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的誘惑
馬云先生有一句名言:“在中國,我馬云能成功的話,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能成功!”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大概是2006年,那年馬云先生46歲,我26歲。那時馬云先生正在馬不停蹄地打著天下,而我則剛剛結婚,正在馬不停蹄地度著蜜月。
那一年,CCTV2舉辦的“贏在中國”大型創(chuàng)業(yè)勵志電視活動如火如荼。馬云、史玉柱、牛根生等商界大佬們在電視上氣吞山河。
那一年,我坐在電視機前直看得熱血沸騰,連夜奮筆疾書修成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一份,咬著牙花子恨不能立即飛到北京砸死那些VC(風險投資)們……
現在回想起來,那該是一個多么激情燃燒的夜晚呀!
只可惜,那份計劃書不僅沒砸著VC,最后卻把我砸了個半死。后來當我把計劃書落地變成項目后,剛開始確實也做得有聲有色,但是不到一年后還是不幸夭折。當然夭折不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好,而是競爭對手做得太壞。
你看,年輕最大的好處就是如此天真。
不僅可以花式刷臉,還能給自己找到一個大寫的臺階。事實上如果當時我不是存在著僥幸心理,而是去把各種煩瑣的前置審批手續(xù)辦完,比如說搞到直投廣告的刊號,那么也不至于被賊人舉報從而讓工商部門當作黑店查封。
一轉眼,十年過去。
十年前的我血氣方剛,別說馬云,神馬都是浮云!等我韜光養(yǎng)晦利劍出鞘,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可是,十年后一個赤裸裸的事實擺在了眼前:馬云先生已經叱咤全球,賺錢的速度硬生生氣死印鈔機;而我卻依然還在撫慰全家,賺錢的速度活活能急死點鈔機。
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相。
理想干不過現實,現實熬不過時間。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大口吃肉,也不是誰都可以趁熱喝湯,很多時候我們大概只能勒緊腰帶、自帶干糧。
當然更殘酷的是,當我明白了這個道理,才發(fā)現自己已經步入中年。
都說人到中年萬事休,這話聽上去八分滄桑、九分無奈、十分宿命,但是無可否認我們現在已經徘徊在了十字路口,因為時間已經證明了你咬牙切齒的能力,現實又把你推上了朝九晚五還是再活五百年的風口浪尖。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這是一個非常要命的問題。雖然無關生死,但事關一世尊嚴,難度系數要遠遠超過是否“生二胎”的糾結。所以這些天我一直都在想,馬云先生為什么會成功?
又為什么會是馬云?
到底是阿里巴巴向他打開了山洞?
還是諸如我等凡夫俗子遭到了加勒比海盜的詛咒?
其實馬云先生的成功并不復雜,正如他所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
這也讓我想起了《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
這是所有成功人士取得真經的通關文牒,中國人叫堅持,西方人叫信仰。
當然,馬云先生給予的啟示遠遠不止這些。
毫無疑問,馬云先生是一個不世出的天才。敏銳的商業(yè)頭腦,卓越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尤其還有一口感染力極強的英語、漢語演講語,就連大咖柳傳志先生都對馬云先生的“忽悠”能力甘拜下風。
當然對我來說,這就不僅僅是一個甘拜下風的問題了。在我看來,馬云先生改變了我的世界觀。
是的,“在中國,我馬云能成功的話,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能成功”,這句話不僅成了巔峰金句,而且徹底顛覆了“二八定律”,穿透力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
記得剛畢業(yè)那一年,我時常會收到一些在南方闖蕩的同學們發(fā)來的電報,電報內容五花八門,但是套路大同小異,無非就是給我找了一份日進斗金的好工作,南方美女如云、帥哥缺貨等,當時看得我青筋暴起,要不是對方忙中出錯地選擇了電報費到付,差一點兒就上了賊船,直沖云霄。
幾個月以后,我知道了他們操作的營生叫作傳銷,甚至現在,還經常可以從新聞報道里看到被警方端掉的傳銷窩點。
每當此時,我總是會異常好奇地盯著電視畫面里的每一個造夢人,看著他們面無表情的面孔、炯炯的眼神,然后不停地在心里問自己,他們到底是誰?他們從哪里來?我又會是他們其中的哪一個?
是的,這就是我想說的。
有人活著是為了生活,有人活著是為了享受生活,還有的人活著活著最后就活成了人云亦云。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其實面對洗腦,誰也比誰高明不了多少,我們比電視里的他們也聰明不了幾分。之所以我們沒有成為傳銷者,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不過是站在了不同的圈子,或者說只是成為另外一種形式的傳銷者而已,這就好像這個世界上有人當警察,有人做小偷,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軌跡,但最終誰也逃不過自己——愛錢的困于錢,好色的困于色,你那么溺愛自己,又豈能輕易跳出自己的圈子?
三十歲之前,有錢人的世界讓我們趨之若鶩,總是提醒著自己努力賺錢以便將來像有錢人一樣享受生活,轉眼我們已經到了享受生活的年紀卻依然還在為了生活拼命,如果我們的一生沒有大富大貴,那么生命意義又在哪里?是不是就是為了最后在地球的城墻上寫上一句“×××到此一游”?
“在中國,我馬云能成功的話,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能成功!”
我終于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面對這個未知的世界,盡管馬云先生是一個斗士,但是他更知道自己很渺小,不過是滄海一粟,和走在大街上的任意一個行人毫無區(qū)別,他是路人甲、龍?zhí)滓摇⒆呓执锉∥?,他有自己的長處,同時更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足,所以才有了這句話的出處。
也就是說,除了自信和毅力以外,只有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位置,才能達到幸福的彼岸。
要不然大概就只能是你我皆凡人,剩在人世間了。
同理,也只有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凡人,才有可能會做出來不平凡的事情。
這就是馬云先生給我的最大啟示——發(fā)現自己、看到自己、找到自己。