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
今年的青山特別綠。
沿公路上山,雪白雪白的野梔子就在路邊。野梔子俗稱黃子,秋后果明黃,可作染料,干黃了的黃子碾碎和雞蛋清,是比云南白藥還好的治傷藥。梅季山上最醒目的是合歡樹,滿樹花似紅云,明艷如鳳凰,因此也叫鳳凰花。合歡樹又叫夜合樹,入夜葉葉合起來,關(guān)門落鎖的樣子。群島多山,山上合歡樹很少,能看到它也就是現(xiàn)在梅雨中開花的時候。
五月桃是一種青中泛紅的硬桃,桃中它最先熟,咬起來脆生生,夾酸夾甜的口感。吃這種桃子的大多是后生,不服的老太婆吃五月桃需要切開,切成一根指頭粗細(xì),用牙床啃,癟嘴啃得滿嘴口水,不好看。
路邊呆坐著一對父子,一門板的桃碼著,有些還夾枝帶葉,老的坐在椅子上,小的坐在石頭上,一樣的條子襯衫,一樣的光榔頭,臉也一樣,筆挺地坐著賣桃子,也不吆喝。公路上汽車來去很多,就是不停,一大一小兩對一樣的圓眼就盯著一輛一輛汽車從左到右開過,從右到左開過。自家種的桃子,路邊攤,雨來時撐傘,兩把一樣的藍(lán)傘都印著白字“移動通訊電話……”這父子抿著的嘴角也一樣。桃子也是個個相同模樣,毛毛雨時急時緩地灑落在桃子上。
“小雨毛絲嘉嘉嘉,頂好弄點×相相;小雨毛絲嘰嘰嘰,頂好弄點×西西;小雨毛絲濺濺濺,頂好弄點……”這詩經(jīng)筆法的野調(diào),是島城民間流傳了幾百年的花詞,大多數(shù)人都沒聽說過。這詞是五月梅季唱的,口口傳唱的是山上的放牛娃。牧童戴斗笠騎黃牛吹竹笛是在唐詩中,江南海島的牧童不是這樣,一山野綠,溪溝水橫流,梅雨青青,舞一根竹筱,空口就“嘰嘰嘰,嘉嘉嘉”來一段。嘰嘰嘰是對梅季薄雨的擬音,浙東的吳越方言多這樣的詞。“青哞哞”“酸知知”,哞是小牛叫聲,草青得惹了小牛開口叫喚,青梅酸的滋味,口水在嘴里的聲音是“啜”,而方言啜是“知”的音。
筍都長成了新竹,筍多的年景雨也多,果木都是大年,新葉蓋老葉,嫩綠疊翠綠。果木有大小年,大年繁花多果,于是鳥也多。梅雨季梅子熟楊梅也熟,奇怪的是今年沒見燕子來。鳥是會說話的,各式鳥叫都不一樣,有的鳥會對答,會說很多字。小鳥清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吵,而老鳥可能站在綠葉間相互聊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