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段 正月元旦
正月元旦特別是天氣晴朗,而且很少有的現(xiàn)出霞彩,世間所有的人都整飭衣裳容貌,格外用心,對于主上和自身致祝賀之意,是特有意思的事情。
正月七日,去摘了雪下青青初長的嫩菜,這些都是在宮里不常見的東西,拿了傳觀,很是熱鬧,是極有意思的事情。這一天又是參觀“白馬”
的儀式,在私邸的官員家屬都把車子收拾整齊,前去觀看。在車子拉進了待賢門的門檻的時候,車中人的頭常一起碰撞,前頭所插的梳子也掉了,若不小心也有折斷了的,大家哄笑,也是很好玩的。到了建春門里,在左衛(wèi)門的衛(wèi)所那邊,有許多殿上人站著,借了舍人們的弓
,嚇唬那些馬以為玩笑,才從門外張望進去,只見有屏風(fēng)立著,主殿司
和女官們走來走去,很有意思。這是多么幸福的人,在九重禁地得以這樣熟悉的來去呢,想起來是很可羨慕的。現(xiàn)在所看到的,其實在大內(nèi)中是極狹小的一部分,所以近看那舍人們的臉面,也露出本色,白粉沒有搽到的地方,覺得有如院子里的黑土上,雪是斑剝的融化了的樣子,很是難看。而且因為馬的奔跳騷擾,有點覺得可怕,便自然躲進車?yán)镞吶?,便什么都看不到了?/p>
正月八日是女官敘位和女王給祿的日子,凡是與選的人都去謝恩,奔走歡喜,車子的聲響也特別熱鬧,覺得很有意思。
正月十五日有“望日粥”的節(jié)供,進獻于天皇。在那一天里,各家的老婦和宮里的女官都拿粥棒
隱藏著,等著機會,別的婦女們也用心提防著后邊,不要著打,這種神氣看來很有意思。雖是如此,不知怎的仍舊打著了,很是高興,大家都笑了,覺得甚是熱鬧。被打的人卻很是遺憾,那原是難怪的。有的從去年新來的贅婿
,一同到大內(nèi)來朝賀,女官們等著他們的到來,自負(fù)在那些家里出得風(fēng)頭,在那內(nèi)院徘徊伺著機會,前邊的人看出她的用意,嘻嘻的笑了,便用手勢阻止她說:“禁聲禁聲。”可是那新娘若無其事的樣子,大大方方的走了來。這邊借口說:“且把這里的東西取了來吧。”走近前去,打了一下,隨即逃走,在那里的人都笑了起來。新郎也并不顯出生氣的模樣,只是好意的微笑,新娘也不出驚,不過臉色微微的發(fā)紅了,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又或是女官們互相打,有時連男人也打了。原來只是游戲,不知是什么意思,被打的人哭了發(fā)怒,咒罵打她的人,有時候也覺得是很好玩。宮中本來是應(yīng)當(dāng)不能放肆的地方,在今天都不講這些了,什么謹(jǐn)慎一點都沒有了。
- 對主上致祝賀之意即指朝拜,對自己的祝賀則指新年的有些儀式,如新正三日例有“固齒”之習(xí)慣。牙齒的意思通于“年齡”,所以有祈禱延齡之意。古時吃鹿肉或野豬肉,其后佛教興盛,戒食獸肉,改食鹽魚及年糕,此風(fēng)至今猶存。(編者按:為方便讀者閱讀,將篇末注改為腳注。)
- 原文“若菜”,指春天的七草,即是薺菜、蘩蔞、芹、蕪菁、蘿菔、鼠曲草、雞腸草。七種之中有些是菜,有的只是可吃的野草,正月七日采取其葉食作羹吃,云可除百病,辟邪氣。
- 中國舊說,馬為陽獸,青為陽春之色,故正月七日看青馬,可以禳除一年中的災(zāi)害。日本遂有天皇于是日看馬的儀式,自十世紀(jì)初改用白馬,故文字上亦改寫“白馬節(jié)會”,唯仍舊時讀法曰青馬云。
- 殿上人指公卿中許可升殿者,其品級須在五位以上。舍人系禁中侍衛(wèi),由有爵位者的子弟中選拔,任左右近衛(wèi)府舍人各三百人,各帶弓箭兵仗,司警衛(wèi)之役。
- 主殿司為后宮十二司之一,專司宮中薪炭燈油的事,皆由女官任之。
- 正月望日也是節(jié)日,煮粥加小豆,稱“望日粥”,此種風(fēng)俗至今也還留存。
- 煮粥用過的木材,稱為粥棒,或曰粥杖,用以打女人的背后,云可宜男。
- 日本古時結(jié)婚,皆由男子往女家去,稱為“往來”,寫作“通”字。在《源氏物語》及中國唐代傳說中,多說及此事,與平常的入贅情形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