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的宗教——東正教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俄羅斯人信奉東正教,東正教和西歐的天主教、基督教有一些不同。他們的教堂屬于巴諾克式的建筑,但是,俄羅斯人把巴諾克式建筑的屋頂大大夸張,變成洋蔥頭的形狀。東正教的教堂里面十分華麗,比羅馬式的教堂有過之而無不及,和哥特式的教堂更是無法比較,我曾經(jīng)在拙作《劍橋漫步》里面介紹過這3種教堂。東正教劃十字也和天主教、基督教有些不一樣,天主教和基督教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東正教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更為有趣的是,東正教的圣誕節(jié)比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圣誕節(jié)晚13天,時間在元月7日。東正教的教堂里面沒有凳子和椅子,參加宗教活動的人們只能站著,大概他們認為,人在神的面前是沒有資格坐下來的,這也和天主教和基督教不同。
要知道這些差別,我們還要從歷史簡單地說起。
在公元前后的幾個世紀里,大部分的歐洲,地中海沿岸的北非、中東都屬于一個強大的帝國,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羅馬帝國。世界上的萬物都是有生有死,所有的國家都是有強大就有衰落,物極必反,這乃是萬古不變的真理。羅馬帝國經(jīng)過近千年的繁榮之后,到了公元5世紀左右便接近滅亡。當時,來自羅馬北方的蠻族哥特人,也就是今天德國人的祖先經(jīng)常入侵羅馬帝國進行搶掠,而羅馬人越來越不能抵擋。這里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人類的歷史上經(jīng)常是文明不敵野蠻,在中國的歷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就經(jīng)常戰(zhàn)勝南方的農(nóng)耕民族。南北朝、五代的有些朝代就是這樣,元朝、清朝就更是少數(shù)民族掌握了政權(quán)。羅馬帝國滅亡的時候,有兩股力量起了主導(dǎo)作用,主要的就是當時的蠻族哥特人,還有一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近親,匈奴人。這兩股力量結(jié)合,終于在公元5世紀滅亡了羅馬帝國,具體說,羅馬帝國的徹底滅亡是在公元476年。
這里要簡單說一下我們中華民族的近親匈奴人。其實,匈奴人也可以算作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只是后來這個民族一部分融入大中華,在中國已經(jīng)沒有了匈奴族;一部分在漢武帝和幾個西漢皇帝的打擊下西遷到歐洲,曾經(jīng)在歐洲輝煌一時,以后慢慢消亡。據(jù)考證匈奴人的后裔主要在匈牙利,曾經(jīng)看到一個報道說匈牙利政府對少數(shù)民族有照顧政策,有些匈牙利人要恢復(fù)匈奴族的身份,當然都是為了得到政府的照顧,他們肯定一點匈奴人的傳統(tǒng)都沒有了?,F(xiàn)在歐洲的語言基本都是同一個來源,都比較接近,只有匈牙利語和波羅的海三國中的一個國家,好像是立陶宛的語言和歐洲語言是不一樣的,而與亞洲的語言有些相似。大家認為這可能就是匈奴人遺留下來的。很有意思的是,匈奴人雖然幫助哥特人消滅了羅馬帝國,后來卻不見匈奴人的表現(xiàn)了,大概他們?nèi)匀缓退麄兊淖嫦仍谥袊狈綍r的毛病一樣,搶了東西就走,對統(tǒng)治這個地方興趣不是很大。
許多歷史學(xué)家、社會學(xué)家經(jīng)常津津樂道地從羅馬的衰亡中尋找教訓(xùn),以警后世,其實,多么好的警示都是沒有用的,任何一個社會都要衰亡,當一個社會快要衰亡的時候,就算你每天早上起床像祈禱一樣把所有的警示都背一遍也沒有用,因為滅亡是自然規(guī)律,非人力所為。
蠻族哥特人滅亡羅馬帝國以后,歐洲開始進入了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那么這些和俄羅斯人的宗教有什么關(guān)系呢?當然有。
就是因為羅馬帝國的滅亡,拜占庭帝國的繁榮,才使歐洲的宗教有了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
我們還要回到羅馬帝國沒有滅亡以前,到了公元300年前后,羅馬帝國的東部,就是現(xiàn)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這一帶開始繁榮,而西部傳統(tǒng)地區(qū)則慢慢衰落。公元324年,當時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決定在東方的拜占庭,就是現(xiàn)在土耳其的索非亞建立羅馬帝國的東都。為了歌頌君士坦丁大帝的功勞,公元330年這個新都建成以后,拜占庭這個城市就改名為君士坦丁堡。這個有點像唐朝時候武則天將洛陽作為唐朝的東都,不同的是,君士坦丁大帝建立了東都以后,西邊的羅馬還有皇帝,其實就是將羅馬帝國分成兩個。后來君士坦丁大帝建立的這個帝國就是歷史上稱為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帝國。
君士坦丁堡坐落在山丘上,南臨馬爾馬拉海,北靠黃金角海灣,東面是博斯普魯斯海峽,西邊俯瞰色雷斯平原,易守難攻,并且這里還是重要軍事大道埃格南地亞和小亞細亞軍事公路的匯合點,有著得天獨厚的經(jīng)濟和戰(zhàn)略優(yōu)勢。這些就成了東羅馬帝國,或者拜占庭帝國統(tǒng)治1130年的有利條件。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破,拜占庭帝國滅亡。這時候西歐已經(jīng)到了文藝復(fù)興的時候。
在中世紀的時候,西歐部分形成了天主教和基督教兩個主要教派,而在拜占庭帝國則形成了東正教。公元998年,有些說是990年,當時俄國的統(tǒng)治者,在基輔的符拉基米爾大公受洗皈依東正教,并且娶了拜占庭帝國皇帝的姐姐,符拉基米爾大公還在基輔模仿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亞大教堂建立了自己的教堂,也叫圣索非亞大教堂。從那時候,東正教就成了俄羅斯的國教。
1994年莫斯科市政府花費5億美元重修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慶祝1998年東正教傳入俄羅斯1000周年的紀念獻禮。
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以后,那時候俄羅斯已經(jīng)開始慢慢強大,俄國的沙皇曾經(jīng)自稱繼承了拜占庭的宗教,俄羅斯是第三羅馬帝國,因為人們稱拜占庭帝國是第二羅馬帝國。
這個拜占庭帝國是羅馬帝國的繼承,羅馬帝國滅亡的時候,拜占庭帝國則比較穩(wěn)定,社會繁榮,他們的教會則比西歐的教會成熟的要早一些。公元325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會議上,規(guī)定儒略歷為教會的歷法,以后拜占庭帝國采用的就是儒略歷。儒略歷是一種源自古埃及的歷法,羅馬人占領(lǐng)埃及以后,羅馬統(tǒng)帥儒略·凱撒(又譯朱利烏斯·凱撒)把埃及人的歷法做了修改,制成了儒略歷,于公元前46年開始實行。儒略歷每年365.25天,比地球圍繞太陽一周要長11分14秒,這樣,128年就要差一天。到了16世紀下半葉,已經(jīng)比實際晚了10天,比如,1583年的春分應(yīng)該在3月21日,歷法上卻是3月11日。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組織了一批天文學(xué)家,根據(jù)哥白尼日心說計算出來的數(shù)據(jù),對儒略歷作了修改,將1582年10月5日到14日之間的10天宣布撤銷,10月4日之后就是10月15日,所以1583年的春分又回到3月21日,后來人們將這一新的歷法稱為“格里高利歷”,也就是今天世界上所通用的歷法,簡稱格里歷或公歷。
這里我們又看到有趣的事情,哥白尼因為宣傳日心說而遭到教會的打擊和反對,他的著作1543年發(fā)表后僅40年教會卻要用他的理論來修改歷法,可見,宗教就是一個社會組織,并不會因為他們自稱替上帝工作就像上帝一樣的智慧。真理就是真理,不會因為權(quán)勢的反對而湮滅。
由于東正教一直采用儒略歷,所以,現(xiàn)在他們的日歷已經(jīng)比公歷晚了13天。1918年左右,東正教宗教會議曾經(jīng)決定要采用公歷,但是由于俄國革命,這個決定沒有公布,據(jù)說以后很可能就要改為公歷。由子日歷的不一樣,現(xiàn)在俄羅斯人每年要慶祝2個新年和2個圣誕節(jié),一個是哥里高利歷的,一個是儒略歷的,當然,儒略歷的節(jié)日算是正宗的。
前面我們簡單的介紹了東正教的發(fā)源,那么,宗教在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中是怎么樣的呢?
首先,我們發(fā)現(xiàn)俄羅斯的許多政治家在公眾活動的時候都喜歡有個教會領(lǐng)導(dǎo)人作陪,前任總統(tǒng)葉利欽,現(xiàn)任總統(tǒng)普京,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都是這樣。盡管我們有許多不理解,也許宗教活動對于普通的老百姓,對于社會的穩(wěn)定有很多好處。
我第一次去東正教的教堂是2003年,去的正是莫斯科市花5億美元在1994年修的那個基督救世主大教堂。這個教堂本來是18世紀中期為了紀念戰(zhàn)勝拿破侖侵略軍而修建的,1931年,斯大林想在這個地方修建一座摩天大樓,就炸毀了原來的教堂。
斯大林本來想在那里修一座全世界最高的大樓,以顯示蘇聯(lián)的威風,在大樓的頂上還準備放上一尊列寧的巨大塑像,讓列寧的塑像云霧繚繞,就像在天上一樣。但是,很遺憾,開挖地基以后,發(fā)現(xiàn)這里的土質(zhì)松軟,沒有辦法承受那么巨大的建筑,只好忍痛割愛,放棄修摩天大樓的計劃,而在那里修了一個公共游泳池。
我去的那天正好是個星期天,教堂里面有活動,是為幾個剛剛參軍的年輕人舉行一個什么儀式。教堂中香煙繚繞,香氣彌漫,鮮艷的圣像十分醒目,配以嘹亮的贊美詩,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身穿長袍的神職人員在那里念念有詞,手里拿著法器走來走去,那幾個剛剛參軍的年輕人和他們的親戚朋友都站在那里,大概是在禱告。
東正教神職人員的服裝十分華麗,教堂里面的裝飾就更是豪華,遠遠比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堂豪華,這種豪華肯定也是繼承了拜占庭帝國的豪華,因為拜占庭帝國當時十分富有,生活非常奢侈。也不知道同一個上帝為什么到了不同的地方奉供他的教堂就不一樣了。東正教的神職人員的衣著比基督教和天主教的衣著華麗外,東正教的高級神職人員都留著大胡子,而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士則不留胡子,我們過去看見年過80的教皇保羅二世的下巴仍然是光溜溜的。
我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好像俄羅斯人也很少有人懂,有個俄羅斯朋友告訴我,東正教用的是古斯拉夫語,和現(xiàn)代的俄語相差很大,幾乎沒有人可以聽懂。教堂里面沒有板凳和椅子,倒是大廳的周圍有不少圣像可以供信徒祈禱,有很多燭臺供人們點蠟燭,教堂里面的繚繞的香煙和香氣大部分來自這些蠟燭,還有神父手里的香爐。
東正教對于女人要求比較嚴格,女人進教堂要用頭巾包頭。
有一次帕維爾教授帶我們?nèi)ツ箍票泵嬉粋€叫圣謝爾蓋修道院去參觀,我發(fā)現(xiàn)進教堂的除了游客以外,大部分是婦女,有很多是十分年青的女孩子。西歐國家去教堂的大部分是老年人,這一點和俄羅斯有所不同。我問了一些俄羅斯朋友,他們的說法基本一致,俄羅斯的婦女基本是以丈夫和孩子為主,這一點和中國過去很相似,女人都希望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有前途,平安,所以去教堂比較多。記得去圣謝爾蓋修道院的時候,到了一個教堂前面,帕維爾教授的夫人從提包里面拿出一條頭巾,把自己的頭包起來,虔誠地進入教堂,又買了蠟燭在圣像面前點著,然后便低頭虔誠地禱告。而帕維爾教授則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東張西望。
圣謝爾蓋修道院的院子里面有一股泉水,據(jù)說是圣水,很多人都拿了瓶子在那里接圣水,旁邊還有賣圣水的,也排著長長的隊。
我看見一個老太太,接了圣水以后,就把圣水往自己的臉上灑,沖洗自己的臉面。據(jù)說這個圣水可以治病,許多人都帶回家喝。
這里順便介紹一下教堂和修道院的區(qū)別,我們經(jīng)常在文學(xué)作品和雜志上面看到教堂、修道院,卻不知道有什么不一樣。修道院比教堂大,教堂就一座建筑,主要供人們參加宗教活動,而修道院卻比較大,有些還非常大。修道院里面經(jīng)常有好幾座教堂,用于不同的目的,例如,有的用于婚嫁,有的用子喪葬。有些修道院里面還有培訓(xùn)神職人員的學(xué)院。俄羅斯最有名的圣謝爾蓋修道院里面就有七個教堂和一個神學(xué)院。古代的俄羅斯肯定很不安全,修道院都有像城堡一樣的圍墻,就像城墻一樣,顯然是用來防衛(wèi)的。
在俄羅斯,女人對宗教虔誠,而大部分男人卻滿不在乎,我的這個看法又一次在一個叫安德烈的年青朋友身上得到驗證。莫斯科的東北方向有幾個小城市,形成一個環(huán)形,都是早期宗教盛行的地方,并且留有不少古代的教堂,是一條非常好的旅游路線,稱為金環(huán)之旅。這個金環(huán)之旅離莫斯科最近的旅游點就是那個圣謝爾蓋修道院。有一次,安德烈陪我去金環(huán)之旅的兩個重要城市,蘇茲達爾和符拉基米爾參觀,這個旅游路線不僅對于外國人,就是俄羅斯人也非常有興趣。安德烈自己也沒有去過,他的媳婦也沒有去過,子是就開車一起去。每到一個教堂,安德烈的媳婦總是要虔誠地圍上頭巾,到教堂里面買了蠟燭點著,然后手劃十字,低頭在圣像面前祈禱。而安德烈則像帕維爾教授一樣,到處東張西望,一副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我還看見一個年青女人從教堂的大門往后面倒著走,走一步劃一個十字,這可能是他們的一種儀式吧。我曾經(jīng)問過幾個俄羅斯朋友關(guān)于教堂的問題,大概他們都受過良好教育,又在蘇聯(lián)時代接受過無神論教育,都表示從來不去教堂,也不相信宗教。
蘇茲達爾離莫斯科大概170公里,符拉基米爾大概130多公里,這兩個城市有著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當年符拉基米爾曾經(jīng)有一段很短的時間是俄羅斯的首都,蘇茲達爾曾經(jīng)是羅斯托夫-蘇茲達爾大公國的首都。俄羅斯的首都最早在烏克蘭的基輔,12世紀基輔慢慢衰敗,一個叫符拉基米爾的大公就決定把首都遷到東邊的莫斯科,傳說他們從基輔的教堂里面帶來一些宗教的圣物,人馬到了符拉基米爾的時候,馱圣物的幾匹馬到了蘇茲達爾說什么也不走了,有隨行的宗教領(lǐng)袖就說,這肯定是天意,我們就不要走了,于是就把首都建在了符拉基米爾,離符拉基米爾不遠的地方蘇茲達爾則成了宗教勝地。蘇茲達爾是一個非常小的城市,但是卻保留了13座教堂和4座修道院。在蘇聯(lián)時期,教堂和修道院大部分都遭到破壞,沒有被破壞的也都做了別的用處,例如,蘇茲達爾的圣母誕生修道院在二次大戰(zhàn)期間曾經(jīng)關(guān)押過德國的俘虜,以后又成了監(jiān)獄。第二次革命以后,教會的財產(chǎn)又歸還了教會,教會對很多著名的教堂進行了重新修繕和恢復(fù),現(xiàn)在仍然可以看見到處在修繕教堂,例如2003年我訪問莫斯科的時候,紅場旁邊著名的瓦西里大教堂在修繕,現(xiàn)在過了2年,還在修繕。
我覺得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就是,盡管他們很多受過教育的人都對教會沒有興趣,可是,俄羅斯第二次革命以后發(fā)展最快的就是教堂。到處都在修繕教堂,全國各地經(jīng)??梢钥匆娊鸸忾W閃的洋蔥頭屋頂,那就是東正教的教堂。我們剛才說過東正教的教堂很豪華,記得在《戰(zhàn)爭與和平》的電影里面看見過,拿破侖的軍隊攻破莫斯科以后,把那些包金的教堂屋頂都拉了下來,把金子剝掉。
俄羅斯的大學(xué)這些年國家投資很少,大部分學(xué)校好多年都沒有建新的建筑了,即使像莫斯科大學(xué)這么有名的大學(xué),也是2005慶祝建校250年的時候才修建了一個新的圖書館,而學(xué)校的大部分的建筑也都很陳舊,急需要重新裝修了。有一次去莫斯科大學(xué)參觀,主人領(lǐng)我們?nèi)タ匆粋€階梯教室,非常大的教室,看起來很有氣派,可是桌子和凳子卻十分破舊,斑駁不堪。主人有些不好意思,告訴我這些舊桌椅的好處:“都是橡木的?!蔽矣弥割^敲了敲桌面,聲音清脆而渾厚,果然都是好木料??墒?,教堂的建筑卻是日新月異,也許莫斯科市不顧經(jīng)濟困難而建設(shè)基督救世主大教堂起了示范作用。我又很不了解,為什么蘇聯(lián)那么長時期,蘇聯(lián)解散了以后教會就如此迅速地發(fā)展起來了?有朋友告訴我說,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斯大林為了鼓舞士氣,允許宗教活動,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大戰(zhàn)期間,宗教活動對抵抗德國人有很大的好處,二次大戰(zhàn)結(jié)束以后,雖然對宗教活動有限制,但是沒有戰(zhàn)前控制那么嚴格了,到了戈爾巴喬夫時代,宗教又自由了一些,所以第二次革命以后教會的勢力發(fā)展才那么迅速。
教會勢力發(fā)展那么快,他們的錢從那里來?問了一些俄羅斯朋友,都說是大家的捐款,俄羅斯政府并沒有特殊的撥款給教會。還有人說俄羅斯現(xiàn)在有很多新的富人,他們對教堂的捐助也不吝嗇。有個朋友說,有些富人大概發(fā)了不義之財,期望上帝的庇佑,以后還可以上天堂。有個朋友則不以為然說,他們現(xiàn)在就生活在天堂,還要去天堂做什么?的確,俄羅斯的富人很會享受,或者說揮霍錢財,有錢人講究在法國的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沿海,英國等地買房子,過奢侈的生活,但是他們卻沒有意愿把自己的錢捐給大學(xué)這樣的社會公共事業(yè)。也許在他們賺錢的過程中,大學(xué)對于他們沒有任何的幫助。俄羅斯的首富阿布拉莫維奇就用在俄羅斯賺來的錢,花了1.5億英鎊買下英超的切爾西球隊。我還看見俄羅斯的富人為他們的孩子假期找家庭教師在莫斯科大學(xué)貼的廣告說,住意大利亞德利亞海邊的豪華別墅,非常優(yōu)厚的待遇,等等。我們在評論俄羅斯的同時,想到我們中國的某些新富豪也和俄羅斯的富豪有比較相似的地方,他們中間也有不少人肆意揮霍,在其它國家購買豪宅,卻也不愿意為中國的教育事業(yè),縮小貧富差距作貢獻。
宗教到底是什么,為什么俄羅斯人不投錢給大學(xué)而投錢給教會?我們受過無神論教育的人很難理解。無論怎樣,俄羅斯人如此熱心宗教肯定有他的道理,也許是社會動蕩時期人們祈求平安的一種表現(xiàn),也許是人們祈求內(nèi)心平靜的一種表現(xiàn)。還有什么比人的內(nèi)心平靜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