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的夏夜
夏夜來臨,酷熱難耐,城市里高樓林立,燈火輝煌,空調機發(fā)出的嗡嗡聲不絕于耳,熱浪一陣陣襲來,心情煩躁難安,便越來越懷念故鄉(xiāng)的田園,懷念兒時鄉(xiāng)村的夏夜。那芳香的泥土,那清澈的明月,那縷縷清風,時刻縈繞在我的腦海里,成了我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當夕陽的最后一抹余暉漸漸隱去,天色暗下來,夏夜便如約而至了。勞作一天的人們扛著鋤頭走在歸家的田埂上,農家小院里亮起一盞盞燈火,上空升起一縷縷炊煙,粗茶淡飯的清香彌漫開來。
那時候,沒有電視和電風扇,夏夜乘涼便成了鄉(xiāng)村一道獨特的風景。吃過簡單的晚飯后,寂靜的鄉(xiāng)村熱鬧起來。大人和小孩陸陸續(xù)續(xù)走出家門,聚集在村里用來曬谷子、麥子的曬壩上或是村頭的大黃葛樹下,男人一堆,女人一堆。大人手里拿著各種麥草扇或是蒲扇,用扇子在地上扇一扇灰塵,然后一屁股坐下,也不管有沒有泥土,即使有泥土,也不會當回事,因為鄉(xiāng)村原本就是由泥土構成的,他們的生活離不開泥土。
男人們光著膀子,穿著拖鞋,高聲談論著發(fā)生在村里村外的大事,以及天氣、莊稼的長勢和收成,他們潛意識里充滿了對土地無比虔誠的信仰。女人們則嘰嘰喳喳地說著家長里短,還時不時地竊竊私語,隨后發(fā)出低淺的笑聲,一天的勞累和煩惱全都沒了。老人們嘴里“吧嗒吧嗒”抽著旱煙,煙頭閃爍的火光在夜色中鮮紅耀眼。我們一幫小孩子就在曬壩和大人們之間奔跑打鬧,在高高的草垛旁做游戲,個個玩得滿頭大汗,一身的泥,歡快的笑聲此起彼伏,在鄉(xiāng)村夜空久久回蕩。
遇上鄰村放露天電影時,家家戶戶早早收工,吃過晚飯,大人三三兩兩,小孩子你追我趕,帶上板凳一路吆喝著向放電影的村子里趕。電影散場后,人們臉上帶著滿足的笑,乘著月色走在回家的路上,還意猶未盡地回味著電影里的情節(jié),盼望著下一場電影的到來。
皎潔的月光溫柔地鋪在大地上,村莊、樹木、田埂、莊稼沐浴在月光下,柔柔的,靜靜的。天空繁星閃爍,一顆顆大大小小的星星鑲嵌在灰藍的夜空上,一閃一閃的,散發(fā)著璀璨的光,宛如童話一般。我有時躺在院子里的涼席上數(shù)星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天上的星星,一顆、兩顆、三顆……數(shù)著數(shù)著便眼花繚亂,總也數(shù)不清。偶爾看見一顆拖著尾巴的流星從蒼穹中一劃而過,高興得歡呼雀躍。
水塘邊、大樹下,螢火蟲東一只,西一只,忽明忽暗,忽上忽下,綠幽幽地飛舞著,將夏夜點綴得五彩斑斕。小伙伴們一窩蜂地一路追逐,小手東撲西抓,那些小精靈卻轉瞬不見了。一會兒卻又在頭頂上、眼前或身后亮起來了,惹得我們東望望西望望,轉過來轉過去,費了好一番功夫,終于抓住一只,然后小心地把它放進玻璃瓶內,好奇地看著它一閃一閃地發(fā)出光亮,開心得不得了。玩夠了以后又將螢火蟲一只只放飛,看著它們自由地飛翔,在黑夜里閃著光,感覺自己的快樂和夢想也一起放飛了。
這時候,那些鄉(xiāng)村的“樂手”也開始“粉墨登場”。稻田里的青蛙放開歌喉,“呱——呱——”,一聲高過一聲,熱鬧非凡;蟋蟀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蟲叫得更歡,蟄伏在不遠處的瓜藤下、墻縫間、草叢中,低吟淺唱,婉轉動聽;還有幾只藏在樹上的夜蟬,也不甘示弱地發(fā)出刺耳的鳴叫聲。各種聲音此起彼伏,不絕于耳,仿佛一場盛大的交響樂會,美妙動聽,讓人如癡如醉。
夜,漸漸深了,一陣風吹過,田野里一片片茂密的玉米、稻谷簌簌作響,空氣中混合著不知名的花香、泥土香和陣陣稻香,熱氣在慢慢消散,身上也有了一絲涼意。月光更加柔和,斜斜地從樹隙間灑下來,點點碎影灑在地上,灑在人們身上,如夢似幻。蟲鳴、蛙聲也越來越小。人們紛紛散去,回到各自家中睡下。鬧騰了一天的孩子們,也倒在涼席上曲著腿甜甜地進入夢鄉(xiāng)了。母親不緊不慢地搖著那把舊蒲扇,為我們驅趕著蚊蟲。
村莊前面的小河靜靜地流淌,那潺潺的流水聲像一支催眠曲,悠揚婉轉。此時整個鄉(xiāng)村仿佛也恬靜地睡去,顯得溫情而寧靜,只有老人發(fā)出的一兩聲咳嗽或村頭村尾傳來幾聲犬吠,會暫時打破鄉(xiāng)村的寧靜。
突然,不知誰家的公雞發(fā)出幾聲響亮的鳴叫。薄霧慢慢散去,東方出現(xiàn)魚肚白,大地被灑上一片光輝。鄉(xiāng)村蘇醒了,早起的人們開始下地忙碌,整個鄉(xiāng)村又迎來了新的一天。
鄉(xiāng)村的夏夜溫馨、祥和,輕柔得像水,朦朧得像霧。熱鬧而不喧囂,寧靜而不單調,那勤勞、淳樸的人們,那條養(yǎng)育著父老鄉(xiāng)親的小河,那一望無際的田野,還有那月亮、星星、螢火蟲,構成了一幅美麗雋永的圖畫,永遠珍藏在我心里,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