)王那柄豎琴的時候
,你也會聽到與歡歌一樣多的哀樂;而且那支圣靈之筆
對約伯之苦難比對所羅門之幸福有更多的描述。幸運中并非沒有諸多的憂慮與災禍,而厄運中也不乏種種慰藉和希望。我們可從刺繡織錦中看出,將明麗的圖案繡在暗郁的背景上比在明麗的背景上繡暗郁的圖案更為悅目;那就從這目之愉悅?cè)ネ葡胄闹鋹偘伞5滦袩o疑就像名貴香料,經(jīng)燔焚或碾磨其香愈濃;蓋幸運使惡愈昭,而厄運使善愈著。
- 指希臘神話。
- 希臘神話中并無赫拉克勒斯憑借陶甕渡海的情節(jié),不過該英雄在建立另一項功績時曾用金杯渡海。
- 《新約》屢言受苦即福,尤其是《馬太福音》第5章和《路加福音》第6章把貧窮、饑餓、悲傷,以及受侮辱受迫害均視為福。
- 意即當你讀《舊約·詩篇》的時候(相傳《詩篇》為以色列王大衛(wèi)所作)。
- 《圣經(jīng)》作者皆受圣靈啟示,故有圣靈之筆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