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性別文本

網(wǎng)絡文學批評 作者:范周 著


第二章 論網(wǎng)絡類型小說的身體敘事

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 王金芝

網(wǎng)絡文學自誕生之日起,從來就伴隨著爭議和非議。隨著時間的推移,網(wǎng)絡文學經過20余年的野蠻生長,已經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隨著中文在線、閱文集團和掌閱科技三家公司的上市,標志著網(wǎng)絡文學的商業(yè)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現(xiàn)在誰也沒有辦法忽視網(wǎng)絡文學的存在和發(fā)展。

網(wǎng)絡文學經過20余年的發(fā)展,蔚為大觀,且類型化特征愈來愈明顯,網(wǎng)絡類型小說占據(jù)了網(wǎng)絡文學的主流。它似乎又回到了小說的原初狀態(tài)——講故事。怎么講故事即敘事,理應成為網(wǎng)絡文學的研究重點。本文試將論述網(wǎng)絡類型小說的身體敘事特征。

一、性別文本

要論述身體敘事,首先要辨析“身體”一詞。自從西方哲學上的“身體”被尼采發(fā)現(xiàn),“我完全是身體,此外什么也不是;靈魂只是身體上某一部分的名稱”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M]. 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7.,此后的身體在哲學、美學、社會、文化、文學、藝術等學科領域均被大量深入研究和提及,并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至于伊格爾頓說 :“當代批評中的身體比滑鐵盧戰(zhàn)場上的尸體還要多?!?img alt="特里·伊格爾頓. 歷史中的政治、哲學、愛欲[M]. 馬海良,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199."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7/25/12363911627225.png" />然而,中西方的身體觀念并不盡相同。在西方哲學史上,不管是柏拉圖、笛卡爾的重靈魂輕身體,還是尼采的重身體輕靈魂,再到康德、黑格爾、馬克思、???,一直存在著身體和靈魂的相互獨立、對立、二分和辯證。而“身體”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楊儒賓在《儒家身體觀》里談到:“儒家身體觀的特征是四種體的綜攝體,它綜攝了意識的主體、形氣的主體、自然的主體與文化的主體,這四體綿密地編織于身體主體之上。儒家理解的身體主體只要一展現(xiàn),它即含有意識的、形氣的、自然的與文化的向度。這四體互攝互入,形成一有機的共同體?!笨梢?,東方的身體和靈魂是有機統(tǒng)一的,而西方的身體和靈魂一直處在二分狀態(tài),盡管黑格爾等人企圖將二者辯證地統(tǒng)一起來。中國以“形”“神”對應西方的“肉”“靈”。但此“形”和彼“肉”大相徑庭,在中國古代哲學和文學中,對“身體”的描述重傳神而輕細致入微的寫實繪形;而西方哲學和文學則普遍偏重具體細致入微的寫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