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寄顧梁汾苕中①
知君此際情蕭索②,黃蘆苦竹孤舟泊③。煙白酒旗青,水村魚市晴④。
柁樓今夕夢⑤,脈脈春寒送。直過畫眉橋⑥,錢塘江上潮。
[箋注]
①梁汾:顧貞觀,字華峰(一作“封”),號梁汾。江蘇無錫人,康熙十一年舉人,著有《積書巖集》及《彈指詞》。苕中:一名苕水,有二源,一曰東苕,出浙江天目山之陽,東流經(jīng)臨安、余杭、杭縣,又東北經(jīng)德清縣為余石溪,北至吳興縣為溪,一曰西苕,出天目山之陰,東北流經(jīng)孝豐縣,又北經(jīng)安吉縣,又東經(jīng)長興縣,至吳興縣城中,兩溪合流,由小梅、大淺兩湖口入于太湖,相傳夾岸多苕花,秋時飄散水上如飛雪,故名。顧梁汾南歸后曾寓居蘇州此地。
②蕭索:蕭條,凄涼。
③黃蘆:落葉灌木,葉子秋季變紅??嘀瘢河置麄惚瘢S有苦味,不能食用。
④水村:水邊的村落。魚市:賣魚的市場。
⑤柁(tuó)樓:船上操舵之室,亦指后艙室。因高起如樓,故稱,這里借指乘船之人。
⑥畫眉:指漢代張敞為妻子畫眉之故事,喻夫妻和美。

[賞析]
細(xì)看古來情緣,這緣分千百種,伯牙和子期的高山流水是一種,霸王別姬的生死情緣是一種,嵇康與山濤的摯友決裂是一種,甄妃與曹植的相思相望不相親是一種,秦叔寶與朋友的兩肋插刀是一種。
古人形容知己,用高山流水以喻之。納蘭一生重情,也重知音。納蘭的知己之求,一種神交于千里的相知相憫。顧貞觀則是納蘭此生不得不提的知己摯友。中國文化中的知己之情,往往體現(xiàn)于患難之時、離別之際。此詞作于顧貞觀回?zé)o錫為母親丁憂之時。納蘭全詞詞眼即在一個“知”字。無此“知”何以納蘭仿佛隨顧貞觀一路同行?無此“知”,何以字字寫景,卻句句入情呢?“知君此際情蕭索”,納蘭與顧貞觀的交契之深,便在這一句——“我知你”。最最平易的一句,卻最是顯得難得,可貴……“黃蘆苦竹孤舟泊”一句,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的 “黃蘆苦竹繞宅生”之句。一語雙關(guān),既是寫顧貞觀于孤舟之景,亦有暗指他同白居易一樣是千古的傷心人,如《琵琶行》中所說“同是天涯淪落人”。
轉(zhuǎn)筆一寫“煙白酒旗青,水村魚市晴”。陳廷焯在《云韶集》中評此句:“畫景”明明是納蘭所幻想的景物,卻最是真實可信,最是云淡風(fēng)輕。那是一幅淡泊明朗的風(fēng)景,祥和安寧的停泊之所。名為寫景,卻是在以安寧的景物安撫摯友的情緒。在你失意的時候,卻可停泊在此溫柔寧靜之所。這一番平撫摯友的心意是不言自明的。
納蘭全詞以所幻想之景入句,然而所包含的一路相隨慰藉之情,卻是在字里行間流動的華彩?!拌迾墙裣?,脈脈春寒送。” 柁樓乃船尾舵工庇身之樓。今夕夜里,我身處柁樓之中,我就是那舵工,為你掌舵護(hù)航,為你送走這春季寒冷的風(fēng)。這一具有幻境色彩的敘述之下,不言而喻的深情便是:你我知己,一旦傾心認(rèn)可,便為你千尋萬顧……
“直過畫眉橋,錢塘江上潮?!币庵^梁汾歸去心切,得享和美的家庭快樂和安閑隱居錢塘江畔的生活。直為,猶言只為。畫眉橋,梁汾有詠六橋之自度曲《踏莎美人》,謂自刪后所留“其二”中有句云:“雙魚好記夜來潮,此信拆看,應(yīng)傍畫眉橋?!弊宰ⅲ骸皹蛟谄酵讉鳟嬅鉴B過其下即不能巧囀,舟人至此,必攜以登陸云?!?/p>
但平望在湖州東北,并不與苕溪相通,而此處卻用了畫眉橋,則其暗含用漢代張敞為妻畫眉之故事,喻其家庭美滿的用心是很明顯的。其中那風(fēng)趣的寬解和祝愿,卻是讓人感到朋友之間那肆意而輕松的相互打趣。然而心愿卻是美好而純凈的,心意是堅定而明確的,念出來,亦是擲地有聲的——“直過畫眉橋,錢塘江上潮”。有什么比得上那即將到來的寧靜生活呢?過去的終會過去,大悲過后,終究是那一片祥和寧靜之所,猶如那水村魚市,猶如那孤舟夜泊,猶如那錢塘江上。
《飲水詞》中的唱和之作,常常與顧貞觀有關(guān)。納蘭對友情的標(biāo)準(zhǔn)與真摯,對此的執(zhí)著與追求,是一種心靈的相契。可見此詞雖是幻想而寫,卻如此親切,如此真實。沒有心靈的相同,又怎能做到這樣的心相知,就如納蘭在《金縷曲·寄梁汾》中寫的:“一日心期千劫在”。這也體現(xiàn)了納蘭與友人相交于“慧業(yè)”,慧業(yè)是佛教的詞匯,意為靈魂方面的事業(yè)。他確定地告訴梁汾,我們的心靈與我們所追求的是一樣的,不可分割的。既有神交,也有事業(yè)。因為我們的靈魂在一起,我們的追求是一致的,我懂你的心意,也明白你的心緒,就如你明白我此詞所贈與你時,所表達(dá)的慰藉與祝福。求取知音,珍惜知音,那種精神相伴的快樂和恬然,到頭來還是只有一個“知”字。“知君此際情蕭索”,再回頭細(xì)細(xì)讀來,那是恍若嘆息的莊重。
就是這一種清澈干凈、不舍不棄的千秋情懷;以性命相托,寄身于自然天地的文化內(nèi)質(zhì),成為了文海之中泛著光芒的恒久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