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懷祖國的安危

徐悲鴻(下) 作者:劉明山 著


永不疲憊

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

——徐悲鴻

心懷祖國的安危

徐悲鴻結(jié)束了畫展,取道海參崴,乘一艘日本客輪,于1934年8月17日回到上海。

他的學(xué)生們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慶賀他載譽歸來。徐悲鴻帶回了極為珍貴的列寧和托爾斯泰的面模,也帶回了很多西方現(xiàn)實主義藝術(shù)大師們的美術(shù)復(fù)制品分贈給學(xué)生們,其中有大量的俄羅斯巡回畫派藝術(shù)大師列賓、蘇里科夫等人的作品復(fù)制品,如《伊凡殺子》、《札波羅熱哥薩克人給蘇丹王寫信》、《近衛(wèi)軍臨刑的早晨》、《女貴族莫洛卓娃》等。

徐悲鴻熱烈地推崇這些作品,他也是第一個將俄羅斯巡回畫派介紹給中國的人。

然而,中國時局變幻,形勢愈加惡化。徐悲鴻心情難平。

一天,他腋下夾著畫卷,走上藝術(shù)系的講壇。面對學(xué)生們充滿希望的目光,徐悲鴻一字一句地說:“同學(xué)們,看了動人心弦的戲劇而為之流淚的事是常有的,看了一幅畫令人感動流淚的事卻是很少有的。而我卻有切身的感受,這就是看到這幅畫時,我被畫面及其思想打動了,我仿佛也置身于畫中,不由得淚珠滾滾?!?/p>

徐悲鴻說完,打開了一幅畫。同學(xué)們爭相觀看,有的還站起身來。徐悲鴻把畫在墻上掛好,然后說:“這是我在巴黎盧浮宮臨摹的,德拉克洛瓦的油畫《希阿島的屠殺》,看不清楚的同學(xué)可以輪流到前面來看個仔細,盡管我臨摹得不好,但我想它也會打動你們的!”

徐悲鴻充滿感情,給同學(xué)們講解著:德拉克洛瓦是19世紀初葉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中浪漫主義畫派的主將。他痛恨土耳其對希臘的殘酷統(tǒng)治,寄同情于被異族迫害的希臘人民。抵抗土耳其壓迫的希臘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于1820年,德拉克洛瓦早在戰(zhàn)爭開始之翌年即想以這個事件為題材作畫。

然而他的構(gòu)思直至1822年4月,在聽到希阿島的殘殺事件之際才形成。在這次事件中,被屠殺的島民總數(shù)達兩萬余人,真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剩下的人都被當作奴隸讓土耳其軍隊擄走。

德拉克洛瓦刻畫出了暴力之前一籌莫展、愕然等死的希臘人悲劇。這幅畫反映了作者尊重民族獨立自主的可貴思想,整個畫幅達15平方米,它一誕生,便立刻在法國畫壇內(nèi)外引起極大震驚。

介紹到這里,徐悲鴻意味深長地說:“看了這幅畫,不能不使我們想到祖國的現(xiàn)實……”

當時,日本侵略者在東北三省屠刀橫舞,燒殺搶掠,而蔣介石派出大批反動軍警搜捕、槍殺愛國學(xué)生、工人和知識分子。

徐悲鴻之所以特別欣賞、推崇這幅油畫,還因為作者大刀闊斧,氣勢磅礴,打破了傳統(tǒng)的拘泥手法。

徐悲鴻指著畫面右前方一位奄奄一息的婦女說:“這一形象的刻畫,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了油畫語言和思想感情完美融洽的藝術(shù)技巧,在油畫藝術(shù)領(lǐng)域中開辟了一個新局面。同學(xué)們看,那婦女的眼睛虛合著,臉面顯得朦朧,但一點兒也不感到松散;膚色慘淡,但精微而多變。那個正匍匐在她的胸前,狀若吮乳的嬰兒,使人看了不禁凄然落淚。作品表達了撼人胸懷的人道主義,發(fā)出悲天憫人的強烈呼聲,而這種油畫技巧,則出于作者強烈的愛憎之情。”

徐悲鴻精辟獨到的分析,引起學(xué)生們的強烈共鳴,激勵著他們?yōu)樽鎳乃囆g(shù)事業(yè)而發(fā)奮,為祖國的前程而思索,而行動。

徐悲鴻離開蘇聯(lián)前,曾建議蘇聯(lián)美術(shù)家到中國舉行展覽。他的建議促成了1935年在南京和上海舉行的蘇聯(lián)版畫展覽。他為展覽會撰寫的序言說:

藝術(shù)是一個民族生活的反映和民族思想的表征……世界各民族之間互相尊重和互相友好的感情應(yīng)當從文化交流開始。

徐悲鴻從國外歸來,才知道高奇峰先生不幸因病逝世。他的女弟子張坤儀女士含淚跪在徐悲鴻面前,陳述這一不幸消息時,徐悲鴻緬懷往事,也不禁潸然淚下。

徐悲鴻在1935年出版的高奇峰遺畫集第一輯中題寫了“發(fā)揚真藝,領(lǐng)導(dǎo)畫壇”八個大字贊頌高奇峰先生的功績,并寫道:

奇峰先生以畫負盛名于中外,吾與納交20年,而一別10余載。去年7月,吾以其《孤帆》售于法博物院,何期歸來,遂已隔世。張女士坤儀以其畫集見示,言念舊游,凄然淚下,庶幾其泣鬼神而驚風雨者,不隨其魂魄而長往也。

1936年初,一個不幸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強烈地震動了剛剛回國不久的徐悲鴻——他的好友田漢突然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并被押解到南京。

徐悲鴻急忙趕到田漢家里。田漢的老母見到徐悲鴻,撲倒在徐悲鴻的面前,痛哭失聲。這位年輕時就死去了丈夫,孤苦伶仃地撫養(yǎng)3個孤兒的母親,在生活中經(jīng)受過種種困苦和磨難,她都毫無怨言,十分堅強地走過來了。但是,現(xiàn)在她眼看最心愛的長子陷入囹圄,就像有人在她心上捅了一刀,從來不愿流淚的母親,現(xiàn)在卻泣不成聲。

徐悲鴻連忙攙扶著田老太太,耐心地勸慰她。田漢的妻子林維中強忍著內(nèi)心的巨大悲痛,和徐悲鴻一起安慰著年邁的婆母。她流著眼淚告訴徐悲鴻,這些日子她背著孩子、提著飯菜去探監(jiān)時見到田漢的情形。徐悲鴻滿含熱淚表示,一定要盡心竭力去營救田漢。

徐悲鴻為營救田漢而四處奔走。終于由他和宗白華先生一起出面,保釋田漢出了監(jiān)獄。這位堅強的共產(chǎn)黨員出獄后,并未沉默。他獻身于中國進步戲劇事業(yè)的決心毫未動搖,并積極籌組話劇團體,準備上演反映現(xiàn)實,“為中國民族獨立、自由而戰(zhàn)”的戲劇。

這年11月,田漢主持的“中國舞臺協(xié)會”宣布成立,文藝界許多人前來祝賀,洪深、張曙、馬彥祥、白楊、舒繡文、魏鶴齡、吳茵、吳作人等都到會了。第一次公演的劇目是《械斗》和《回春曲》。

當時,徐悲鴻深受感動地寫道:

垂死之病夫,偏有強烈之呼吸,消沉之民族里,乃有田漢之呼聲,其音猛烈雄壯,聞其節(jié)調(diào),當知此人之必不死,此民族之必不亡。

革命的文化運動激勵著徐悲鴻的斗志,陶冶著徐悲鴻的思想。

這天,徐悲鴻站在家中的畫室里,看著自己書寫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八個大字出神。忽然,門外人聲嘈雜,他忙迎出門,原來是10多個男女學(xué)生來到他家。

盡管外面飄起雪花,顯得很冷,但他們一來,卻使人感到熱氣騰騰。他忙給同學(xué)們沏茶解寒,談話中,知道他們原來是去游行,在警察干涉威脅下,又按原定路線走完全程。徐悲鴻也為之高興。

一個名叫朱丹的同學(xué)激動地說:“徐先生,蔣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把大好河山拱手讓人,凡中華兒女,都不甘心坐以待斃。我們要抗日!一些同學(xué)商量了,準備暫放畫筆,拿起刀槍上前線,打鬼子!”

徐悲鴻自豪地望著同學(xué)們,說:“同學(xué)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支持你們的愛國行動,為表心意,凡上抗日前線的,我送 20元大洋作為盤纏!我可以畫畫,變賣字畫,還可借債。同學(xué)們,我想的是趕走日本侵略者以后,只要我是藝術(shù)系主任,保留你們的學(xué)籍,再來學(xué)習!”

正當這個愛國的藝術(shù)家熱心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文化運動之時,一只罪惡的手在他的背后設(shè)下了卑鄙的陷阱。

這天,徐悲鴻打算約一位朋友同去田漢那里,提前從中央大學(xué)回家來。他走到大門口,正碰上張道藩往外走。這個經(jīng)常利用徐悲鴻不在家時私會蔣碧薇的國民黨鷹犬,沒有料到徐悲鴻提前回家,弄了個措手不及,又尷尬,又恐慌,又不得不裝腔作勢。

張道藩故弄玄虛,停頓片刻說:“徐先生,你清楚,我們的蔣委員長對你的繪畫評價很高,對你的人物肖像尤為贊賞。他親口對我說過,你把人物肖像畫得惟妙惟肖,不僅外貌逼真,并且內(nèi)含精神,真不愧為人物肖像畫大師?!?/p>

張道藩看徐悲鴻一臉慍怒,干笑一聲繼續(xù)說:“因此,特請你揮灑生花妙筆,為蔣委員長畫一幅像,作為他50歲大壽的祝賀,這對你來說,豈不是喜從天降?”

他加重語氣說:“這可是很多畫家巴不得的美差,千載難逢,機不可失。畫好后,蔣委員長定然要……”

徐悲鴻望著張道藩眉飛色舞的樣子,像吃進了蒼蠅般地惡心。提起“蔣委員長”,他立刻自然地想到了東三省,腦子里閃現(xiàn)的是卑躬屈膝,拱讓國土和屠殺愛國志士的丑惡面目。暗忖:“我豈能為這樣的人畫像,又怎能把這樣的人畫好?”他默不作聲,臉色嚴峻,不為所動。

張道藩身懷使命,所以極盡恭維。不想,徐悲鴻斷然說:“張先生,實話實說,我是個窮畫家,教書匠,我不愿靠溜須拍馬往上爬,只靠這個混碗飯吃。我對給你們的蔣委員長作像,絲毫沒有興趣。你還是另請高明吧!據(jù)我所知,上海城隍廟里不少店子既畫得像,又畫得好,且價錢便宜。你既然負此使命,不妨去上海跑一趟,肯定會使你滿意的。”

沒等徐悲鴻把話說完,張道藩就吃驚地把眼睛睜得溜圓,叫道:“你連給蔣委員長畫像都沒有興趣?”

“是的,我再重復(fù)一遍,不感興趣!”

徐悲鴻側(cè)目看了張道藩一眼,說:“我的畫是戰(zhàn)士胯下的馬,孺子手中的牛,如此而已?!?/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