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俄狄浦斯王》也是最著名的古希臘悲劇之一。劇中的沖突是人的意志和命運的沖突。俄狄浦斯命中注定會殺父娶母,他竭力逃避這不幸的命運,但終于殺父娶母,受到命運的摧殘。有人認為希臘悲劇多數(shù)是命運悲劇,其實不然。在索??死账宫F(xiàn)存的七出悲劇中,只有《俄狄浦斯王》和《特剌喀斯少女》才是命運悲劇。但什么是命運呢?古人所謂命運往往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墒俏覀兯f的“必然趨勢”,是古希臘人所不能認識與理解的,他們把他們所不能解釋的一切遭遇統(tǒng)統(tǒng)歸之于命運,其實這些遭遇是社會生活中必然發(fā)生的事,是合乎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的。
從《俄狄浦斯王》劇中可以看出詩人是相信命運和命運的威力的,但命運問題并沒有被提到首要地位,詩人所強調(diào)的是人的堅強毅力和積極行動,他認為命運是可以反抗的。
有人認為俄狄浦斯之所以遭受苦難,是因為他犯了殺父娶母之罪。這說法是不能成立的。我們首先分析他的性格。他很尊敬神,相信神示。他很愛護人民,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人民謀求福利。為了城邦的利益,他堅決要把拉伊俄斯的被殺案追究清楚,即使追究的結(jié)果可能于他不利,他也要追究到底。他很正直,誠實,勇敢。盡管他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點,但仍不失為一個好國王,至少不是一個暴君;因為他不象《安提戈涅》劇中的克瑞翁那樣以個人意志為城邦的意志;他并不獨攬大權(quán),而是同伊俄卡斯忒和克瑞翁共同治理城邦。他是沒有罪的,因為他殺死拉伊俄斯是出于自衛(wèi),當時他并不認識那老人是他父親。即使按照公元前621年雅典立法家德剌孔的“用血寫成的”嚴厲法典來判斷,他也是沒有罪的,因為他不是蓄意殺人;只不過他既已殺人,手上有了血污,將被放逐罷了。他娶母也是出于不知不覺,所以也是沒有罪的;只不過他既已玷污了母親的床榻,后果應(yīng)由他擔負。他曾叫人給他一把劍,想要自殺;但是他轉(zhuǎn)念一想,認為自己沒有罪,所以沒有自殺。此外還有一個理由使他不能自殺,即是他無顏在地下見父母。所以他只能弄瞎了眼睛,并請求被放逐。他這種對自己的懲罰,其嚴厲不下于自殺。這就表明他勇于擔負起他應(yīng)擔負的責任。他既已成為瞎子,日后死了,也不至于看見他的父母。我們有一個證據(jù),可以證明他自以為無罪,即是他在《俄狄浦斯在科羅諾斯》第960和967兩行中明白的說他沒有罪,這就是詩人的見解。詩人從來沒有在本劇中提及俄狄浦斯的祖先所受的詛咒,從來沒有說他有罪。由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俄狄浦斯之所以陷入悲慘命運,不是由于他有罪,而是由于他竭力逃避殺父娶母的命運。
俄狄浦斯傳說產(chǎn)生于初民社會。這傳說包含兩個主要事實,即“殺父”與“亂倫”,這兩者在初民社會是不足為奇的;因為為了爭奪族長或巫王的權(quán)力,子殺父,弟殺兄,至親相仇,血債累累,是初民社會常有的事。在希臘神話中,即有許多殺父娶母的故事,例如克洛諾斯殺父而得王位,天娶母(地)為妻,生12個提坦神。俄狄浦斯傳說可能追溯到密刻奈(邁錫尼)初期,拉伊俄斯的悲劇恰好反映出古代忒拜城一連串爭奪王位的事跡。弗萊則在《金枝》一書中說,巫王的繼承須經(jīng)過流血。族長衰老,不能從事生產(chǎn),子殺父而代之,是合乎初民社會的要求的。因此,我們可以斷定,俄狄浦斯殺父一事在那個遙遠的時代,是具有普遍性的。既然容許子殺父而代之,那么族長或巫王的一切遺產(chǎn),包括妻子在內(nèi),勢必落入新王手中。在希臘人由野蠻時代跨進“文明的門限”的時候,俄狄浦斯便成了罪人,于是忒拜人,俄狄浦斯的后裔,出來替他們的先人洗罪,說俄狄浦斯殺父娶母是“不知不覺”作出來的壞事,這樣使這傳說合理化;但“不知不覺”究竟不是個強有力的辯解,于是,為了替俄狄浦斯完全洗罪,進而把一切歸咎于神,歸咎于命運。古希臘人就是這樣把一切不可理解的事以及人為的過失都歸咎于命運,使不可理解的事成為可理解,使不合理的事化為合理。但是,如前面所說,索??死账乖陧灀P命運的威力的同時,又強調(diào)人與命運作斗爭,于是俄狄浦斯便成為一個積極行動的人物。
這劇的結(jié)構(gòu)十分復(fù)雜,緊湊,完美,在古代被認為戲劇中的典范。這劇的布局有兩條線索。忒拜牧人曾說拉伊俄斯死在三岔口;伊俄卡斯忒曾提及拉伊俄斯被殺的時間,他的相貌,年齡和他的侍從人數(shù)。這一切已經(jīng)證明拉伊俄斯是俄狄浦斯殺死的,但是俄狄浦斯還沒有想到那人即是他的父親。這是第一條線索??迫瓮兴鼓寥烁嬖V俄狄浦斯說,他并不是科任托斯國王波呂玻斯的兒子,而是他自己撿來的。這是第二條線索。當這兩個牧人相遇的時候,這兩條線索便交叉在一起,于是真相大白,證據(jù)是嬰兒(俄狄浦斯)是伊俄卡斯忒交給忒拜牧人的,而殺害拉伊俄斯的兇手的人數(shù)則用不著問了。劇情發(fā)展得很快,先知的警告,伊俄卡斯忒的勸慰,報信人(科任托斯牧人)的解釋,一步緊逼一步,使俄狄浦斯認出他的身世。除報信人突然而來之外,其他事件每一件都是前一件的自然后果。但故事本身有一個“不近情理的情節(jié)”,即俄狄浦斯作了十多年忒拜國王,卻還不知道前王拉伊俄斯被殺的地點與情形。按照亞理斯多德的意見,這種情節(jié)“如果無法去掉,應(yīng)當把它擺在劇外”,索??死账咕褪沁@樣處理的。許多后來的劇作家,例如羅馬的小辛尼加,英國的屈萊頓和李,法國的伏爾泰,都把這個情節(jié)擺在劇中,但終于不能自圓其說。
阿里斯托芬的喜劇《蛙》將要上演的時候,索??死账沟乃篮牟艂鞯窖诺?,所以阿里斯托芬只評定了埃斯庫羅斯和歐里庇得斯而來不及在劇中評定索福克勒斯,只是對他表示尊敬,認為他是埃斯庫羅斯所占有的悲劇首座權(quán)的正當繼承者。索??死账沟谋瘎?,特別是《安提戈涅》,在公元前4世紀經(jīng)常上演。古代的批評家一般都認為索??死账故亲顐ゴ蟮谋瘎〖?,但是他們只稱贊他的藝術(shù),對于他的政治思想和宗教觀念,則很少提及。關(guān)于亞理斯多德對他的批評,前面已經(jīng)提到一些。亞理斯多德還特別稱贊《俄狄浦斯王》的布局,稱贊這劇中的“發(fā)現(xiàn)”同時引起“轉(zhuǎn)變”,而這“轉(zhuǎn)變”又是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而發(fā)生的。亞理斯多德還說,“情節(jié)的布置務(wù)求使人只聽朗誦,不必看表演,也能因那些情節(jié)而發(fā)生恐懼與憐憫之情。任何人聽見《俄狄浦斯王》劇中的故事,都會發(fā)生這兩種情感?!?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0/02/18330213611449.png" />羅馬演說家西塞羅和希臘批評家郎加納斯把索福克勒斯比作荷馬,羅馬詩人維吉爾很稱贊索福克勒斯的藝術(shù)。歌德對索??死账沟募记稍u價很高,德國批評家萊辛把索??死账箍吹煤芨?。法國詩人拉辛認為《俄狄浦斯王》是一出完美的悲劇。
索??死账箤τ诤笫牢膶W(xué)的影響沒有埃斯庫羅斯和歐里庇得斯的影響大。他的劇本只有《俄狄浦斯王》有人摹仿,但這些摹仿的劇本大多數(shù)都失敗了,主要是因為沒有能掌握俄狄浦斯的高貴的精神。小辛尼加把俄狄浦斯寫成了一個冷靜的人物,法國劇作家高乃依把他寫成了一個自私的人物。英國詩人屈萊頓和李合寫的《俄狄浦斯》簡直是一出驚險劇,充滿了殺人流血。只有法國作家伏爾泰的《俄狄浦斯》保存了一點古典精神,上演比較成功。直到今天,《安提戈涅》還是人們喜歡閱讀的劇本;而《俄狄浦斯王》不時還在歐洲舞臺上演出。
- 參看蔡儀著《現(xiàn)實主義藝術(shù)的典型創(chuàng)造》一文,載《文學(xué)評論》1959年第3期第89頁。
- 第3編第2章第2節(jié)。
- 見《詩學(xué)》第15章。
- 參看《詩學(xué)》第11章。
- 見《詩學(xué)》第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