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快樂的詩詞文字游戲
朱淑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對詩詞的熱愛,還表現(xiàn)在她對一些詩詞游戲的熱衷。在她的《斷腸集》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幼年聞?wù)f有一人鬻文于京師辟雍之前,多士遂令作一絕句,以‘掬水月在手’為題??筒凰级鴷疲骸疅o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T公遂止之,獻金以赒其行。予喜此二句,恨不見全篇,因暇,謾吟續(xù)之。然翰墨文章之能,非婦人女子之事,性之所好,情之所鐘,不覺自鳴爾,并成《弄花香滿衣》一絕于后?!?/p>
掬水月在手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
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
弄花香滿衣
艷紅影里擷芳回,沾惹春風(fēng)兩袖歸。
夾路露桃渾欲笑,不禁蜂蝶繞人飛。
這里,朱淑真說她在小的時候聽說的一個故事。說是有一位文人曾在京師辟雍門前以賣文為生。“辟雍”是古代的一種學(xué)宮,貴族子弟在里面學(xué)習(xí)作為一個貴族所需要的各種技藝,如禮儀、音樂、舞蹈、誦詩、寫作、射箭、騎馬、駕車等??梢姡@個文人到這樣的貴族學(xué)宮前賣文,就像一個武士到國家武館前賣弄功夫。于是,學(xué)宮里的士子們便紛紛出來為難他。有人就以“掬水月在手”為題,讓他作一首絕句。哪知這文人不假思索,當(dāng)下就吟出兩句來:“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蹦切┦孔右宦牬鬄閲@服,紛紛拿出錢來接濟這位落魄的文人。
朱淑真對這兩句詩很喜歡,只恨不知道全詩,于是在閑暇之時,總是在吟詠這兩句,并想把全詩接續(xù)完整。她又認(rèn)為,翰墨文章其實并非婦人女子的本分。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嘛,只不過她是興趣愛好所在,只想個人吟詠自娛而已,不知不覺就傳出了才名。
后來,朱淑真不僅將《掬水月在手》續(xù)完,還以《弄花香滿衣》為題自作一首。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兩句詩大意是,手中掬起一捧水來,月亮就像在手里了;在花叢里流連,連衣服都沾滿了芳香。這兩句詩出自唐朝詩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全詩為: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yuǎn)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朱淑真的這兩首詩都是游戲之作,但也頗見巧思。她在“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之后,續(xù)上“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意思是一個月夜,詩人閑來無事到江邊玩弄水波,卻驀然發(fā)現(xiàn)捧到手里的江水中出現(xiàn)了月宮里的嫦娥。于是她想到了那位被稱作“謫仙人”的李太白,據(jù)說他是在江上醉酒后為撈水中的月亮而沉江溺死。那么,今天我望著自己手中的月亮,不禁想問當(dāng)年的李太白先生可曾也捉月在手嗎。
想象奇崛,自有妙趣。從中可見朱淑真對詩詞的那份癡愛。
朱淑真大概對文字游戲有所偏好。據(jù)說朱淑真還曾親作《斷腸迷》:
下樓來,金錢卜落;問蒼天,人在何方?
恨王孫,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難留;
悔當(dāng)初,吾錯失口;有上交,無下交;
皂白何須分?分開不用刀;
從今莫把仇人靠;千種相思一撇銷。
全詞十句話,抒發(fā)了自己斷腸決絕之情。
有趣的是將每句話作為“拆字格”修辭的謎面,謎底正好依次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數(shù)字:
“下樓來,金錢卜落”,“下”字“卜”落去豈不是一?
“問蒼天,人在何方”?“天”字“人”去就是個“二”。
“恨王孫,一直去了”,“王”字去“一直”即是三。
“詈冤家,言去難留”,“詈”字“言”去而為四。
“悔當(dāng)初,吾錯失口”,“吾”字“失口”正是五。
“有上交,無下交”,“交”字“有上”而“無下”,豈不就是個六?
“皂白何須分”?“皂”字分了“白”就剩下了七。
“分開不用刀”,“分”字不用刀就是八。
“從今莫把仇人靠”,“仇”字莫把“人”靠正是九。
“千種相思一撇銷”,“千”字“一撇銷”正好是十。
據(jù)民間傳說,朱淑真還曾作一首《圈兒詞》寄給丈夫。信上無字,盡是圈圈點點。丈夫不解其意,于書脊夾縫中見蠅頭小楷《相思詞》,頓悟失笑:
相思欲寄無從寄,畫個圈兒替。
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里。
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
月缺了會圓,月圓了會缺。
整圈兒是團圓,半圈兒是別離。
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我意。
還有數(shù)不盡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兒圈到底。
丈夫閱信后,次日一早就雇船回海寧故里。
這首《圈兒詞》純是游戲筆墨,民歌風(fēng)格濃重,未必是朱淑真所作。但這個傳說表現(xiàn)了朱淑真的才氣,也把她的含蓄幽默演繹得淋漓盡致。
從這些真真假假的游戲文字中,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朱淑真的聰慧和才氣,還有些難得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