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成于『三上』
歐陽修說文章成于“三上”:枕上,夜晚入睡以前和早晨醒來以后;馬上,出門辦事或長途旅行的路上;還有廁上。這三段時間和一切俗務(wù)暫時隔離,個人獨處,可以安靜思考或可靈感突現(xiàn)。
如果歐公只有“三上”的時間屬于個人,他就寢時大概很疲勞或者很煩惱,所謂枕上是起床以前,他可能有賴床的習(xí)慣。歐公的“馬上”之說甚為可疑,他在京為官,出門坐轎,即使貶謫外放,沿途應(yīng)該坐車,有些詩文是在車轎中形成的。大概歐公為了湊足“三上”,便以“馬上”代稱車上轎上了。
“廁上”云云,應(yīng)該是“幽大家一默”,除非歐公患有某種慢性疾病。倘若那樣,廁上的時間很痛苦,難道他真能“怒向刀叢覓小詩”?不過歐公此說倒是給做研究的人出了個題目,可有人寫一篇“廁所對中國文學(xué)的影響”?
我想咱們以文字為業(yè)的人都有自己的“三上”。我常吃安眠藥,沒有枕上;我暈車暈船,沒有馬上;醫(yī)生要我用念力防止某種慢性疾病,我也沒有廁上。我的三上是:
教堂的椅子上。牧師在上面講什么,我多半沒聽,我只覺得屋頂下是一個庇護區(qū),莊嚴肅穆,眾神默然。我從壓力下、從捆綁中、從沖突的夾縫里釋放出來,對人生突然得到某種新的解釋,或者素不相干的事件突然有了新的聯(lián)結(jié),或者在修辭上對某一老生常談?wù)业叫碌恼f法。歸來振筆疾書,感謝天恩,第二天有顏面對《世界周刊》主編,不至斷稿。
第二是散步的小徑上。大都市行路易,散步難。公園里可能有人搶劫,人行道上常常有人騎自行車、滑飛輪,自家后院空間小,你在里頭團團轉(zhuǎn),鄰居以為你精神不正常。幸而多走幾條街有個高級住宅區(qū),樹多、草坪大、鮮花品種好,草坪盡頭安安靜靜一座房子,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窗臺上擺幾件工藝品給你看。這些房屋的主人,自己要上班、出差、度假、露營,即使在家,也重幃深下,眼睛盯著計算機電視,耳朵朝著唱機唱片?;ù罅赓嶅X,花大錢經(jīng)營金窩銀窩,沒工夫享受。等到退休了,有閑暇了,又賣掉房子去住公寓。
我常到這里來散步,真的,這里的路像洗過,草地像繡過,大樹一人合抱二人合圍,像前生就種在這里。有樹的地方就有鳥,有花的地方就有蝶,有草坪的地方就有松鼠。四顧無人,可能欄柵里面有只狗臥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偶爾站起來朝你搖尾巴。在這里散步,可以走到忘其所以,走到心性澄明,走到恍然大悟。這時候,文章你擋也擋不住。
還有一個是鬧鐘的秒針上。我的書桌上永遠擺著一只鬧鐘,傳統(tǒng)式的鐘面,秒針走出一連串滴答。如何把自己趕到書桌前面的椅子,“上”乃是寫作的第一步功夫。沙發(fā)枕頭電視機都是我的敵人。面對鬧鐘,我想起“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我背誦《春夜宴桃李園序》到此為止。下面的句子體味則和李太白完全不同。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沒錯;“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那是因為你忘了工作可以抵抗煩惱。至少去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如果可能,去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去做對人類有益的事情。秒針像一波一波眼神催促我,一聲一聲呼喚提醒我,一寸一寸凌遲威嚇我。去日苦多,來日也還不少,來者可追,等于往者可諫。
這時我開始寫文章,希望秒針看見我寫文章,寫自己可以寫的文章,寫編者可以登的文章,寫大家可以看的文章。“三上”俱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