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之佳,拂拂如風,洋洋如水,一往神韻(1),行乎其間。班固《明堂》諸篇(2),則質而鬼矣(3)。鬼者,無生氣之謂也。
【注釋】
(1)神韻:指一種理想的藝術境界,其美學特征是自然傳神,韻味深遠,天生化成而無人工造作的痕跡,體現(xiàn)出清空淡遠的意境。通俗地說,就是傳神或有味。
(2)班固(32—92):東漢官吏、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子。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人。除蘭臺令史,遷為郎,典校秘書。潛心二十余年,修成《漢書》,當世重之。撰《白虎通德論》,現(xiàn)一般稱《白虎通義》。善辭賦,有《兩都賦》等。其《明堂詩》云:“於昭明堂,明堂孔陽。圣皇宗祀,穆穆煌煌。上帝宴饗,五位時序。誰其配之,世祖光武。普天率土,各以其職。猗歟緝熙,允懷多福?!卑矗送獍喙躺杏小侗儆涸姟?、《靈臺詩》、《寶鼎詩》、《白雉詩》,與此詩均系于《東都賦》后。
(3)質而鬼:指枯質而無生韻。
【評析】
陸時雍在這里明確提出了“詩之佳”“一往神韻”的詩美標準?!八燥L與水喻神韻,即是刻畫其一本自然而生,來并不知其所來,去不知其所去,拂拂洋洋,流動飄忽的特質?!保ㄔ鹩?、劉明今《明代文學批評史》第九章)并以班固《明堂》諸篇作反面例證,指出其“質而鬼”的了無鮮活生氣的缺憾。
四言詩延及漢室已然衰微。陸氏前面說到,西漢韋玄成《自劾》詩,情色未宣;韋孟《諷諫》,愷直有余,而深婉不足。至東漢,如白狼王唐菆的《樂德歌》、《慕德歌》、《懷德歌》,東平王劉巷的《武德舞歌詩》,傅毅的《迪志詩》等,殊乏文采神韻。班固的《明堂》諸詩本系于其《兩都賦》后,只是頌詩的翻版,質木無文。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一謂:“《明堂》五章,太質無文?!比缙渲小侗儆涸姟罚吨赜單倪x集評》卷一引孫月峰評語云:“純用‘三百篇’聲響,或用全句,或稍點竄,或剪摘一二字湊泊來,意調自高雅,第境界終覺太熟。”班氏只是得《詩經》之皮毛,摹擬其腔調,無真情實感,更乏自然形象的美質神髓,自然被陸氏所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