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是個
美術(shù)化的東西,
因為它同我們
隔遠看不見了,
它另外有一種
縹緲不實之美。
寄給一個失戀的人的信(一)
秋心:
在我這種懶散心情之下,居然呵開凍硯,拿起那已經(jīng)有一星期沒有動的筆,來寫這封長信;無非是因為你是要半年才有封信?,F(xiàn)在信來了,我若使(它)又遲延好久才復,或者一擱起來就忘記去了,將來恐怕真成個音信渺茫,生死莫知了。
來信你告訴我,你起先對她怎樣鐘情,想由同她互愛中得點人生的慰藉;她本來是何等的溫柔,后來又如何變成鐵石心人;同你現(xiàn)在衰頹的生活,悲觀的態(tài)度。整整寫了二十張十二行的信紙,我看了非常高興。我知道你絕對不會想因為我自己沒有愛人,所以看別人丟了愛人,就現(xiàn)出卑鄙的笑容來。若使你對我能夠有這樣的見解,你就不寫這封悱惻動人的長信給我了。我真有可以高興的理由。在這萬分寂寞一個人坐在爐邊的時候,幾千里外來了一封八年前老朋友的信,痛快地暴露他心中最深一層的秘密,推心置腹般娓娓細談他失敗的情史,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一個人這樣愛我、信我,來向我找些同情同熱淚,真好像一片潔白耀目的光線,射進我這精神上之牢獄。最叫我滿意的是由你這信我知道現(xiàn)在的秋心還是八年前的秋心。八年的時光,流水行云般過去了?,F(xiàn)在我們雖然還是少年,然而最好的青春已過去一大半了。所以我總是愛想到從前的事情。八年前我們一塊兒游玩的情境,自然直率的談話是常浮現(xiàn)在我夢境中間,尤其在講堂上睜開眼睛所做的夢的中間。你現(xiàn)在寫信來哭訴你的怨情,簡直同八年前你含著一泡眼淚,咽著聲音講給我聽你父親怎樣罵你的神氣一樣。但是我那時能夠用手巾來擦干你的眼淚,現(xiàn)在呢?我只好仗我這支禿筆來替那(手巾)陪你嗚咽,撫你肩膀,低聲地安慰。秋心,我們雖然八年沒有見一面,半年一通信,你小孩時候雪白的臉,桃紅的頰,同你眉目間那一股英武的氣概卻長存在我記憶里頭。我們天天在校園踏著桃花瓣地散步,樹蔭底下石階上面坐著唧唧噥噥地談天,回想起來真是亞當沒有吃果前樂園的生活。當我讀關(guān)于美少年的文學,我就記起我八年前的游伴。無論是述Narcissus 的故事,Shakespeare 百余首的十四行詩,Gray 給Bonstetten 的信,Keats 的Endymion,Wilde 的Dorian Gray 都引起我無限的愁思而懷念著久不寫信給我的秋心。十年前的我也不像現(xiàn)在這么無精打采的形象,那時我性情也溫和得多,面上也充滿有青春的光彩,你還記著我們那一回修學旅行吧?因為我是生長在城市,不會爬山,你是無時不在我旁邊,拉著我的手走上那崎嶇光滑的山路。你一面走一面又講好多故事,來打散我恐懼的心情。我那一回出疹子,你瞞著你的家人,到我家里,瞧個機會不給我家人看見跑到我床邊來。你喘氣也喘不過來似的講:“好容易同你談幾句話!我來了五趟,不是給你祖母攔住,就是被你父親拉著,說一大陣什么染后會變麻子……”這件事我想一定是深印在你心中。憶起你那時的殷勤情誼更覺得現(xiàn)在我天天碰著的人的冷酷,也更使我留戀那已經(jīng)不可再得的春風里的生活。提起往事,徒然加你的惆悵,還是談別的吧。
來信中很含著“既有今日,何必當初”的意思。這差不多是失戀人的口號,也是失戀人心中最苦痛的觀念。我很反對這種論調(diào),我反對,并不是因為我想打破你的煩惱同愁怨。一個人的情調(diào)應當任它自然地發(fā)展,旁人更不當來用話去壓制它的生長,使他墮到一種莫名其妙的煩悶網(wǎng)子里去。真真同情于朋友憂愁的人,絕不會殘忍地去撲滅他朋友懷在心中的幽情。他一定是用他的情感的共鳴使他朋友得點真同情的好處,我總覺“既有今日,何必當初”這句話對“過去”未免太藐視了。我是個戀著“過去”的骸骨同化石的人。我深切感到“過去”在人生的意義,盡管你講什么“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后種種譬如今日生”同Let bygones be bygones,“從前”是不會死的。就算形質(zhì)上看不見,它的精神卻還是一樣地存在?!斑^去”也不至于煙消火滅般過去的,它總留了深刻的足跡。理想主義者看宇宙一切過程都是向一個目的走去的,換句話就是世界上事物都是發(fā)展一個基本的意義的。他們把“過去”包在“現(xiàn)在”中間一齊往“將來”的路上走,所以Emerson 講:“只要我們能夠得到‘現(xiàn)在’,把‘過去’拿去給狗子罷了?!边@可算是詩人的幻覺。這么漂亮的肥皂泡子不是人人都會吹的。我們老愛一部一部地觀察人生,好像舍不得這樣豬八戒吃人參果般用一個大抽象概念解釋過去。所以我相信要深深地領(lǐng)略人生的味的人們,非把“過去”當做有它獨立的價值不可,千萬不要只看做“現(xiàn)在”的工具。由我們生來不帶樂觀性的人看來,“將來”總未免太渺茫了,“現(xiàn)在”不過一剎那,好像一個沒有存在的東西似的,所以只“過去”是這不斷時間之流中站得住的巖石。我們只好緊緊抱著它,才免得受漂流無依的苦痛?!斑^去”是個美術(shù)化的東西,因為它同我們隔遠看不見了,它另外有一種縹緲不實之美。好像一塊風景近看瞧不出好來,到遠處一望,就成個美不勝收的好景了。為的是已經(jīng)物質(zhì)上不存在,只在我們心境中憧憬著,所以“過去”又帶了神秘的色彩。對于我們含有Melancholy 性質(zhì)的人們,“過去”更是個無價之寶。Hawthorne 在他《古屋之苔》書中說:“我對我往事的記憶,一個也不能丟了。就是錯誤同煩惱,我也愛把它們記著。一切的回憶同樣地都是我精神的食料?,F(xiàn)在把它們都忘丟,就是同我沒有活在世間過一樣?!辈贿^“過去”是很容易被人忽略去的。而一般失戀人的苦惱都是由忘記“過去”,太重“現(xiàn)在”的結(jié)果。實在講起來,失戀人所失丟的只是一小部分現(xiàn)在的愛情。他們從前已經(jīng)過去的愛情是存在“時間”的寶庫中,絕對不會丟失的。在這短促的人生,我們最大的需求同目的是愛,過去的愛同現(xiàn)在的愛是一樣重要的。因為現(xiàn)在的愛丟了就把從前之愛看得一個大也不值,這就有點近視眼了。只要從前你們曾經(jīng)真摯地互愛過,這個記憶已很值得好好保存起來,作這千災百難人生的慰藉。所以我意思是,“今日”是“今日”,“當初”依然是“當初”,不要因為有了今日這結(jié)果,把“當初”一切都看做鏡花水月白費了心思的。愛人的目的是愛情,為了目前的小波浪,忽然舍得將幾年來兩人辛辛苦苦織好的愛情之網(wǎng)用剪子鉸得粉碎,這未免是不知道怎樣去多領(lǐng)略點人生之味的人們的態(tài)度了。秋心,我勸你將這網(wǎng)子仔細保護著,當你感到寂寞或孤恓的時候,把這網(wǎng)子慢慢張開在你心眼的前面,深深地去享受它的美麗,好像吃過青果后回甘一般,那也不枉你們從前的一場要好了。
照你信的口氣,好像你是天下最不幸的人。秋心,你只知道情人的失戀是可悲哀,你還不曉得夫婦中間失戀的痛苦。你現(xiàn)在失戀的情況總還帶三分romantic 的色彩,她雖然是不愛你了,但是能夠這樣忽然由情人一變變做陌路之人,倒是件痛快的事——其痛快不下給一個運刀如飛、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殺下頭一樣。最苦的是那一種結(jié)婚后二人愛情漸漸不知不覺間淡下去,心中總是感到從前的夢的有點不能實現(xiàn),而一方面對“愛情”也有些麻木不仁起來。這種肺病的失戀是等于受凌遲刑。挨這種苦的人,精神天天委靡下去,生活力也一層一層沉到零的地位。這種精神的死亡才是天地間唯一的慘劇。也就因為這種慘劇旁人看不出來,有時連自己都不大明白,所以比別的要慘苦得多。你現(xiàn)在雖然失戀但是你還有一肚子的怨望,還想用很多力寫長信去告訴你的唯一老朋友,可見你精神仍是活潑潑跳動著。對于人生還覺得有趣味——不管詈罵運命,或是贊美人生——總不算個不幸的人。秋心你想我這話有點道理嗎?
秋心,你同我談失戀,真是“流淚眼逢流淚眼”了。我也是個失戀的人,不過我是對我自己的失戀,不是對于在我外面的她的失戀。我這失戀既然是對于自己,所以不顯明,旁人也不知道。因此也是最難過的苦痛。無聲的嗚咽比號啕總是更悲哀得多了。我想你現(xiàn)在總是白天魂不守舍地胡思亂想,晚上睜著眼睛看黑暗在那里怔怔發(fā)呆,這么下去一定會變成神經(jīng)衰弱的病。我近來無聊得很,專愛想些不相干的事。我打算以后將我所想的報告給你,你無事時把我所想出的無聊思想拿來想一番,這樣總比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的亂想,少費心力點吧。有空時也希望你想到哪里筆到哪里般常寫信給我。兩個伶仃孤苦的人何妨互相給點安慰呢!
寄給一個失戀的人的信(二)
秋心:
在我心境萬分沉悶的時候,接到你由艷陽的南方來的信,雖然只是潦草幾行,所說的又是凄涼酸楚的話,然而我眉開眼笑起來了。我不是因為有個煩惱伴侶所以高興,真真嘗過愁緒的人,是不愿意他的朋友也挨這刺心的苦痛。哪個躺在床上呻吟的病人,會愿意他的家人來同病相憐(的人)呢?何況每人有各自的情緒,天下絕找不出同樣煩悶的人們??墒悄愕男?,使我回憶到我們的過去生活;從前那種天真活潑、充滿生機的日子卻從時光寶庫里發(fā)出燦爛的陽光,我這彷徨悵惘的胸懷也反照得生氣勃勃了。
你信里很有流水年華、春花秋謝的感想。這是人們普遍都感到的。我還記得去年讀Arnold Bennett 的The Old Wives’Tale 最后幾頁的情形。那是在個靜悄悄的冬夜,電燈早已暗了,燭光閃著照那已熄的火爐。書中是說一個老婦人在她丈夫死去那夜的悲哀。“最感動她心的是他曾經(jīng)年輕過,漸漸地老了,現(xiàn)在是死了。他一生就是這么一回事。青春同壯年總是這么結(jié)局。什么事情都是這么結(jié)局!”Bennett到底是寫實派第一流人物,簡簡單單幾句話把老寡婦的心事寫得使我們不能不相信。我當時看完了那末章,覺有個說不出的失望,癡癡地坐著默想,除了渺茫、慘淡、單調(diào)、無味……幾個零碎感想外,又沒有什么別的意思。以后有時把這些話來咀嚼一下,又生出贊美這青春同逝水一般流去了的想頭。假使世上真有駐顏的術(shù)、不老的丹,Oscar Wilde的Dorian Gray的夢真能實現(xiàn),每人都有無窮的青春,那時我們的苦痛比現(xiàn)在恐怕會好得多些,另外有“青春的悲哀”了。本來青春的美就在它那種蜻蜓點水、燕子拍綠波的同我們一接近就跑去這一點??粗啻旱囊资?,才覺得青春的可貴,因此也更想能夠在這一去不返的瞬間里得到無窮的快樂。所以在青春時節(jié)我們特別有生氣,一顆心仿佛是清早的園花,張大了瓣吸收朝露。青春的美大部分就存在著這種努力享樂唯恐不及生命力的跳躍。若使每人前面全現(xiàn)一條不盡的花草繽紛的青春的路,大家都知道青春是常駐的,沒有誤了青春的可怕,誰天天也懶洋洋起來了。青春給我們一抓到,它的美就失丟了,同肥皂泡子相像,只好讓它在空中飛翱,將青天紅樓全縮映在圓球外面,可是我們的手一碰,立刻變?yōu)闉跤辛恕?/p>
就說是對這呆板不變的青春,我們?nèi)匀荒軌蛴行┵澷p,不斷單調(diào)的享樂也會把人弄煩膩的,天下沒整天吃糖口胃不覺難受的人了。而且把青春變成家常事故,它的浪漫縹緲的美麗也全不見了。本來人活著精神物質(zhì)方面非動不可,所以在對將來抱著無限希望同捶心跌腳追悔往事,或者回憶從前黃金時代,這兩個心境里,生命力是不停地奔馳,生活也覺得豐富,而使精神停住來享受現(xiàn)在,是不啻叫血管不流一般的自殺政策,將生命的花弄枯萎了。不同外河相通的小池終免不了變成穢水,不同別人生同情的心總是枯涸無聊。沒有得到愛的少年對愛情是贊美的,做黃金好夢的戀人是充滿了欣歡,失戀人同結(jié)婚不得意的人在極端失望里爆發(fā)出一線對愛情依依不舍的愛戀,和鳳凰燒死后又振翼復活再度幼年的時光一樣。只有結(jié)婚后覺得滿意的人是最苦痛的,他們達到日日企望的地方,卻只覺空虛漸漸地漲大,說不出所以然來,也想不來一個比他們現(xiàn)狀再好的境界,對人生自然生淡了,一切的力氣免不了麻痹下去。人生最怕的是得意,它使人精神廢弛;一切灰心的事情無過于不散的筵席。你還記得前年暑假我們一塊劃船談Wordsworth 詩的快樂吧?那時候你不是極贊美他那首Yarrow Unvisited,說我們應當不要走到盡頭,高聲地唱:
Twill soothe us in our sorrow
That earth has something yet to show,
The bonny holms of Yarrow!
青春之所以可愛也就在它給少年以希望,贈老年以惆悵。(安慰人的能力同希望差不多,比心滿意足登高山,灑幾滴亞歷山大的淚的空虛是好萬萬倍了。)好多人埋怨青春騙了我們,先允許我們一個樂園,后來毫不踐言只送些眼淚同長嘆。然而這正是青春的好處,它這樣子供給我們活氣,不至于陷于頗償了的無為。希望的妙處全包含在它始終是希望這樣事里面,若使每個希望都化做鐵硬的事實,那樣什么趣味一筆勾銷了的世界還有誰愿意住嗎?所以年輕人可以唱戀愛的歌,失戀人同死了愛人的人也做得出失望(希望的又一變相,骨子里差不多的東西)同悼亡的很好的詩,只有那在所謂甜蜜家庭、兩人互相妥協(xié)著的人們心靈里是化做灰燼的。Keats 在情詩中歌頌死同日本人無緣無故地相約情死,全是看清楚此中奧妙后的表現(xiàn)。他們只怕青春的長留著,所以用死來劃斷這青春黃金的線。這般情感銳敏的人若生在青春常駐的世界,他們的受難真不是言語所能說。這些話不是我有意要慰解你才說的,這的確是我自己這么相信的。春花秋謝,誰看著也免不了嗟嘆。然而假設(shè)花老是這么嬌紅欲滴地開著,春天永久不離大地,這種雕刻似的死板板的美景更會令人悲傷。因為變更是宇宙的原則,也可算做賞美中的一般重要成分。并且春天既然是老滯在人間,我們也跟著丟失了每年一度歡迎春來熱烈的快樂。由神經(jīng)靈敏人看來,殘春也別有它的好處,甚至比艷春更美,為的是里面帶種衰頹的色調(diào),互相同春景對照著,十分地顯出那將死春光的欣欣生意。夕陽所以“無限好”,全靠著“近黃昏”。讓瞥眼過去的青春長留個不滅的影子在心中,好像Pompeii 廢墟,劫后余燼,有人卻覺得比完整建筑還好。若使青春的丟失,真是件慘事,倚著拐杖的老頭也不會那么笑嘻嘻地說他們的往事了。
人死觀
恍惚前二三年有許多學者熱烈地討論過人生觀這個問題,后來忽然又都擱筆不說,大概是因為問題已經(jīng)解決了吧!到底他們的判決詞是怎么樣,我當時也有些概念,可惜近來心中總是給一個莫名其妙、不可思議的煩悶罩著,把學者們拼命爭得的真理也忘記了。這么一來,我對于學者們只可面紅耳熱地認做不足教的蠢貨;可是對于我自己也要找些安慰的話,使這彷徨無依、黑云包著的空虛的心不至于再加些追悔的負擔。人生觀中間的一個重要問題不是人生的目的嗎?可是我們生下來并不是自己情愿的,或者還是萬不得已的,所以小孩一落地免不了嬌啼幾下。既然不是出自我們自己意志要生下來的,我們又怎么能夠知道人生的目的呢?湘鄂的土豪劣紳給人拿去游街,他自己是毫無目的,并且他也未必想去明白游街的意義。小河是不得不流、自然而然地流著,它自身卻什么意義都沒有,雖然它也曾帶瓣落花到汪洋無邊的海里,也曾帶愛人的眼淚到他的愛人的眼前。勃浪寧 把我們比做大匠輪上滾成的花瓶。我客廳里有一個假康熙彩的大花瓶,我對它發(fā)呆地問它的意義幾百回,它總是呆呆地站著,說不出一句話來。但是我卻知道花瓶的目的同用處。人生的意義,或者只有上帝才曉得吧!還有些半瘋不瘋的哲學家高唱“人生本無意義,讓我們自己做些意義”。夢是隨人愛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不過我想夢最終脫不了是一個夢吧,黃粱不會老煮不熟的!
生不是由我們自己發(fā)動的,死卻常常是我們自己去找的。自然在世界上多數(shù)人是“壽終正寢”的,可是自殺的也不少,或者是因為生活的壓迫,也有是怕現(xiàn)在的快樂不能夠繼續(xù)下去而想借死來消滅將來的不幸,像一對夫婦感情極好卻雙雙服毒同盡的(在嫖客、娼妓中間更多),這些人都是以口問心,以心問口商量好去找死的。所以死對他們是有意義的,而且他們是看出些死的意義的人。我們既然在人生觀這個迷園里走了許久,何妨到人死觀來瞧一瞧呢??上А熬右娖渖蝗桃娖渌馈?,所以學者既不搖旗吶喊在前,高唱各種人死觀的論調(diào),青年們也無從追隨奔走在后?!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因此我做這部人死觀,無非出自拋磚引玉的野心,希望能夠動學者的心,對人死觀也在切實研究之后,下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判斷。
若使“生”同“死”是我們的父母——不,我們不這樣說,我們要征服自然——若使“生”同“死”是我們的子女,那么“死”一定會努著嘴抱怨我們偏心,只知道“生”不管“死”,一心一意都花在“生”上面。真的,不止我們平常時都是想著“生”。Hazlitt 死的時候說:“好吧!我有過快樂的一生?!保ā癢ell.I’ve had a happy life.”)他并沒想死是怎么一回事。Charlotte Bronte 臨終時候還對她的丈夫說:“呵,我現(xiàn)在是不會死的,我會不會嗎?上帝不至于分開我們,我們是這么快樂。”(“Oh!I am not going to die,am I?He will not seperate us,we have been so happy.”)這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為什么我們這么留戀著生,不肯把死的神秘想一下呢?并且有時就是正在冥想死的偉大,何曾是確實把死的實質(zhì)拿來咀嚼,無非還是向生方面著想,看一下死對于生的權(quán)威。做官做不大,發(fā)財發(fā)不多,打戰(zhàn)打敗仗,于是乎嘆一口氣說:“千古英雄同一死!”“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任他生前何等威風赫赫,死后也是一樣的寂寞。”這些話并不是真的對于死有什么了解,實在是懷著嫉妒,心惦著生,說風涼話,解一解怨氣。在這里生對死,是借他人之紙筆,發(fā)自己之牢騷。死是在那里給人利用做抓爆栗子的貓腳爪,生卻嬉皮涎臉地站在旁邊受用。讓我翻一段Sir W.Raleigh 在《世界史》(The History of the World)里的話來代表普通人對于死的觀念吧。
“只有死才能夠使人了解自己,指示給驕傲人看他也不過是個普通人,使他厭惡過去的快樂;他證明富人是個窮光蛋,除壅塞在他口里的沙礫外,什么東西對他都沒有意義;當他舉起他的鏡在絕色美人面前,他們看見并承認自己的毛病同腐朽。呵!能夠動人、公平同有力的死呀,誰也不能勸服的,你能夠說服;誰也不敢想做的事,你做了;全世界所諂媚的人,你把他擲在世界以外,看不起他:你曾把人們的一切偉大、驕傲、殘忍、雄心集在一塊兒,用小小兩個詞‘躺在這里’蓋盡一切?!?/p>
Death alone can make man know himself,show the proud and insolent that he is but object,and can make him hate his forepassed happiness;the rich man be proved a naked beggar,which hath interest in nothing but the gravel that.lls his mouth;and when he holds his glass before the eyes of the most beautiful,they see and acknowledge their own deformity and rottenness.O!eloquent,just and mighty death whom none could advise,thou hast persuaded; what none hath presumed,thou hast cast out of the world and despised:thou hast drawn together all the extravagant greatness,all the pride,cruelty and ambition of man,and covered all over with two narrow words:“Hic jacet.”
這里所說的是平常人對于死的意見,不過用伊利沙伯時代文體來寫(顯得)壯麗點,但是我們?nèi)羰前阉毧匆环?,就知道里頭只含了對生之無常同生之無意義的感慨,而對著死國里的消息并沒有絲毫透露出來。所以倒不如叫做“生之哀辭”,比“死之冥想”還好些。一般人口頭里所說關(guān)于死的思想,剝蕉抽繭看起來,中間只包了生的意志,哪里是老老實實的人死觀呢?
庸人不足論,讓我們來看一看沉著聲音,兩眼渺茫地望著青天的宗教家的話。他們在生之后編了一本“續(xù)編”。天堂地獄也不過如此如此。生與死給他們看來好似河岸的風景同水中反映的影景一樣,不過映在水中的經(jīng)過綠水特別具一種縹緲空靈之美。不管他們說的來生是不是鏡花水月,但是他們所說死后的情形太似生時,使我們心中有些疑惑。因為若是死真是不過一種演不斷的劇中一會兒的閉幕,等會兒笛鳴幕開,仍然續(xù)演,那么死對于我們絕對不會有這么神秘似的,而幽明之隔,也不至于到現(xiàn)在還沒有一線的消息??茖W家對死這問題,含糊說了兩句不負責任的話,而科學家卻常常仍舊安身立命于宗教上面。而宗教家對死又是不敢正視,只用著生的現(xiàn)象反映在他們西洋鏡,做成八寶樓臺。說來說去還在執(zhí)著人生觀,用遁詞來敷衍人死觀。
還有好多人一說到死就只想將死時候的苦痛。George Gissing 在他的《草堂隨筆》(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rcroft)說,生之停止不能夠使他恐怖,在床上久病卻使他想起會害怕。當該薩(Caesar)被暗殺前一夕,有人問哪種死法最好,他說“要最倉促、迅速的”?。═hat which should be most sudden!)疾病苦痛是生的一部分,同死的實質(zhì)滿不相干。以上這兩位小竊、軍閥說的話還是人生觀,并不能對死有什么真了解。
為什么人死觀老是不能成立呢?為什么誰一說到死就想起生,由是眼睛注著生嚕嚕蘇蘇說一陣遁詞,而不抓著死來考究一下呢?Johnson 曾對Boswel 說:“我們一生只在想離開死的思想?!保═he whole of life is but keeping away the thought of death.)死是這么一個可怕而摸不到的東西,我們總是設(shè)法回避它,或者將生死兩個意義混起,做成一種騙自己的幻覺??墒俏蚁嘈潘澜^對不是這么簡單乏味的東西。Andreyev 是窺得點死的意義的人。他寫《窮人》(Lazarus)來象征死的可怕,寫《七個縊死的人》(The seven that were hanged)來表示死對于人心理的影響。雖然這兩篇東西我們看著都會害怕,它們中間都有一段新奇耀目的美。Christina Rossetti,Edgar Allan poe,Ambrose Bieree 同Lord Dunsang 對著死的本質(zhì)也有相當?shù)牧私猓运麄冎骼锩嬲f到死常常有種凄涼、灰白色的美。有人解釋Andreyev,說他身旁四面都被圍墻圍著,而在好多墻之外有一個一切墻的墻——那就是死。我相信在這一切墻的墻外面有無限的風光,那里有說不出的好境,想不來的情調(diào)。我們對生既然覺得二十四分的單調(diào)同乏味,為什么不勇敢地放下一切對生留戀的心思,深深地默想死的滋味。壓下一切懦弱無用的恐怖,來對死的本體睇著細看一番。我平??吹胶」强傆X有一種不可名言的痛快,它是這么光著,毫無所怕地站在你面前。我真想抱著它來探一探它的神秘,或者我身里的骨,會同它有共鳴的現(xiàn)象,能夠得到一種新的發(fā)現(xiàn)。骸骨不過是死宮的門,已經(jīng)給我們這種無量的歡悅,我們?yōu)槭裁床宦降綄m里,看那千奇萬怪的建筑呢。最少我們能夠因此遁了生之無聊ennui的壓迫。De Quincey 只將“猝死”“暗殺”……當做藝術(shù)看,就現(xiàn)出了一片瑰奇?zhèn)惖木辰?,何況我們把整個死來默想著呢?來,讓我們這會死的凡人來客觀地細玩死的滋味:我們來想死后靈魂不滅,老是這么活下去,沒有了期的煩惱;再讓我們來細味死后什么都完了,就歸到?jīng)]有了的可哀。永生同滅絕是一個極有趣味的dilemma,我們盡可和死親昵著,贊美這dilemma做得這么完美無疵,何必提到死就兩對牙齒打戰(zhàn)呢?人生觀這把戲,我們玩得可厭了,換個花頭吧,大家來建設(shè)個好好的人死觀。
在Carlyle 的The life of John Sterling 中有一封Sterling在病得快死的時候?qū)懡oCarlyle的信,中間說:
“它(死)是很奇怪的東西,但是還沒有旁觀者所覺得的可悲的百分之一?!保↖t is all very strange,but not one hundredth part so sad as it seems to the standers-by.)
談“流浪漢”
當人生觀論戰(zhàn) 已經(jīng)鬧個滿城風雨,大家都談厭煩了不想再去提起的時候,一天我忽然寫一篇短文,叫做《人死觀》。這件事實在有些反動嫌疑,而且該挨思想落后的罪名,后來仔細一想,的確很追悔。前幾年北平有許多人討論gentleman 這字應該要怎么樣子翻譯才好,現(xiàn)在是幾乎誰也不說這件事了,我卻又來喋喋,談那和gentleman(“君子”)正相反的vagabond(“流浪漢”),將來恐怕免不了自悔。但是想寫文章的時候,哪能夠顧到那么多呢?
gentleman這字雖然難翻,可是還不及vagabond這字那樣古怪,簡直找不出適當?shù)闹袊盅蹃怼F胀ǖ挠h字典都把它翻做“走江湖者”“流氓”“無賴之徒”“游手好閑者”……但是我覺得都丟失了這個字的原意。vagabond既不像走江湖的賣藝為生,也不是流氓那種一味敲詐?!盁o賴之徒”“游手好閑者”都帶有貶罵的意思,vagabon卻是種可愛的人兒。在此無可奈何的時候,我只好暫用“流浪漢”三字來翻,自然也不是十分合適的。我以為gentleman與vagabond這兩個詞所以這么刁鉆古怪,是因為它們被人們活用得太久,原來的意義早已消失。于是每個人用這個詞的時候都添些自己的意思,這字的含義越大,就越加好活用了。因此在中國尋不出一個能夠引起那么多的聯(lián)想的字來。本來gentleman與vagabond這兩個詞和財產(chǎn)都有關(guān)系的,一個是擁有財產(chǎn)、豐衣足食的公子,一個是毫無恒產(chǎn)、四處飄零的窮光蛋。因為有錢,自然能夠受良好的教育,行動舉止也溫文爾雅,談吐也就蘊藉不俗,更不至于跟人錙銖必較,言語沖撞了。gent1eman這字的意義就由世家子弟一變變做斯文君子,所以現(xiàn)在我們不管一個人出身的貴賤,財產(chǎn)的有無,只要他的態(tài)度是溫和,做人很正直,我們都把他當做gent1eman。一班窮酸的人們被人冤枉時節(jié),也可以答辯道:“我雖然窮,卻是個gent1eman。”vagabond這個字意義的演化也經(jīng)過了同樣的歷程。本來只指那班什么財產(chǎn)也沒有,天天隨便混過去的人們。他們既沒有一定的職業(yè),有時或者也干些流氓的勾當。但是他們整天隨遇而安,倒也無憂無慮,他們過慣了放松的生活,所以就是手邊有些錢,也是糊里糊涂地用光,對人們當然是很慷慨的。他們沒有身家之慮,做事也就痛痛快快,并不像富人那種畏首畏尾,瞻前顧后。酒是大杯地喝下去,話是隨便地順口開河,有時也胡謅些有趣味的謊語。他們?nèi)f事不關(guān)懷,天天笑呵呵,規(guī)矩的人們背后說他們沒有責任心。他們與世無忤,既不會桌上排著一斗黃豆、一斗黑豆,打算盤似的整天數(shù)自己的好心思和壞心思,也不會皺著眉頭,弄出連環(huán)巧計來陷害人們。他們的行為是糊涂的,他們的心腸是好的。他們是大個頑皮小孩,可是也帶了小孩的天真。他們腦里存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幻想,滿臉春風,老是笑瞇瞇的,一些機心也沒有?!覀儸F(xiàn)在把凡是帶有這種心情的人們都叫做vagabond,就是他們是王侯將相的子孫,生平?jīng)]有離開過家鄉(xiāng)也不礙事。他們和中國古代的俠客有些相像,可是他們又不像俠客那樣樸刀橫腰,給夸大狂迷住,一臉兇氣,走遍天下專為打不平。他們對于倫理觀念,沒有那么死板地癡癡執(zhí)著。我不得已只好翻做“流浪漢”,流浪是指流浪的心情,所以我所贊美的流浪漢或者同守深閨的小姐一樣,終身未出鄉(xiāng)里一步。
英國十九世紀末葉詩人和小品文作家斯密士(Alexander Smith)對于流浪漢是無限地頌揚。他有一段描寫流浪漢的文章,說得很妙。他說:“流浪漢對于許多事情的確有他的特別意見。比如他從小是同密尼表妹一起養(yǎng)大,心里很愛她,而她小孩時候?qū)τ谒母星橐彩歉挲g熱烈起來,他倆結(jié)合后大概也可以好好地過活。他一定把她娶來,并沒有考慮到他們收入將來能夠不能夠允許他請人們來家里吃飯或者時髦地招待朋友。這自然是太魯莽了!可是對于流浪漢你是沒法子說服他。他自己有他一套再古怪不過的邏輯(他自己卻以為是很自然的推論),他以為他是為自己娶親的,并不是為招待他的朋友的緣故;他把得到一個女人的真心同純潔的胸懷比袋里多一兩鎊錢看得重得多。規(guī)矩的人們不愛流浪漢。那班膝下有還未出嫁姑娘的母親特別怕他——并不是因他為子不孝,或者將來不能夠做個善良的丈夫,或者對朋友不忠,但是他的手不像別人的手,總不會把錢牢牢地握著。他對于外表絲毫也不講究。他結(jié)交朋友,不因為他們有華屋美酒,卻是愛他們的性情,他們的好心腸,他們講笑話、聽笑話的本領(lǐng),以及許多別人看不出的好處。因此他的朋友是不拘一類的,在富人的宴會里卻反不常見到他的蹤跡。我相信他這種流浪態(tài)度使他得到許多好處。他對于人生的稀奇古怪的地方都有接觸過。他對于人性曉得更透徹,好像一個人走到鄉(xiāng)下,有時舍開大路,去憑吊荒墟古冢;有時在小村逆旅休息,路上碰到人們也攀談起來。這種人對于鄉(xiāng)下,自然比那坐在四輪馬車里驕傲地跑過大道的知道得多。我們因為這無理的驕傲,丟失了不少見識。一點流浪漢的習氣都沒有的人是沒有什么價值的?!彼姑苁空f到流浪漢的成家立業(yè)的法子,可見現(xiàn)在所謂的流浪漢并不限于那無家可歸,腳跟如蓬轉(zhuǎn)的人們。斯密士所說的只是一面,讓我再由另一個觀察點——流浪漢和gentleman的比較——來論流浪漢,這樣子一些一些湊起來或者能夠?qū)⒘骼藵h的性格描摹得很完全,而且流浪漢的性格復雜萬分(“漢”既以“流浪”名,自不是安分守己、方正簡單的人們),絕不能一氣說清。
英國文學里分析gentleman的性格最明晰深入的文章,公推是那位叛教分子紐門(J.H.Newman)的《大學教育的范圍同性質(zhì)》。紐門說:“說一個人他從來沒有給別人以苦痛,這句話幾乎可以做‘君子’的定義……‘君子’總是從事于除去許多障礙,使同他接近的人們能夠自然地隨意行動;‘君子’對于他人行動是取贊同與合作的態(tài)度,自己卻不愿開首主動……真正的‘君子’極力避免使同他在一塊的人們心里感到不快或者顫震,以及一切意見的沖突或者感情的碰撞,一切拘束、猜疑、沉悶、怨恨;他最關(guān)心的是使每個人都很隨便安逸,像在自己家里一樣?!边@樣小心翼翼的君子我們當然很愿意和他們結(jié)交,但是若使天下人都是這么我讓你,你體貼我,忸忸怩怩的,誰也都是捧著同情等著去附和別人的舉動,可是誰也不好意思打頭陣;你將就我,我將就你,大家天天只有個互相將就的目的,此外是毫無成見的,這種的世界和平固然很和平,可惜是死國的和平。迫得我們不得不去歡迎那豪爽英邁、勇往直前的流浪漢。他對于自己一時興到想干的事趣味太濃厚了,只知道口里吹著調(diào)子,放手做去,既不去打算這事對人是有益是無益,會成功還是容易失敗,自然也沒有慮及別人的心靈會不會被他攪亂,而且“君子”們袖手旁觀,本是無可無不可的,大概總會戴著白手套輕輕地鼓掌。流浪漢干的事情不一定對社會有益,造福于人群,可是他那股天不怕,地不怕,不計得失,不論是非的英氣總可以使這麻木的世界呈現(xiàn)些許生氣,給“君子”們以贊助的材料,免得“君子”們整天掩著手打呵欠(流浪漢才會痛快地打呵欠,“君子”們總是像林黛玉那樣子抿著嘴兒)找不出話講。我承認偷情的少女、再嫁的寡婦都是造福于社會的,因為沒有她們,那班貞潔的小姐、守節(jié)的孀婦就丟失了談天的材料,也無從來贊美自己了。并且流浪漢整天瞎鬧過去,不僅目中無人,簡直把自己都忘卻了。真正的流浪漢所以不會引起人們的厭惡,因為他已經(jīng)做到無人無我的境地,那一剎那間的沖動是他唯一的指導。他自己愛笑,也喜歡看別人的笑容,別的他什么也不管了。“君子”們處處為他人著想,弄得不好,反使別人怪難受,倒不如流浪漢的有飯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話大家說,先無彼此之分,人家自然會覺得很舒服,就是有沖撞地方,也可以原諒,而且由這種天真的沖撞更可以見流浪漢的毫無機心。真是像中國舊文人所愛說“文章天成,妙手偶得之”,流浪漢任性順情,萬事隨緣,絲毫沒有想到他人,人們卻反覺得他是最好的伴侶,在他面前最能夠失去世俗的拘束,自由地行動。許多人愛流連在烏煙瘴氣的酒肆、小茶店里,不愿意去高攀坐在王公大人們客廳的沙發(fā)上;一班公子哥兒喜歡跟馬夫、下流人整天打伙,不肯到他那客氣溫和的親戚家里走走,都是這種道理。紐門又說:“君子知道得很清楚,人類理智的強處同弱處,范圍同限制。若使他是個不信宗教的人,他是太精明、太雅量了,絕不會去嘲笑或者反宗教;他太智慧了,不會武斷地或者狂熱地反教。他對于虔敬同信仰有相當?shù)淖鹁矗河行┲贫人m然不肯贊同,可是他還以為這些制度是可敬的、良好的或者有用的;他禮遇牧師,自己僅僅是不談宗教的神秘,沒有去攻擊、否認。他是信教自由的贊助者,這并不只是因為他的哲學教他對于各種宗教一視同仁,一半也是由于他的性情溫和近于女性——凡是有文化的人們都是這樣?!边@種人修養(yǎng)功夫的確很到家,可謂火候已到,絲毫沒有火氣,但是同時也失去活氣,因為他所磨煉去的火是Prometheus 由上天偷來做人們靈魂用的火。十八世紀第一畫家Reynolds 是位脾氣頂好的人,他的密友約翰生(就是那位麻臉的胖子)一天對他說:“Reynolds,你對于誰也不恨,我卻愛那善于恨人的人。”約翰生偉大的腦袋蘊蓄有許多對于人生微妙的觀察,他通常沖口而出的牢騷都是入木三分的慧話。恨人恨得好(A good hater)真是一種藝術(shù),而且是人人不可不講究的。我相信不會熱烈地恨人的人也是不知道怎樣熱烈地愛人。流浪漢是知道如何恨人,如何愛人。他對于宗教不是拼命地相信,就是盡力地嘲笑。Donne,Herrick,Celleni 都是流浪漢氣味十足的人們,他們對于宗教都有狂熱;Voltaire,Nietzsche 這班流浪漢就用盡俏皮的詞句,熱嘲冷諷,掉盡槍花,來譏罵宗教。在人生這幕悲劇的喜劇或者喜劇的悲劇里,我們實在應該旗幟分明地對于一切不是打倒就是擁護,否則到處妥協(xié),灰色地獨自躑躅于戰(zhàn)場之上,未免太單調(diào)了,太寂寞了。我們既然知道人類理智的能力是有限的,那么又何必自作聰明,僭居上帝的地位,盲目地對于一切主張都持個大人聽小孩說夢話態(tài)度,保存一種白癡的無情臉孔,暗地里自夸自己的眼力不差,曉得可憐同原諒人們低弱的理智。真真對于人類理智力的薄弱有同情的人是自己也加入跟著人們胡鬧,大家一起亂來,對人們自然會有無限同情。和人們結(jié)伙走上錯路,大家當然能夠不言而喻地互相了解。當濁酒三杯過后,大家拍桌高歌,莫名其妙地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那時人們才有真正的同情,對于人們的弱點有愿意的諒解,并不像“君子”們的同情后面常帶有“我佛如來憐憫眾生”的冷笑。我最怕那人生的旁觀者,所以我對于厚厚的《約翰生傳》 會不倦地溫讀,聽人提到Addison的旁觀報 就會皺眉,雖然我也承認他的文章是珠圓玉潤,修短適中,但是我怕他那像死尸一般的冰冷。紐門自己說“君子”的性情溫和近于女性(The gentleness and effeminacy of feeling),流浪漢雖然沒有這類在臺上走S式步伐的旖旎風光,他卻具有男性的健全。他敢赤身露體地和生命肉搏,打個你死我活。不管流浪漢的結(jié)果如何,他的生活是有力的,充滿趣味的,他沒有白過一生,他嘗盡人生的各種味道,然后再高興地去死的國土里遨游。這樣在人生中的趣味無窮、翻身打滾的態(tài)度,已經(jīng)值得我們羨慕,絕不是女性的“君子”所能曉得的。
耶穌說過:“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想要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绷骼藵h無時不是只顧目前的痛快,早把生命的安全置之度外,可是他卻無時不盡量地享受生之樂。安分守己的人們天天守著生命,戰(zhàn)戰(zhàn)兢兢,只怕失丟了生命,反把生命真正的快樂完全忽略;到了蓋棺論定,自己才知道白寶貴了一生的生命,卻毫無受到生命的好處,可惜太遲了,連追悔的時候都沒有。他們對于生命好似守財奴的念念不忘于金錢,不過守財奴還有夜夜關(guān)起門來,低著頭數(shù)血汗換來的錢財?shù)目鞓?;愛惜生命的人們對于自己的生命,只有刻刻不忘的擔心,連這種沾沾自喜的心情也沒有。守財奴為了金錢緣故還肯犧牲了生命,比那什么想頭也消失了,光會顧惜自己皮膚的人們到底是高一等,所以上帝也給他那份應得的快樂。用句羅素的老話,流浪漢對于自己生命不取占有沖動,是被創(chuàng)造沖動的勢力鼓舞著。實在說起來,宇宙間萬事萬物流動不息,哪里真有常駐的東西。只有滅亡才是永存不變的,凡是存在的天天總脫不了變更,這真是“法輪常轉(zhuǎn)”。Walter Pater 在他的《文藝復興研究》的結(jié)論曾將這個意思說得非常美妙,可惜寫得太好了,不敢翻譯。尤其生命是瞬刻之間、變幻萬千的,不跳動的心是屬于死人的。所以除非順著生命的趨勢,高興地什么也不去管往前奔,人們絕不能夠享受人生。近代小品文家Jaekson 在他那篇論“流浪漢”文里說:“流浪漢如入生命的波濤、洶涌的狂潮里生活?!彼话焉o緊地拿著(普通人將生命握得太緊,反把生命弄僵化、弄死了),卻做生命海中的弄潮兒,伸開他的柔軟身體,跟著波兒上下,他感覺到處處觸著生命,他身內(nèi)的熱血也起共鳴。最能夠表現(xiàn)流浪漢這種精神的是美國放口高歌、不拘韻腳的惠提曼(Walt Whitman)。他那本詩集《草之葉》(Leaves of Grass)里的詩句句都露出流浪漢的本色,真可以說是流浪漢的圣經(jīng)。流浪漢生活之所以那么有味,一半也由于他們的生活是很危險的。踢足球,當兵,爬懸崖峭壁……所以會那么饒有趣味,危險性也是一個主因。在這個單調(diào)寡趣、平淡無奇的人生里,凡有血性的人們常常覺到不耐煩。聽到曠野的呼聲,原人時代嘯游山林、到處狩獵的自由,化做我們的本能,潛伏在黑禮服的里面,因此我們時時想出外涉險,得個更充滿的不羈生活。萬頃波濤的大海誰也知道覆滅過無千無數(shù)的大船,可是年年都有許多盎格羅薩格遜 的小孩戀著海上危險的生涯,寧愿拋棄家庭的安逸,違背父母的勸諭,跑去過碧海蒼天中辛苦的水手生涯。海所以會有那么大的魔力,就是因為它是世上最危險的地方,而身心健全的好漢哪個不愛冒險、愛慕海洋的生活,不僅是一“海上夫人”而已也。所以海洋能夠有小說家們像Marryat,Cooper,Loti,Conrad 等去描寫它,而他們的名著又能夠博多數(shù)人的同情。藹理斯 曾把人生比做跳舞,若是世界真可以說是個跳舞場,那么流浪漢是醉眼蒙眬狂歡地跳二人旋轉(zhuǎn)舞的人們。規(guī)矩的先生們卻坐在小桌邊無精打采地喝無聊的咖啡,空對著似水的流年悵惆。
流浪漢在無限量地享受當前生活之外,他還有豐富的幻想做他的伴侶。Dickens 的《塊肉余生述》里面的Micawber 在極窮困的環(huán)境中不斷地說“我們快交好運了”,這確是流浪漢的本色。他總是樂觀的,走的老是薔薇的路。他相信前途一定會光明,他的將來果然會應了他的預測,因為他一生中是沒有一天不是欣欣向榮的;就是悲哀時節(jié),他還是肯定人生,痛痛快快地哭一陣后,他的淚珠已滋養(yǎng)大了希望的根苗。他信得過自己,所以他在事情還沒有做出之前,就先口說蓮花,說完了,另一個新的沖動又來了,他也忘卻自己講的話,那事情就始終沒有干好。這種言行不能一致,孔夫子早已反對在前,可是這類英氣勃勃的矛盾是多么可愛!藹理斯在他的名著《生命的跳舞》里說:“我們天天變更,世界也是天天變更,這是順著自然的路,所以我們表面的矛盾有時就全體來看卻是個深一層的一致?!保ㄋ脑挻蟾攀沁@樣,一時記不清楚。)流浪漢跟著自然一團豪興。想到哪里就說到哪里,他的生命是多么有力。行為不一定是天下一切主意的唯一歸宿,有些微妙的主張只待說出已是值得贊美了,做出來或者反見累贅。神話同童話里的世界哪個不愛,雖然誰也知道這是不能實現(xiàn)的。流浪漢的快語在慘淡的人生上布一層彩色的虹,這就很值得我們謝謝了。并且有許多事情起先自己以為不能勝任,若是說出話來,因此不得不努力去干,倒會出乎意料地成功;倘若開頭先怕將來不好,連半句話也不敢露,一碰到障礙就隨它去,那么我們的做事能力不是一天天退化了?一定要言先乎事,做我們努力的刺激,生活才有興味,才有發(fā)展。就是有時失敗,富有同情的人們定會原諒,尖酸刻薄的人們的同情是得不到的,并且是不值一文的。我們的行為全借幻想來提高,所以Masefield 說:“缺乏幻想能力的人民是會滅亡的?!被孟胪苁橇己蒙畹慕?jīng)緯。流浪漢心里想出七古八怪的主意,干出離奇矛盾的事情,什么傳統(tǒng)正道也束縛他不住,他真可以說是自由的驕子;在他的眼睛里,世界變做天國,因為他過的是天國里的生活。
若是我們翻開文學史來細看,許多大文學家全帶有流浪漢氣味。Shakespeare 偷過人家的鹿,Ben Jonson,Marlowe 等都是Mermaid Tavern 這家酒店的老主顧,Goldsmith 吳市吹簫,靠著他的口笛遍游大陸,Steele 整天忙著躲債,Charles Lamb,Leigh Hunt 癲頭癲腦,吃大煙的Coleridge,De Quincey 更不用講了,拜倫雪萊、濟茨 那是誰也曉得的。就是Wordsworth 那么道學先生神氣,他在法國時候,也有過一個私生女,他有一首有名的十四行詩就是說這個女孩的。目光如炬專說精神生活的塔果爾,小孩時候最愛的是逃學。Browning 帶著人家的閨秀偷跑,Mrs.Browning 違著父親淫奔,前數(shù)年不是有位好事先生考究出Dickens年輕時許多不軌的舉動,其他如Swinburen,Stevenson 以及《黃書》雜志 那班唯美派作家那是更不用說了。為什么偏是流浪漢才會寫出許多不朽的書,讓后來“君子”式的大學生整天整夜按部就班地念呢?頭一下因為流浪漢敢做敢說,不曉得掩飾求媚,委曲求全,所以他的話真摯動人。有時加上些漫天大謊,那謊卻是那樣子大膽地杜撰,是一般拘謹人和假君子所絕對不敢說的,謊言因此有謊言的真實在,這真實是扯謊者的氣魄所逼成的。而且文學是個性 的結(jié)晶,個性越顯明,越能夠坦白地表現(xiàn)出來,那作品就更有價值。流浪漢是具有出類拔萃的個性的人物,他們的思想同行事全有他們的特別性格的色彩,他們豪爽直截的性情使他們能夠把這種怪異的性格躍躍地呈現(xiàn)于紙上。斯密士 說得不錯,“天才是個流浪漢”;希臘哲學家講過,“知道自己最難”。所以在世界文學里寫得好的自傳很少,可是世界中所流傳幾本不朽的自傳全是流浪漢寫的。Cellini 殺人不眨眼,并且敢明明白白地記下,他那回憶錄(Memoirs)過了幾千年還沒有失去光輝。Augustine 少年時放蕩異常,他的懺悔錄卻同托爾斯泰(他在莫斯科縱欲的事跡也是不可告人的)的懺悔錄,盧騷 的懺悔錄同垂不朽。富蘭克林 也是有名的流浪漢,不管他怎樣假裝做正人君子,他那浪子的骨頭總常常露出,只要一念Cobbett 攻擊他的文章就知道他是多么古怪的一個人。De Quincey 的《英國一個吃鴉片人的懺悔錄》,這個名字已經(jīng)可以告訴我們那內(nèi)容了。做《羅馬衰亡史的Gibbon,他年輕時候愛同教授搗亂,他那本薄薄的自傳也是個愉快的讀物。Jeffries 一心全在自然的美上面,除開游蕩山林外,什么也不注意,他那《心史》是本冰雪聰明、微妙無比的自白。記得從前美國一位有錢老太太希望她的兒子成個文學家,寫信去請教一位文豪,這位文豪回信說:“每年給他幾千鎊,讓他自己鬼混去吧?!边@實在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的無上辦法。我希望想寫些有生氣的文章的大學生不要死滯在文科講堂里,走出來當一當流浪漢吧。最近半年北大的停課對于中國將來文壇大有裨益,因為整天沒有事只好逛市場、跑“前門”的文科學生免不了染些流浪漢氣息。這種千載一時的機會,希望我那些未畢業(yè)的同學們好好地利用,免貽后悔。
前幾年才死去的一位英國小說家Conrad在他的散文集《人生與文學》內(nèi),談到一位有流浪漢氣的作家Luffmann,說起有許多小女子讀了他的書以后,寫信去向他問好,不禁醋海生波,顧影自憐地(雖然他是老舟子出身)嘆道:“我平生也寫過幾本故事(我不愿意無聊地假假自謙),既屬紀實又很有趣,可是沒有女人用溫柔的話寫信給我。為什么呢?只是因為我沒有他那種流浪漢氣。家庭中可愛的專制魔王對于這班無法無天的人物偏動起憐惜的心腸?!绷骼藵h確是個可愛的人兒,他具有完全男性,情懷瀟灑,磊落大方,哪個懷春的女子見他不會傾心。俗語說:“癡心女子負心漢?!本褪且驗樨撔臐h全是處處花草顛連的浪子,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頭,他那痛快淋漓的氣概自然會叫那老被人拘在深閨里的女子一見心傾,后來無論他怎的負心,女子總是癡心地等待著。中古的貴女愛騎士,中國從前的美人愛英雄,總是如花少女對于風塵中飄蕩人的一往情深的表現(xiàn)。紅拂的夜奔李靖,烏江軍帳里的虞姬,隨著范蠡飄蕩五湖的西施 ……這些例子也不知道有多少。清朝上海窯子愛姘馬夫,現(xiàn)在電影明星姘汽車夫,姨太太跟馬夫偷情,也是同樣的道理??傊?,流浪漢天生一種叫人看著不得不愛的情調(diào),他那種古怪莫測的行徑剛中女人愛慕熱情的易感心靈。豈只女人的心見著流浪漢會融,我們不是有許多瞎鬧胡亂用錢行事乖張的朋友,常常向我們借錢搗亂,可是我們始終戀著他們率直的態(tài)度,對他們總是憐愛幫忙。天下最大的流浪漢是基督教里的魔鬼。可是哪個人心里不喜歡魔鬼。在莎士比亞以前英國神話劇盛行的時候,丑角式的魔鬼一上場,大家都忙著拍手歡迎,魔鬼的一舉一動看客必定跟著捧腹大笑。Robert Lynd 在他的小品文集《橘樹》里《論魔鬼》那篇中說:“《失樂園》詩所說的撒但 在我們想象中簡直等于兒童故事里面?zhèn)ゴ笥⒚偷暮1I。”凡是兒童都愛海盜,許多人念了密爾敦 史詩覺得詭譎的撒但比板板的上帝來得有趣得多。魔鬼的堪愛地方太多了,不是隨便說得完,留得將來為文細論。
清末有幾位王公貝勒常在夏天下午換上叫花子的打扮,偷跑到什剎海路旁口唱蓮花 向路人求乞,黃昏時候才解下百衲衣回王府去。我在北京住了幾年,心中很羨慕旗人知道享樂人生,這事也是一個證明。大熱天氣里躺在柳蔭底下,順口唱些歌兒,自在地飽看來往的男男女女;放下朝服,著半件輕輕的破衫,嘗一嘗暫時流浪漢生活的滋味,這是多么知道享受人生!戲子的生活也是很有流浪漢的色彩,粉墨登場,去博人們的笑和淚,自己仿佛也變做戲中人物。清末宗室有幾位很常上臺串演,這也是他們會尋樂的地方。白浪滔天,半生奔走天下,最后入藝者之家,做一個門弟子,他自己不勝感慨,我卻以為這真是浪人應得的涅槃。不管中外,戲子、女優(yōu)必定是人們所喜歡的人物,全靠著他們是社會中最顯明的流浪漢。Dickens的小說之所以會那么出名,每回出版新書的時候,要先通知警察到書店門口守衛(wèi),免得購書的人爭先恐后打起架來,也是因為他書內(nèi)大角色全是流浪漢。Pickwick 俱樂部那四位會員和他們周游中所遇的人們,《雙城記》中的Carton 等等全是第一等的流浪漢?!度辶滞馐贰分械亩派偾洌端疂G》中的魯智深,《紅樓夢》中的柳二郎,《老殘游記》中的補殘,老是深深地刻在讀者的心上,變成模范的流浪漢。
流浪漢自己一生快活,并且憑空地布下快樂的空氣,叫人們看到他們會高興起來,說不出地喜歡他們,難怪有人說:“自然創(chuàng)造我們的時候,我們個個都是流浪漢,是這俗世把我弄成個講究體面的規(guī)矩人?!痹谶@點我要學著盧騷,高呼“返于自然”。無論如何,在這麻木不仁的中國,流浪漢精神是一服極好的興奮劑,最需要的強心針。就是把什么國家、什么民族一筆勾銷,我們也希望能夠過個有趣味的一生,不像現(xiàn)在這樣天天同不好不壞、不進不退的先生們敷衍。寫到這里,忽然記起東坡一首《西江月》,覺得很能道出流浪漢的三昧,就抄出做個結(jié)論吧!
西江月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春朝”一刻值千金(懶惰漢的懶惰想頭之一)
十年來,求師訪友,足跡走遍天涯,回想起來給我最大益處的卻是“遲起”,因為我現(xiàn)在腦子里所有些聰明的想頭,靈活的意思多半是早上懶洋洋地賴在床上想出來的。我真應該寫幾句話贊美它一番,同時還可以告訴有志的人們一點“遲起藝術(shù)”的門徑。談起藝術(shù),我雖然是門外漢,不過對于遲起這門藝術(shù)倒可以說是一位行家,因為我既具有明察秋毫的批評能力,又帶了甘苦備嘗的實踐精神。我天天總是在可能范圍之內(nèi),盡量地滯在床上——那是我們的神廟——看著射在被上的日光,暗笑四圍人們無謂的匆忙,回味前夜的癡夢——那是比做夢還有意思的事——細想遲起的好處,唯我獨尊地躺著,東倒西傾的小房立刻變做一座快樂的皇宮。
詩人畫家為著要追求自己的幻夢,實現(xiàn)自己的癡愿,寧可犧牲一切物質(zhì)的快樂,受盡親朋的詬罵,他們從藝術(shù)里能夠得到無窮的安慰,那是他們真實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對于他們反變成一個空虛。遲起藝術(shù)家也具有同等的精神。區(qū)區(qū)雖然不是一個遲起大師,但是對于本行藝術(shù)的確有無限的熱忱——藝術(shù)家的狂熱。所以讓我拿自己做個例子吧。當我是個小孩子的時候,我的生活由家庭替我安排,毫無藝術(shù)的自覺,早上六點就起來了。后來到北方念書去,北方的天氣是培養(yǎng)遲起最好的沃土,許多同學又都是程度很高的遲起藝術(shù)專家,于是絕好的環(huán)境同朋輩的切磋使我領(lǐng)略到遲起的深味,我的忠于藝術(shù)的熱度也一天一天地增高。暑假、年假回家時期,總在全家人吃完了早飯之后,我才敢動起床的念頭。老父常常對我說清晨新鮮空氣的好處,母親有時提到重溫稀飯的麻煩,慈愛的祖母也屢次向我姑母說“早起三日當一工”(我的姑母老是起得很早的),我雖然萬分不愿意丟失大人們的歡心,但是為著忠于藝術(shù)的緣故,居然甘心得罪老人家。后來老人家知道我是無可救藥的,反動了憐惜的心腸,他們早上九點鐘時候走過我的房門前還是用著足尖;人們溫情地放縱我們的弱點是最容易刺動我們麻木的良心,但是我總舍不得違棄了心愛的藝術(shù),所以還是懊悔地照樣地高臥。在大學里,有幾位道貌岸然的教授對于遲到學生總是白眼相待,我不幸得很,老做他們白眼的鵠的;也曾好幾次下個決心早起,免得一進教室的門,就受兩句冷諷,可是一年一年地過去,我足足受了四年的白眼待遇,里頭的苦處是別人想不出來的。有一年寒假住在親戚家里,他們晚飯的時間是很早的,所以一醒來,腹里就咕嚕地響著,我卻按下饑腸,故意想出許多有趣事情,使自己忘卻了肚餓,有時餓出汗來,還是堅持著非到十點是不起來的。對于藝術(shù)我是多么忠實,情愿犧牲。枵腹作詩的愛侖·波 真可以說是我的同志。后來入世謀生,自然會忽略了藝術(shù)的追求;不過我還是盡量地保留一向的熱誠,雖然已經(jīng)是夠墮落了。想起我個人因為遲起所受的許多說不出的苦痛,我深深相信遲起是一門藝術(shù),因為只有藝術(shù)才會這樣帶累人,也只有藝術(shù)家才肯這樣不變初衷地往前犧牲一切。
但是從遲起我也得到不少安慰,總夠補償我種種的苦痛。遲起給我最大的好處是我沒有一天不是很快樂地開頭的。我天天起來總是心滿意足的,覺得我們住的世界無日不是春天,無處不是樂園。當我神怡氣舒地躺著的時候,我常常記起勃浪寧 的詩:“上帝在上,萬物各得其所?!保~游水里,鳥棲樹枝,我臥床上。)人生是短促的,可是若使我們有過光榮的青春,我們的一生就不能算是虛度,我們的殘年很可以傍著火爐,曬著太陽在回憶里過日子。同樣的一天的光陰是很短促的,可是若使我們有過光榮的早上(一半時間花在床上的早晨),我們這一天就不能說是白丟了,我們其余時間可以用在追憶清早的幸福,我們青年時期——若是欣歡——的結(jié)晶,我們的余生一定不會很凄涼的。青春的快樂是有影子留下的,那影子好似帶了魔力,慘淡的老年給它一照,也呈出和藹慈祥的光輝。我們一天里也是一樣的,人們不是常說,一件事情好好地開頭,就是已經(jīng)成功一半了;那么賞心悅意的早晨是一天快樂的先導。遲起不單是使我天天快活地開頭,還叫我們每夜高興地結(jié)束這個日子;我們夜夜去的時候,心里就預料到明早遲起的快樂——預料中的快樂是比當時的享受,味還長得多——這樣子我們一天的始終都是給生機活潑的快樂空氣圍住,這個可愛的升平景象卻是遲起一手做成的。
遲起不僅是能夠給我們這甜蜜的空氣,它還能夠打破我們結(jié)結(jié)實實的苦悶。人生最大的愁憂是生活的單調(diào)。悲劇是很熱鬧的,怪有趣的,只有那不生不死的機械式生活才是最無聊賴的。遲起真是唯一的救濟方法。你若是感到生活的沉悶,那么請你多睡半點鐘(最好是一點鐘),你起來一定覺得許多要干的事情沒有時間做了,那么是非忙不可——“忙”是進到快樂宮的金鑰,尤其那自己找來的忙碌。“忙”是人們體力發(fā)泄最好的法子,亞里士多德不是說過,人的快樂是生于能力變成效率的暢適。我常常在辦公時間五分鐘以前起床,那時候洗臉、刷牙、進早餐,都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全變做最浪漫的舉動。當牙膏四濺,臉水橫飛,一手拿著頭梳對著鏡子,一面吃面包時節(jié),誰會說人生是沒有趣味呢?而且當時只怕過了時間,心中充滿了冒險的情緒。這些暗地曉得不礙事的冒險興奮是頂可愛的東西,尤其是對于我們這班不敢真真履險的懦夫。我喜歡北方的狂風,因為當我們沖著黃沙往前進的時候,我們仿佛是斬將先登,沖鋒陷陣的健兒,跟自然的大力肉搏,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壯舉。同時除開耳孔、鼻孔塞點沙土外,絲毫危險也沒有,不管那時是怎的像煞有介事的樣子。冒險的嗜好哪個人沒有,不過我們膽小,不愿白丟了生命,仁愛的上帝因此給我們卷地蔽天的刮風,做我們安穩(wěn)冒險的材料。住在江南的可憐蟲,找不到這一天賜的機會,只得英雄做時勢,遲些起來,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就是放假期間,十點半起床,早餐后抽完了煙,已經(jīng)十一點過了,一想到今天打算做的事情一件也沒有動手,趕緊忙著起來——天下里還有比無事忙更有趣味的事嗎?若是你因為遲起挨到人家的閑話,那最少也可以打破你日常一波不興、無聲無闃的生活。我想凡是嘗過生活的深味的人一定會說痛苦比單調(diào)灰色生活強得多,因為痛苦是活的,灰色的生活卻是死的象征。遲起本身好似是很懶惰的,但是它能夠給我們最大的活氣,使我們的生活跳動生姿;世上最懶惰不過的人們,是那般黎明即起,老早把事做好,坐著呆呆地打呵欠的人們。遲起所有的這許多安慰,除開藝術(shù),我們哪里還找得出來呢?許多人現(xiàn)在還不明白遲起的好處,這也可以證明遲起是一種藝術(shù),因為只有藝術(shù),人們才會這樣地不去睬它。
現(xiàn)在春天到了,“春宵苦短日高起”,五六點鐘醒來,就可以看見太陽,我們可以醉也似的躺著,一直躺了好幾個鐘頭,靜聽流鶯的巧囀,細看花影的慢移,這真是遲起的絕好時光。能讓我們天天多躺一會兒吧,別辜負了這一刻千金的“春朝”。
《懶惰漢的懶惰想頭》是當代英國小品文家Jerome K.Jerome 的文集名字(Idle Thoughts of an Idle Fellow),集里所說的都是拉閑扯散、瞎三道四的廢話,可是自帶有幽默的深味,好似對于人生有比一般人更微妙的認識同玩味——這或者只是因為我自己也是懶惰漢,官官相衛(wèi),惺惺惜惺惺,那么也好,就隨它去吧?!按合豢讨登Ы稹边@句老話,是誰也知道的,我覺得換一個字,就可以做我的題目。連小小二句題目,都要東抄西襲湊合成的,不肯費心機自己去做一個,這也可以見我的懶惰了。
在副題目底下加了“之一”兩字,自然是指明我還要繼續(xù)寫些這類無聊的小品文字,但是什么時候會寫第二篇,那是連上帝都不敢預言的,我是那么懶惰。有時晚上想好了意思,第二天起得太早,心中一懊悔,什么好意思都忘卻了。
天真與經(jīng)驗
天真和經(jīng)驗好像是水火不相容的東西。我們常以為只有什么經(jīng)驗也沒有的小孩子才會天真,他那位飽歷滄桑的爸爸是得到經(jīng)驗,而失掉天真了??墒牵煺婧徒?jīng)驗實在并沒有這樣子不共戴天,它們倆倒很常是聚首一堂。英國最偉大的神秘詩人勃來克 著有兩部詩集:《天真的歌》(Songs of Innocence)同《經(jīng)驗的歌》(Songs of Experience)。在天真的歌里,他無憂無慮地信口唱出晶瑩甜蜜的詩句,他簡直是天真的化身,好像不曉得世上是有齷齪的事情的。然而在經(jīng)驗的歌里,他把人情的深處用簡單的詞句表現(xiàn)出來,真是找不出一個比他更有世故的人了。他將倫敦城里掃煙囪小孩子的窮苦、娼妓的厄運說得辛酸凄迷,可以說是看盡人世間的煩惱。可是他始終仍然是那么天真,他還是常常親眼看見天使;當他的工作沒有做得滿意時候,他就同他的妻子雙雙跪下,向上帝祈禱。他快死的前幾天,那時他結(jié)婚已經(jīng)有四十五年了,一天他看著他的妻子,忽然拿起鉛筆叫道:“別動!在我眼里你一向是一個天使,我要把你畫下?!彼土⒖坍嫵鏊南嗝?。這是多么天真的舉動。尖酸刻毒的斯惠夫特 寫信給他那兩位知心的女人的時候,的確是十足的孩子氣,誰去念The Journal to Stella 這部書信集,也不會想到寫這信的人就是Gulliver’s Travels 的作者。斯蒂芬生 在他的小品文集《貽青年少女》(Virginibus Puerisque)中,說了許多世故老人的話,尤其是對于婚姻,講有好些叫年輕的愛人們聽著會灰心的冷話。但是他卻沒有丟失了他的童心,他能夠用小孩子的心情去敘述海盜的故事;他又能借小孩子的口氣,著出一部《小孩的詩園》(A Child’s Garden of Verses),里面充滿著天真的空氣,是一本兒童文學的杰作??梢姶_然吃了智識的果,還是可以在樂園里逍遙到老。我們大家并不是個個人都像亞當先生那么不幸。
也許有人會說,這班詩人們的天真是裝出來的,最少總有點做作的痕跡,不能像小孩子的天真那么渾脫自然,毫無機心。但是,我覺得小孩子的天真是靠不住的,好像個很脆的東西,經(jīng)不起現(xiàn)實的接觸;并且當他們才發(fā)現(xiàn)出人情的險詐同世路的崎嶇的時候,他們會非常震驚,因此神經(jīng)過敏地以為世上除開計較得失利害外是沒有別的東西的、柔嫩的心,或者就這么麻木下去,變成個所謂值得父兄贊美的少年老成人了。他們從前的天真是出于無知,值不得什么贊美的,更值不得我們欣羨。桌子是個一無所知的東西,它既不曉得騙人,更不會去騙人,為什么我們不去頌揚桌子的天真呢?小孩子的天真跟桌子的天真并沒有多大的分別。至于那班已墜世網(wǎng)的人們的天真就大不同了。他們閱歷盡人世間的紛擾,經(jīng)過了許多得失哀樂,因為看穿了雞蟲得失的無謂,又知道在太陽底下是難逢笑口的,所以肯將一切利害的觀念丟開,來任口說去,任性做去,任情去欣賞自然界的快樂。他們以為這樣子痛快地活著才是值得的。他們把機心看做無謂的虛耗,自然而然會走到忘機的境界了。他們的天真可以說是被經(jīng)驗鍛煉過了,仿佛像在八卦爐里蹲過,做成了火眼金睛的孫悟空。人世的波濤再也不能將他們的天真卷去,他們真是“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這種悠然的心境既然成為習慣,習慣又成天然,所以他們的天真也是渾脫一氣,沒有刀筆的痕跡的。這個建在理智上面的天真絕非無知的天真所可比擬的,從無知的天真走到這個超然物外的天真,這就全靠著個人的生活藝術(shù)了。
忽然記起我自己去年的生活了,那時我同G常作長夜之談。有一晚電燈滅后,蠟燭上時,我們搓著睡眼,重新燃起一斗煙來,就談著年輕人所最愛談的題目——理想的女人。我們不約而同地說道最可愛的女子是像賣解、女優(yōu)、歌女等這班風塵人物里面的癡心人。她們流落半生,看透了一切世態(tài),學會了萬般敷衍的辦法,跟人們好似是絕不會有情的,可是若使她們真真愛上了一個情人,她們的愛情比一般的女子是強萬萬倍的。她們不像沒有跟男子接觸過的女子那樣盲目,口是心非的甜言蜜語騙不了她們,暗地皺眉的熱烈接吻瞞不過她們的慧眼,她們一定要得到了個一往情深的愛人,才肯來永不移情地心心相托。她們對于愛人所以會這么苛求,全因為她們自己是懇摯萬分。至于那班沒有經(jīng)驗的女子,她們常常只聽到幾句無聊的卿卿我我,就以為是了不得了,她們的愛情輕易地結(jié)下,將來也就輕易地勾銷,這哪里可以算做生生死死的深情?不出閨門的女子只有無知,很難有顛撲不破的天真,同由世故的熔爐里鑄煉出來的熱情。數(shù)十年來我們把女子關(guān)在深閨里,不給她們一個得到經(jīng)驗的機會,既然沒有經(jīng)驗來鍛煉,她們當然不容易有個強毅的性格,我們又來怪她們的楊花水性,說了許多渾話,這真是太冤枉了。我們把無知誤解成天真,不曉得從經(jīng)驗里突圍而出的天真才是可貴的,因此上造了這九州大錯,這又要怪誰呢?
沒有嘗過勞苦的人們是不懂得安逸的好處的,沒有感到人生的寂寞的人們是不能了解愛的價值的,同樣地未曾有過經(jīng)驗的孺子是不知道天真之可貴的。小孩子一味天真,糊糊涂涂地過日,對于天真未曾加以認識,所以不能做出天真的詩歌來,笨大的爸爸們嘗遍了各種滋味,然后再洗滌俗慮,用鍛煉過后的赤子之心來寫詩歌,卻做出最可喜的兒童文學,在這點上就可以看出人世的經(jīng)驗對于我們是最有益的東西了。老年人所以會和藹可親也是因為他們受過了經(jīng)驗的洗禮。必定要對于人世上萬物萬事全看淡了,然后對于一二件東西的留戀才會倍見真摯動人。宋詩里常有這種意境。歐陽永叔 的“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同蘇長公 的“存亡慣見渾無淚,鄉(xiāng)井難忘尚有心”,全能夠表現(xiàn)出這種依依的心情。雖然把人世存亡全置之度外,漠然不動于衷,但是對于客子的思家同自己的鄉(xiāng)愁仍然是有些牽情。這種悵惘的情懷是多么清新可喜,我們讀起來覺得比處處留情的才子們的濫情是高明得多,這全因為他們的情緒受過了一次蒸餾。從經(jīng)驗里出來的天真會那么帶著詩情也是為著同樣的緣故。
藹里斯 在他的杰作《性的心理的研究》第六卷里說道:“就說我們承認看著裸體會激動了熱情,這個激動還是好的,因為它引起我們的一種良好習慣——自制。為著恐怕有些東西對于我們會有引誘的能力,就趕緊跑到沙漠去住,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可憐的道德了。我們應當知道在文化當中故意去創(chuàng)造出一個沙漠來包圍自己,這種舉動是比別的要更壞得多了。我們無法去丟熱情,即使我們有這個決心;何爾巴哈 說得好,理智是教人這樣揀擇正當?shù)臒崆?,教育是教人們怎樣把正當?shù)臒崆榉N植培養(yǎng)在人心里面。觀看裸體有一個精神上的價值,那可以教我們學會去欣賞我們沒有占有著的東西,這個教訓是一切良好的社會生活的重要預備訓練:小孩子應當學到看見花,而不想去采它;男人應當學到看見一個女人的美,而不想去占有她?!蔽覀兯f的天真常是躲在沙漠里,遠隔人世的引誘這類的天真。經(jīng)驗陶冶后的天真是見花不采,看到美麗的女人,不動枕席之念的天真。
人世是這么百怪千奇,人命是這樣生死未卜,這個千載一時的看世界機會實在不容錯過,絕不可誤解了天真意味,把好好的人兒囚禁起來,使他草草地過了一生,并沒有嘗到做人的意味,而且也不懂得天真的真意了。這種活埋的方法絕非上帝造人的本意,上帝是總有一天會跟這班劊子手算賬的。我們還是別當劊子手好吧,何苦手上染著女人、小孩子的血呢!
途中
今天是個瀟灑的秋天,飄著零雨,我坐在電車里,看到沿途店里的伙計們差不多都是懶洋洋地在那里談天,看報,喝茶——喝茶的尤其多,因為今天實在有點冷起來了。還有些只是倚著柜頭,望望天色。總之,紛紛擾擾的十里洋場頓然現(xiàn)出閑暇悠然的氣概,高樓大廈的商店好像都化做三間兩舍的隱廬,里面那班平常替老板掙錢,向主顧賠笑的伙計們也居然感到了生活余裕的樂處,正在拉閑扯散地過日,仿佛全是古之隱君子了。路上的行人也只是稀稀的幾個,連坐在電車里面上銀行去辦事的洋鬼子們也燃著煙斗,無聊賴地看報上的廣告,平時的燥氣全消,這大概是那件雨衣的效力吧!到了北站,換上去西鄉(xiāng)的公共汽車,雨中的秋之田野是別有一種風味的。外面的蒙蒙細雨是看不見的,看得見的只是車窗上不斷來臨的小雨點,同河面上錯雜得可喜的纖纖雨腳。此外還有粉般的小雨點從破了的玻璃窗進來,棲止在我的臉上。我雖然有些寒戰(zhàn),但是受了雨水的洗禮,精神變成格外的清醒。已攖世網(wǎng)、醉生夢死久矣的我,真不容易有這么清醒,這么氣爽。再看外面的景色,既沒有像春天那嬌艷得使人們感到它的不能久留,也不像冬天那樣樹枯草死,好似世界是快毀滅了,卻只是靜默默的,一層輕輕的雨霧若隱若現(xiàn)地蓋著,把大地美化了許多,我不禁微吟著鄉(xiāng)前輩姜白石 的詩句,真是“人生難得秋前雨”!忽然想到今天早上她皺著眉頭說道:“這樣凄風苦雨的天氣,你也得跑那么遠的路程,這真可厭呀!”我暗暗地微笑。她哪里曉得我正在憑窗賞玩沿途的風光呢?她或者以為我現(xiàn)在必定是哭喪著臉,像個到刑場的死囚,萬不會想到我正流連著這葉尚未凋、草已添黃的秋景。同情是難得的,就是錯誤的同情也是無妨,所以我就讓她老是這樣可憐著我的仆仆風塵吧;并且有時我有什么逆意的事情,臉上露出不豫的顏色,可以借路中的辛苦來遮掩,免得她一再追究,最后說出真話,使她平添了無數(shù)的愁緒。
其實我是個最喜歡在十丈紅塵里奔走道路的人。我現(xiàn)在每天在路上的時間差不多總在兩點鐘以上,這是已經(jīng)有好幾個月了,我卻一點也不生厭,天天走上電車,老是好像開始蜜月旅行一樣。電車上和道路上的人們彼此多半是不相識的,所以大家都不大拿出假面孔來,比不得講堂里、宴會上、衙門里的人們那樣,彼此拼命地一味敷衍。公園、影戲院、游戲場、館子里面的來客,個個都是眉花眼笑的,最少也裝出那么樣子;墓地、法庭、醫(yī)院、藥店的主顧,全是眉頭皺了幾十紋的,這兩下都未免太單調(diào)了,使我們感到人世的平庸無味。車子里面和路上的人們卻具有萬般色相,你坐在車里,只要你睜大眼睛不停地觀察三十分鐘,你差不多可以在所見的人們臉上看出人世一切的苦樂感覺同人心的種種情調(diào)。你坐在位子上默默地鑒賞,同車的客人們老實地讓你從他們的形色舉止上去推測他們的生平同當下的心境;外面的行人一一現(xiàn)你眼前,你盡可恣意瞧著,他們并不會曉得,而且他們是這么不斷地接連走過,你很可以拿他們來彼此比較。這種普通人的行列的確是比什么賽會都有趣得多,路上源源不絕的行人可以說是上帝設(shè)計的賽會,當然勝過了我們佳節(jié)時紅紅綠綠的玩意兒了。并且在路途中我們的心境是最宜于靜觀的,最能吸收外界的刺激的。我們通??偸怯惺赂桑?jīng)事也好,歪事也好,我們的注意免不了特別集中在一點上;只有路途中,尤其走熟了的長路,在未到目的地以前,我們的方寸是悠然的,不專注于一物,卻是無所不留神的,在匆匆忙忙的一生里,我們此時才得好好地看一看人生的真況。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說起,途中是認識人生最方便的地方。車中、船上同人行道,可以說是人生博覽會的三張入場券,可惜許多人把它們當做廢紙,空走了一生的路。我們有一句古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彼^“行萬里路”自然是指走遍名山大川、通都大邑,但是我覺換一個解釋也是可以的。一條路你來往走了幾萬遍,湊成了萬里這個數(shù)目,只要你真用了你的眼睛,你就可以算是懂得人生的人了。俗語說道:“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蔽覀儾恍椅吹萌脬?,只好多走些路,來見見世面吧!對于人生有了清澈的觀照,世上的榮辱禍福不足以擾亂內(nèi)心的恬靜,我們的心靈因此可以獲到永久的自由,可見個個的路都是到自由的路,并不限于羅素先生所欽定的;所怕的就是面壁參禪、目不窺路的人們,他們自甘淪落,不肯上路,的確是無法可辦。讀書是間接地去了解人生,走路是直接地去了解人生,一落言詮,便非真諦,所以我覺得萬卷書可以擱開不念,萬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
了解自然,便是非走路不可。但是我覺得有意的旅行倒不如通常的走路那樣能與自然更見親密。旅行的人們心中只惦著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緊張的。實在不宜于裕然地接受自然的美景。并且天下的風光是活的,并不拘于一谷一溪,一洞一巖,旅行的人們所看的卻多半是這些名聞四海的死景,人人莫名其妙地照例贊美的勝地。旅行的人們也只得依樣葫蘆一番,做了萬古不移的傳統(tǒng)的奴隸。這又何苦呢?并且只有自己發(fā)現(xiàn)出的美景對著我們才會有貼心的親切感覺,才會感動了整個心靈,而這些好景卻大抵是得之偶然的,絕不能強求。所以有時因公外出,在火車中所瞥見的田舍風光會深印在我們的心坎里,而花了盤川、告了病假去賞玩的名勝,倒只是如煙如霧地浮動在記憶的海里。今年的春天同秋天,我都去了一趟杭州,每天不是坐在劃子里聽著舟子的調(diào)度,就是跑山,恭敬地聆著車夫的命令;一本薄薄的指南隱隱地含有無上的威權(quán),等到把所謂勝景一一領(lǐng)略過了,重上火車,我的心好似去了重擔。當我再繼續(xù)過著我通常的機械生活,天天自由地東瞧西看,再也不怕受了舟子、車夫、游侶的責備,再也沒有什么應該非看不可的東西,我真快樂得幾乎發(fā)狂。西泠的景色自然是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跡,可惜消失得太慢,起先還做了我?guī)讉€噩夢的背境。當我夢到無私的車夫,帶我走著崎嶇難行的寶石山或者光滑不能住足的往龍井的石路,不管我怎樣求免,總是要迫我去看煙霞洞的煙霞同龍井的龍角。謝謝上帝,西湖已經(jīng)不再浮現(xiàn)在我的夢中了。而我生平所最賞心的許多美景是從到西鄉(xiāng)的公共汽車的玻璃窗得來的。我坐在車里,任它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地跳蕩,看著老看不完的十八世紀長篇小說,有時閉著書隨便望一望外面天氣,忽然覺得青翠迎人,遍地散著香花,晴天現(xiàn)出不可描摹的藍色。我頓然感到春天已到大地,這時我真是神魂飛在九霄云外了。再去細看一下,好景早已過去,剩下的是閘北污穢的街道,明天再走到原地,一切雖然仍舊,總覺得有所不足,與昨天是不同的,于是乎那天的景色永留在我的心里。甜蜜的東西看得太久了也會厭煩,真真的好景都該這樣一瞬即逝,永不重來?;橐鲋贫鹊淖畲竺∫簿褪窃谟谌障凼祝簩⒁磺泻锰幎家驗樘於蓧奶幜?。此外,在狂熱的夏天、風雪載途的冬季,我也常常出乎意料地獲到不可名言的妙境,滋潤著我的心田。會心不遠,真是陸放翁 所謂的“何處樓臺無月明”。自己培養(yǎng)有一個易感的心境,那么走路的確是了解自然的捷徑。
“行”不單是可以使我們清澈地了解人生同自然,它自身又是帶有詩意的,最浪漫不過的。雨雪霏霏,楊柳依依,這些境界只有行人才有福享受的。許多奇情逸事也都是靠著幾個人的漫游而產(chǎn)生的。《西游記》《鏡花緣》《老殘游記》,Cervantes的《吉訶德先生》(Don Quix-ote),Swift的《海外軒渠錄》(Gulliver’s Travels),Bunyan的《天路歷程》(Pi1grim’s Progress),Cowper的《癡漢騎馬歌》(John Gi1pin),Dickens的Pickwick Papers,Byron的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F(xiàn)ielding的Joseph Andrews,Gogols的Dead Sou1s 等不可一世的杰作,沒有一個不是以“行”為骨子的,所說的全是途中的一切,我覺得文學的浪漫題材在愛情以外,就要數(shù)到“行”了。陸放翁是個豪爽不羈的詩人,而他最出色的杰作卻是那些紀行的七言。我們隨便抄下兩首,來代我們說出“行”的浪漫性吧!
劍南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南定樓遇急雨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瀘游,
江山重復爭供眼,風雨縱橫亂入樓,
人語朱離逢峒獠,棹歌乃下吳州,
天涯住穩(wěn)歸心懶,登覽茫然卻欲愁。
因為“行”是這么會勾起含有詩意的情緒的,所以我們從“行”可以得到極愉快的精神快樂,因此“行”是解悶消愁的最好法子。瀕臨自殺的失戀人常常能夠從漫游得到安慰,我們有時心境染上凄迷的色調(diào),散步一下,也可以解去不少的憂愁。Hawthorne 同Edgar Allen Poe 最愛描狀一個心里感到空虛的悲哀的人,不停地在城里的各條街道上回復地走了又走,以(希)冀對于心靈的饑餓能夠暫時忘卻。Dostoievsky 的《罪與罰》里面的Raskolnikov 犯了殺人罪之后,也是無目的到處亂走,仿佛走了一下,會減輕了他心中的重壓。甚至于有些人對于“行”具有絕大的趣味,把別的趣味一齊壓下了,Stevenson 的《流浪漢之歌》就表現(xiàn)出這樣的一個人物,他在最后一段里說道:“財富我不要;希望,愛情,知己的朋友,我也不要;我所要的只是上面的青天同腳下的道路?!?/p>
Wealth I ask not,hope nor love,
Nor a friend to know me;
All I ask,the heaven above
And the road below me.
Walt Whitman 也是一個歌頌行路的詩人,他的《大路之歌》真是“行”的絕妙贊美詩,我就引他開頭的雄渾詩句來做這段的結(jié)束吧!
A foot and light-hearted I take to the open road,
Healthy,free,the world before me,
The long brown path before me leading wherever I choose.
我們從搖籃到墳墓也不過是一條道路,當我們正寢以前,我們可以說是老在途中。途中自然有許多的辛苦,然而四圍的風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極有趣的,值得我們跋涉這程路來細細地鑒賞。除開這條悠長的道路外,我們并沒有別的目的地,走完了這段征程,我們也走出了這個世界,重回到起點的地方了??茖W家說我們就歸于毀滅了,再也不能重走上這段路途;主張靈魂不滅的人們以為來日方長,這條路我們還能夠一再重走了幾千萬遍。將來的事,誰去管它,也許這條路有一天也歸于毀滅,我們還是今天有路今天走吧,最要緊的是不要閉著眼睛,朦朦 一生,始終沒有看到世界。
破曉
今天破曉酒醒時候,我忽然憶起前晚上他向我提過“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這兩句詞,仿佛前宵酒后曾有許多感觸。宿酒尚未全醒的我,就閉著眼睛暗暗地追蹤那時思想的痕跡。底下所寫下來的就是還逗留在心中的一些零碎。也許有人會拿心理分析的眼光含譏地來解剖這些雜感,認為是變態(tài)的,甚至于低能的、心理的表現(xiàn),可是我總是十分喜歡它們。因為我愛自己,愛這個自己厭惡著的自己,所以我愛我自己心里流出、筆下寫出的文字,尤其愛自己醒時流淚、醉時歌這兩種情懷湊合成的東西。而且以善于寫信給學生家長,而榮膺大學校長的許多美國大學校長,和單知道立身處世、唯利是圖的佛蘭克林 式的人物,雖然都是神經(jīng)健全,最合于常態(tài)心理的人們,卻難免使甘于墮落的有志之士惡心。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這真是我們這一班人天天嘗著的滋味。無數(shù)黃金的希望失掉了,只剩下希望的影子,作此刻悵惘的資料。此刻又弄出許多幻夢,幾乎是明知道不能實現(xiàn)的幻夢,那又是將來回首時許多感慨之所系。于是乎,天天在心里建起七寶樓臺,天天又看到前天架起的燦爛的建筑物消失在云霧里,化做命運的獰笑,仿佛《亞儷絲異鄉(xiāng)游記》 里所說的空中里一個貓的笑臉??墒俏覀冃睦镉謺缘妹\是自己的,某一位文豪早已說過,“性格是命運”了!不管我們怎樣似乎坦白地向朋友們,向自己痛罵自己的無能和懦弱,可是對于這個幾十年來寸步不離、形影相依的自己,怎能說沒有憐惜?所以只好抓著空氣,捏成一個莫名其妙的命運,把天下地上的一切可殺不可留的事情全歸諉在他(照希臘神話說,應當稱為她們 )的身上,自己清風朗月般在旁學潑婦的罵街。屠格涅夫在他的某一篇小說里不是說過:Destiny makes everyman,and everyman makes his own destiny.(命運定了一切人,然而一切人能夠定他自己的命運。)
屠格涅夫,這位旅居巴黎,后來害了誰也不知道的病死去的老文人,從前我對他很贊美,后來卻有些失望了。他是一個意志薄弱的人,他最愛用微酸的筆調(diào)來描繪意志薄弱的人,我卻也是個意志薄弱的人,也常在玩弄或者吐唾自己這種心性,所以我對于他的小說深有同感,然而太相近了。書上的字,自己心里的意思,顛來倒去無非意志薄弱這個概念,也未免太單調(diào),所以我已經(jīng)和他久違了。他在年輕時候曾跟一個農(nóng)奴的女兒發(fā)生一段愛情,好像還產(chǎn)有一位千金,后來卻各自西東了,他小說里也常寫這一類“飛鴻踏雪泥”式的戀愛,我不幸得很或者幸得很卻未曾有過這么一回事,所以有時倒覺得這個題材很可喜。這也是我近來又翻翻幾本破舊塵封的他的小說集的動機。這幾天偷閑讀屠格涅夫,無意中卻有個大發(fā)現(xiàn),我對于他的敬慕也重新燃起來了。屠格涅夫所深惡的人是那班成功的人,他覺得他們都是很無味的庸人,而那班從娘胎里帶來一種一事無成的性格的人們卻多少總帶些詩的情調(diào)。他在小說里凡是說到得意的人們時,?,F(xiàn)出藐視的微笑和嘲侃的口吻,這真是他獨到的地方!他用歌頌英雄的心情來歌頌弱者,使弱者變?yōu)樗麜镂ㄒ坏挠⑿?,我覺得他這種態(tài)度是比單描寫弱者性格,和同情于弱者的作家是更別致,更有趣得多。實在說起來,值得我們可憐的絕不是一敗涂地的,卻是事事馬到功成的所謂幸運的人們。
人們做事情怎么會成功呢?他必定先要暫時跟人世間一切別的事物絕緣,專心致志去干目前的勾當。那么,他進行得愈順利,他對于其他千奇百怪的東西越離得遠,漸漸對于這許多有意思的玩意兒感覺遲鈍了,最后逃不了個完全麻木。若使當他干事情時,他還是那樣子處處關(guān)心,事事牽情,一曝十寒地做去,他當然不能夠有什么大成就,可是他保存了他的趣味,他沒有變成個只能對于一個刺激生出反應的殘缺的人。有一位批評家說“第一流詩人是不作詩的”,這是極有道理的話。他們從一切目前的東西和心里的想象得到無限詩料,自己完全浸在詩的空氣里,鑒賞之不暇,哪里還有找韻腳和配輕重音的時間呢?人們在刺心的悲哀里時是不會做悲歌的,Tennyson 的In Memoriam 是在他朋友死后三年才動筆的。一生都沉醉于詩情中的絕代詩人自然不能寫出一句的詩來。感覺鈍遲是成功的代價,許多揚名顯親的大人物所以常是體廣身胖,頭肥腦滿,也是出于心靈的空虛,無憂無慮麻木地過日。歸根說起來,他們就是那么一堆肉而已。
人們對于自己的功績常是戴上一重放大鏡。他不單是只看到這個東西,瞧不見春天的花草和街上的美女,他簡直是攢到他的對象里面去了。也可以說他太走近他的對象,冷不防地給他的對象一口吞下。近代人是成功的科學家,可是我們此刻個個都做了機械的奴隸,這件事聰明的Samuel Butler 六十年前已經(jīng)屈指算出,在他的杰作《虛無鄉(xiāng)》(Erewhon)里慨然言之矣。崇拜偶像的上古人自己做出偶像來跟自己打麻煩,我們這班聰明的、知道科學的人們都覺得那班老實人真可笑,然而我們費盡心機發(fā)明出機械,此刻它們翻臉無情,踏著鐵輪來蹂躪我們了。后之視今,猶今之視昔,真不知道將來的人們對于我們的機械會作何感想,這是假設(shè)機械沒有將人類弄得覆滅,人生這幕喜劇的悲劇還繼續(xù)演著的話??傊?,人生是多方面的,成功的人將自己的十分之九殺死,為的是要讓那一方面盡量發(fā)展,結(jié)果是尾大不掉,雖生猶死,失掉了人性,變做世上一兩件極微小的事物的祭品了。
世界里什么事一達到圓滿的地位就是死刑的宣告。人們一切的癡望也是如此,心愿當真實現(xiàn)時一定不如蘊在心頭時那么可喜。一件美的東西的告成就是一個幻覺的破滅,一場好夢的勾銷。若使我們在世上無往而不如意,恐怕我們會煩悶得自殺了。逍遙自在的神仙的確是比監(jiān)獄中終身監(jiān)禁的犯人還苦得多。閉在黑暗房里的囚犯還能做些夢消遣,神仙們什么事一想立刻就成功,簡直沒有做夢的可能了。所以失敗是幻夢的保守者,悵惘是夢的結(jié)晶,是最愉快的灑下甘露的情緒。我們做人無非為著多做些依依的心懷,才能逃開現(xiàn)實的壓迫,剩些青春的想頭,來滋潤這將干枯的心靈。成功的人們勞碌一生最后的收獲是一個空虛,一種極無聊賴的感覺,厭倦于一切的胸懷。在這本無目的的人生里,若使我們一定要找一個目的來磨折自己,那么最好的目的是制作“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的心境。
她走了
她走了,走出這古城,也許就這樣子永遠走出我的生命了。她本是我生命源泉的中心里的一朵小花,她的根總是種在我生命的深處,然而此后我也許再也見不到那隱有說不出的哀怨的臉容了。這也可以說我的生命的大部分已經(jīng)從我生命里消逝了。
兩年前我的懦怯使我將這朵花從心上輕輕摘下。(世上一切殘酷大膽的事情總是懦怯弄出來的,許多自殺的弱者,都是因為起先太顧惜生命了,生命果然是安穩(wěn)地保存著,但是自己又不得不把它扔掉。弱者只怕失敗,終免不了一個失敗,天天兜著這個圈子,兜的回數(shù)愈多,也愈離不開這圈子了?。獌赡昵拔业呐城邮刮覍⑦@朵小花從心上摘下,花葉上沾著幾滴我的心血,它的根當然還在我心里,我的血就天天從這折斷處涌出,化成膿了。所以這兩年來我的心里的貧血癥是一年深似一年了。今天這朵小花,上面還濡染著我的血,卻要隨著江水——清流乎?濁流乎?天知道!——流去,我就這么無能為力地站在岸上,這么心里狂涌出鮮紅的血。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钡俏移鄳K地相信,西來的弱水絕不是東去的逝波。否則,我愿意立刻化做牛屎滿面的石板在溪旁等候那萬萬年后的某一天。
她走之前,我向她扯了多少瞞天的大謊呀!但是我的鮮血都把它們?nèi)境蔀檎鎸嵙恕_€沒有涌上心頭時是個謊話,一經(jīng)心血的洗禮,卻變做真實的真實了。我現(xiàn)在認為這是我心血唯一的用處。若使她知道個個謊都是從我心房里榨出,不像那信口開河的真話,她一定不讓我這樣不斷地扯謊著。我將我生命的精華搜集在一起,全放在這些謊話里面,擲在她的腳旁,于是乎我現(xiàn)在剩下來的只是這堆渣滓,這個永遠是渣滓的自己。我好比一根火柴,跟著她已經(jīng)擦出一朵神奇的火花了。此后的歲月只消磨于躺在地板上做根腐朽的木屑罷了!人們踐踏又何妨呢?“推枰猶戀全輸局”,我已經(jīng)把我的一生推在一旁了,而且絲毫也不留戀著。
她勸我此后還是少抽煙,少喝酒,早些睡覺,我聽著心里歡喜得正如破曉的枝頭弄舌的黃雀。我不是高興她這么掛念著我,那是用不著證明的,也是言語所不能證明的,我狂歡的理由是我看出她以為我生命還未全行枯萎,尚有留戀自己生命的可能,所以她進言的時期還沒有完全過去;否則,她還用得著說這些話嗎?我捧著這血跡模糊的心求上帝,希望她永久保留有這個幻覺。我此后不敢不多喝酒,多抽煙,遲些睡覺,表示我的生命力尚未全盡,還有心情來扮個頹喪者,因此使她的幻覺不全是個幻覺。雖然我也許不能再見她的倩影了,但是我卻有些迷信,只怕她靠著直覺能夠看到數(shù)千里外的我的生活情形。
她走這之前,她老是默默地聽我的懺情的話,她怎能說什么呢?我怎能不說呢?但是她的含意難伸的形容向我訴出這十幾年來她辛酸的經(jīng)驗,悲哀已爬到她的眉梢同她的眼睛里去了,她還用得著言語嗎?她那輕脆的笑聲是她沉痛的心弦上彈出的絕調(diào),她那欲淚的神情傳盡人世間的苦痛,她使我凜然起敬,我覺得無限的慚愧,只好濾些清凈的心血,凝成幾句的謊言。天使般的你呀!我深深地明白你會原宥,我從你的原宥我得到我這個人唯一的價值。你對我說,“女子多半都是心地極褊狹的,頂不會容人的,我卻是心地最寬大的”。你這句自白做了我黑暗的心靈的閃光。
我真認識你嗎?真走到你心窩的隱處嗎?我絕不這樣自問,我知道在我不敢講的那個字的立場里,那個字就是唯一的認識。心心相契的人們哪里用得著知道彼此的姓名和家世。
你走了,我生命的弦戛然一聲全斷了,你聽見了沒有?
寫這篇東西時,開頭是用“她”字,但是有幾次總誤寫做“你”字,后來就任情地寫“你”字了。仿佛這些話遲早免不了被你瞧見,命運的手支配著我的手來寫這篇文字,我又有什么辦法哩!
苦笑
你走了,我卻沒有送你。我那天不是對你說過,我不去送你嗎?送你只添了你的傷心,我的傷心,不送許倒可以使你在匆忙之中暫時遺忘了你所永不能遺忘的我,也可以使我存了一點兒瀕于絕望的希望,那時你也許還沒有離開這古城。我現(xiàn)在一走出家門,就盡我的眼力望著來往街上遠遠近近的女子,看一看里面有沒有你。在我眼里天下女子可分兩大類,一是“你”,一是“非你”。一切的女子,不管村俏老少,對于我都失掉了意義,她們唯一的特征就在于“不是你”這一點,此外我看不出她們有什么分別。在Fichte 的哲學里,世界是分做ego和non-ego 兩部分,在我的宇宙里,只有you和non-you 兩部分。我憎惡一切人,我憎惡自己,因為這一切都不是你,都是我所不愿意碰到的。所以我雖然睜著眼睛,我卻是個盲人,我什么也不能看見,因為凡是“不是你”的東西都是我所不肯瞧的。
我現(xiàn)在極喜歡在街上流蕩,因為心里老想著也許會遇到你的影子,我現(xiàn)在覺得再有一瞥,我就可在回憶里度過一生了。在我最后見到你以前,我已經(jīng)覺得一瞥就可以做成我的永生了,但是見了你之后,我仍然覺得還差了一瞥,仍然深信再一瞥就夠了。你總是這么可愛,這么像孫悟空用繩子拿著銀角大王的心肝一樣,抓著我的心兒。我對于你只有無窮的刻刻的愿望,我早已失掉我的理性了。
你走之后,我變得和氣得多了,我對于生人老是這么嘻嘻哈哈敷衍著,對于知己的朋友老是這么露骨地亂談著,我的心已經(jīng)隨著你的衣緣飄到南方去了,剩下來的空殼怎么會不空心地笑著呢?然而,狂笑亂談后心靈的沉寂,隨和湊趣后的凄涼,這只有你知道呀!我深信你是飽嘗過人世間辛苦的人,你已具有看透人生的眼力了。所以你對于人生取這么通俗的態(tài)度,這么用客套來敷衍我。你是深于憂患的,你知道客套是一切靈魂相接觸的緩沖地,所以你拿這許多客套來應酬我,希冀我能夠因此忘記我的悲哀,和我們以前的種種。你的裝成無情正是你的多情,你的冷酷正是你的仁愛,你真是客套得使我太感到你的熱情了。
今晚我醉了,醉得幾乎不知道我自己的姓名。但是一杯一杯的酒使我從不大和我相干的事情里逃出,使我認識了有許多東西實在不是屬于我的。比如我的衣服,那是如是容易破爛的;比如我的臉孔,那是如是容易變得更消瘦,換一個樣子,但是在每杯斟到杯緣的酒杯底我一再見到你的笑容,你的苦笑,那好像一個人站在懸?guī)r邊際,將跳下前一剎那的微笑。一杯一杯干下去,你的苦笑一下一下沉到我心里。我也現(xiàn)出苦笑的臉孔了,也參到你的人生妙訣了。做人就是這樣子苦笑地站著,隨著地球向太空無目的地狂奔,此外并無別的意義。你從生活里得到這么一個教訓,你還它以暗淡的冷笑,我現(xiàn)在也是這樣了。
你的心死了,死得跟通常所謂成功的人的心一樣的麻木;我的心也死了,死得恍惚世界已返于原始的黑暗了。兩個死的心再連在一起有什么意義呢?苦痛使我們灰心,把我們的心化做再燃不著的灰燼,這真是“哀莫大于心死”!所以我們是已經(jīng)失掉了生的意志和愛的能力了,“希望”早葬在墳墓之中了,就說將來會實現(xiàn)也不過是僵尸而已矣。
年紀總算輕輕,就這么萬劫不復地結(jié)束,彼此也難免覺得惆悵吧!這么人不知鬼不覺地從生命的行列退出,當個若有若無的人,臉上還涌著紅潮的你怎能甘心呢?因此你有時還發(fā)出掙扎著的呻吟,那是已墮陷阱的走獸最后的呼聲。我卻只有望著煙斗的煙霧凝想,想到以前可能、此刻絕難辦到的事情。
今晚有一只蟲,慚愧得很我不知道它叫做什么,在我耳邊細吟,也許你也聽到這類蟲的聲音吧!此刻我們居在地上聽著,幾百年后我們在地下聽著,那有什么礙事呢,蟲聲總是這么可喜的。也許你此時還聽不到蟲聲,卻望著白浪滔天的大海微嘆。你看見海上的波濤沒有?來時多么雄壯,一會兒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你我的事情也不過大海里的微波吧,也許上帝正憑欄遠眺水平線上的蒼茫山色,沒有注意到我們的一起一伏,那時我們又何必如此夜郎自大,狂訴自個兒的悲哀呢?
墳
你走后,我夜夜真是睡得太熟了,夜里絕不醒來,而且未曾夢見過你一次,豈單是沒有夢見你,簡直什么夢都沒有了。看看鐘,已經(jīng)快十點了,就擦一擦眼睛,躺在床上,立刻睡著。死尸一樣地睡了九個鐘頭,這是我每夜的情形。你才走后,我偶然還涉遐思,但是渺茫地憶念一會兒,我立刻喝住自己,叫自己不要胡用心力,因為“想你”是罪過,可以說是對你犯一種罪。不該想而想,想我所不配想的人,這樣行為在中古時代叫做“瀆神”,在有皇冕的國家叫做“大不敬”。從前讀Bury 的《思想自由史》,對于他開章那幾句話已經(jīng)很有些懷疑,他說“思想總是自由的”,所以我們普通所謂思想自由實在是指言論自由。其實思想何曾自由呢!天下個個人都有許多念頭是自己不許自己去想的,我的不敢想你也是如此。然而,“不想你”也是罪過,對于自己的罪過。叫我自己不想你,去拿別的東西來敷衍自己的方寸,那真是等于命令自己將心兒從身里抓出,擲到垃圾堆中。所以為著面面俱圓起見,我只好什么也不想,讓世上事物的浮光掠影隨便出入我的靈臺,我的心就這么毫不自動地凄冷地呆著。失掉了生活力的心怎能夠弄出幻夢呢?因此我夜夜都嘗了死的意味,過個未壽終先入土的生活,那是愛倫·坡所喜歡的題材,那個有人說死在街頭的愛倫·坡呀!那臉容是悲劇的結(jié)晶的愛倫·坡呀!
可是,我心里卻也不是空無一物,里面有一座小墳?!靶∮靶念^葬”,你的影子已深埋在我心里的隱處了。上面當然也蓋一座石墳,兩旁的石頭照例刻上“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這副對聯(lián),墳上免不了栽幾棵松柏。這是我現(xiàn)在的“心境”,的的確確的心境,并不是境由心造的。負上莫名其妙的重擔,拖個微弱的身軀,蹣跚地在這沙漠上走著,這是世人共同的狀態(tài);但是心里還有一座石墳鎮(zhèn)壓得血脈不流,這可是我的專利。天天過墳墓中人的生活,心里卻又有一座墳墓,正如廣東人雕的象牙球,球里有球,多么玲瓏呀!吾友沉海說過:“訴自己的悲哀,求人們給以同情,是等于叫花子露出胸前的創(chuàng)傷,請過路人施舍?!敝荚账寡裕〉俏覍τ谖倚睦镞@個新冢頗有沾沾自喜的意思,認為這是我生命換來的藝術(shù)品,所以像Co1eridge 詩里的古舟子那樣牽著過路人,硬對他們說自己凄苦的心曲,甚至于不管他們是赴結(jié)婚喜宴的客人。
石墳上松柏的陰森影子遮住我一切年少的心情,“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這兩句詩冷嘲地守在那兒。十年前第一次到鄉(xiāng)下掃墓,見到這兩句對于死人嘲侃的話,我模糊地感到后死者對于泉下同胞的殘酷。自然是這么可愛,人生是這么好玩,良辰美景,紅袖青衫,枕石漱流,逍遙山水,這哪里是安慰那不能動彈的骷髏的話,簡直是無緣無故的侮辱。現(xiàn)在我這座小墳上撒但 刻了這十個字,那是十朵有尖刺的薔薇,這般嬌艷,這般刻毒地刺人。所以我覺得這一座墳是很美的,因為天下美的東西都是使人們看著心酸的。
我沒有那種欣歡的情緒去“長歌當哭”,更不會輕盈地捧著含些朝露的花兒,自覺憂愁得很動人憐愛地由人群走向墳前;我也用不著拿扇子去扇干那濕土,當然也不是一個背個鐵鋤想去偷墳的解剖學教授,我只是一個默默無言的守墳蒼頭而已。
黑暗
我們這班圓顱趾方的動物應當怎樣分類呢?若使照顏色來分做黃種、黑種、白種、紅種等等,那的確是難免于膚淺。若使打開族譜,分做什么,Aryan,Semitic 等等,也是不徹底的,因為五萬年前本一家。再加上人們對于他國女子的傾倒,常常為著要得到異鄉(xiāng)情調(diào),寧其冒許多麻煩,娶個和自己語言文字以及頭發(fā)、眼睛的顏色絕不相同的女人,所以世界上的人們早已打成一片,無法來根據(jù)皮膚、顏色和人類系統(tǒng)來分類了。德國諷刺家Saphir 說:“天下人可以分做兩種——有錢的人們和沒有錢的人民?!边@真是個好辦法!但是他接著說道:“然而,沒有錢的人們不能算做人——他們不是魔鬼——可憐的魔鬼,就是天使,有耐心的、安于貧窮的天使?!彼赃@位出語傷人的滑稽家的分類法也就根本推翻了。Charles Lamb 說:“照我們能建設(shè)的最好的理論,人類是兩種人構(gòu)成的,‘向人借錢的人們’同‘借錢給人的人們’。”可是他真是太樂觀了,他忘記了天下尚有一大堆毫無心肝的那班潔身自好的君子。他們怕人們向他們借錢,于是先立定主意永不向人們借錢,這樣子人們也不好意思來啟齒了:也許他們怕自己向別人借錢弄到虧空,于是先下個決心不借錢給別人,這樣子自斷自己借錢的路,當然會節(jié)儉了??傊麄兊男谋诲X壓硬了,再也發(fā)不出同情的或豪放的跳動。錢雖然是萬能,在這方面卻不能做個良好的分類工具。我們只好向人們精神方面去找個分類標準。
夸大狂是人們的一種本性,人個個都喜歡用他自命特別具有的性質(zhì)來做分類的標準?;浇掏秸J為世人只可以分做基督教徒和異教徒;道學家覺得人們最大的區(qū)別是名教中人和名教罪人;愛國主義者相信天下人可以黑白分明地歸于愛國者和賣國賊這兩類;“鐘情自在我輩”的名士心里只把人們斫成兩部分,一面是餐風飲露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嘔的俗物。這種唯我獨尊的分類法完全出自主觀,因為要把自己說得光榮些,就隨便豎起一面紙糊的大旗,又糊好一面小旗偷偷地插在對面;于是乎拿起號角,向天下人宣布道這是世上的真正局面,一切蕓蕓蒼生不是這邊的好漢,就是那面的嘍啰,自己就飛揚跋扈地站在大旗下傻笑著。這已經(jīng)是夠下流了。但是若是沒有別的結(jié)果,只不過令人冷笑,那倒也是無妨的;最可怕的卻是站在大旗下的人們總覺得自己是正宗,是配得站在世界上做人的,對面那班小鬼都是魔道,應該退出世界舞臺的。因此認為自己該享到許多特權(quán),那班敵人是該排斥、壓迫、毀滅的。所以基督教徒就在中古時代演出教會審判那幕慘凄的悲??;道學家?guī)浊陙碓谥袊讶藗兣眠@么奄奄一息,毫無“異端”的精神;愛國主義者吃了野心家的迷醉劑,推波助瀾地做成“歐戰(zhàn)”;而名士們一向是靠欺騙、奸滑為生,一面罵俗物,一面做俗物的寄生蟲,養(yǎng)成中國歷來文人只圖小便宜的習氣。這幾個招牌變成他們的符咒,借此橫行天下,發(fā)泄人類殘酷的獸性。我們絕不能再拿這類招牌來惹禍了。
在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之前,宇宙是黑漆一團的,而世界的末日也一定是歸于原始的黑暗,所以這個宇宙不過是兩個黑暗中間的一星火花。但是這個世界仍然是充滿了黑暗,黑暗可以說是人生核心,人生的態(tài)度也就是在乎怎樣去處理這個黑暗。然而,世上有許多人根本不能認識黑暗,他們對于人生是絕無態(tài)度的,只有對于世人通常姿態(tài)的一種出于本能的模仿而已;他們沒有嘗到人生的本質(zhì)——黑暗,所以他們是始終沒有看清人生的,永遠是影子般浮沉在世上。他們的哀樂都比別人輕,他們生活的內(nèi)容也淺陋得很,他們真可一說“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墒?,他們占了世人的大部分,這也是幾千年來天下所以如是紛紛的原因之一。
他們并非完全過著天鵝絨的生活,他們也遇過人生的坎坷,或者終身在人生的臼子里面被人磨舂著,但是他們不能了解什么叫做黑暗。天下有許多只會感到苦痛而絕不知悲哀的人們。當苦難壓住他們的時候,他們本能地發(fā)出哀號,正如被打的貓狗那么嚷著一樣??嚯y一走開,他們又恢復日常無意識的生活狀態(tài)了,一張折做兩半的紙還沒有那么容易失掉那折痕。有時甚至當苦痛還繼續(xù)著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因為和苦痛相熟而變麻木了。過去是立刻忘記了,將來是他們所不會推測的,現(xiàn)在的深刻意義又是他們所無法明白的,所以他們免不了莫名其妙地過日子。悲哀當然是沒有的,但是也丟失了生命——充實的生命。他們沒有高舉生命之杯,痛飲一番,他們只是嘗一嘗杯緣的酒痕。有時在極悲哀的環(huán)境里,他們會如日常白癡地笑著,但是他們也不曉得什么是人生最快意的時候。他們始終沒有走到生命里面去,只是生命向前的一個無聊的過客。他們在世上空嘗了許多無謂的苦痛與比苦痛更無謂的微溫快樂,他們其實不懂得生命是怎么一回事。真是深負“上天好生之德”!
有人以為志行高潔的理想主義者應當不知道世上一切齷齪的事體,應當不懂得世上有黑暗這個東西。這是再錯不過的見解。只有深知黑暗的人們才會熱烈地贊美光明。沒有餓過的人不大曉得食飽的快樂,沒有經(jīng)過性的苦悶的小孩子很難了解性生活的意義。奧古斯丁、托爾斯泰都是走遍世上污穢的地方,才產(chǎn)生了后來一塵不沾的潔白情緒。不覺得黑暗的可怕,也就看不見光明的價值了。孫悟空沒有在八卦爐中燒了六十四天,也無從得到那對洞觀萬物的火眼金睛了。所以天下最貞潔高尚的女性是娼妓。她們的一生埋在黑暗里面,但是有時誰也沒有她們那么戀著光明。她們受盡人們的揶揄,歷遍人間凄涼的情境,嘗到一切辛酸的味道,若是她們的心還卓然自立,那么這顆心一定是滿著同情與憐憫。她們抓到黑暗的核心,知道侮辱她們的人們也是受這個黑暗殘殺著,她們怎么不會滿心都是憐憫呢,當De Quincey 流落倫敦、彷徨無依的時候,街上下等的娼妓是他唯一的朋友,最純潔的朋友。當朵斯妥夫斯基 的《罪與罰》里主要人物Raskolnikov 為著殺了人,萬種情緒交哄胸中的時候,妓女Sonia 是唯一能夠安慰他的人,和他同跪在床前念圣經(jīng),勸他自首。只有濯污泥者才能夠纖塵不染。從黑暗里看到光明的人正同新羅曼主義者一樣,他們受過寫實主義的洗禮,認出人們心苗里的羅曼根源,這才是真真的羅曼主義。在這個糊涂世界里,我們非是先一筆勾銷,再重新一一估定價值過不可,否則囫圇吞棗地隨便加以可否,是豬八戒吃人參果的辦法。沒有夜,哪里有晨曦的光榮。正是風雨如晦的時候,雞鳴不已才會那么有意義,那么有內(nèi)容。不知黑暗、心地柔和的人們像未鍛煉過的生鐵,絕不能成光芒十丈的利劍。
但是了解黑暗也不是容易的事,想知道黑暗的人最少總得有個光明的心地。生來就盲目的,絕對不知道光明和黑暗的分別,因此也可以說不能了解黑暗了。說到這里,我們很可以應用柏拉圖的穴居人的比喻。他們老住在穴中,從來沒有看到過陽光,也不覺得自己是在陰森森的窟里。當他們才走出來的時候,他們羞光,一受到光明的洗禮,反而頭暈目眩起來。這是可以解說歷來人們對于新時代的恐怖,總是戀著舊時代的骸骨,因為那是和人們平常麻木的心境相宜的。但是當他們已慣于陽光了,他們一回去,就立刻深覺得窟里的黑暗、凄慘。人世的黑暗也正和這個窟穴一樣,你必定瞧到了光明,才能曉得那是多么可怕的。詩人們所以覺得世界特別可悲傷的,也是出于他們天天都浴在潔白的陽光里。而絕不能了解人世光明方面的無聊小說家是無法了解黑暗的,雖然他們拼命寫了許多所謂的黑幕小說。這類小說專講怎樣去利用人世的黑暗,卻沒有說到黑暗的本質(zhì)。他們說的是技術(shù),最可鄙的技術(shù),并沒有嘗到人世黑暗的悲哀。所以他們除開刻板的幾句世俗道德家的話外,絕無同情之可言。不曉得悲哀的人怎么會有同情呢?“人心險詐”這個黑暗是值得細味的,至于人心怎樣子險詐,以及我們在世上該用哪種險詐手段才能達到目的,這些無聊的世故是不值得探討的。然而那班所謂深知黑暗的人們卻只知道玩弄這些小技,完全沒有看到黑暗的真意義了。俄國文學家Dostoievsky,Gogol,Chekhov 等才配得上說是知道黑暗的人。他們也都是光明的歌頌者。當我們還無法結(jié)實地來把人們分類的時候,就將世人分做“知道黑暗的”和“不知道黑暗的”,也未始不是個好辦法吧!最少我這十幾年來在世網(wǎng)里掙扎著的時候?qū)τ谌藗兛偸怯眠@點來分類,而且覺得這個標準可以指示出他們許多其他的性質(zhì)。
毋忘草
一
Butler 和Stevenson 都主張我們應當衣袋里放一本小簿子,心里一涌出什么巧妙的念頭,就把它抓住記下,免得將來逃得無影無蹤。我一向不大贊成這個辦法。一則,因為我總覺得文章是“妙手偶得之”的事情,不可刻意雕出,那大概免不了三分“匠”意。二則,既然記憶力那么壞,有了得意的意思又會忘卻,那么一定也會忘記帶那本子了,或者帶了本子,沒有帶筆,結(jié)果還是一個忘卻,倒不如安分些,讓這些念頭出入自由吧。這些都是壯年時候的心境。
近來人事紛擾,感慨比從前多,也忘得更快,最可恨的是不全忘卻,留個影子,叫你想不出全部來覺得怪難過的。并且在人海的波濤里浮沉著,有時頗顧惜自己的心境,想留下來,做這個徒然走過的路程的標志。因此打算每夜把日間所胡思亂想的多多少少寫下一點兒,能夠?qū)懚嗑?,那是連上帝同魔鬼都不知道的。
二
老子用極恬美的文字著了《道德經(jīng)》,但是他在最后一章里卻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贝笥幸还P勾銷前八十章的樣子。這是抓到哲學核心的智者的態(tài)度。若是他沒有看透這點,他也不會寫出這五千言了。天下事講來講去講到徹底時正同沒有講一樣,只有知道講出來是沒有意義的人才會講那么多話,又講得那么好。Montaigne Vo1taire,Pascal,Hume 說了許多的話,卻是全沒有結(jié)論,也全因為他們心里是雪亮的,曉得“萬千種話一燈青”,說不出什么大道理來,所以他們會那樣滔滔不絕,頭頭是道。天下許多事情都是翻筋斗,未翻之前是這么站著,既翻之后還是這么站著,然而中間卻有這么一個筋斗!
鏡君屢向我引起莊子的“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又屢向我盛稱莊生文章的奇?zhèn)ス妍悾拇_很懂得莊子!
三
我現(xiàn)在深知道“憶念”這兩個字的意思,也許因為此刻正是窮秋時節(jié)吧。憶念是沒有目的,沒有希望的,只是在日常生活里很容易觸物傷情,想到千里外此時有個人不知道作什么生。有時遇到極微細的,跟那人絕不相關(guān)的情境,也會忽然聯(lián)想起那個穿梭般出入我的意識的她,我簡直認為這念頭是來得無端。憶念后又怎么樣呢?沒有怎么樣,我還是這么一個人。那么又何必憶念呢?但是當我想不去憶念她時,我這想頭就是憶念著她了。當我忘卻了這個想頭,我又自然地憶念起來了。我可以閉著眼睛不看外界的東西,但是我的心眼總是清炯炯的,總是睨著她的倩影。在歡場里憶起她時,我感到我的心境真是靜悄悄得像老人了。在苦痛時憶起她時,我覺得無限的安詳,仿佛以為我已挨盡一切了??傊?,我時時的心境都經(jīng)過這么一種洗禮,不管當時的情緒為何,那色調(diào)是絕對一致的,也可以說她的影子永離不開我了。
“人間別久不成悲”,難道已渾然好像沒有這么一回事嗎?不,絕不!初別的時候心里總難免萬千心緒起伏著,就構(gòu)成一個光怪陸離的悲哀。當一個人的悲哀變成灰色時,他整個人溶在悲哀里面去了,惘悵的情緒既為他日常心境,他當然不會再有什么悲從中來了。
一個“心力克”的微笑
寫下題目,不禁微笑,笑我自己畢竟不是個道地的“心力克”(cynic)。心里蘊蓄有無限世故,卻不肯輕易出口,渾然和俗,有如孺子,這才是真正的世故。至于稍稍有些人生經(jīng)驗,便喜歡擺出世故架子的人們,還好真有世故的人們不肯笑人,否則一定會被笑得怪難為情,老羞成怒,世故的架子完全坍臺了。最高的藝術(shù)使人們不覺得它有斧斤痕跡,最有世故的人們使人們不覺得他是曾經(jīng)滄海。他有時靜如處女,有時動如走兔,卻總不像有世故的樣子,更不會無端談起世故來。我現(xiàn)在自命為“心力克”,卻肯文以載道,愿天下有心人、無心人都曉得“心力克”的心境是怎么樣,而且向大眾說我有微笑,這真是太富于同情心,太天真淳樸了。怎么好算做一個“心力克”呢?因此,我對于自己居然也取“心力克”的態(tài)度而微笑了。
這種矛盾其實也不足奇。嵇叔夜 的《家誡》對于人情世故體貼入微極了,可是他又寫出那種被人們逆鱗的幾封絕交書。叔本華 的《箴言》揣摩機心,真足以壞人心術(shù);他自己為人卻那么癡心,而且又如是悲觀,頗有退出人生行列之意,當然用不著去研究如何在五濁世界里躲難偷生了。予何人斯,拿出這班巨人來自比,豈不蒙其他“心力克”同志們的微笑。區(qū)區(qū)之意不過說明這種矛盾是古已有之,并不新奇。而且覺得天下只有矛盾的言論是真摯的,是有生氣的,簡直可以說才算得一貫。矛盾就是一貫,能夠欣賞這個矛盾的人們于天地間一切矛盾就都能徹悟了。
好好一個人,為什么要當“心力克”呢?這里真有許多苦衷??赐噶巳藗兊募倜婺?,這是件平常事,但是看到了人們的真面目是那么無聊,那么乏味,那么不如他們假面目的好玩,這卻怎么好呢?對于人世種種失卻幻覺了,即所謂的disillusion,可是同時又不覺得這個disillusion是件了不得的聰明舉動;卻以為人到了一定年紀,不是上智和下愚,卻多少總有些這種感覺。換句話說,對于disillusion也disillusion了,這卻怎么好呢?年輕時白天晚上都在那兒做薔薇色的佳夢,現(xiàn)在不但沒有做夢的心情,連一切帶勁的念頭也消失了,真是六根清凈,妄念俱滅!然而得到的不是涅槃而是麻木,麻木到自己倒覺悠然,這怎么好呢?喜怒愛憎之感一天一天鈍下去了,眼看許多人在那兒弄得津津有味,又仿佛覺得他們也知道這是串戲,不過既已登臺,只好信口唱下去。自己呢,沒有冷淡到能夠做清閑的觀客,隔江觀火,又不能把自己哄住,投身到里面去胡鬧一場。雙腳踏著兩船旁,這時倦于自己,倦于人生,這怎么好呢?惘怯的情緒,凄然的心境,以及冥想自殺,高談人生——這實在都是少年的盛事!有人說道,天下最鬼氣森森的詩是血氣方旺的年輕人寫出的——這是真話!他們還沒有跟生活接觸過,哪里曉得人生是這么可悲,于是逞一時的勇氣,故意刻畫出一個血淋淋的人生,以慰自己羅曼的情調(diào)。人生的可哀,沒有涉獵過的人是臆測不出的,否則他們也不肯去涉獵了;等到嘗過苦味,你就噤若寒蟬,談虎色變,絕不會無緣無故去沖破自己的傷痕。那時你走上了人生這條機械的路子,要離開需要更大的力量,這是已受生活打擊過的人所無法辦到的,所以只好掩淚吞聲活下去了,有時掙扎著顯出微笑??墒且幻娑颠@一步一步陷下去的圈子,一面又如觀止水地看清普天下種種迫害我們的東西,而最大的迫害卻是自己的無能,否則撥云霧而見天日,抖擻精神,打個滾兒九萬里風云腳下生,豈不適意哉?然而我們又知道,就說你一個人在人生舞臺上演一大套熱鬧的戲,無非使后臺地上多些剩脂殘粉,破碎衣冠。而且后臺的情況始終在你心眼前,裝個歡樂的形容,無非更增抑郁而已。也許這種心境是我們最大的無能,也許因為我們無能,所以做出這個心境來慰藉自己。總之,人生路上長亭更短亭,我們一時停足,一時邁步,往蒼茫的黃昏里走去,眼花了,頭暈了,腳酸了,我們暫在途中打盹,也就長眠了;后面的人只見我們越走越遠,身體越小,消失于塵埃里了。路有盡頭嗎?干嗎要個盡頭呢?走這條路有意義嗎?什么叫做意義呢?人生的意義若在人生之中,那么這是人生,不足以解釋人生;人生的意義若在人生之外,那么又何必走此一程呢?當此無可如何之時我們只好當“心力克”,借微笑以自遣也。
瞥眼看過去,許多才智之士在那里翻筋斗,也著實會令人叫好。比如,有人擺架子,有人擺有架子的架子,有人又擺不屑計較架子有無的架子,有人擺天真的架子,有人擺既已世故了、何妨自認為世故的坦白架子。許多架子合在一起,就把人生這個大虛空筑成八層樓臺了,我們在那上面有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走著,有的昂頭闊步走著,終免不了摔下來,另一個人來當那條架子了。阿迭生 拿橋來比人生,勃蘭德斯 在一篇叫做《人生》的文章里拿梯子來比人生,中間都含有摔下的意思,我覺得都不如我這架子之說那么周到,因為還說出了人生的本素。上面說得太簡短了,當然未盡所欲言,舉一反三,在乎讀者,不佞太忙了,因為還得去微笑。
無情的多情和多情的無情
情人們常常覺得他倆的戀愛是空前絕后的壯舉,跟一切蕓蕓眾生的男歡女愛絕不相同。這恐怕也只是戀愛這場黃金好夢里面的幻影吧。其實通常情侶正同博士論文一樣的平淡無奇。為著要得博士而寫的論文與為著要結(jié)婚而發(fā)生的戀愛大概是一樣沒有內(nèi)容吧。通常的戀愛約略可以分做兩類:無情的多情和多情的無情。
一雙情侶見面時就傾吐出無限纏綿的話,接吻了無數(shù)次,歡喜得淌下了眼淚,分手時依依難舍,回家后不停地吟味過去的欣歡——這正是打得火熱的時候。后來時過境遷,兩人不得不含著滿泡的眼淚離散了,彼此各自有個世界,舊的印象逐漸模糊了,新的引誘卻又不斷地出現(xiàn)在當前。經(jīng)過了一段若即若離的時期,終于跟另一個愛人又演出舊戲了。此后也許會重演好幾次?;蛘邇扇耸冀K保持當初戀愛的形式,彼此的情卻都顯出離心力,向外發(fā)展,暗把種種盛意擱在另一個人身上了。這班人好像天天都在愛的旋渦里,卻沒有弄清真是愛哪一個人,他們外表上是多情,處處花草顛連,實在是無情,心里總只是微溫的。他們尋找的是自己的享樂,以“自己”為中心,不知不覺間做出許多殘酷的事,甚至于后來還去賞鑒一手包辦的悲劇,玩弄那種微酸的凄涼情調(diào),拿所謂痛心的事情來解悶消愁。天下有許多的眼淚留下來時有種快感,這班人卻頂喜歡嘗這個精美的甜味。他們愛上了愛情,為愛情而戀愛,所以一切都可以犧牲,只為始終能嘗到愛的滋味而已。他們是拿打牌的精神踱進情場,“玩玩吧”是他們的信條。他們有時也假裝誠懇,那無非因為可以更玩得有趣些。他們有時甚至于自己也糊涂了,以為真是以全生命來戀愛,其實他們的下意識是了然的。他們好比上場演戲,雖然興高采烈時忘了自己,居然覺得真是所扮的角色了,可是心中明知后臺有個可以洗去胭粉、脫下戲衫的化裝室。他們拿人生最可貴的東西——愛情來玩弄,跟人生開玩笑,真是聰明得近乎大傻子了。這班人我無以名之,名之為無情的多情人,也就是洋鬼子所謂的sentimental 了。
上面這種情侶可以說是走一程花草繽紛的大路,另一種情侶卻是探求奇怪瑰麗的勝境,不辭跋涉崎嶇長途,援著懸?guī)r峭壁屏息而行,總是不懈本志,從無限辛苦里得到更純凈的快樂。他們常拿難題來試彼此的摯情,他們有時現(xiàn)出冷酷的顏色。他們覺得心心既相印了,又何必弄出許多虛文呢?他們心里的熱情把他們的思想毫發(fā)畢露地照出,他們的感情強烈地清晰有如理智。天下抱定了成仁取義的決心的人干事時總是分寸不亂,行若無事的,這班情人也是神情清爽,絕不慌張的,他們始終是朝一個方向走去,永久抱著同一的深情。他們的目標既是如皎日之高懸,像大山一樣穩(wěn)固,他們的步伐又怎么會亂呢?他們已從默然相對無言里深深了解彼此的心曲。他們哪里用得著絕不能明白傳達我意思的言語呢?他們已經(jīng)各自在心里矢誓,當然不作無謂的殷勤話兒了。他們把整個人生擱在愛情里,“愛存則存,愛亡則亡”,他們怎么會拿愛情做人生的裝飾品呢?他們自己變?yōu)閻矍榈幕?,絕不能再分身跳出圈外來玩味愛情。聰明乖巧的人們也許會嘲笑他們態(tài)度太嚴重了,幾十個夏冬急水般的流年何必如是死板板地過去呢;但是他們覺得愛情比人生還重要,可以情死,絕不可以為著貪生而斷情。他們注全力于精神,所以忽于形跡,所以好似無情,其實深情,真是所謂“多情卻似總無情”。我們把這類戀愛叫做多情的無情,也就是洋鬼子所謂的passionate 了。
但是多情的無情有時漸漸化做無情的無情了。這種人起先因為全借心中白熱的情緒忽略外表,有時卻因為外面慣于冷淡,心里也不知不覺地淡然了。人本來是弱者,??孔约盒闹械钠橇Γ恢雷约浩橇Φ拇嗳?,就常因太自信了反而坍臺。好比那深信具有坐懷不亂這副本領(lǐng)的人,隨便冒險,深入女性的陣里,結(jié)果常是冷不防地陷落了。拿宗教來做比喻吧。宗教總是有許多儀式,但是有一班人覺得我們既然虔信不已,又何必這許多無謂的虛文縟節(jié)呢,于是就將這道傳統(tǒng)的玩意兒一筆勾銷,但是精神老是依著自己,外面無所附著,有時就有支持不起之勢,信心因此慢慢衰頹了。天下許多無謂的東西所以值得保存,就因為它是無謂的,可以做個表現(xiàn)各種情緒的工具。老是扯成滿月形的弦不久會斷的,弦必定有弛張的時候。睜著眼睛望太陽反見不到太陽,眼睛倒弄暈眩了,必定斜著看才行。老子所謂“無”之為用,也就是在這類地方。
拿無情的多情來細味一下吧。喬治·桑(George Sand)在她的小說里曾經(jīng)隱約地替自己辯護道:“我從來絕沒有同時愛著兩個人。我絕沒有,甚至于在思想里。屬于兩個人,無論在什么時候。這自然是指當我的情熱持續(xù)著。當我不再愛一個男人的時候,我并沒有騙他。我同他完全絕交了。不錯,我也曾設(shè)誓,在我狂熱時候,永遠愛他;我設(shè)誓時也是極誠意的。每次我戀愛,總是這么熱烈的,完全的,我相信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真戀愛?!眴讨巍ど5膼廴硕鄻O了,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說她不誠懇。喬治·桑是個偉大的愛人,幾千年來像她這樣的人不過幾個,自然不能當做常例看,但是通常牽情的人們的確有他可愛的地方。他們是最含有詩意的人們,至少他們天天總弄得歡欣地過日子。假使他們沒有制造出事實的悲劇,大家都了然這種“飛鴻踏雪泥”式的戀愛,將人生渲染上一層生氣勃勃、清醒活潑的戀愛情調(diào),情人們永久是像朋友那樣可分可合,不拿契約來束縛水銀般轉(zhuǎn)動自如的愛情,不處在委曲求全的地位,那么整個世界會青春得多了。唯美派說“從一而忠的人們是出于感覺遲鈍”,這句話像唯美派其他的話一樣,也有相當?shù)牡览?。許多情侶多半是始于戀愛,而終于莫名其妙的妥協(xié)。他們忠于彼此的婚后生活并不是出于他們戀愛的真摯持久,卻是因為戀愛這個念頭已經(jīng)根本枯萎了。法郎士說過:“當一個人戀愛的日子已經(jīng)結(jié)束,這個人大可不必活在世上?!备郀柣舱f:“若使沒有一個人熱烈地愛你,你為什么還活在世上呢?”然而許多應該早下野,退出世界舞臺的人卻總是戀棧,情愿無聊賴地多過幾年那總有一天結(jié)束的生活,卻不肯急流勇退,平安地躺在地下,免得世上多一個麻木的人。“生的意志”(will to live)使人世變成個血肉模糊的戰(zhàn)場。它又使人世這么陰森森地見不到陽光。在悲劇里,一個人失敗了,死了,他就立刻退場,但是在這幕大悲劇里許多雖生猶死的人們卻老占著場面,擋住少女的笑窩。許多夫婦過一種死水般的生活,他們意志消沉得不想再走上戀愛舞場,這種的忠實有什么可贊美呢?他們簡直是冷冰的。連微溫情調(diào)都沒有了,而所謂passionate的人們一失足,就掉進這個陷阱了。愛情的火是跳動的,需要新的燃料,否則很容易被人世的冷風一下子吹熄了。中國文學里的情人多半是屬于第一類的,說得肉麻點,可以叫做“卿卿我我”式的愛情;外國文學里的情人多半是屬于第二類的,可以叫做“生生死死”式的愛情。這當有許多例外,中國有尾生 這類癡情的人,外國有屠格涅夫、拜倫等描寫的玩弄愛情滋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