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詩經(jīng)》對后代的影響

中國詩歌發(fā)展史(套裝3冊) 作者:張國偉


第四章 《詩經(jīng)》對后代的影響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后代的詩人無不深受其影響,繼承其優(yōu)秀傳統(tǒng)?!对娊?jīng)》里所題詠的一切,大多成了原型意象,深深地積淀在后代詩人的心底,對后世的影響十分深遠。

首先,在中國的詩壇上打下了堅實的現(xiàn)實主義基礎(chǔ),后代詩人大都沿著《詩經(jīng)》開辟的道路進行創(chuàng)作。像杜甫、白居易這樣現(xiàn)實主義大詩人自然無須多說,就是被稱為浪漫主義的大詩人李白也未嘗不受《詩經(jīng)》影響,他在《古風(fēng)五十九首》中的第一首開頭說:“《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王風(fēng)》委蔓草,戰(zhàn)國多荊榛……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边@里所說的《大雅》、《王風(fēng)》,都是指整部《詩經(jīng)》而言,這是采用借代的手法,以部分代全體。在這里,詩人顯然以繼承《詩經(jīng)》自任,李白詩中的不少現(xiàn)實主義作品,正是他繼承《詩經(jīng)》的實踐。

其次,《詩經(jīng)》中題材廣泛,表現(xiàn)手法多樣化,給后代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啟發(fā)思路,提供借鑒。

《邶風(fēng)·新臺》、《齊風(fēng)·南山》、《陳風(fēng)·株林》以及我們在前邊引用過的《伐檀》、《碩鼠》、《黃鳥》等等,開啟了后世的諷喻詩?!缎⊙拧げ赊薄肥俏覈钤绲倪吶姡弧短骑L(fēng)·鴇羽》、《魏風(fēng)·陟岵》、《豳風(fēng)·破斧》、《豳風(fēng)·東山》、《秦風(fēng)·無衣》等等是我國最早出現(xiàn)的從軍詩;《王風(fēng)·君子于役》、《衛(wèi)風(fēng)·伯兮》、《周南·卷耳》是早期的思婦懷遠詩,為后世閨怨詩之祖;《衛(wèi)風(fēng)·氓》、《邶風(fēng)·谷風(fēng)》則是最早寫棄婦的詩;至于情詩,在《詩經(jīng)》中更是舉不勝舉。

寫景,描寫田園、山水,在《詩經(jīng)》里也都已微露端倪。

再次,《詩經(jīng)》中的賦、比、興成為后代詩歌創(chuàng)作中最基本的表現(xiàn)手法。

賦是《詩經(jīng)》中最常用的手法,這里有具體描述的,也有直接抒議的。如《小雅·無羊》(見前引,此處省略)。這首詩純用具體描述,寫出牛羊的歡蹦活潑,牧人帶著雨具干糧來放牧,表現(xiàn)了牛羊馴服溫順,牧人精力充沛,最后寫出了牧人的豐收夢。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鄘風(fēng)·相鼠》

這首詩用直接抒議法,對不顧禮儀、寡廉無恥、沉迷于荒淫作樂的統(tǒng)治者進行尖銳指責(zé),厲聲怒斥。

比是比擬與比喻,在《詩經(jīng)》中也被普遍運用,包括明喻、暗喻、借喻、擬人擬物、托寓等等。

興的運用在《詩經(jīng)》中較多,如《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興起,在這里不僅引出了后邊所詠之詞,還烘托新娘的美麗容貌與歡樂心情,使全詩充滿了喜慶。

其他還有夸張、借代、映襯等手法,有雙聲、疊韻、疊字的運用,這些都對后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很大影響。在這里,我們還要特別提一下對比,在《詩經(jīng)》里運用對比的地方不少,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衛(wèi)風(fēng)·氓》)。這種手法被后人繼承下來,形成了詩中的對仗。

《詩經(jīng)》在風(fēng)格上也多種多樣,有蘊藉含蓄的,有直露無遺的,有如閨中淑女,有如關(guān)西大漢,有如南山高聳,有如曲江緩流,有如春陽和煦,有如西風(fēng)怒號,不一而足,對后世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影響??傊?,《詩經(jīng)》不愧為中國文學(xué)的一個光輝起點,哺育著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詩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