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jié) 壺中別有日月天——酒之文化內(nèi)涵
一、酒的物質(zhì)文化
酒文化既是唐代社會的物質(zhì)文化,又是精神文化。作為物質(zhì)文化,唐代的酒類是豐富多彩的,它是唐代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中不能沒有酒,如果沒有了酒,人們的生活就會顯得貧乏與單調(diào)。五顏六色的酒,氣味芬芳的酒,從色彩上、味覺上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從養(yǎng)生學上講,飲適量的酒可以通血活氣,去寒增暖,葡萄酒和各種果酒,還含有豐富的酶和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用藥物泡制的各種藥酒,還可以祛病健身,強筋健骨,有益于身體健康。
在造酒的工藝上,唐代除了能夠在傳統(tǒng)的水酒的釀造法上有進一步發(fā)展之外,在燒酒(即蒸餾酒)的制造方面也有所推廣和提高。燒酒的出現(xiàn)在中國的造酒史上實是一突破性的創(chuàng)造,酒的質(zhì)量和酒精濃度都有空前的提高,對唐以后的燒酒制作,奠定了基礎(chǔ)。
各式各樣的酒器,質(zhì)料各別,有金、銀、銅、錫、玉、瓷、陶、角、木、石、玻璃、瑪瑙等;形態(tài)各異,有爵、鍾、彝、壇、甕、瓶、壺、尊、罍、觴、杯、碗、盅、盞等。有的是精雕細刻,做工十分精細;有的造型樸拙生動,簡樸實用。許多酒器都是很好的藝術(shù)品,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審美價值。從發(fā)掘出來的唐代酒器來看,差不多都是價值連城的精美藝術(shù)品。從中可以看出唐人的先進制造工藝水平,體現(xiàn)出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在陜西西安市出土了一件唐代雙魚銀質(zhì)荷葉杯,杯身呈卷攏的荷葉狀,杯口四曲,暢口若懸河,呈長圓形,有矮圈足。杯內(nèi)鏨刻荷葉莖脈為紋飾,造型巧妙而逼真。唐代詩人劉憲有“冒水新荷卷復披”的詩句,很形象地道出了新荷的形狀。此杯底還鏨刻了兩尾胖頭花尾的魚兒,首尾相對,似在追逐游戲,魚戲荷塘之狀躍然杯底(14)。唐代還有根雕制成的酒樽。詩仙李白有一首詠山癭木酒樽的詩:
蟠木不雕飾,且將斤斧疏。
樽成山岳勢,材是棟梁馀。
外與金罍并,中涵玉醴虛。
慚君垂拂拭,遂忝玳筵居。(《詠山樽二首》其一)
詩中所寫的是一個用根雕制成的酒杯,自然而成山形,在眾多的金銀酒具中自成一格,非常具有藝術(shù)價值,可以說是唐代根雕的一件珍品。晚唐的陸龜蒙也作了一首詠根雕酒杯的詩:
黃金即為侈,白石又太拙。
斫得奇樹根,中如老蛟穴。
時招山下叟,共酌林間月。
盡醉兩忘言,誰能作天舌。(《奉和襲美酒中十詠·酒尊》)
這首詩可以說與李白詩異曲而同工。
唐代詩人皮日休在《酒中十詠》和《奉和添酒中六詠》中,將酒樽、酒旗、酒壚、酒床、酒、酒杯、酒槍、酒船、酒甕、酒龍、酒池等酒具及賣酒和造酒器具做了吟詠,他的好友、詩人陸龜蒙對他這些詩一一奉和。他們的詩對酒的器具做了全面地描繪,是唐代對酒器的文學記載不可多得的文字。
二、酒的精神文化
酒文化作為一種精神文化有它的獨特之處。酒文化已滲入到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社會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治、經(jīng)濟、宗教、生活、藝術(shù)等各個方面,都與酒文化緊密相聯(lián)。
酒在政治活動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重要的政治場合,如為皇帝慶壽,帝王的祭天、祭地、祭祖、祭山川等活動,大軍出征、出師凱旋、重大節(jié)日的慶典上,都要舉行國宴和各種酒筵活動。如開元十一年(723)十一月,唐玄宗親祭圓丘。祭上帝的酒禮是“太樽、著樽、犧樽、象樽、壺樽各二,山罍六”(《舊唐書·儀禮一》)。又如開元二十七年(739)正月,唐玄宗另加尊號“開元圣文神武皇帝”,“賜酺五日”(《舊唐書·玄宗本紀》),讓國人飲酒慶賀五天。有些外交場合,酒也是唱主角。在一些宗教儀式上,像祭祀老子、孔子和各種神祇的活動上,都要用上酒。
至于一些政治失意者以酒全身,例子更是多不勝數(shù)。像晉代的阮籍為了逃避帝室的求婚聯(lián)姻,飲酒大醉六十余日。唐玄宗哥哥寧王的兒子汝陽王李琎,故意沉湎于酒色,裝作胸無大志的樣子,以避免玄宗的猜忌。
酒業(yè)之所以在唐代興盛發(fā)達,也有經(jīng)濟上的原因。因為酒稅是一筆很大的國庫收入,據(jù)《新唐書·食貨志四》載:“廣德二年,定天下酤戶以月收稅。建中元年,罷之。三年復禁民酤,以佐軍費,置肆釀酒,斛收直三千?!蔡煜氯毒茷殄X百五十六萬馀緡,在釀費居三之一?!庇纱丝梢姡贫愒谔拼鷩医?jīng)濟收入中是占很大比例的。
在唐人的生活中,紅白喜事,送往迎來,朋友聚會,家人團聚,逢年過節(jié),處處都少不了酒,酒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酒是歡樂的使者,是友誼的橋梁,消愁解憂的清涼液,是人際關(guān)系的潤滑劑??梢钥闯觯羰菦]有了酒,生活該是多么的乏味和無趣。
酒還與藝術(shù)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酒與詩歌,酒與繪畫,酒與書法,酒與音樂,酒與舞蹈,酒與體育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更是眾所周知的。從《詩經(jīng)》到唐詩,詠酒的詩歌汗牛充棟,僅以不完全的統(tǒng)計,《全唐詩》中涉及詠酒的詩篇,就多達六千多首。唐代詩人中,幾乎沒有一人是不會喝酒的。更不用說他們中間以飲酒出名的酒仙、酒士、酒鬼、斗酒學士、醉吟先生等。若是沒有了酒,唐詩便不知會減少多少迷人的魅力。
酒還對唐人的性格和人生態(tài)度起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作用。唐人的浪漫,唐人的豪邁,唐人的青春活力,唐人的向上精神,不能說與酒沒有絲毫關(guān)系。唐人的創(chuàng)造精神,唐人的享受人生的態(tài)度,誰能說沒有酒神精神在起作用呢?千金一擲的豪賭,醉臥沙場的曠達,醉草和蕃書的才情,醉舞霓裳的風采,醉揮草書的神態(tài),無不顯現(xiàn)了酒文化在文學藝術(shù)中無所不在的威力。
--------------------
(1) 杜金鵬等著《醉鄉(xiāng)酒海——古代文物與酒文化》第7~8頁。
(2) 王守國、劉海鷹《詩酒樂天真》第2頁。
(3) 《本草綱目》卷25《谷四·燒酒》。
(4) 杜金鵬等著《醉鄉(xiāng)酒海——古代文物與酒文化》第11~13頁。
(5) [美]謝弗著《唐代的外來文明》第313頁。
(6) 參見杜金鵬等著《醉鄉(xiāng)酒?!糯奈锱c酒文化》第15頁。
(7) 杜金鵬等著《醉鄉(xiāng)酒海——古代文物與酒文化》第29~33頁。
(8) [美]謝弗《唐代的外來文明》第556頁。
(9) 王昆吾《唐代酒令藝術(shù)》第3頁。
(10) 麻國鈞、麻國云《中國酒令大觀》第3頁。
(11) 參見金維堅《酒令詩牌》,《文物》1982年第11期,又見《中國酒令大觀》第278頁。
(12) 見陸九皋、劉建國《江蘇丹徒縣丁卯橋出土唐代銀器窖藏》,載《文物》1982年11期,又見《中國酒令大觀》第451頁。
(13) 《中國酒令大觀》第492頁。
(14) 杜金鵬等著《醉鄉(xiāng)酒?!糯奈锱c酒文化》第2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