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南線:磕長頭,為了世界和平
老師沒有告訴我,讀書可以更好地書寫人生
2010年,我第一次進藏走的是滇藏線,2015年走了川藏北線,2017年走了川藏南線。芒康就是滇藏線和川藏線的交會處。時間暫時快進到2017年10月,我先來講述川藏南線的故事。
都說少不入川,老不出川。這些年,我去過很多次成都,也曾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溜達,在小酒館里喝了又喝。成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這里的人們知道如何享受生活,他們自在悠閑,周末就駕車去無數風景美好的地方溜達。我喜歡成都的熱情如火,我喜歡成都的慢節(jié)奏,更喜歡那條從成都去往西藏的路——318國道。
川藏南線是最著名的進藏路線,沿著318國道從成都至拉薩,全長2142公里。這條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的線路,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行走在川藏線上,一日幾重天,與雨雪冰雹、四季相遇,還有不容忽視的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險,一路未知是川藏線的魅力所在。
318國道的起點是上海人民廣場,終點是珠穆朗瑪峰,這是一條承載了無數人奇妙故事的公路,或許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寫一本蕩氣回腸的書。于我而言,多年后才踏上這條路,彌補當年的缺憾,似乎少了些年少的輕狂和勇氣。那時候沒有錢,一路上能省就省,我甚至住過8塊錢一晚的小旅館,每天吃最便宜的飯菜,和各種小伙伴搭伙前行,行囊再沉重也不覺得累,每天都充滿好奇,一路帶著歡笑前行。而今,怕晚上睡不好,走到哪里都要尋找當地最好的酒店。朋友們一起出行,租最好的車子,沒有任何難度地前進。相對于背包旅行,自駕旅行少了些許陌生人的故事。唯一還保留的項目是,每次出去總要徒步那么一天兩天。除此之外,汽車代替了腳步,無人機代替了登山。
旅行就是這樣,因為年少無知才能無畏,因為一無所有才無所謂。成長的代價是慢慢忘卻那些無畏,惦記這個擔心那個,以至于當初的瀟灑永遠停留在了文字里。我經常夢到自己再次一無所有,再次義無反顧。可夢醒的時候才知道,不過是個夢。我多么懷念當初的自己,堅決而不妥協(xié)。你看,這就是人生,而立之年之后最愛回憶青春。
從成都進藏有兩條線路,一條是向北途經色達的川藏北線,一條是經新都橋的川藏南線。走川藏南線只為了那個人們心中的日月——大香格里拉,去看當年洛克夢中的香巴拉,稻城亞丁。
這次旅行是和我的高中同學明宇一起,在這之前他和家人多次來過四川,他說這一次想換一種方式再走一遍??擅髅鲙讉€月前,在結束了鄉(xiāng)城徒步后,他說再也不和我一起玩了。你看,還是最原始的旅行方式最讓人銘記。在每次旅行過后,通常我們記住的不是最好的酒店、最好的風景,而是路上所經歷的那些苦難,因為只有苦難才容易娓娓道來。
國慶出行,為了避開大隊人馬,我們選擇了前往丹巴。三年前我曾一個人背包來到這里,現在那個曾經安靜的小村子變得車水馬龍。熟悉的街道邊緣高樓林立,客棧的大堂里擺滿了帳篷,前往美人谷的路邊停滿了車。曾經靜下來賞風景的心情,也因人流的喧鬧而變得想要逃離。
從丹巴去往稻城的路上經過著名的雅拉神山和塔公草原。雅拉神山藏語意為“東方的白牦?!?,海拔5820米,與貢嘎山遙遙相望。雅拉雪山從塔公草原拔地而起,巍峨壯觀,峰頂終年積雪,被稱為“第二香巴拉”。其南側不遠處的雪山被稱為“雅姆”,意為“白色的蓮花”。當地人將雅拉稱為大炮山,將雅姆稱為大炮南山,因為雅拉山北坡雪崩時發(fā)出的巨響,就像多門大炮同時轟炸,在塔公草原上傳得很遠。
在拍雅拉雪山時,朵朵站在我的身邊挽著我的胳膊,我突然覺得如果自己有個女兒該多好。我可以帶著她出來看世界,可以教她攝影,可以給她講述自己的故事。朵朵是誰?12歲的朵朵精力旺盛,大路從來不走,只走偏門小道,“00后”的世界我們不懂。13歲的小寶腿長及標哥的胸,出來玩一心惦記著未完成的作業(yè)。8歲的東東徒步稻城時,一路哭著說我不想走,可也最終抵達目的地。他們是我在旅行途中相識的旅伴。我在他們這個年紀,完全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樣子。我的家鄉(xiāng)有草原、河流、沙漠、星空,我一直以為那是全世界。直到離開家才發(fā)現,世界這么大,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像他們一樣,喜歡自然,喜歡旅行,從小就來看世界。
好友老極帶著3歲的辛巴,歷時185天,途經12個國家去看北極熊。辛巴5歲時,歷時146天,縱穿南美洲去南極看企鵝。辛巴是這個地球上跑得很遠很遠的中國小屁孩,老極說趁你還小,趁我未老,我們一起去野吧!老極和辛巴在他們的書《別叫他寶貝,他是行者辛巴》的扉頁上寫道:
索以,一息尚存,從吾所好。
說到成長,讀書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好好讀書將來過上好日子。但沒告訴我,好好讀書將來表達感情的時候可以文采飛揚,也沒告訴我,讀書可以更好地書寫人生。這是題外話,接著說塔公草原。
“十一”的塔公草原人滿為患,天邊的晚霞映襯在塔公寺的金頂之上。相機的取景器里,上半部分景色優(yōu)美,下半部分人頭攢動。無奈只能拍點特寫,然后默默告訴自己,以后法定假期千萬不要出來湊熱鬧。
塔公寺位于康定縣塔公鄉(xiāng),“塔公”在藏語中意為“佛菩薩喜歡的地方”,塔公寺也被稱為“一見解脫如意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著名寺廟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寺內保存有一尊與拉薩大昭寺相同的釋迦牟尼像,因為有“凡愿到西藏拉薩朝圣而未能如愿者,朝拜康藏塔公寺釋迦牟尼像亦具有同等效果和功德”的說法,所以塔公寺又有“小大昭寺”之稱。
大香格里拉,心中有日月
偏離318國道150公里之處的稻城亞丁,坐落著央邁勇、夏諾多吉、仙乃日三座神山。神山和圣湖是夢中的香巴拉之地。它的景致保持著在地球上幾近絕跡的純粹,因其獨特的地貌和原生態(tài)的自然風光,被譽為“香格里拉之魂”和“最后的香格里拉”,被國際友人譽為“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
多年以前就聽說過這個地方,可惜一直未能前來。因為國慶期間人山人海,再加上我們偷懶沒能早起,當我們抵達時,這里已經擠滿了游人,消耗了我們大量時間和精力。第二天4點鐘起床進入景區(qū),看到了日照金山的夏諾多吉、輕霧縹緲的珍珠海,總算彌補了些遺憾。可如果放在多年前,我一定會背著器材爬著小山、走著小路,尋覓不同角度的風景,沒有大巴車、電瓶車,以最原始的方式感受這片秘境香巴拉。可現在面對如此人滿為患的局面,我甚至失去了行走的動力和拍攝的興致,來去都匆匆。
離開稻城亞丁后我們去往大香格里拉,途經鄉(xiāng)城,這是一處尚未被旅游開發(fā)的處女地?!鞍咨胤俊笔青l(xiāng)城三絕之一,也是鄉(xiāng)城最重要的人文品牌。其藏式建筑獨具一格,鄉(xiāng)城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融合了納西族、漢族等民族建筑藝術特點,形成了與康巴高原其他地方乃至與整個藏區(qū)相比更為獨具特色的建筑風格。
當地人說,除了白色藏房外,這里還有“巴姆七湖”,至今也沒有什么照片資料。在藏語中,巴姆的意思是“騎虎觀音”,巴姆七湖也稱“香巴拉七湖”,位于鄉(xiāng)城縣水洼鄉(xiāng),這里有32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冰蝕地貌十分明顯。古冰期結束之后,冰川退去,留下了大大小小的高山海子。據統(tǒng)計,鄉(xiāng)城縣境內高山湖泊有44個,而單在巴姆七湖景區(qū)內,便分布著23個。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日朗央措七海和次仁措,巴姆七湖指的就是日朗央措七海。次仁措在相隔不遠的另一條山溝中,也是當地的圣湖。巴姆七湖呈階梯狀分布于山谷之中,串珠相連,間以壯美瀑布相接,湖水清澈如鏡,隨季節(jié)和天氣變幻莫測,湖周生態(tài)原始,植被豐富絢麗。
我總是喜歡這些奇奇怪怪沒有人煙的地方,似乎只有這樣的地方才能感受到自虐行之后的身心愉悅。我們懇求當地去過七湖的老鄉(xiāng),開著他的五菱神車一路到山腳下。老鄉(xiāng)說,幾乎沒有游客來這里,沒有路,只能徒步進去,可是老鄉(xiāng)沒說,連徒步的路都沒有。我們在充滿泥石和荊棘的路上走了4個小時,到達了第一個湖的湖邊,明宇已近奔潰。但在我們的不斷鼓勵下,又繼續(xù)前行了2小時到達山下。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放棄,跟著老鄉(xiāng)返回。我和其他幾個人繼續(xù)前進。直到湖的最深處。越往里走路越危險,進來之前老鄉(xiāng)就說前些日子有人被棕熊傷到,為了安全他再三叮囑我們一定要原路返回。我用無人機拍攝了一些七湖的照片,如果能夠走到山頂,就能看到稻城亞丁的三座神山,山前便是連在一起的7個高原湖泊。日朗央措七海子,間以瀑布相連,飛濺的瀑布與寧靜的海子構成了世間罕見的景致。景區(qū)內長達9公里左右的大果落葉松長廊營造的秋景,規(guī)模及觀賞性都極罕見。
回到起點,明宇說他返程的路上遇到一群牦牛,因為自己穿了一件紅色沖鋒衣,于是撒腿就跑,2個小時便抵達了。我說你看,你哪里是走不動,分明是動力不夠。以后徒步我?guī)l狗追著你,保證哪兒都能到。
關于徒步,我想強調的是,戶外探險一定要做足功課,要有完善的裝備并做好人員保障。切不可輕易前往,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旅行不是為了尋求盲目的刺激,盲目的探索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我們不需要吹牛的談資,安全抵達更令人欣喜。
磕長頭,為了世界和平
時間再拉回到2010年10月。
川藏線與滇藏線在芒康交會。川藏線除了壯美的風景之外,還有這樣一群人——虔誠的朝圣者。他們身著破舊牛皮圍裙,手上套著木屐,朝著圣城拉薩的方向磕著長頭。他們用身體的長度丈量朝圣之路的長度,他們用身體力行告訴路過的旅者,這才是最無解的進藏方式。
或許是城市中生活了太久,總是不愿意去相信一些事情,直到真實遇見。
我遇到的第一隊朝圣者是在左貢到邦達的路上,原本無意打擾,他們卻熱情地邀請我們到帳篷里喝茶。在這些藏族人里,有2個地拜著,產后仍然堅持著。2017年,《岡仁波齊》上映,許多人曾問我,影片中的嬰兒是真的嗎?我給他們看照片——這是我目睹的、最真實的存在。
對于他們而言,漫長的朝圣路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艱苦與虔誠都是我們賦予的形容詞,我們把朝圣想象成了超脫。對我們來說,生活何嘗不是一種修行。擁擠的城市,不大的辦公桌,朝九晚五。為生活奔忙,就像磕長頭,只不過信仰的內容不同罷了。他們的信仰關乎生死,關乎今生和來世。我們的信仰關乎家庭、理想、愛情。
人會漢語,簡單地交流得知,他們8人來自四川,花了4個月時間從甘孜走到這里。隨行有一輛物資車,提前扎好帳篷、做好飯等待他們到達。他們說祖輩們都是這樣結伴朝圣,從四川到拉薩最快也要五六個月,最長可能要走兩年。
在環(huán)境惡劣、物質匱乏的高原,無論神靈會給他們何種回報,他們都在用行動詮釋生命。迎著風雪,踏著荊棘,朝圣的信念不曾動搖。
張揚導演在電影花絮中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但若干年后,人們仍可以從這部影片里,看到有一個民族還這樣生活過。神山圣湖不是終點,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棄平凡的理想和信仰,熱愛生活,我們都在路上?!?/p>
我問他們?yōu)槭裁慈コ??他們平靜地回答,為了世界和平。
我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這樣一句在我們看來是玩笑的話語,他們卻說得如此鏗鏘又樸素。
還有另外一家人,有老人和孩子,他們同樣來自四川,用了8個月才到達八宿。在征得了他們同意之后,我拍下了朝圣的孩子。透過那清澈的眼神、額頭上的傷疤,我看到了他們心中的和平世界。
就在我們要離開的時候,爸爸從車上抱出一個剛出生40天的嬰兒。爸爸說,孩子是在朝拜的路上生的,媽媽在懷孕的時候依然虔誠。
翻山越嶺,看四季更迭
從芒康到左貢,當我們走到拉烏山時,車的避震器損壞了,在繼續(xù)前進和返回修車的抉擇中,我們選擇返回,于是便有了夜過東達山的難忘經歷。東達山被稱為“生命禁區(qū)”,海拔5130米,夜里聽到的最大聲響來自奔騰的瀾滄江。
那時的東達山正在修路,導航上是密密麻麻的彎曲路線。車燈能照射的范圍往往只到下一個轉彎,安全起見,我們的車以30邁的速度行進。整座山里只有我們一臺車,抵達左貢已是凌晨2點。夜晚在危險路段駕車,不但考驗駕駛員的技術,更是一個非常消耗精力的事,所以,如果有條件和時間,應盡量避免在夜間走這些路段,以降低事故率。
休一夜,第二天我們繼續(xù)上路。左貢經邦達到然烏湖的路上,有川藏線最著名的“怒江72拐”,也有“業(yè)拉山108拐”的說法。從廣袤的邦達草原到奔騰的怒江沿岸,從海拔4618米的山口直降近2000米到海拔2740米。路上遇到騎行的驢友,他們開玩笑說,走這條路最費的不是自行車胎而是鞋底,因為坡度較陡,需要用腳輔助剎車。
我第一次到然烏湖是2010年10月下旬,湖水泛黃,景色全無。2017年3月,我再次來到然烏湖,才拍到最美的日出和然烏倒影。然烏湖的西南有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貢拉冰川,東北方向有伯舒拉嶺,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構成了然烏湖主要的補給水源。它是著名的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頭。然烏在藏語中意為“尸體堆積在一起”,名字雖恐怖,卻是川藏線上絕美的風景。相傳,然烏湖中住著一頭水牛,湖岸上生活著一頭黃牛,兩頭?;ゲ幌嘧?,時?;ハ囗斨^量。兩頭牛死后,尸體化為湖岸兩邊的大山,然烏湖就夾在兩山之間。然烏湖海拔3850米,整個湖分為上、中、下三段,分別被稱為安貢措(湖)、然烏湖、安目措(湖)。
來古冰川
來古冰川為一組冰川的統(tǒng)稱,幾條巨大的冰川匯聚成如同車轍印一般長長的冰舌。來古一名來源于緊鄰冰川的來古村,在藏語中意為“隱藏著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來古冰川是帕隆藏布江的源頭,冰川融水流進然烏湖。深入來古你才能體會然烏湖真正的美,春天你會看到雪山映襯下清澈如鏡的然烏湖,秋天這里則是漫山遍野的火紅與金黃色。
離開然烏抵達波密,我們找到一間青年旅社,那是我住過的人最多的青旅。進門左右兩邊兩間房,每間房12張床,男女分開。那天晚上一個哥們兒呼嚕打得震天響,所有人都無法入睡,無奈我們只能坐在青旅的院子里,一直聊到凌晨5點,天空已泛白。
那個40歲出頭的大哥胡子拉碴,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他來自青島,是個語文老師,若干年前來到西藏就再也沒回去,在波密附近的一個學校支教。他說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現在終于實現了,眼神里透著喜悅和滿足。還有位詩人,出來找靈感。他說他家的墻上掛著一幅中國地圖,然后閉著眼睛扔飛鏢,丟到哪里就去哪里?;蛟S這也是一種方式吧,如果不能邁出腳步,就讓命運決定何時起步。在聽大家講故事的時候,我給大家講了這一路遇到的人和事。僅僅數日,我已不再是單純的聆聽者,而成了故事的講述者。分享經歷,讓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值得回味。這就是旅行給我的。
2018年1月,我再次開著車走在波密的小路上,兩側的樹木被陽光照射得泛出金光,我用無人機拍下了一組照片。相比城市的喧囂,這樣的場景似乎更有旅行的味道。呼吸著新鮮空氣,自由馳騁在高原上,那一刻,我似乎懂了什么是自由。
波密附近有個徒步圣地叫墨脫,在雨崩徒步被虐時,就有人這樣安慰我,得虧你走的不是墨脫,跟徒步墨脫相比,雨崩簡直就是在城市里逛街。這個說法讓我對墨脫有了一些神往——是那種剛被虐完還沒緩過勁來就想接著被虐的感覺??晌覀冊诓艿膸滋於际顷幱晏?,徒步墨脫的計劃也因此擱淺,直到現在。雖然沒去成,但我在客棧里遇到一位剛從墨脫走出來的上海姑娘,她叫小島。后來她搭我們的車到拉薩,一路雙目無神,我們下車玩她就在車上睡覺。她說她在墨脫走傻了,那些天一直處于迷茫的狀態(tài)。再后來,墨脫的公路修通了,這條經典的徒步路線也少有人去了。而墨脫的那些徒步故事,也永遠停留在了游記里。
波密到林芝的路上會經過川藏線上最危險的一段路——通麥天險。那是從通麥鎮(zhèn)到排龍鄉(xiāng)的一條14公里的天險路段,又叫“通麥墳場”。14公里,平均要走兩個小時左右。這里號稱“亞洲第二大泥石流群”(甘肅省舟曲縣號稱亞洲第一大滑坡和泥石流多發(fā)地帶),于是有人說,“川藏難,難于上西天”。走川藏南線,沿線的山體土質較為疏松,高山滾石難以預料,且附近遍布著雪山河流,一遇風雨或冰雪融化,極易發(fā)生泥石流和塌方,加之路窄導致錯車的空間極小,故通麥、排龍一線有“死亡路段”之稱。
如今,通麥大橋巍峨聳立,天險已不再。至此,整個川藏線再無驚險。
十里桃花,刺穿天空的長矛
下一站,林芝。林芝在藏語中意為“太陽寶座”,地處藏東南雅魯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海拔最低處僅900米,氣候濕潤,景色宜人。林芝古稱貢布,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時期。這里居住著古時被稱為“僜人”的門巴族和珞巴族等少數民族,這里有隱秘的“蓮花圣地”墨脫。林芝還以世界上最深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著稱于世,并分布著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擁有異常豐富的植被及野生動物資源,原始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上僅存的絕少為人類涉足的凈土之一,素有“東方的瑞士”“自然的綠色基因庫”之稱。
雅魯藏布大峽谷從派鎮(zhèn)的大渡卡村起,一直到墨脫縣的巴昔卡村,在加拉白疊和南迦巴瓦峰兩山的夾持下,形成了全長為504公里,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處達6009米,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世界第一大峽谷。整個峽谷地區(qū)冰川、絕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錯在一起,堪稱“地球上最后的秘境”。
色季拉山屬念青唐古拉山脈,是西藏林芝縣東部與中西部的分界帶,是尼洋河流域與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嶺,為川藏公路南線所跨越。海拔4728米,埡口可觀日出、云海、無際的林海和遠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色季拉山西坡的達則村旁的本日拉山,是西藏本教的圣地,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來此轉山朝拜的人四季不絕,信徒來自四面八方。每逢藏歷八月十日,還要舉行一次規(guī)模盛大的轉山活動,稱為“娘布拉酥”,為請神求寶之意。
第一次進藏翻越色季拉山時,我并不知道山的那一邊是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壘峰。我沒做攻略,也沒看任何目的地的照片,只想享受那獨一無二的新鮮感,即使錯過也不遺憾,因為知道這樣的地方我還會來。后來,我又數次經過這里,拍了多張南迦巴瓦峰的照片,時至今日,南迦巴瓦依舊是我最喜歡的山峰之一。
南迦巴瓦的藏語意為“刺向藍天的戰(zhàn)矛”,是喜馬拉雅山東端最高峰,海拔7782米,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的雪山。南迦巴瓦并非像傳聞中的那樣是世界第15大高峰,實際上,它只位列第28位,真正的世界第15大高峰叫格重康峰,海拔7952米。但它不僅以勢逼藍天的偉岸、險峻巍峨的山姿著稱于世,更重要的是,雅魯藏布大峽谷那變幻莫測的氣候使得南迦巴瓦在大多數時候都籠罩在云霧之中,成就了其難得一窺的神秘面容。很多人到過西藏數次,卻仍無緣得見南迦巴瓦的高貴尊容。
都說林芝三月桃花開,可你是否知道,這里的桃花異于江南碧桃,俗稱“野桃”,又名“西藏桃”,樹高花繁,開得狂野,壽命可達千余年。一眼看過去,山下桃花盛開,山上萬年積雪。
離開林芝后,經工布江達,我們抵達了川藏線的最后一個埡口——米拉山。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笑,有的人哭。笑著的人說終于到了,哭著的人說怎么就到了。
思金拉措
墨竹思金拉措,當地群眾稱之為“財主百龍之王”居住的神湖。位于墨竹工卡縣日多鄉(xiāng)東南、山南地區(qū)桑日縣增期鄉(xiāng)以北,距川藏公路(318國道)約6公里,距墨竹工卡縣城66公里,距拉薩市區(qū)124公里,海拔4500米,藏語意為“具有威力的神湖”,地形猶如聚寶盆,四周群峰簇擁,湖中投入許多金銀財寶以報神湖的恩賜。傳說墨竹思金龍王以雪域財主的身份把財寶撒在大地上,撒滿整個雪域山川,并用各種珍貴藥材及樹木、鮮花、野生動物將其點綴。神湖后面形如龜王的山上有蓮花生大師修行的“仲巴”巖洞及許多歷史悠久的修禪靜地和生成之物。神湖往東望去的山脈上駐有十六尊羅漢,東南邊還可看見雪域著名的摸頂山,供世人膜拜。傳說祭拜此神山能積累福運。思金拉措神湖的南邊山脈猶如供奉的曼陀羅,西邊山脈猶如大象背上的寶座。山的左邊可供祭拜黑湖,山的右邊是前往神湖參觀旅游的路口。在它的四周小湖泊星羅棋布,每個湖泊都有不同的象征意義和歷史淵源,還有顯靈的傳說。在東面有象征五飛天的五個小湖,南面有象征六趣的六個湖,西面有象征八尊古如(蓮花生大師八大變化身)的八個小湖,北面有象征“三怙主”的三個小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