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場
雙兔傍地,安辨雌雄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1601)
孿生而致身份誤會,為貫穿全劇的笑點提供原料,前篇《錯誤的喜劇》中那主仆兩對孿生兄弟之間因此而起的誤會,幾乎把個喜劇弄成了鬧劇,讓人前仰后合之后,似乎覺得還少了點兒“深刻”的東西,這個缺憾,莎士比亞用《第十二夜》補上了。
劇情笑點依然因?qū)\生而起,但這一次孿生的是兄妹。塞巴斯蒂安和妹妹薇奧拉因海難而失散,薇奧拉漂到伊萊里亞海邊獲救,為安全計,改扮男裝,改名西薩里奧,來到暗中慕名已久的奧西諾公爵府上當(dāng)差——估計是希望見機行事,實現(xiàn)嫁給夢中情人的夢想??蛇@奧西諾見小伙子眉清目秀伶牙俐齒,竟派他(她)前去向大戶人家小姐奧麗維婭求愛。原來,這位小姐新近接連失去父親和兄長,哀傷綿綿,正在服喪,公爵屢次前往都無功而返。當(dāng)然我們心知肚明,那只是一個“合理的借口”,是否“合情”,看看奧麗維婭見了扮了男生的薇奧拉后的反應(yīng),就可明白。
公爵派薇奧拉前去轉(zhuǎn)達(dá)愛意,可奧麗維婭一眼就愛上了這位相貌英俊的“小伙子”,竟立馬拋下女孩兒的矜持,也忘了自己尚在服喪不宜見客的托詞,主動出擊,大有非西薩里奧不嫁的意思。這一來可把女兒身的薇奧拉難壞了,左推右擋,正苦于無法脫身,孿生哥哥塞巴斯蒂安鬼使神差來到城里,被奧麗維婭撞上,一把拉去找神父訂了婚。最后,跟著公爵的西薩里奧(男裝薇奧拉)與正怒氣沖沖尋找“玩消失”的新郎的奧麗維婭狹路相逢,后者沖著男裝薇奧拉一聲高喊“老公!”,讓公爵對身邊這小伙子怒目相看:我派你去替我求婚,結(jié)果你竟然自己搞上了!薇奧拉有口難辯,虧得孿生哥哥塞巴斯蒂安及時出現(xiàn),讓在場各位大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你)是雄雌”的感嘆。兄妹一番話,最終解開了所有誤會和心結(jié),兩對戀人各得其所,看戲的人們也度過了一個歡快的圣誕后第十二夜。
既然是節(jié)慶戲,多少得帶上一點兒狂歡的味道,而狂歡,就意味著暫時的放縱與越界??駳g起來,平時的清規(guī)戒律可以不顧,上下尊卑的界限也被混淆了,性別身份這些東西也變得游移模糊起來。在這樣的環(huán)境(還是幻境?)中,甚至連求愛也很難讓人分得清是玩鬧還是認(rèn)真??纯础兜谑埂?,似乎是備齊了狂歡的各種要素:在歡笑嬉鬧中,主仆關(guān)系松了,觀眾看到的是主人被仆人戲弄;傳統(tǒng)求愛中的男女關(guān)系倒了過來,成了女主追“男”仆;求愛的雙方,實際上連到底是男是女,都讓人難以確定,因為在戲中,被公爵派去向奧麗維婭求愛的薇奧拉,是女扮男裝,但當(dāng)時的觀眾都心知肚明,臺上的兩位美女,無論是奧麗維婭還是薇奧拉,實際上都是美少年扮的!現(xiàn)在的人們很難體會當(dāng)時觀眾那怎么也按捺不住的好笑:這幾位求愛,到底是男求女、女求男、女求女、還是男求男???如此想來,她(他)們嘴里的那些信誓旦旦的求愛,能有幾分可以當(dāng)真?真應(yīng)了《木蘭辭》中的那幾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狂歡中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丑角。在《第十二夜》中找找,好家伙,恐怕得有三個:有“專業(yè)丑角”菲斯特,專門在女主人奧麗維婭面前逗樂,享有對女主人口無遮攔的特權(quán);還有兩個按角色行當(dāng)并非丑角,但其言行均與丑角無異,一個是奧麗維婭的醉鬼叔叔,那個連姓氏里都帶著飽嗝(英文belch)的托比爵士,另一個是奧麗維婭的管家馬福里奧,據(jù)說是按清教徒的樣式設(shè)計的人物,滿臉的嚴(yán)肅拘謹(jǐn),滿心的癡念妄想,用來供戲里戲外的人們嘲笑的。
當(dāng)然,《第十二夜》并非簡單的鬧劇,嬉笑的故事情節(jié)中,還是另有一番意思的:女孩子出自天性對愛的執(zhí)著和主動,莎士比亞通過劇中人之口對宮廷或“高雅”“時髦”(“爛俗”的另一種稱呼)的求愛方式的盡情嘲諷,應(yīng)該是這部戲的兩大看點。
戲里的兩位姑娘,真的是把愛的主動權(quán)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榜樣。那位與孿生哥哥失散了的薇奧拉,剛扮了男裝在陌生的城市立足,便打聽自己仰慕已久的公爵是否依然單身,還拐彎抹角地打聽他是否情感專一,其心計不可謂不成熟。得知實情后,“他”(她)趕緊去府上自薦做了跟班,雖然很不情愿地被派去向奧麗維婭(情敵?)求愛,但心中主意已定: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我鐵定要嫁到你門下。
奧麗維婭則更了不得:說是在服父親與兄長之喪,拒見所有登門男性,其實人人心知肚明,那不過是她不愿意見公爵的托詞。真是的,年輕公爵配名門淑女,明明是門當(dāng)戶對,可她就是與公爵“不對眼”(這一點,很值得所有在相親角舉牌的父母聽一聽),可一聽說有“美少年”來叩門,第一反應(yīng)竟然是“誰在門口攔著他?”急急地往臉上蒙了張面紗,就讓人進門了。幾番對話,早把公爵的事甩到云端,不停地向小伙子(別忘了,是姑娘扮的)美目傳情暗送秋波,不停地打聽對方的身世,送客時還暗示對方,“下次就別讓公爵再派人來求愛了,除非你來(頓了一頓,生怕太露骨)告訴我公爵是如何接受我的拒絕的(這還要說嗎?當(dāng)然是心碎?。。?。”
真愛到了,什么理性規(guī)矩都擋不住,連當(dāng)事人自己都預(yù)料不到的,這大概就是我們說的“化學(xué)反應(yīng)”。
不過,求愛也得來真的,就是發(fā)自內(nèi)心自然流露的那種,可以傻,可以拙,但不能“作”,而所謂“高雅”“時髦”的宮廷式求愛,往往太刻意,太淺薄,哪怕蒙著“浪漫”的外衣。對那種做作的求愛,莎士比亞可沒少加以嘲弄,現(xiàn)在的觀眾讀者,千萬不要掉進莎士比亞戲里的求愛圈套,以為那些陳詞濫調(diào)的愛情傳遞的是真情實意。比如,奧麗維婭問“小伙子”薇奧拉,如果“他”求愛被拒會怎么辦,后者說:“我要用柳木板做一只箱子放在你家門口,站在上面呼喚著屋子里我的靈魂;我要寫哀嘆求愛被拒的詩句,在萬籟俱靜的深夜高聲吟誦;我要面對綿綿群山高喊你的名字,讓震蕩的空氣中回響著‘奧麗維婭’!”哎呀,這和現(xiàn)在有些小伙子求愛,在女生宿舍前擺開心形蠟燭陣、半路上突然送花送歌、飯桌上猛地掏個什么首飾盒之類的,怎么這么異曲同工???千萬千萬,別掉進莎士比亞的坑里去:薇奧拉是在嘲諷那些淺薄刻意愚蠢的求愛法。真那么做了,不怕別人告你深夜擾民?
薇奧拉作為莎士比亞筆下女主角中的佼佼者,可不是一般的智慧伶俐,她的話,時而一針見血:“一個漂亮又靠不住的男人,多么容易占據(jù)了女人家柔弱的心”,時而推心置腹:“我們男人(此時她正裝著男兒?。┮苍S更多話,更會發(fā)誓,可是真的,我們的表現(xiàn)總多于我們的實際決心;因為我們總是山盟海誓何其多,真情實愛何其少”,時而睿智深刻:“裝傻裝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須窺伺被他所取笑的人們的心緒,了解他們的身份,還得看準(zhǔn)了時機;然后像窺視著眼前每一只鳥雀的野鷹一樣,每個機會都不放過。這是一種和聰明人的藝術(shù)一樣艱難的工作?!边@最后這段話,恐怕是可以寫進辦公室政治讀本的。
讀莎士比亞,可得往深處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