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萊戈的露天探戈
圣特爾莫如今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格林威治,相對低廉的房租吸引了無數(shù)貧窮的藝術家。小巷里有許多單身公寓,而寬闊的人行道旁是開設露天咖啡廳和集市的理想場所,甚至國立的現(xiàn)代藝術館也坐落在此。不過在歷史上,圣特爾莫以與入侵的英國軍隊發(fā)生激烈的巷戰(zhàn),并最終將他們驅(qū)逐到海上而著稱,婦女也參加了那次巷戰(zhàn)。那是在1806年,阿根廷人從中找到了勇氣,4年后他們就擺脫西班牙獲得了獨立,而那次巷戰(zhàn)中市民所佩戴的藍白相間的標志,后來成了阿根廷的國旗,同時也出現(xiàn)在引以為傲的國家隊隊服上。
在換乘B線地鐵以后,我向南到達了憲法區(qū)的圣胡安,隨后步行向東前往圣特爾莫。快到多萊戈公園時,我看到街道兩側(cè)擺滿了賣畫的小攤,以表現(xiàn)探戈舞的水彩畫居多,有些畫作的內(nèi)容十分低俗,似乎保留了早年的風貌。此外,伽達爾的肖像畫也不少,他的容貌風度有些像“貓王”,只是比后者少了些頹廢之氣。埃娃·庇隆也在這里大出風頭,我相信她不僅是作為政治人物,更是因為美貌受到后輩的仰慕。
多萊戈公園的探戈表演
多萊戈公園位于十字路口的一側(cè),占地不到10 000平方米,其中跳蚤市場占據(jù)了絕大部分的區(qū)域,留給探戈的只有東南一隅的一個小小空地,四周圍攏著上百位觀眾。在這個表演露天探戈的地方,三對男女舞伴輪番出場。其中一對年逾古稀,他們雖然舞步遲緩,但神韻猶在。另外兩對均是年輕人,兩位男子身材高大,穿著西裝,不系領帶,皮鞋永遠是臟的,因為女伴不時會站到他們的腳上。其中一位年輕男舞者留著絡腮胡子,一身黑衣,兼有俠客和牛仔的氣度。另一位戴著禮帽,溫文爾雅,幽默風趣。相比之下,兩位女伴形體單薄,惹人憐愛。她們間或躍起,分腿騎坐在男伴身上,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性交的姿勢,這正是當年讓探戈引起爭議的動作??梢哉f,探戈在舞蹈里相當于美術作品中的裸體畫,它后來風靡一時的原因也在于此。在探戈舞的間隙,他們還表演了米隆加舞蹈和潘帕斯草原上的舞蹈。米隆加作為探戈的“近親”,節(jié)奏明顯要更快一些,這種舞蹈表現(xiàn)了男人之間的爭斗和勇氣,深得博爾赫斯的賞識,博爾赫斯以此為題寫過不少詩篇。
博爾赫斯之墓 作者攝于日內(nèi)瓦
我對探戈最早的記憶來自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大學舞會,那時的年輕人喜歡嘗試新鮮的玩意兒。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們學的幾個動作包括突然轉(zhuǎn)身和伸腿的姿勢,毫無探戈的神韻,要是讓阿根廷人看見了,非笑掉大牙不可,怪不得它很快就從舞會上消失了。當時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首名為“卡布里尼”的舞曲,歌詞講的什么我至今不知道,但旋律中強烈的節(jié)奏感讓人難以忘懷。許多年以后我游歷地中海時,才從羅馬到雅典的飛機上看見了卡布里,是那不勒斯灣一座風景秀美的小島,而探戈的先驅(qū)正是生活在拉普拉塔河兩岸的歐洲和非洲移民,其中也不乏意大利人。游客換了一茬又一茬,我口袋里的硬幣也給光了,鄰座的一位熱那亞少女卻紋絲不動,她盤腿席地而坐,臉型和發(fā)辮有著古典的韻味。后來她終于找到機會與穿黑衣的男舞者交談了幾分鐘,索要了一張名片,原來到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歐美游客相當一部分是沖著探戈來的,因此便有了各種各樣的探戈速成班。熱那亞少女問我要不要參加,她把地址抄給了我,探戈班就在我下榻的旅店附近??上业诙炀鸵x開布宜諾斯艾利斯了,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拉普拉塔河上游巴拉那河畔的羅薩里奧,那里是切·格瓦拉的出生地,也是拉丁美洲的詩歌之都。
2000年11月,麥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